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徒步|行走大雄山,一周年啦!

靑爾無爭 Green Flow
2024-09-05

2023年7月8日,周六,晴,26-35度,西南风3-4级,小暑一候2


这是小琛第34次大雄山徒步之旅,“一方自然之一座山”项目第17次记录。

(第33次的徒步,因为要准备一个重要汇报,没有及时记录。)




7月1日,大雨过后的大雄山小溪遍地,上坡之前的那条路线水声哗然,竹林下的空地里水流不断。行走大雄山34次以来,这是第一次遇见水分如此充沛的场景。我们一路追寻着水流,常走的路面隔着40-50公分就有一些落叶堆,泥沙被冲刷后积攒在凹处,形成一片片浅滩。那泥沙有粘土的柔软,亦有沙石的颗粒感。我跟着孩子们一起玩沙、玩水、玩竹叶小船。沙石水泥,孩子最爱的自然元素在此时汇集,内心的欣喜以及离别时的依依不舍就不难想象了。

水流的源头之一是竹林下的一汪清泉,水流汩汩从山体表面以下的一个通道流出,在清泉与山体接触的边缘形成一个“趵突泉”,水涌若轮。我们还发现山坡上一处石缝,也是水流的源头。只是流量较少,渗出不久又沉入大地,或许最终流入竹林下的“趵突泉”。


银丝一般的水流划过指尖,也滋润着心田。

7月8日,我们再次步入竹林。小琛问我,“妈妈,小溪怎么不见了?”很明显,他感受到了变化。慢慢地,他会知道,一场大雨过后,山里那常走的路是什么样子;经太阳晒了几天过后,它又会是什么样子。

野鸦椿、瓜木、檫木、安息香属等都挂上了稚嫩的绿果。赤楠、紫金牛、紫珠花事接近尾声,鱼腥草洁白的花儿好似怎么也开不尽,伏地而生的寒莓打着骨朵,准备盛放了。蝴蝶们似乎已经结束了一个轮回,一路上经常碰见它们掉落的翅膀和身体。各种各样的蘑菇从地底下冒出来,就像大地之花,开遍山野;也想甜品点心,让人垂涎欲滴。

山中四季,慢慢地在我们心里扎根。



凭着对大山由衷的喜爱与向往,我和枫杨带着琛和葡萄坚持行走大雄山已经整整一年。从2022年7月9日至2023年7月8日,一年34次行走同一条路线,走过这条路线的24节气,走过酷暑与严寒,走过阴晴雨雪,走过白天与黑夜,走过欢笑与泪水……孩子们的身影日渐独立,我和枫杨的脚步愈发从容。大山见证了孩子的成长,也无条件包容和支持着我们的情绪和需要。每周一次的山间徒步正从日常娱乐变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大自然的真善美慢慢渗进我们的身体。我相信,从大山里成长起来的生命,日后定会将大山郑重放进生命,放在心上;从大山里成长起来的生命,内心有远行的勇气,亦有回家的方向。

34次行走,只有一次看见独角仙、小蛇、白娴。山中的生命多样性以及更多奥秘需要我们通过更持久的接触才会逐一显现,大山对人的教化亦是在更加持久的守护中愈发凸显。“我不想去说服任何人,当语言跳不出定义的圈套,我更愿意相信我的双腿和内心,面对圣山,我的双腿抑制不住往前迈动,我的心安宁喜悦。”(引自《守山》)是的,只有自己真正踏入山林,去获得那份独属于自己的真实感受(全身通透、心灵安宁),感悟超乎语言的生命意义。



周日晚上,我告诉琛:“我们爬大雄山一年了,走了34次。”琛说:“我要走500次。”哈哈,那我们就许下这个约定,只要山在,一直走下去!

“在神话故事中,山、湖、树、石.…世间万物都可以寄托魂灵。而作为一个普通人,一辈子如果可以寻到一片自然,双手捧上自己的心魂,虽然此后人生路依然充满无奈,但是心魂却能得到一种别样的关照与滋养。这该是多么幸运!”——引自《守山》
此生愿得一山,相依相守。简单平凡,安宁富足!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Green Flow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