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加油站 | “小创”答辩要来了!怎样自如应对?
扎实的研究基础和优秀的论文并不是“小创”的终点,要想走得更远还需要经过现场答辩的考验,直面老师们对研究的质疑与提问。考虑到许多同学对于答辩感到陌生,不知如何应对,公益菌也请到了有经验的同学与大家分享经验~
本期经验分享的优秀同学与写作篇相同,分别是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17级本科生李刑天(曾获第22届创新杯特等奖,参赛作品《基层治理视域关于社区工作者工作投入的研究》)和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专业本2017级科生庄乐言(曾获第22届创新杯特等奖,参赛作品《基于福州市的外卖骑手短暂职业生涯的两维度解释路径的实证研究》,目前正在申请北京市“挑战杯”)。
了解更多关于分享同学的经历可以移步“师兄师姐经验谈”的深度采访~
Q1
“小创”答辩的流程大致是什么样的呢?和我们平常做的课堂pre有什么区别呢?
李刑天
我参加的创新杯流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文本评阅,二是现场答辩,二、三等奖直接评比得出,其他队伍现场答辩角逐特等奖。现场答辩的前一天,彩排时组委会给我们安排了研究主题相关的老师(1-2位)来进行指导,正式答辩的时间是6+2(6分钟展示,2分钟答辩)。
首先就自己的研究进行展示,老师会根据文本内容和答辩内容进行现场提问。答辩结束之后不会立刻出结果,结果会在人大青年网的公告上公布。和课堂展示相比,我认为学术答辩区别主要在于:
时间要求更紧。现场计时严格,比赛全程节奏紧凑,要在有限时间内简洁、清晰、有力地输出观点。
学术要求更高。相对于课堂展示,延伸拓展和背景交代相对少,主要展开学术答辩(包括选题依据和综述、研究逻辑、实证过程等)。
团队配合更难。课堂展示多以one by one形式展示,学术答辩出于节省时间和保持逻辑连贯,很多小组是一人为主的群体答辩,团队配合要求更高。
有非常多的时间限制,我当时参加的答辩是用七分钟介绍一下整个研究,然后接下来的八分钟是回答问题。我觉得答辩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简明扼要地说清楚,你在研究什么,你对整个研究脉络的学术贡献在哪里,脱离于其他的一些研究你的创新点、优势在什么地方。
庄乐言
”
公益菌有话说
答辩的具体时间要求因各学院的安排有所不同,同学们要注意参赛学院发布的要求,但是相同的是答辩对于时间的限制是非常严格的,同学们需要高效利用有效的时间展示自己的作品、回答老师的问题哦~
”
Q2
如何在答辩时更好地向老师展现自己的研究?
庄乐言
只要你的研究是一个扎实的研究,好的答辩展示是不难的。梳理一下“想要探究什么问题,给出了什么样的假设,最后得出什么样的结论,这个结论可以为这个理论脉络做出什么样的贡献”。梳理好这个逻辑基本上就把握住了想要介绍的研究的核心。
Q3
在答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呢,例如如何回答老师的提问?在答辩时感到紧张该怎么缓解呢?
李刑天
答辩时要首先注意听清、听完整老师的问题,尽量不要让老师重复问题。可以有思考整理的时间,但是不要沉默太久以至于“冷场”。回答问题不要铺垫太久,直接回应老师的问题即可,如果对于老师的提问自己也不是很清楚或者直指研究“硬伤”的话,不要试图狡辩或者顾左右而言他,大方、诚恳的承认后以反思和展望的形式作出回答即可。
答辩紧张是很常见的问题,很容易出现回答问题“撞车”,组员前后逻辑冲突等问题,这就需要事前的模拟练习磨合。个人认为模拟练习是最好的办法,让自己适应“突发学术性诘问”的答辩情境。
Q4
现在回想参加“小创”的经历,有哪些收获或遗憾呢?包括“小创”在内,有哪些经历锻炼了学术研究方面的写作、答辩能力呢?
李刑天
在我自己所参加过的学术比赛中,我常常承担展示者的工作,这也不断锻炼了我的答辩能力。从第一次上台时的紧张到如今相对自如,这样一个磨炼自身的过程也是大学生活当中非常值得回忆的闪光点。受限于答辩时间,在既有讲稿的基础之上,5分钟、6分钟、8分钟的展示时间对应着讲稿内容的调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熟悉自己的研究,对重点、要点、创新点做到了然于胸并进行等级排序。在现场答辩中节奏把握、与评委的互动同样非常重要,什么是轻、什么是重,什么要舍、什么要得都是在现场答辩当中展示者需要时刻关切的。
最后还想说的是,模拟答辩是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一次次的锤炼磨合会帮助到小组很多,祝愿同学们都可以在自己的“小创”征程中收获好成绩!
我觉得在“小创”中最锻炼人的其实是去真正地发现社会结构上的一些矛盾——你的研究能不能触及到一些很深层的东西,能不能具有一些人文关怀,能不能真正的让自己和读者有所动容,尤其是当你真正能够摸到那些浮在表面以下的、更本质的、关于社会的东西的时候。虽然有时可能感到无可奈何,但其实有志抱着这种无可奈何去真正做研究、去尽力弥合,就已经得到了锻炼,也会造就一个好的研究。
庄乐言
以上就是本次分享的全部内容了,希望最近两期的写作和答辩分享对大家有所帮助。公益菌也在这里预祝所有参赛队伍都能取得自己期待的结果!
往期 · 回顾
封面 | 朴成安
排版 | 刘昱
采访 | 刘子怡 庄子若
文案 | 张钰坤 廖梓萱
图片 | 由本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