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物 | 安然:沿丝路走来的异乡行者

人 物 专 访

| 安然 | 燕京学堂 |  行万里路 |   


关键词: 燕京学堂   安然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2018级硕士

安然(Ankur Shah)

登高山而知天之高,临深溪而知地之厚。年轻的我们都曾立下征服远方的誓言,而这位沿丝绸之路走来的行者——北京大学燕京学堂2018级硕士安然(Ankur Shah),真正做到了“行万里路”


“疯狂”的旅人

“对我来说这真的太疯狂了。”

“的确。我也觉得很疯狂。”安然笑着回答记者。


如果在这个星球上标注出安然的足迹,那么从意大利到中国的丝绸之路、由莫斯科至符拉迪沃斯托克的火车铁轨将是那其中长而耀眼的两道弧线。走在杭州园林里的沙发客是他,未来在中俄边境搭顺风车的旅人也将是他;不管是商业气息浓厚的云南丽江还是静谧得远离尘世的四川色达,他坚定的脚步从未停止。


安然来自英国曼彻斯特,在爱丁堡大学修读本科学位时,他就曾于西川和圣彼得堡学习过一年多。2017年,他参加了由《国家地理》杂志发起的丝绸之路远足活动:从威尼斯到西安,重走马可波罗的道路。在前不久召开的北京大学“一带一路”青年论坛上,安然也与我们分享过他在丝路沿途度过的105个日夜。



两万三千公里的旅程走过,16个国家的风景看遍,令安然印象最深的还是途中的人与文化。在格鲁吉亚,每隔十米就会有好客的当地人拦下安然及同伴,邀他们回家做客;语言不通,热情的主人家就通过翻译软件和他们交流,甚至带他们逛遍整座城市。在伊朗,一位陌生小伙帮他们修好突然坏掉的越野车,还和他们一起吃、一起住……安然的这趟旅行条件很艰苦,衣食住行各方面都有困难,“我也经常想过要放弃。但如果你在路途中从没想过放弃,说明你还没有真正挑战自己。”


丝路途中


关于在四川色达的经历,安然认为那是一次对他有着深远影响的“冒险之旅”。这个远离城市喧嚣的小县城令热爱自然的他印象深刻,广阔的高原承载着坐落其间的藏传佛教寺庙,带有鲜明民族色彩的宗教文化对安然来说有着某种神秘的魅力。在参观寺庙的时候,一位僧侣坚持邀请安然参加“天葬”仪式。在很多中国人眼中近似传说的天葬,来自异国他乡的安然却在现场亲眼见证过:“整个仪式像是一种回归。人最终归于土地。”


四川色达


走在“两个世界”之间

2015年,安然曾在跨越八个时区的西伯利亚铁路上工作过。从莫斯科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漫长旅途中,出色的语言能力使他能够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旅人交流。沿途壮阔的景色与文化之间的碰撞,让安然的心态变得更加开放与包容。


而长距离的旅行,意味着交通会非常耗时;正是这看似无聊的“赶路”,给了安然更多思考和反省的机会。时而交谈,时而阅读,剩下的对他来说是现代人少有的自由时间。在繁忙的生活里容易被忽略的心声,在这时也能被听见。


正经过贝加尔湖的西伯利亚铁路


 “旅行的时候,我时常感觉我正走在‘两个世界’之间。一个世界是我所在之地,而另一个世界则被发达的现代科技带到我面前:只需一部手机、一个电话,我能立马见到万里之外的家人、朋友。这让我感到一种冲突:我沉浸在我的旅行当中,而牵挂我的人急于了解我的现状。这就是旅行的两面:一面充实并开阔自己,另一面感到自私——此时此地,能够亲身体验这河山壮美的只有我一人。”


比起发朋友圈或是向朋友们夸口自己的经历,安然很少更新社交账号,他更愿意亲身接触旅行地的人与文化,做一个沉默的思考者。“有时,旅行对我来说是种短暂的逃离:身处异乡,我远离了原本熟悉的一切,打破了生活的界限。但逃离不是目的,我想……我旅行的目的和当时的同伴们都不一样。当我看见更多,我就愈发了解自己,了解我的能力与特质,了解未来会走的路。同时,我也更加乐于接受和欣赏这个世界的多样性。”


比起“文化冲突”,安然更喜欢用“丰富多样”来形容他所经历过的一切。“没有预期就没有冲突。有些人之所以会感到明显的文化冲突,往往是因为他们在亲身体会之前先对要经历的东西有了心理预期。而我不会带着预期去经历,我欣赏而不加以评判。”说到这里,安然笑了:“我正在学着发一些朋友圈,好让更多的中国朋友了解我。”



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为什么当时选择学习俄语和汉语?”

“也没有什么权衡,就是单纯作了选择。不过我觉得语言本身非常有趣。”安然答道。


其实他已经给出了更多的理由:挑战自己、远离常规,旅人的执着将安然带到了中国。在重走丝绸之路时,为研究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他访谈了欧亚大陆多个关键项目的负责人;为UNESCO巴黎总部工作时,他负责的是丝绸之路线上平台运营。今年十月,安然还去到“中俄之窗”黑河;那里,“一带一路”倡议下进行的项目之一,第一座连接中国东北部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公路桥正在建设之中。“五十年前,中俄两国间还有着边境战争;而五十年后,一座沟通两国的桥梁即将建成。明年夏天我还会再沿中俄边境进行考察,看看相比于五十年前整个社会的变化。”


建设中的公路桥


安然的考察还能帮助他完成课程论文——他正在学习北京大学燕京学堂的课程之一,“中俄近代关系”。让安然印象深刻的是,这门课的老师其实是位韩国人。北大“兼容并包”的精神深深感染着安然,在燕京学堂,来自全球各地的学子与中国学生一起畅议世界。学业之外,安然还十分喜爱在中国的生活:“我是个美食家,能和中国‘吃到一块儿’也是我热爱这个国家的原因之一。”


美食或许能留住人们的心,但对旅人而言,变幻的风景里永远有着无穷的魅力。“在欧洲,国与国之间的地理距离较小;而在幅员辽阔的国家里,人们能够发现更多值得探索的事物,而我乐此不疲。”



未来,仍将在路上

在安然来到中国之前,他的朋友曾劝说他“中国很危险”。而事实上,在中国生活到现在,安然觉得中国是他居住过最安全的地方之一。“其实丝路沿线的国家没有人们描述的那么'可怕',那里的普通民众也都很友好;一切只有经历过才知道。” 对于有机会踏上那一段段令人难以忘怀的旅程,安然也表示“是运气好”。而安然的“运气”,应该就是在机会面前的有所准备。


未来,安然的中俄边境之旅将不再以团队形式实现,成员只有他一人。他还计划以搭顺风车的形式实现所有的交通需求,“这有点吓人。可我要对想要的东西保持诚实,我想要的旅行有些疯狂,有些不一样。”


在燕京学堂开学典礼上


旅行之余,安然也给有关“一带一路”项目的网站投稿,“用写作来保存一段经历”,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未来,他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继续获得支持旅行的资金。现在的安然就读于北京大学燕京学堂,专业方向是政治与国际关系,主要研究中俄战略合作关系、“一带一路”倡议及其对亚欧大陆经济的影响。规划明年为多边国际组织工作的他,在采访当晚就要去上“中俄近代关系”这一课程。“6点40就开始了,时间很紧,我得走了。”


背上包,安然走进燕园渐沉的夜色之中。


记者 | 於航

照片及视频来源 | 安然

编辑 | 李芯怡  朱丹  吴瑶


近 期 热 点

人物 | 留学生·越野新星汤米林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