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阳光加油站|关于“小创”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学术服务事业部 RUC阳光公益 2022-10-30

在人大,提起科研、课外学术和创业比赛,“小创”绝对是高频词汇。接近年末,有些学院已经发布了院内比赛通知,作为RUC校内最重要的课外学术竞赛之一,“小创”到底是什么?又该怎么参加呢?快来和公益菌一起看看吧!

什么是“小创”

“小创”的全称是“创新杯”中国人民大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中国人民大学组织举办的校级年度学生学术科研竞赛,现已举办二十二届。每年年初前后,各院系所发布竞赛通知,凡在竞赛通知发布当学期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我校各专业的在校中国籍专科生、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申报作品参赛,每人每届限报一件作品。

申报参赛的作品可以是竞赛申报日前一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或创业计划类作品,个人和集体申报均可。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需要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相关作品上署名均为第一作者,合作者需为学生且不超过两人。作者超过三人,或者不超过三人但不能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即应申报集体作品,作者同样均需为学生。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以及国际竞赛获奖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不在纳入申报范围。

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文史哲类、法律类、经济类、管理类、社会类、教育类、创业计划设计类、应用艺术类和其它9个类别申报,其中,文史哲类包括新闻传播学,法律类包括法学、政治学、民族学。一般情况下,本科生的申报作品需为调查报告,研究生的申报作品需为学术论文。

资料来源:人大青年网

http://youth.ruc.edu.cn/ggl/117946684ffa4726aa2bbeb7af85dc8c.htm

小创”经验谈

看过了“创新杯”的基本信息,想必尚未参加过的同学仍有许多疑问,公益菌提前采访了许多有丰富科研经历的2017级同学,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有哪些经验分享吧~


我想要组队参加比赛!该怎么组队呀?

王乐:环境学院资源与环境经济学2017级本科生,曾获“大创”北京市级立项,“小创”特等奖、三等奖;曾发表两篇外文SCI论文,其中一篇为第一作者。

总的来说有两种路径:一是以自己院为依托,找自己院的同学,立项在本院;二是去到别的院组队,立项在外院。

具体要结合每个人的考虑点:自己对什么题目感兴趣,自己结识的同学在哪个院,比如舍友、课友、高中同学、同班同学,鼓励大家多去和其他院的同学们组队,能产生更多的思维碰撞;又比如能联系到哪些资源,像辅导老师、数据资源之类;也可以找师兄师姐组队。

选择队友时要考虑到大家的想法、创新性、相处度、学科背景,在团队里扮演什么角色,作为队长还要考虑组内每个成员的角色,尤其要考虑“责任心”,人员能力强很重要,但负责且团结的队伍更重要,太多优秀的队友组到一起,不一定就是最好的组合。团队人员不在多,在精,一个团队中要有领导的组长,也要有文字功底好的同学,也要有数据处理分析能力强的同学,也要有踏实肯干的同学等等。


庄乐言: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2017级本科生;曾获“大创”校级良好结项,“小创”特等奖,第七届全国公共关系创业大赛金奖(全国第一)。

我的“小创”队友是我在学生组织时认识的,都是很靠谱的同学,我也是通过与他们一起工作和并肩奋斗才真正了解到了他们是怎样的人,他们也给予我完全的信任。被人需要这件事情本身比你需要多少外在的东西更有价值,我也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去寻找队友。

组队时要顾及各个职能,建议三到四人为宜,人更多的话任务可能变杂,会出现没有一个人专门负责某个部分的状况。我认为总体上,需要有一个能力较强的同学总揽全局,然后一到两个人做实地工作,再有一个同学专门负责数据。


黄山:历史学院历史学2017级本科生,曾两次获“小创”一等奖。

在队友的选择方面,我的两次“小创”其实是截然不同的风格。第一次五个队员全是历史学院的同学,第二次就是一个跨院的组合,和法学院的朋友、辅修法学院课程的同学一起做了一个关于麻将的问题。

所以这就是两种思路,一种是带着很强的学科视角,和同院同学做很专业性或者有鲜明学科态度的东西;另一种就是跨学科,两个院甚至三、四个院的同学一起来做,学科视野碰撞之后,会有一些很有意思的东西出现。


队伍组好之后,怎样选题呢?

王乐:环境学院资源与环境经济学2017级本科生,曾获“大创”北京市级立项,“小创”特等奖、三等奖;曾发表两篇外文SCI论文,其中一篇为第一作者。

一定要关注热点,关注核心期刊最新研究动态,关注公众号、实时热点。组员们要先看这些,看完有一些想法之后再讨论,而不是直接开始头脑风暴。平时要多积累多思考,留心将想法记录下来,而不是一定要等到特定的时候才开始想选题。

总之,是要有想法的讨论,有依据有延伸的头脑风暴,而不是凭空乱想。选题不是一天两天、一次两次讨论就能完成的事情,要在反复寻找讨论中确定,确定后要预调研题目是否可行,才能最终确定。

也可以找老师咨询,向老师询问是否有建议的题目和方向。自己的题目有想法之后也要多和老师探讨题目可行性,我们就曾经被导师建议换题,刚开始数据可得性很差,看不到希望,调整了方向后重拾信心,最终才能做出来。


陈炳旭: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专业2017级本科生;曾获“大创”北京市级立项,两次(带队)获“小创”二等奖;参与撰写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报告。

我们团队在选题阶段会共同思考、贡献选题,一起讨论后挑出可行的,分头查找相关资料,最后再确定选题。

比如我第一次组队“小创”,我们先一起思考自己身边或家乡有什么可以利用的资源、有什么痛点、堵点,大家集思广益碰出思路来,在初筛选题的基础上,分工查阅相关资料,做初步的研究整合,再进行二筛,敲定选题。

今年由于中途更换题目而有些波折,刚开始计划做的问题中途被发现客观上有困难,指导老师也建议我们更换题目,尽管已经完成了文献综述和问卷设计,我们还是决定换题。由于疫情,我们就将选题换成了与疫情有关的乡村公共卫生危机治理模式。


黄山:历史学院历史学2017级本科生,曾两次获“小创”一等奖

这方面我能够分享的,就是轻松看待这个事情,生发出好奇心。因为我两次比赛的题目都非常好玩,第一个是关于电视历史剧的题目,第二个是关于麻将的题目,这两个题都不算特别严肃的学术问题,其实都带着好玩性质。

以我们第一次做“小创”为例,作为历史学院的同学,常常会惊讶于大家的历史观念,真的就来自于电视剧,我们是抱着这种好奇心去做的。如果带着真正的好奇心去做事情,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


通过哪些渠道获得比赛信息资源呢?

公益菌有话说:

采访了多位科研经历丰富的同学后,公益菌总结了以下获取比赛信息的渠道:

1.官方比赛通知可以查询人大青年网、中国人民大学团委公众号以及各学院发布的院内选拔通知。

2.因为“小创”讨论度比较高,通过朋友圈、微信群等人大学生共有的生活圈可以获得相关消息。

3.校内的各种学术沙龙、科研经验分享讲座

4.与科研经历丰富的高年级同学多多沟通~


研究报告文本的撰写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吗?

庄乐言: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2017级本科生;曾获“大创”校级良好结项,“小创”特等奖,第七届全国公共关系创业大赛金奖(全国第一)。

建议看一些期刊论文,多看看别人的论文是什么样子。此外要有一个自己的自洽的逻辑框架。

首先题目要展示整个问题的关键点所在和主要矛盾所在,告诉大家我们想要解决的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摘要切忌赘述,引言部分需要铺陈这个论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尤其是必要性,即问题铺设在哪一个宏观背景之下,反映的是一个怎样的矛盾,或者问题的源起在哪里。接下来就是理论,前人的研究有什么,如何去补充和发展这些理论。然后是实地调研,这部分相对简单。接着就是分析数据,当你有理论的时候,假设是有推导的,所以收集数据去验证,就能知道事物大概的发展情况。这是一个演绎的逻辑,最重要的是从理论到推导的假设过程。


有哪些途径可以获取数据呢?

王乐:2017级环境学院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本科生,曾获“大创”北京市级立项,“小创”特等奖、三等奖;曾发表两篇外文SCI论文,其中一篇为第一作者。

数据分一手数据和二手数据。一手数据主要通过调研或者调查问卷获取,二手数据主要来自国家和地方统计年鉴、各类数据库,另外也有公众号整理发布的数据。

如果找统计年鉴中的数据优先级是从年鉴到公报,年鉴从国家向区县顺次细致深入。也可以对文献中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在收集数据时应边收集边及时调整指标,寻找替代变量,多次、多人反复进行数据处理。


如何了解和选择导师,又该怎样和老师沟通?

王乐:2017级环境学院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本科生,曾获“大创”北京市级立项,“小创”特等奖、三等奖;曾发表两篇外文SCI论文,其中一篇为第一作者。

可以想好了选题再联系老师,也可以先联系老师,咨询老师有无建议的题目或方向。可以考虑找任课老师或者导师,或者根据老师的研究方向和自己的选题方向联系老师,还要看老师是否有细致指导的意愿。

在和老师的沟通上,要积极发邮件、主动联系老师,如果有老师的课就借下课的时间与老师当面交流。一旦有想法,就要及时去沟通。


以上就是本次分享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准备参与2021年“创新杯”的大家能够从经验分享中有所收获。公益菌预祝大家取得理想的成绩!


往期 · 回顾

文案|陈泰衡 刘雨萌

排版|程童

封面|程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