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夏至,我又回到银杏树下
2024年6月25日,周二,雨,19-24度,西北风2级,夏至一候5
一晃就夏至了,上一篇银杏的记录还是春分。
春季忙着游戏力的课程,没有持续记录门口的银杏。倒不是想找借口,确实发现,对现阶段的我来说,持续观察记录一棵树会经常遇到瓶颈期。
然而,我的目光和思想却从未离开。
在共读《植物教会我们的事》一书时,我想起了春季观察到的银杏现象:门口的12棵中,雌银杏树比雄银杏树抽芽晚,雌银杏树下的幼苗比母树抽芽早,并对此做出了推测——雌银杏树可能是为了给树下的银杏幼苗留有更多的时间吸收阳光。
首先,观察到的现象还需进一步论证。于是,在芒种节气最后一天,我观察并记录了小区里的48棵银杏,辨别雌雄的同时,也确认了每棵雌银杏树下都有超多的银杏小苗。这些小苗被其他树木遮的严严实实,看起来没什么希望“成年”。长此以往,深植于种子内部的信仰和银杏母树的使命会在种子传播策略上做出什么改变吗?以便让它们的后代尽可能多地长大成年,生存繁衍。
银杏大道48棵银杏中,有16棵雌银杏。这些雌银杏树树下的幼苗都被其他树木的树荫遮蔽着,生境类似。
然而,白鹭公园里的雌银杏树下则没有这么多荫蔽,并且树下的银杏小苗也没有小区里多,可以做个对照,看看树下几乎没有荫蔽和幼苗很少的情况下,成年的雌银杏和雄银杏在早春抽芽的先后上有没有区别。
来年的期待已经有了,不愁第三年的银杏观察没有动力啦!
另一个观察是,窗前的2号雌银杏树,结果非常少,与去年硕果累累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今年,她可能累了,需要休息。相较于其他树木,她的外形看起来确实有些疲惫、更显沧桑。其他树友也有类似反馈,不知道银杏的大小年是集体行为还是个体行为。
其次,如果推测成立,母树和幼苗是如何交流传达彼此的需求的?《植物教会我们的事》一书,指出了根系在植物感知和决策中的重要性。银杏母树与幼苗之间的互动,很有可能也是通过根系来实现的。针对这个问题,直接观察有些困难,目前只能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资料来初步解惑了。
夏至第二天,
我走在小区里,
捡到三片新鲜的银杏叶。
长长的叶柄,
优雅地支撑着扇形的叶面。
一定是夏天的风,
送来的问候吧!
再次站在树下,
古老的银杏,
向我输送着让人宽慰的平静,
用以抵抗世事的焦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