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挤进金融系的高材生,找不到工作的投行人

frank 有见财经 2024-01-21



FINSIGHT

"今年,无论是毕业生还是投行人,金融圈高材生们的日子同样都不好过。


四年前,点点填报高考志愿时本来想选择学校的统计学专业,但是招生组的人给她打电话说:“你可以冲一冲金融系,这个系是我们学校最好的专业。”


听到这个消息,点点觉得或许金融系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然而,现在的点点有些后悔了。


作为北京某985、211高校金融系23届本科毕业生,她并不是唯一一个有这种感受的人。


只是大家都有些难以接受,四年前拼了命挤进的金融系,怎么毕业后却成了无业游民呢?


金融圈就业市场的低迷与金融行业的收缩有着密切的关系。各大投行裁员的消息接连不断,一波又一波地袭来。首先是全球最大的私募投资机构之一瑞士合众集团,因交易冷淡而削减了亚太团队的20%的人员。


随后,软银集团旗下的愿景基金裁员近40%。7月份,美国红杉资本裁掉了三分之一的人才运营团队。而在8月份,瑞士信贷香港投资银行部门宣布计划裁员80%。


今年,无论是毕业生还是投行从业者,金融圈的优秀人才们都过得不好。就业前景黯淡,让他们倍感压力和困惑。


对于大多数金融系的毕业生来说,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已经变得异常困难。


金融高材生的困境


对于23年的金融本科专业的毕业生而言,最好的归宿是找到了心仪的投行,第二是考上了公务员,而剩下的那些,考研和出国成了不得不的选择。


从大环境来看,金融行业人才供大于求的行业现状,以及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的金融业降薪潮,正在冲击着2023届金融本科毕业生的就业。


这从“前程无忧”《2023金融人才职业状态调研》中也可以看出——该调研报告指出,目前金融行业呈现岗少人多的现象。2023年5月,金融/投资/证券、保险、银行、信托/担保/拍卖/典当行业的有效岗位发布数量,环比分别下降4.84%、2.09%、13.3%、6.51%。


有人群面时,遇到好几个硕士生,他们表示,自己在本科毕业时也参加过春招和秋招,那时候金融系很好找工作,本科生就能拿到现在硕士的offer,那应该也就是2-3年前的事吧。



而如今却今非昔比,金融专业想找到一份心意的工作门槛很高,一个是资源,比如要能拉来上市项目或能有巨额资金,一个是学历,必须是985本科或者两财一贸,头部券商更是基本只要清北复交的学生。


毕业生在面试时常常会遇到一些奇怪的问题,有时甚至会被面试官直接询问家庭背景和能否提供帮助。


这种明目张胆的资源交换方式正好印证了张雪峰的警告:“如果家庭条件一般,学习成绩一般,除非你孩子将来豁得出去,否则千万别报金融学,不然就是把他往火坑里推。”


对于一般院校的金融本科生来说,很多人毕业后只能从事保险销售或者银行柜员的工作。实际上,那些能找到工作的人中,有85%都会去银行做柜员。


银行内部将从总行调到分支机构做销售的过程称为“上刑场”,因为很多进入银行的金融毕业生都逃不过这样的命运。


然而,这些与进入金融行业没有任何关系。所有银行都会说他们招聘的是管培生,有机会晋升到省级分行,但实际上,除非你有很好的背景和个人能力,否则基本上就只能一直做柜员或者销售。


尽管如此,进入银行依然不容易。


有的毕业生投了很多银行的简历,最后只拿到了一个农商行的offer。


与领导见面时,他被问道:“你会开车吗?”原来农商行需要员工开车去周围的8个村庄做营销,需要用车运输米、面粮油和鸡蛋,而老年人办卡就会得到这些物品作为礼品。


还有人应聘证券公司,收到录用通知书后却被告知要在6个月内达到500万元的业绩。而在接近4个月的实习期间,他们甚至没有薪水。


也有人应聘保险公司,岗位是渠道经理,底薪只有2000元,考核期为3个月,要求业绩达到600万元。这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就是与一些从事保险直销的中老年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每天给他们开晨会,培训相关知识,然后从他们卖出的保险产品中拿提成。


总之,毕业生在面试中会遇到各种奇怪的机会。


水深火热的投行人


相比于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被裁退的投行人也好不到哪去,去年年底被“毕业”的那些人还有一部分仍然没有找到工作。


尽管猎头公司Eastward Partners的消息称,有一些投资机构仍然在扩招,但大部分是规模较小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也属于“抄底”换血的行为,对就业市场巨大的需求量简直是杯水车薪。


这些投行岗位消化不了的“毕业生”,传统出路一般有三:企业、PE/VC以及同行业间跳槽,但今年的行情与市场状况并没有提供更多的职位空缺,不少投行人被迫“转业”或“自主创业”,移民、保险与艺术品销售成为投行人创业和转行时较多考虑的行业,主要是因为这些行业的客户与投行客户有较大重叠。


还有一些非传统的出路,比如做个网红。


小红书上,开始涌现大批美女投资人讲授投资知识。抖音上,也有人分享最新的金融讯息。B站长视频里,有更多的“投资人的一天”。通往变现的路或许条条大路通罗马。


而那些没被“毕业”的投行人,也陷入了降本的泥潭之中,没有了之前的“舒服”日子。


一家北京的专门投资科技的风险投资公司推出了新的规定,限制投资人每个月的出差费用在4000元以内。这一规定引起了内部的不满和争议。


投资人华孚吐槽说,原本我们就是需要出门进行访谈和尽调,现在限制费用,那我们还怎么继续投资呢?他认为这是对投资经理的命运进行改变。


实际上,互联网系的投资机构是最早开始降低成本的。根据IT桔子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腾讯、阿里和字节跳动三家大型公司对外投资的项目数量从2021年的273个、82个、65个下降到85个、30个、19个,投资项目总数不到2021年的三分之一。


其中,腾讯和字节跳动的投资并购数量下降得更为明显,比2021年减少了60%至70%。一些投资机构开始要求投资经理撰写日报,随后还有周报和各种计划。


另外,一些投资机构开始实施末位淘汰制度。据一位投资经理透露,该机构制定了考核标准,通过多维度评估,包括项目评估、投资项目、撰写研究报告等,最终选出末位投资人进行淘汰。


与投资节奏相关的还有整个部门的调整。去年年初,字节跳动解散了战略与投资部门。


不到半年后,据凤凰网报道,阿里巴巴的战略投资部门也将进行团队缩减,团队规模将从110人减少到约70人。


这些调整都是投资机构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而采取的措施。然而,这些调整也可能对投资机构的投资能力和业务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受追捧的复合型金融人才


金融科技人才的需求在就业市场中日益抢手,而相对而言,传统金融专业的人才却受到冷落。


这一现象的出现可以归因于我国数字化进程的推进以及金融机构对科技投入的不断增加。


陈波,中央财经大学数字财经研究中心主任,认为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金融机构对科技人才的需求仍然很大。因此,我们可以重点关注金融行业从业人员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并设计一套培养体系,专门针对战略性人才、架构师和产品经理。


金融科技人才需要具备跨领域和复合型的特点。他们不仅要懂得技术,还要具备互联网思维,并对金融业务有深入的理解。他们需要具备用户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和大数据思维,并能将这些思维模式与新型知识技能相结合。


相比之下,传统金融专业所需掌握的内容相对较为“虚”。


一位江苏某财经学院金融系23届本科毕业生坦言:“我们学校的专业教材中,很多知识点都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甚至六七十年代的内容,与现实严重脱节,几乎没有任何用处。很多老师完全没有在金融一线工作过,只是按照年龄和资历混上去的,对金融行业的就业需求一无所知。”


近年来,金融领域和金融科技领域对风险管理和控制人才的需求呈现明显上涨趋势。这一趋势在2022年尤为明显,风险管理/控制人才占比达到了4.14%,远高于其他职能。

在过去的五年中,审计专员/助理的人才占比逐年上升。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对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无论国民经济如何起伏动荡,对财务进行管理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审计专员/助理在金融行业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产品经理成为金融行业流入人才占比最高的职能。金融机构在需求规划、产品设计等方面都需要产品经理的参与。产品经理的角色在金融行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与此同时,Java程序员在金融行业的流入人才占比排名第七。随着金融业务对金融科技转型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金融机构纷纷引入Java等科技人才,以推动内部的科技化发展。

在这个变化的时代,金融从业者需要具备灵活的思维和适应能力,能够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行业的变化和需求。


只有保持对新技术和新趋势的敏感度,并能迅速调整自己的思维和行动,才能在金融领域中取得成功。






「有见·Finsight」

旨在“加速金融核心人才能力进阶”,以知识、经验、技能共享为核心,采用“资讯媒体+内容付费+社群”的服务模式,为机构和个人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投资教育。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挤进金融系的高材生,找不到工作的投行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