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思维,沟通,词汇量,和读书写字(日更47)
文字是语言的一种形式,语言是思维的展现,但是语言似乎永远不能等同于思维,也永远不可能把所思所想分毫不差展现出来。语言表现能力是硬功夫,功夫越高,语言跟思维的差距就越小,听的人或者看的人就越能领会到说者或写者的意思,信息传递效率就越高,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越近。
所以从小长辈们就教育我要大胆说话,我做得非常非常差,但是慢慢也算领会了他们的意思。也不用给自己的内向找借口,不爱说话是一种特点,但是不爱说话跟害怕说话还是有区别的,这个很容易看出来。
我越来越佩服那种擅长且敢于说话的人,其实不管内向外向,陌生人之间首先开口的那个必定承受更大的压力,他们是话题的带动者,他们给对方提供安全感,短时间内让彼此熟悉,拉近彼此的关系,这何止是一种能力,这是一种品质,跟他们相比我就是个冷血动物。
当然光会大胆说出来还不够,词也要达意,俗话说言多必失,我也见过不少爱说话却句句不在点上的人,语言没价值,说得越多越让人不舒服,属于浪费能量。那么词汇量就是其中一个指标,词汇量越大,可以传达的信息就越丰富,就越有机会表达自己真正想表达的意思,语言就越有机会无限接近思维,沟通的目的就越容易达到。
说话跟写字都需要词汇量,我的词汇量就很差,怪自己上学的时候不好好背诗背古文,也不多读书。书到用时方恨少,能怎么办?补课。
词汇包括各种领域的词汇,平时多读哪些领域的书,思考哪些领域的问题,哪些领域的词汇量就会大一些,词汇量也会潜移默化影响思维方式,思维方式会从平常的语言习惯不知不觉展示出来。喜欢经济学或者其他讲逻辑的科学,说话写字就会比较有逻辑。
拿我自己来说,属于词汇量偏向经济学,或者说局限于经济学,体现在文字中就是枯燥,光讲逻辑太枯燥了。这也不需要隐藏,因为都是公开发表的文字,都能看出来。
我需要做的就是丰富自己的词汇,那么就需要扩展阅读范围,不能光读经济学,当然经济学也是必须读的。写文也要变化一下文体,不能光写议论文,要讲故事,要学着讲笑话。就算要讲经济学,讲得有趣一点,情绪饱满一点,显然更容易被接受。
其实光讲逻辑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偷懒。因为讲道理实际上是最容易的,怎么想怎么说就行了;讲故事需要做更多功课,查更多资料;讲笑话最难,而且越好笑的笑话还越讲逻辑,这就更难了。
当然,收到的效果也完全不一样。我有一位勤奋的网友,古原古老板,最近在运营一个公众号,他就是一位擅长用故事讲道理的作者。古原的文章史料详实,再有经济学加持,真正做到了「有理有据」,每一篇读完都让人大呼过瘾。最近正在连载福利国家系列,非常精彩,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
推荐:
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