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澜山自然|探寻阿泰的身份

靑爾無爭 Green Flow
2024-09-05

2023年2月17日,阴,周五,4-18度,


这周,阿泰身上的那笼梅红色的烟雾又浓烈了一些。很兴奋,我知道了它更详细一点的身份。



梅花分三系:真梅系、杏梅系和樱李梅系。真梅系的新枝是青绿色,下有很多品种,品种之间的区分就要看枝条木质部的颜色、花萼以及花瓣的情况了。(详情参见:梅好时节:带上这份金陵赏梅攻略!据此,阿泰的新枝是很明显的青绿色,应属真梅系,来源于纯正的梅花野生种,具体品种留待日后查证。“啊,它的祖宗是纯正的野生种,那应该更接近古代诗人所见的梅花吧?”内心一阵窃喜,仿佛闻到一丝远古荒野的气息。



另外,最近的业余时间在啃《植物学》(这是今年的目标),第一章绪论里说到植物的拉丁文名字。从拉丁文名字里可以判断出哪些是栽培种。


非栽培植物(为了对应“栽培种”,我将其称为“非栽培种”,不知是否可行。)的拉丁文名称:

属名+种加词/种区别词+命名人的名字。

种加词首字母小写,通常是一个反应该植物特征的拉丁文形容词。


比如人参的学名:

Panax ginseng​ C. A. Mey


栽培种的拉丁文名称:


对应非栽培种的学名+‘种加词’。

种加词正体,首字母大写。


比如蟠桃的学名:

Amygdalus persica L. ‘Compressa’


将以上方法用来解读下面一段关于梅花的文字:


真梅系的品种来源于纯正的梅花野生种Armeniaca mume,是传统意义上的梅花;杏梅系的品种是A. vulgaris或山杏A. sibirica的杂交种;樱李梅系是梅和紫叶李Prunus cerasifera 'Pissardii')的杂交种。

(引自梅好时节:带上这份金陵赏梅攻略!


然后,我从以上四个拉丁文名字中,直接就可以知道,紫叶李是栽培种。这一技能虽小,却给我的内心带来了一丝丝兴奋,我为自己能够更深一层解码这段文字而感到由衷的喜悦,原本枯燥的知识点也变得生动可爱起来。这是主动学习的乐趣。


同时,我查阅梅的学名时发现,有的地方用Armeniaca mume,显示梅是杏属;有的地方用Prunus mume,显示梅是李属。​到底哪个是正确的?还是说两个都对,但是代表梅的种类有所区别?带着问题和好奇心,继续观察学习。



我想试着解剖一朵梅花。我将粉红色的花瓣一片一片、小心翼翼地扯下,整齐地放在一本黑色封面的书上。由于没有镊子等专业工具,我的手指笨拙地在薄薄的花瓣之间来回穿梭。为了避免撕裂,每一次扯都要加倍小心。这是一朵重瓣花,里圈的花瓣,有一片的边缘还残留着花药,这正好印证了“雄蕊异化成花瓣”这一现象。好不容易摆齐18片花瓣,正要成就感满满地开始解剖雄蕊,“阿切~”一个打喷嚏把整齐三列花瓣吹的不见踪影,当时心里那个抓狂啊😫有几片还真没找着,只好作罢,干脆简单画几笔吧。看着很美好的解剖图片,以为制作过程很轻松,没想到处处是坑。实践了才知道,真心不容易。

关于雌蕊,我在阿泰身上发现有的长于雄蕊,以至于在梅花尚未开放时就从花苞的顶端探出脑袋,有些脑袋青绿,有些脑袋绿中带一点火红;也有雌蕊比雄蕊短的情况,2-3根青绿的雌蕊淹没于雄蕊的重重怀抱之中。如果比较长的雌蕊在花朵开放前探出头来的现象是为了避免自花授粉,那较短的雌蕊又是如何进行异花授粉的?梅的画像,正在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中徐徐展开,期待!

站在树下,无意间在节结处瞥见一个长度5mm,宽度3mm左右的椭圆形外壳,顶部被开了盖,盖的边缘很整齐,像是某个昆虫的家,很精致。


慢慢地,我对梅有了更多的好奇。“赏梅”的过程,正逐渐变成探究的过程。原本对“赏梅”无从下手、兴趣寡然,现在正变得有迹可循、兴趣盎然。



最近chatGPT火翻了天,它给我在赏梅、自我认知以及育儿上带来一些思考。人与机器的区别,在于人有对事物好奇的能力,对事物进行探究的能力,感受、体会丰富人性的能力(参考“一土全村”李一诺的视频——ChatGPT反而助力了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赏梅究竟赏的是什么?我相信,绝不是ChatGPT可以告诉我们的关于梅花的详尽知识,而是梅给我们带来的体验与感受。未来,我们若不想被机器取代,就要着重培养自己以及孩子的好奇心、探究能力、感受力,这些都是创新的不竭源泉。


借着对阿泰的观察,我努力打开自己的好奇心,多问问题,然后去探究、去感受。做好自己,才能有效地引导孩子。


阿泰,谢谢你的引领!跟着你,慢慢走过四季,仔细观察,全然倾听,细细感受,勇敢探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Green Flow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