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百万年薪,每天只睡4小时,“卷王”投行也不香了?
文 | 林京
封面来源 | 图虫创意
王瑶在一家国资背景的腰部券商投行部门工作十余年,主要做A股IPO和部分上市公司再融资。2024年刚开工,部门领导简短寒暄了几句,随及向她递上了项目任务书,这是她未来一年要完成的KPI。
王瑶明白,眼下投行人面临的共同难题是,在新一轮的行业周期中,僧多粥少。拿到一个优质项目并成功上市过会,难度攀升。
这是一个波动性较大的行业,王瑶向Tech星球介绍说,2019年科创板的设立,全面推行注册制,是行业发展红利期,那时候,各大券商高薪招人,大规模扩充团队。仅她所在的小组,暑期实习就收到上千万简历,最终会挑选十人进行面试。
此后三年时间里,IPO盛宴开启,面对排队上市的企业,各大券商赚得盆满钵满。
但眼下行业进入新的周期,IPO收紧的信号不断。2023年8月27日,证监会网站发布《证监会统筹一二级市场平衡优化IPO、再融资监管安排》,首要一条就提出:“根据近期市场情况,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
王瑶介绍,以保荐代表人为例,可以理解为是上市后备企业和证监会之间的中介,作为企业代表,向证监会作担保推荐企业上市。“这两年,全国保荐代表人增加至近9000人,如果按照每两个人签一个项目,那就要4000多个项目。可现在一年才有多少个IPO和再融资可以签?显然供给大于需求。”
面对项目减少,去年下半年,王瑶所在的组开始将一部分精力放在“小而美”项目,即发展偏早期的项目,可能很多年后才会IPO。这些项目涉及各个行业,但一般都有硬科技属性,创始人背景都是科学家、专家、连续创业者等。
与王瑶相比,在头部券商工作的路远,尽管背靠更优渥的企业光环,能够在寒冬中保持项目充裕。但投行本质也是服务行业,为了维护客户,承揽项目的主管会做出各种不切实际的承诺,最终还得打工人来“买单”。很多企业现金流、商业模式很一般,评估下来,并不符合上市条件,但他还要花费很长时间做尽调、合规、写招股书,这对路远来说,很痛苦。
投行高薪背后,是一份高压工作,圈内人更是经常调侃“拿命换钱”。一般辅助一个企业上市,需要3-4年时间,同时手握N个项目的投行人,可能一年当中350天都在出差的路上。
路远说,年底,还有一项工作是去企业做资产清点。经常元旦、春节这些假期,都是在企业的工厂度过,尤其一些企业的工厂位于东南亚等区域,你可能就是在一个住宿非常简陋的地方,想念着远在家乡的鞭炮声和年味儿。
外界对投行的想象,都是影视剧里那些纸醉金迷的生活,但其实投行人忙起来一天只睡2-4小时,上厕所都能打盹。女生很少有时间化妆,甚至从业时间久了,很多女生都会选择剪掉长发,因为不方便洗漱打理。
对于在国内某TOP10券商工作的张弛而言,没有时间去思考行业的寒冬与否,整个春节假期他都在加班,大年初五已经开始奔赴外地出差,“项目少了,但活儿可不少”。
张弛说,部门领导承揽项目KPI比较大,焦虑会传递至员工,很多繁琐、细碎,甚至毫无意义的工作不断增加,比如拜访企业的资料、服务方案、企业日常问题解答等等。“我曾经一天接五十多个电话帮不同企业解决问题,饭都没吃一口”,张弛说。
有人迷茫,有人逃离,有人继续涌入内卷
欢迎按指引星标Tech星球🌟
第一时间接收文章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