查看原文
其他

陈向宏专访:办百年的戏剧节,办纯粹的戏剧节

在接受采访之前,陈向宏刚刚结束了一场重要的电话会议。他摘下眼镜,坐在提前约定的位置上,身后摆满了设计图纸。乌镇戏剧节开幕前夕,他似乎格外忙碌。
作为乌镇戏剧节的发起人,陈向宏始终带着使命感前行。“我一直坚持保持乌镇戏剧节的美好、纯粹性,它不是一个商业活动,而是属于小镇的艺术活动。我想告诉世界,乌镇没有掉在时代的背后,我们依然是这个时代最好的文化、最好的艺术、最好的精神小镇的倡导者。”谈及乌镇戏剧节,陈向宏目光炯炯,侃侃而谈。不管是建设乌镇还是举办乌镇戏剧节,实干是他的工作指南。不需要讲很多大道理,有的只是二十年如一日,如垒墙一样,一层垒起来,再加一层,再垒起来……

Q:在重新摸索适应疫情“新常态”的过程中,乌镇顶着巨大的压力筹办第八届乌镇戏剧节,支撑您坚持做下去的信念是什么?
陈向宏:自去年疫情以来,整个乌镇乃至全国景区的经营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在这种经营不理想的情况下,我们坚持在疫情许可的情况下继续重启第八届乌镇戏剧节,展示了我们“小镇办大节”的雄心和魄力。乌镇戏剧节已经成为乌镇最闪亮的一个文化IP、品牌。以前是了解乌镇后才知道乌镇戏剧节,现在是知道了乌镇戏剧节才了解了乌镇。从这次网上售票也好,受到的关注度来看也好,我觉得这都是疫情态势下很意外的高潮。如果乌镇的小桥流水人家是美好生活的常态,那么乌镇戏剧节就是更理想化的一种生活状态。我们更应该不忘初心,继续把乌镇戏剧节这个文化品牌打造好。

Q:您说过“乌镇戏剧节已经过了七届。七年之痒,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面,任何的事物过了七年,是一个小变”。在您心里乌镇戏剧节乃至乌镇文化所谋求的“改变”和“不变”是什么?

陈向宏:乌镇戏剧节要发展就必须变,但是有些东西是不变的。不变的就是乌镇戏剧节一直坚持的初心。什么是乌镇戏剧节的初心?我觉得就是乌镇戏剧节的纯粹性、艺术性、国际性、包容性。我们不要为特定的商业诉求而举办这个戏剧节,而是希望乌镇戏剧节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小镇里面,能够有一个更鲜明、更独特、更国际化的特征。而乌镇戏剧节的改变,则更多在于不断优化乌镇戏剧节的顶层设计、顶层架构包括乌镇戏剧节对青年戏剧的扶持的力度,对泛戏剧、戏剧以外人群的互动等方面。在不变中寻求改变,不是为了证明乌镇能办戏剧节,而是要让更多的人看到一个小镇是怎么办好戏剧节的,这是我们要坚持的方向。
Q:“圆了戏剧人的梦,我更愿意退到后面”,作为“乌镇的总设计师”,诸多项目的设计者、操盘者,您规划布局的核心坚持是什么?
陈向宏:以人为本,回归生活的原来面目。不要陷入冗长的商业经营中,始终留给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念想和空间。在规划上,我愿意更多的留出一些空间来,让后人去填补。社会在发展,文化也越来越变得更多元化,乌镇戏剧节不是一个剧场性的戏剧节,而是一个融入在小镇生活中的戏剧节。艺术和生活、环境、自然、历史、文化的这种融合,就是艺术生态。所以我希望我们的小镇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拥有这种气质。
Q:您常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生活,一张图纸一只猫一个下午,这是否就是您的理想生活?您眼中的理想生活是什么样的?
陈向宏:我是为理想生活服务的人。当一个人在满足了温饱的需求,或能够用求知创新的心态,找得到对美好生活的存放时,这个就是我们理想生活的状态。我希望乌镇是一个理想小镇的典范。它连接着历史和今日,传统和文化、生活和艺术、大众和小众、高雅和烟火。每个人都很自在,都可以在入世的环境里面,保留一些出世的理想。
往 | 期 | 精 | 彩

专访黄磊:“什么时候让你刻骨铭心?当你精疲力尽”

专访孟京辉:“可真是‘疯’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乌镇戏剧节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