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不劝退心理学
前段时间一篇题为“为什么我后悔本科选了北师大心理学”的文章(后称“后悔文”)在心理学圈子里火了。文中作者以精神分析作为落脚点,概述了心理科学作为一门较为新兴的学科在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范式的鸿沟中寻找自身定位所面临的挣扎;以及,相对应的,心理系本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体会到的“概念混淆”,“范式模糊”乃至“意义虚无”。
那么,什么是心理学?在北师大心理学部接受本科教育到底是怎样的体验?关于这篇文章的观点,真正在北师大心理学部就读的本科生是什么想法?我们联盟特意采访了正在北师大心理学部就读的本科生,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的观点。
北师大心理学部本科生采访特辑
这个文章当时已经刷爆朋友圈了,私下和同学也有讨论。这是我在北师大心理学部就读的第二学期,对心理学多少也有点自己的看法。事实上,心理学不是万能药,它本来就是个交叉学科。某一门学科存在的意义不是所谓的“系统性”,而是能为我们提供一个看待世界的角度。就像有一个人哭了,生物专业的人会思考流眼泪的机制;物理专业的人会思考为什么眼泪往下流;表演专业的人会思考怎么哭更真实动人;心理学专业的人会思考哭背后的动机、情感等。我目前也只是刚入门,对心理学的学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总的来说,心理学对我而言就像一扇门,为我打开了探索人的新世界。
——本科生Z同学
在一些方面上,可能有时会有和作者类似的感受,比如重科研、知识体系零散……作者所讨论的问题,一些老师在课上和我们讨论过,虽然没有给出解决方法,但是有引导我们思考。但是关于问题的性质和程度,我觉得还是有一些有待商榷之处。另外,个人目前还是觉得在这里的学习经历很好!希望越来越好。
——本科生L同学
我觉得在北师大心理学部度过我的本科阶段是令人开心的事情,也是让人满意的选择。
和很多人不一样的事情是,我是转专业到心理学部的,也就是说我是以其他专业学生的身份入学的,也在其他专业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学习。所以我有条件在决定学习心理学之前,“近距离”对心理学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
近些年心理学专业似乎越来越热,但是与此同时的确有一些同学入学之后发现心理学,或者北师大心理学部教育内容和自己的想象不一致。因此此时是需要一些“劝退”言论的,但这并不是说心理学就有什么不好,更多的是为了针对现状的调控。因为出于种种原因很多人在萌生学习心理学的想法,甚至已经付诸行动时,依然没有先调研一下心理是学什么的,没有评估一下这真的和自己的想象一样吗。
而关于心理学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的说法,我认为这么说并不确切。准确来说,该作者需要的不是“完整的体系”,而是想寻找一个类似“心理学大一统理论”的东西。但事实上,现代学科,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哪有什么大一统理论。自诩为社会科学中发展最好的经济学,近百年几次理论推翻,被“滞涨”等问题锤到推翻理论从新再来,如今还是众说纷纭,各派有各派的理论。而即使硬到如物理的学科,就有大一统理论了吗?
而心理学理论的解释力,我认为也是好的,尤其体现在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方面。而对于心理学对自我成长的帮助方面,本来把“自我成长”寄希望于选择一个专业,就有些不切现实。个人认为自我成长主要还是受经历的影响较大,即使现在读了理论,到底还是经历后“方晓书中真味”。但即使如此,对于我个人来说,心理学理论,尤其是人本心理学部分还是对我帮助很大。因此如果非要通过选择专业来自我成长的话,心理学所是个好选择,但是如果把自我成长寄托于专业选择,恐怕世界上没有这样的专业。
最后,批评和抱怨,对于心理学和我校心理学教育来说,肯定都是好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至于有但是现在没法改的,也能先记着。但是有些抱怨,的确是有偏差的。该作者把换专业,出国等看做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谓无稽之谈。有些心理学及其教育的问题,不是能通过改变专业规避的,更不是能通过换学校和出国规避的。或许是我转过专业,还修过双学位,还有很多来自奇奇怪怪专业的朋友,所以对其他专业了解较多。所以我认为,在指出心理学及其教育问题的同时,不能潜意识认为其他专业,其他学校教育,就没有这些问题。评价是通过比较,但在比较的时候,总不能拿现实和想象相比吧。
总之,在心理学火热的现在,出现“劝退”可以说是一种必然。但是希望大家在决定学心理学还是学社会学,学哲学还是学计算机之前,先搞清楚:自己到底想通过这个学习得到什么,这个学习到底能给我什么。如果搞不清这些个问题,无论学的是心理学还是计算机,都同样逃不开追悔莫及的最后结果,毕竟大多数人都是盲目乐观过度自信的,现实总是比想象残酷。
认为学心理学正确对,认为学心理学错误也对,安利也对,劝退也对。但最怕的就是不去了解,不去考证,不去评估。当年懵懵懂懂来,今朝浑浑噩噩去。才登此山,又望那山,才至彼岸,又成此岸,这何时才是个头啊。
——本科生Z同学
非常感谢这三位同学愿意接受我们联盟的采访,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多一个人发声,就多一个观点,当不同的观点串联在一起,才能形成对该事物完整且全面的认识。
当然,作为一个关于心理学的公众号,也想就“后悔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后悔文”充分表达作者的思考当然尤为值得鼓励;毕竟言论自由的意义正是在观念的自由市场中让真理越辩越明。然而遗憾的是,文章的作者在表达情绪之余,在文末做出了劝退心理学的表述;同样作为心理学本科学生的我们,充分体会到心理学研究的无比魅力,甚至愿以此作为毕生的事业;因而我们深感有必要和大家分享我们究竟从心理学中学到了什么,期冀以此把大家拉回心理学这个广阔无垠而又精彩纷呈的天地。以下是部分“荷兰心理统计联盟”成员的观点,谨供大家参考和讨论。
联盟有话说
袁帅
在我看来,心理学本科教育的意义与其说是一种专业知识的堆砌(事实上在知识壁垒被逐渐消弭的今天,这些专业知识并不必须通过全日制项目获得),不如说是一种科学化思维方式的养成。作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天然桥梁,心理学借用自然科学中盛行的实验和统计的研究范式,探讨对于人类认知或是社会发展有重大意义的话题。用最简单的语言概括,这一范式在无法获得全部数据的情况下,通过收集和分析部分数据,做出对于总体的归纳和推断。这一研究这样的模式看似自然,实则蕴含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这样一种思维范式,判断一个教育政策是否应该执行,可能不再是领导一拍脑袋的产物,而是基于设计严格的随机对照实验的结果;洞察自身的性格特征以此来选择就业方向,可能不再需要神棍式的星座理论或是心灵鸡汤,而是充分纳入成熟研究结果的考量。当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而无所措的时候,即使我们仍然无法如神灵般拥有确切的先验知识,却武装有强大和可靠的方法论,指导我们习得纷乱中的规律。
在强大而普适的研究范式之上,心理学的分析层次既概括总体,却也囊括个体。对于总体的分析让我们了解在大多数情况下,或是对于大多数人成立的某种规律。这种层次的分析的主要意义,正如第一个例子所展示的,主要在于了解人类或是某一人群的认知,情绪和行为规律——教育政策的制定目标当然不是满足每一个学生,而是使得尽可能多的学生获益。得益于心理统计分析的飞速发展,在这种总体分析之外,对于个体的分析也不在话下。心理学家收集某一个抑郁症患者在一段时间内的症状表现,通过时间序列分析很自然地形成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正是这样不同层次的分析,心理学不仅能在大层面上帮助更好社会政策的制定和社会改良的实现,也能在小层面上探索,了解和帮助个体的生活。
总而言之,至少在我看来,本科心理学的学习在讲述诸多有趣的心理学理论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赋予了我思考和研究社会科学相关问题的通径。当然,这一强大武器的真正实现须要潜下心来,努力学习和掌握最可靠的研究和统计方法。
覃恺洋
自带吐槽的回应一下这篇”后悔文”。
我觉得下面两个图可以回答“后悔文“中提出的很多问题。就我自己的经历而言,我也是经过了本科研究生教育之后从图二慢慢过渡到图一的。诚然,心理学的多学科属性实在是太强了。它可以抽象到科学哲学,也可以具体到大脑的细胞层面对行为的影响。只要是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心理现象“,都在它的涵盖范围之内。这么大的一个学科,要在本科短短4年时间”学到能用“(我理解为学会的东西能够创造经济价值),实在有些强人所难。因为它实在太大了,而本科更多的是提供的心理学学科内的通识教育(如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这样的学科,让你明白这些学科大概在关注哪些方面的内容,有些怎样的发现)。显然仅仅知道这些事实是没有办法创造经济价值的(除了当老师去教育别人这些发现之外)。
吐槽一:“既然本科心理学教育听起来更多的是学科内通识教育,那我为什么还要选择心理学?”
我认为这就要看你的选择心理学的动机了。
首先我们谈谈就业钱景。
因为我本人选这个专业的时候压根没管这个,不过大家可以看看我国的十三五学科发展战略报告:“十三五”学科发展战略报告:心理学优先资助领域及重点交叉研究领域
那我们再来谈谈理想吧。
我想也正是因为心理学的多学科属性,也就给了个体更多的自由度去找自己的兴趣点,而且可以同其他学科结合,让自己成为一个多面手。
就比如本专业是心理学,恰好又对计算机科学很感兴趣,那么这两个技能加起来就可以向现在非常热门的人工智能方向发展了。
此外,选择心理学为专业,你不仅有机会改变世界,也更有能力改变自己!这绝对不是一句空话!我相信选择心理学专业的同学会认同学习心理学专业之后自己世界观,人生观的变化。
吐槽二:“可是这些听起来还是有点假大空啊,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啊,找工作这么难我为什么要选心理学?”
我个人倾向于一个观点,高等教育除了本专业的通识教育之外,也会塑造你的三观和职业规划的方向(注意是大致方向,即我应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的价值在哪里),因此高等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并不直接对标找工作!
另外,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你如何看待大学心理学专业能提供给你什么资源以及你怎样利用这些资源。我认为“怎样利用这些资源”是个人找个好工作的关键。北师大心理学专业能提供非常不错的心理学相关的学科资源。但是作为本科生,你是否知道这些资源的存在,又是否思考过怎么利用这些资源呢? 更现实一点讲,你是否思考过这些资源对个人就业又有怎样的帮助?
其实我还是想说,选择心理学一定要是自己真的“感兴趣”,并且愿意为自己的兴趣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看一些自己认为“很无聊”、“很无趣”的东西。换句话说,如果爱,请深爱。
最后谈谈作者认为当前心理学学科同精神分析割裂的情况。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作者认为大学心理学教育过分实证取向,现象学取向的精神分析的内容被大学教育忽略了,只是浅浅带过。但我个人认为,其实就精神分析本身而言,它与实证取向的心理学从来都没有割裂!弗洛伊德他老人家最开始是搞听觉神经机制的,有图为证 :
(图为弗洛伊德早期发表的关于听觉神经的德语论文,摄于去年参观弗洛伊德故居时)
虽然不清楚弗老爷子为什么“放弃”实证取向心理学(那时候应该叫更偏生理学)而创立了基于主观感受现象学的精神分析,但是我们可以从相关的史料中看到弗洛伊德之前从事的相关研究同他后来创立精神分析之间的联系(如下图):
(摘自:《弗洛伊德1:癔症研究》车文博主编)
参考文献:
Berlin, H. A. (2011). The neural basis of the dynamic unconscious. Neuropsychoanalysis, 13(1), 5-31.
车文博. (2014). 弗洛伊德1:癔症研究 (Vol. 1). BEIJING BOOK CO. INC..
杨伟文
看到北师大心理系同学的这篇文章,我真是感慨万千,想从所谓的“交叉学科”视角谈几点感受。观点不一定对,仅仅是一些感受,借此机会在这里和大家探讨。
我本科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后来继续在本院的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所攻读硕士研究生。个人没有系统学习过心理学的知识,但导师是中科院心理学出身,因此在硕士阶段,在真正接触科研的过程中,更多地接受了一些管理心理学的训练。从某种意义上,我更倾向于认为自己是交叉学科背景,因为公共行政学(public administration)脱胎于政治学,在实际发展中融合了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等社会科学各方面的知识,在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风格等方面也是五花八门。从诞生的那一天起,行政学就一直在寻求学科认同,后来陆续生出了公共管理(public management)、公共事务(public affair)、公共政策(public policy)等等,在理论流派和研究重点上可能存在略微的差异,但并不能截然分开,因为它们都聚焦于公共问题。公共管理研究的最大特点应该可以说是“问题导向”。比如要研究国家的机构改革问题、非营利组织问题、某类政策问题,会借鉴各种学科的知识。对于公共行政学出身的娃儿来说,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等都更像是基础学科。
人大这个平台使我们有机会接触到社会科学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在本科阶段,旁听各种课程和讲座有助于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我曾经以为,站在知识大川的交汇口是一种红利和机遇,但随着年龄增长,愈觉惶惶然不知所处。尤其是读研以来,回首过往的求学生涯,感觉自己对很多知识皆若走马看花,蜻蜓点水。有这种感受的同学不止我一个。倘若毕业后直接工作,从商入仕,这不是问题;但若想以学术为志业,成为一名独立自由的学者,缺乏足够的学科训练就是问题。倘若安于现状,述而不作,甘心做一名理论的搬运工、知识的消费者,这也不是问题;但若有名师大家为你打开蒙昧,让你渴望发现美善,创造真知,没有理论意识和学科立足点,可能就是问题。倘若天资聪颖,触类旁通,能够深入多个领域,融会贯通,自成一派,这不是问题;但生也有涯,知也无涯,乱花渐欲迷人眼,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不能建立自己的知识系统,这就是问题。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会羡慕那些基础学科出身的同学,觉得他们拥有看待世界的独特方式,拥有重要的、系统的、源远流长的学科问题值得自己去为之奋斗。我也羡慕那些社会科学训练扎实,对各种理论和研究进展都能旁征博引、信手拈来的同学。后来我发现自己太天真了。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鄙视链,学科之间的鄙视链更是明显:在相对宏观的社会科学定量研究中,经济学方法几乎统领一切,政治学、行政学前沿实际上都已经高度定量化了;但是经济学出身的人,他们又羡慕数学、物理学出身的人,因为后者接受的定量训练更扎实;而数学系又有同学想转来钱更快的金融和商科,物理学的同学则苦恼着“经典物理大厦已经建成,只剩下修修补补的工作”;金融和商科的一些同学又抓破了脑袋想转CS;而我认识的某些CS的同学,觉得以后当码农又苦逼又没劲,想从哲学、人类学、心理学中寻求真知与人生意义——在他们看来,心理学的学生可能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所以,围城无处不在,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如果你真的不喜欢自己目前在学校接受的心理学训练,你大可多去听听其他学科的课程、讲座,看看其他学科的书籍,然后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地方,完全可以转学到那个学科。只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个学科内部也会有自己的迷茫和困惑,会有自己的杂乱和混沌。也许兜兜转转,最后的最后,你对于心理学,会生出一种“世间始终你好”的感觉。
有后悔的情绪和各种各样的焦虑也是非常正常的。我记得张晓风有一篇散文说,青春是一种太美好的东西,怎么度过都是浪掷。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二十多岁最美好的年纪里,青春都献给校园了,因此学习哪个专业其实都是浪掷——毕竟我们的机会成本,是拥有无限可能的青春啊。
我自己可以说是资质非常驽钝的一个人,从学以来,往往三心二意,翻来覆去,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其实是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时至今日,依然了无成就,有段时间在科研方面也全然失去信心。但是回顾公共行政学,我觉得对她还是充满感情的。虽然这个学科至今还在寻求学科认同,这个学科在研究的严谨性上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我依然热爱她,就像爱我的母校人大、爱我的公共管理学院、爱我的师门一样。如果将来有机会能够继续读博,我觉得我会珍惜自己所处的位置,也珍惜硕士阶段的一些机遇(比如接触了一班从事行为科学研究的前辈们),珍惜自己遇到的一切问题,努力为这个学科注入新鲜的血液。少时尝闻长者言: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每一个法门都是平等的,都是破执除迷的路径,目的是通向真空清净、无相光明;但倘若犹犹豫豫,不能专注一种法门,不能坚固信心,最后必然难以获益。在山头尽立的地方安身立命可能并不容易,但是如果我们心中有光明,可能就会有为之奋斗的动力。这种光明,我倾向于认为是赫伯特·西蒙所说的“满意解”。毕竟,对于只具备有限理性的人类而言,追求最优解真的很难,有一个满意解,也就够了。
小编再次提醒读者,以上言论无论是北师大心理学部在读本科生的观点还是我们联盟部分成员的观点,仅代表个人见解。非常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心理学于你的意义或是对于“后悔文”的点评。
当我们开始认真反思本科教育的意义,探索心理学的价值的时候,我们也就向成长迈进了一步。
本期编辑:袁帅 覃恺洋 李培凯 杨伟文
特别鸣谢:北师大本科生Z同学 L同学 Z同学
图文排版:张曼玉
策划出品:荷兰心理统计联盟
该文章由荷兰心理统计联盟原创,未经授权,不得匿名转载。转载事宜后台联系,或邮件:infohpa2019@gmail.com
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