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莫干山深处,感受这里生活的真切与鲜活......
木心曾在莫干山隐居过一段时间,对这里的竹子颇有感情,散文《竹秀》里写到:“莫干山以多竹著名,挺修、茂密、青翠、蔽山成林,望而动衷。尤其是早晨,缭雾初散,无数高高的梢尖,首映日光而摇曳,便觉众鸟酬鸣为的是竹子,长风为竹子越岭而来,我亦为看竹子乃将双眼休眠了一夜。”
莫干山的竹子是山民家的“孩子”,听说过去主人会在竹子上写上姓氏,以便区别挨得很近的各家竹林。远望成片的竹海,近观时高矮粗细都不同,就像生活在这里的人,各有各的故事。当在莫干山深处行走,走近一个个村子、农场、手工坊、老街……你会发现莫干山不仅仅是避暑胜地,这里的生活真切而鲜活。
“这个建筑改造了三年左右,一道墙从中间劈开,这是从都市到乡村的概念……”一边带我们穿过竹林、草地,一边给我们介绍着眼前这座清水混凝土建筑的,便是在莫干山土生土长的谢建超老师。
无论是建筑设计、还是策展形式,这个颇具当代感的展览馆都让人眼前一亮。
入口处的“莫干山绿”烙下对莫干山的初印象,转弯进入第一进空间——琳琅满目的文献:历经70年传承编写的《莫干山志》,各种门票、书刊、报纸,记录了这座名山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信息。听谢老师介绍说“民国时期就有好多来自上海、杭州的游人来莫干山玩”,从明信片和老照片上还能一览近代时期的莫干山风貌。这里大多珍贵的文献资料都出自谢老师本人收藏贡献。
被一根高高悬挂在天花板的黄竹吸引了目光,低头细看,上面竟用墨水写满了字。谢老师说“最早清朝的时候,是传教士发现了这里”,从1894年美国传教士发现莫干山避暑胜地开始,每一节竹子上都书写了一段珍贵的变迁史。
落地巨幕放映着一位老人口述采访影像,他从民国以来经历了很多,“曾在山上开药店”……聊起山中往事,莫干山过去的一百年也变得栩栩如生起来,一个人的真实故事亦是一段历史的缩影。
在以竹子闻名的莫干山,想要拜访传统的竹编手艺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经谢老师引荐,才联系到住在东沈村的宣师傅。
屋里头发花白、身板依然健硕的老爷子便是宣师傅的父亲——湖州市非遗文化竹编技艺项目的传承人宣国维老师。他七岁师从父亲学竹编,独创的“东沈竹编技艺”在传统中创新,最具特色的便是染色秘法——用一种纯天然的果实汁液进行浸泡后染色,美观、天然。
屋子不大,满眼皆是各色各样的竹编器具。大到竹灯笼、竹挂画、竹筐、竹篮,小到竹碗、竹青蛙、竹风车、竹小鸟。除了工艺品外,父子俩用的生活用品也都用竹子制作:半截竹子作烟灰缸、保温杯外的防烫竹套、放制作工具的竹筒、搁茶杯盖的小器具……
宣师傅说,“竹子和人一样,有性格,有脾气”,看一眼便知这竹子是否合适……讲起竹子的点点滴滴,父子俩有满腔的热情,安静的小屋也因此鲜活。
在宣家世代相传的生命长河里,人与竹,默契地共存、对话,紧紧地联结在一起。
黄莉是光明村里的“新茶人”。
见到她的时候,她正在教村里的邻居爷爷如何充手机流量。而隔壁被茫茫白雾环绕的小院儿便是她的游子问茶院,两侧高高的白墙和远处低矮的老瓦片房屋顶,共同框出了一幅夏雨江南图。
对莫干山茶园、茶道、新茶人的印象也在这闲静的氛围中缓缓蔓延开来。
黄莉为我们沏着黄茶,历史上最早的莫干山黄芽即是黄茶(湖州有三茶:莫干黄芽、长兴紫笋、安吉白茶)黄茶和绿茶原材料相同,不同在于黄茶需要发酵,工艺上更难。黄茶的口感相比绿茶更为温和,滋味鲜淡,即使是第一次喝也非常容易接受。
在过去的市场,绿茶更受欢迎,随着这几年黄茶的传统工艺恢复,来莫干山买莫干黄芽的客户,也会想要买到地道的黄茶。
时值季夏,茶园苍翠欲滴。沿路蜘蛛结网、蕨类共生,这些细节也印证了那么多年茶园对生态种植的坚持。“远处高高的树群在我小时候就种下了”,黄莉说大树可以为茶树提供适度的遮阴,茶叶的鲜爽甜味与茶香会更浓。
走在光明茶场里,黄莉熟悉这里每一个角落的风景,脚下的石板路是父亲修的、路边手写的牌子有什么故事、手边巨大的冬瓜是什么时候种的……作为“茶二代”,黄莉在外读书、工作,直到结婚后才回到家乡,接手了家里的百亩茶园和生意,成为年轻的“新茶人”。
而在莫干山,有许多这样的年轻面孔,包括我们喝茶时手中的24节气茶具,也是本土年轻陶艺人的作品。他们返乡创业,在守住一座山的心愿里不知不觉开启了一个新的世界。
扇子是一种传统手工艺品,材料往往就地取材。莫干山遍地的竹子,正是制作扇骨的首选之材。白竹、毛竹、湘妃竹、凤眼竹、棕竹等都是非常好的原材料,本土不乏制作扇子且历史悠久的手工厂。
来到谢老师推荐的一家扇子厂,阿姨们正在桌前熟练地埋头工作,每个人都有明确的步骤分工。有的阿姨负责剪裁扇面、有的阿姨负责将扇面贴到扇骨上……一把小小的折扇,从选材到成品需要经过数十道工序,更离不开繁复而精湛的手工艺。
掌管扇子厂的徐姐一位干练的女老板,她带我们到二楼看了许多已经做好的成品扇,聊天中也听她讲了这些年做扇子的故事。
在莫干山,有“走出去又回来”的二代们,也有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着做本地产业的长辈们,在他们身上更多看到的是生产者的坚守。
清晨的筏头老街,氤氲着白茫茫的雾气。
河口水畔支起一个个零零散散的小菜摊,村民们沐浴着晨光踱步在老街,买菜、理发、闲聊……一家毫不起眼的小店门口坐满了人,大家惬意地吃着面,老板进进出出埋头忙碌着。
手工面、咸菜、猪油——面里只有三样食材,店里只卖这一种面。
面条嚼起来格外有韧劲,老板说他在山西当过兵,因此会融合一些北方擀面的门道。汤面清口、拌面更香,一碗热腾腾的面下肚,驱赶走了清晨的凉意。
问起“您几点开始营业?”
老板说,2点起床擀面,3点多就开始营业了。因为这里有很多人3点多就起来劳作,所以他们会凌晨来吃面。营业到中午12点休息。
抬头看到“交通饭店”四个字,竟是用泡沫做的,老板骄傲地说“这是41年前让一位书法家写的,一直保留到现在。那个时候开的是饭店,我父亲开的是面馆,现在父亲干不动了,我就回来继续做面。”
吸引人们远道而来的,不仅仅是面条的美味,还有那地域间看不见的流动、世代关系的羁绊、时间的纵深。
老街的风景与面条的味道一起流入了我们的记忆。
烈日下与“新农人”阿bin散步在农场,听他讲起农场的故事。
2017年陌野农场接手了莫干山脚下的这片土地,土地前后十三年生态种植,有机质含量极高。虽然因为土地所有权问题,农场暂时处于半休状态,20多亩的生态种植大棚仍在蓄力,鸡鸭鹅在家禽生态“别墅”区悠哉地生活着。
听阿bin说,“好的土壤,是有绿色菌种的”、“好的土壤,表面要略干,但双手挖开,里面是湿润的”、“土壤要做三次肥料,底肥、中肥、面肥。营养物质要做最深层次的发酵,才能发酵出最原始的易被吸收的养分”……
土壤、土壤、土壤,在阿bin眼中,土壤是极其重要的。土壤富有生命价值,它包含着复杂的微生物群落,孕育着作物、植物、动物,而这些生命之间又互相滋养。在农场,当我们照顾好一片土壤、用心种植一片作物,它们会反过来用果实哺育我们,这其中也蕴含着许多美好的生命观与哲学观。
反复逛同一处地方,会有意外的发现,和不同的人逛,亦会收获新鲜的视角。一次对莫干山的“小地理再发现”,似乎打开了我们的五感,看到了更多在地的农业与食材、生态多样性、手工艺存留,也对这片土地和本土的生产者们有了新的认识。
我们也在期待走向莫干山更深处,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在用脑和用手之间,实现更轻便自在的转换,山野骑行、溯溪、冥想、舞蹈、捏陶泥、煮柴火饭……
来源:柴米多CHIMIDO
-END-
打开携程app扫码进入“德清官方文旅旗舰店”
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我们!
德清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