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宋朝极简风,美到骨子里!这才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

吴先生 吴先生设计美学 2023-09-24

▲点击“吴先生名师资料集”,关注设计互动平台


添加微信号:WXWX002002 获取各类前沿室内设计素材!

目前60000+设计师已关注加入我们。



       

       


丨宋代极简美学:让美无处不在



国学大师陈寅恪曾言: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意思是,经过千百年演变推进的华夏文化,宋朝时达到最顶峰。


▲宋 建窑天目曜变盏 图源:微博@动脉影


受金兵入侵、家国破碎、皇帝被掳的影响,宋朝总是给人积弱的印象。


不知也是经济最繁荣、文化艺术最昌盛的朝代。


▲南宋 石雕笔架 图源:微博@动脉影


▲北宋 定窑瓜式提梁壶 图源:微博@动脉影


物质与文化的富足,让以文治国,“不睦堂皇富丽,追求宁静淡雅”理学思想的宋朝,自上而下都在追求大道至简的淡雅、极简之美。


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书画器物,在美学上领先世界一千年。


▲宋徽宗《听琴图》


▲ 宋徽宗赵佶文会图




 宋瓷,越简单越高级 


总有人问:什么最能代表宋朝高级审美?


马未都语:“宋瓷,是中国瓷器的顶峰,甚至是中国美学的顶峰。”


汝、哥、官、钧、定五大官窑,与以景德镇、磁州窑等为主的八大民窑系,将宋瓷带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美学高度。


▲北宋 汝窑浅折腰承盘 图源:微博@动脉影


“似玉非玉更胜玉”。


青如天、面如玉的天青色,是时代的绝笔丹青,也是文艺大师宋徽宗的最爱!


▲北宋 汝窑天青釉刻花莲瓣纹熏炉 图源:微博@动脉影


“天下宋瓷,以汝为魁”。


汝瓷,天生具有宋人骨子里的含蓄质朴,没有过多纹样装饰,以雨过天青的釉色美取胜。


▲北宋 汝窑天青色圆洗 图源:微博@动脉影


▲北宋 汝窑天青釉水仙盆 图源:微博@动脉影


本是败笔,宛如冰裂的开片纹痕,恰到好处的为淡色天青增添了一抹生机。


经过千百载的历史沉淀,别具一番沧桑之美。


▲ 台北 国立故宫博物院 北宋 汝窑青釉纸槌瓶 台北故宫的21件传世汝窑器之一  (动脉影-摄)


▲ 台北 国立故宫博物院 北宋 汝窑青釉纸槌瓶 图源:微博@动脉影


美好事物如烟火流星,转瞬即逝。


受战火的影响,汝窑被毁,技艺失传。


汝瓷仅存徽宗在位的二十多载,传世作品不足百件。



▲北宋 汝窑天青釉花式温碗 图源:微博@动脉影


靖康之变,迁都临安的南宋人,怀揣对故国的思念,想重新找回记忆中的那抹天青。


但技艺、气候、胎土均已改变,耗尽全力也烧不出想要的颜色。


▲北宋 汝窑天青釉玉壶春瓶 图源:微博@动脉影


渐渐不执着于此的人们,开始寻求新的希望。


在官窑内烧出,胎料中多了一点铁少了玛瑙粉,釉薄处露紫的粉青。


▲南宋 官窑青釉葵口碗 图源:微博@动脉影


龙泉窑内产出,胎薄釉厚、不开片,色泽如青梅般浓翠莹润的梅子青。


▲南宋 龙泉窑青釉瓜棱瓶 图源:@微博动脉影



素雅的青瓷,是不加任何装饰的本色世界。


虽然看起来简单,却注重精神至上的审美感受。


在收敛克制中,宁静之美。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呈现最高级的艺术形式。


▲北宋 汝窑葵口盏托 图源:微博@动脉影


此青可待成追忆,千百年后仍令人念念不忘!


在不断地追寻中,渐渐幻化成“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南宋 哥窑五足洗 图源:微博@动脉影


▲ 北宋 汝窑天青釉花式温碗(修复)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动脉影-摄)



▲ 北宋 汝窑天青釉凸弦纹三足樽(局部)(动脉影-摄)



 宋画,越简单意越浓 


自古以来,帝王的审美决定或改变一个时代的审美。


或许从一开始,宋朝注定要走上极简之路。


宋徽宗最擅长花鸟画,他相信,唯有看见真实的世界,才能画出最美的神韵。



▲“已有丹青约,千秋指白头。”这是他在《腊梅山禽图》的题诗。


为了求逼真,他想出用生漆点睛的方法。《瑞鹤图》,十八只仙鹤或高飞,或盘旋,或高倨,姿态无一相同,却灵动精妙,呼之欲出。

放大了看,每一根羽毛都根根可见,据说与真鹤对比,相似性高达99%。

▲宋徽宗《瑞鹤图》


宋人绘画与前朝唐千差万别,不再爱大红大绿的艳色人物,更喜淡雅之气的黑白山水。


北宋时被誉为“古今第一”的李成,仅用淡墨就能表现出大山大水,丰富的层次和万千气象。


▲宋 李成《晴峦萧寺图》


米芾、米友仁,米氏父子的“小景山水”,只以墨色的自然晕染,就展示出烟雨掩映树木的朦胧之美。


▲宋 米友仁《云山墨戏图》


这种简逸之美到了南宋,愈发不可收拾。


南宋四家中的“马一角、夏半边”,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


▲宋 马远《踏歌图》


《寒江独钓图》马远的山水代表作。


大片空白构图,以简单严谨铁线描,绘出一叶扁舟、一人在船头独钓。


寥寥数笔,画得少到极致,画面却不空。反而令人觉得江水浩渺,寒气逼人。


面对画面浮想联翩,这种萧疏究竟是作者内心悲切的表露,还是看淡一切的旷达?


▲宋 马远《寒江独钓图》 


近九米长的《溪山清远图》,夏圭的绝世佳作。


虽是全景画卷,但半边构图。整个画面中心靠左,留有较多空白,计白当黑、虚中有实,境界空灵毓秀。


异常广阔、旷远的空间,不仅达到“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境地,细品更回味无穷。


▲宋 夏圭《溪山清远图》局部


这种以少胜多、以无胜有的留白,恰到好处表达何为“言有尽而意无穷”。


如宗白华所说:“空白处并非真空,乃灵气往来生命流动之处。


▲宋 马远《楼台观景图》


▲《千里江山图》局部




 宋书,越简单越清逸 


宋人尚意,书法中追求一种不拘法度的意境。


正如苏轼所言:“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他写字信手拈来,所留书卷有涂改痕迹,自然随性,真情流露。


▲宋 苏轼《寒食帖》


字如其人,修养在心中。


文人们看到什么就写什么,用笔在心,平淡天真之中抒发胸中逸气


▲宋 黄庭坚《诸上座草书卷》


如果不当皇帝,宋徽宗必定是一个艺术家。


他独创的“瘦金体”,堪称一绝!



做人不要锋芒毕露,书法要适度藏锋。


这种传统理念,在徽宗这里完全反其道而行。介于行、楷之间的瘦金体,如屈铁断金,瘦挺爽利,笔笔露锋,意度天成。


将洒脱的性情和对美的执著、沉溺,表现得淋漓尽致,实乃“天下一人”


想起蒋勋对他的评价:“宋徽宗有一种对美的极度追求,可是又发现美的无奈和美的绝望。”

为了美,都可以燃烧自己,飞蛾扑火的人,会在意江山,岂会在意现实里的得失?



▲最绝的是笔画之间的留白,被他写成了三角形,宛如钻石的切割面,仿佛折射出万丈光芒,绚烂、璀璨。


他的字,完全是锋芒毕露,不美不休!


这是宋徽宗赵佶的个性签名。古人称之为花押,用于书画作品的题款。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他要写这样的花押,闲闲几笔,两横却相隔甚远,一撇一捺,像是随意落下。



 宋词,越简单越美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好美!


仿佛看见关西大汉,手持铁板,引吭高歌。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好美!


深深感受到了爱国志士,一腔忠愤报国无门的愤慨。


▲《辛弃疾小像》 作者:毛国伦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好美!


好似听闻一闺中女子,对远方丈夫的幽幽思念。


▲ 作者:谢志高


宋词,宋代文学的最高典范。


一字、一词、一句,胜过千言万语,既书风花雪月,亦歌壮志豪情。


它不仅仅是文字,更是古人的生活美学。


▲摄影师:景素


三三五五棘篱门、远远围墙,隐隐茅堂、小园香径独徘徊”,这些不经意间的落笔,瞬间描绘出了传统院落美学。


跨越千年长河,人们努力从宋词中找寻美的灵感。


苏轼的《水调歌头》、李煜的《相见欢》都被吟唱成歌,淡淡幽情无与伦比。





 宋人,越简单越有烟火气 


佛道儒三教合流的宋朝,所追求的极简并不是形式上的简化,更是生活与精神上的简单。


不求富贵华丽,更喜欢在平淡天真中,求一份精致与烟火气。


▲ 宋 宋徽宗(传)《十八学士卷图》仆役们在准备点茶


传统“四艺”——焚香、点茶、挂画、插花,这些往往被忽视的风雅小事,都被宋人做到了极致。


焚香,以往只限于贵族与佛堂,到了宋代成为社会时尚。



文人雅士们不仅在家居、宴客时点香,而且还自己制香,成立香学会。


把爱好当成一份事业去认真对待,于任性逍遥中体会高雅之趣。


▲宋 李嵩《焚香听阮图》


点茶,是宋独有的茶道。


将茶碾成粉末,一边注水冲点一边用茶筅用力搅拌,直到茶水混合成乳状。


花样再多些,还可以像咖啡拉花那样,用茶匕勾画出山山水水各种图案。


▲摄影:景素


喝茶,这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经宋人之手,却发展为一门艺术,是品味更是享受。


▲宋 刘松年《撵茶图》


宋文人不仅喜欢绘画,还爱在家中挂画。


将诗、词、字、画的名家卷轴挂于室内展示,约三五好友一起共赏是重要活动。


▲屏风为《竹汀鸳鸯图》


这不只是有钱人家的闲情逸致,市井人家也流行。


官府专门设有租赁书画、屏风的机构,买不起租来品赏也有无穷趣味。


▲宋 刘松年《十八学士图 观画》


插花,始于隋朝之前流行于唐朝宫廷,普及于宋代不同阶层之家的生活时尚。


宋人插花不似唐代富丽堂皇,更喜清疏风格的淡雅美。


花如其人,花的样式体现插花者的人生哲理与品行节操,内涵重于形式。



象君一边写一边赞叹,宋代人是真的会生活,会体验美。


这种美是气韵生动、有生命质感的。


▲《清明上河图》局部街景。



它重视人的本身感受,身心愉悦的探索每一件事,再简单的事物,在宋人手中都能找出一番意趣,并发扬光大。


也正是这种对生活的强烈热爱,促成了《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中的秀丽山河、盛世繁荣。


▲宋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


宋人心中自有山水,细微之下,平视生命,体验万物。


他们识美、爱美、创造美,把最好的文化美留给世人!


当过度追求断舍离、性冷淡的外来极简风时,不妨回头看看我们的宋朝。


就如毕加索与深泽直人所说:“最好的艺术、设计在中国!”





贰丨宋风极简美学建筑设计案例

融创宋式产品生长过程全记录





我们无法真的回到过去,或者再现一个曾经,但可以追随前时文脉对灵魂的吸引,用建筑实践渐进与迭代。建築檔案此次觸及融創的“宋式建築的研究體系”,以其“長樂雅頌”項目爲探討對象,可知曉壹個建築之于傳統生長中漸進與叠代的過程,不滿足“現代主義建築”的語言壁壘,展開了針對中國本土理想精神居所在“空間路徑上”的文化探索,繼而對中國城市建築獨特圖景進行深刻描繪,亦是對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發乎心意的履行。



前奏·研发:从时间开始,产品与建筑之间

从“中式”到“宋风”的更迭,发乎心意,如何化为匠作?



缘起:为何为中式?为何为宋风?


如若不曾经历厚重文明史的淘洗

那些过往的建筑

也许只是普普通通的亭台楼阁

但在无数前人智慧、情感、哲思的浸润下

那些画栋雕梁才变成了苏子空蒙月色下的小廊

醉翁堆烟杨柳中的庭院


《西园雅集》


从建筑内涵上看,传统建筑承载了从造园艺术到审美情趣、从人居尺度到生活哲学等中国文化的精华;从个体感受上看,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给予着中国人深深的情感共鸣,我们对前人的文化有着刻在骨子里的认同与渴望;从历史传承的角度看,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历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部分,急需我们保护、延续、创新。以此,长乐雅颂成为了一个传统与当代对话的“语境盒子”,并在历史和时间之上寻找一种实用于当下日常的“建筑语言形态”。


基于这些考虑,融创从2012年起便展开对中式建筑产品的研发。从策略和项目上不断完善,力求用建筑创作发挥文脉引力,实现建筑从物理空间居住形态到人本精神生活最高居住理想的回归。而回到当下,中国迎来了繁荣昌盛的盛世时代,在国家文化自信和文化强国号召下,营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尝试。


如果从中国历史的浩繁卷帙中,寻找与当代中国最为契合的时代,融创认为无论从经济地位、社会风貌,还是文化繁荣、审美品位的方面看,都当推宋朝。



陈寅恪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而从人的角度看,相似的社情衍生了相似的人居需求:当代人亦不喜繁复的装饰堆砌,更喜欢通透的建筑,渴望和自然交流,追求简单自由而富有情趣的生活。因此,宋风建筑适合作为传承中式人居、延续中国特色文脉的研究范本,雅颂系也由此而生。




开拓:从0到1的宋式建筑探索与考究

长乐雅颂,画一幅当代中国“极简生活影像”


相比明清,宋代遗存少,仅宫殿寺庙,而无住宅,研究难度大。但融创已拥有丰富的中式建筑研发经验,因此敢为行业先。凭借最专业的研发团队、两大产品研发基地、顶尖顾问团队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的工匠团队,融创展开了旷日持久的宋风探索,并经几十轮方案的推敲后,最终确定出适合今人居住的宋式产品。


我们总会尝试从时间的记忆中“循迹以证”,以此研发团队同东南大学合作,分析了《四景山水图》、《十咏图》、《楼台望云图》、《仙馆秾花图》等逾500幅宋画、1000多首诗词和大量研究文献,也用表格一一梳理画中构件形式和植物配置等相关要素,总结宋代中式人居的共同点,形成体系以备后续参考,进而研究古画的空间布局和宋人的生活方式,以寻找适宜于当代人与建筑的互动方式。



在研发中心的大讲堂中,成员们曾听胡石教授细心解读宋画中自然、人、建筑相互和谐的场景,如“檐下正滴雨,廊前有美人靠,天热,将脚搭在弯靠上,让檐下的雨滴在脚上解暑”;


也曾听梁晓野设计师讲解宋式的建筑和造园观:“真正的稀缺和贵不是堆砌,而应该是人跟自然有了好的关系,比如沏一杯茶时忽然看到门外一棵松。它是可以直达精神层面的思索。”


时光总停留于细部,建筑,也总是留存着对于时光的记忆。回望一段时间的建筑生成,需走进传统建筑在细节层面的演绎与日常形态的结合,也是在一年四季之中,保留了一种“四时变幻”之中的优雅与自在,以此,雅颂系寻根于传统中“细部生产方式”,方得一幅独属于当下的“人间词话”。


融创雅颂系研发效果图


研究也不止步于理论和文献,团队也深入乡野和海外,探访宋代建筑民间爱好者、赴日考察。共同在实践中研究建筑细节,如举折的比例中三分举一和四分举一,哪一个更为和谐;参考宋代的三种入户门,哪一种最为合适……


较真于细部,也以建筑的方式带我们走进了时间,投射一种相关产品的战略,也是暗含一种初心,只为当下人居的“理想空间”。




落位:在地域之中探讨一种时间精神

集天时、地利、人和的地域性本位思考


长乐雅颂落位重庆,源于历史文化、地域特点、人居需求的综合考虑,其背后是融创的中式产品观:追求尊重地域风貌、创造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观;溯源千年文脉、截取中国文化最美的时代的文化观;洞察时代心意,方可营造属于当代的东方时代观。


做宋风建筑,落位上首先关注历史和文化的契合度。在这一层面,重庆的“两面性”与宋代的风格相似:宋代的社会风俗是雅俗共赏的,而重庆既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同时也与世界接轨,同样是厚重与简适并存,巧合的是重庆在历史上虽然出现过很多名字,直到南宋时期才正式定为“重庆”。


长乐雅颂效果图


出发于地域地貌的探究,重庆的地理特点也别有一番古意与趣味,地势高低起伏,山壑纵横,原生地貌先天提供了宋代建筑和绘画中的山水意境。设计中融创也有意保留了原生地貌,顺应地势营造了自然气息丰富的山水景观轴和居住聚落,宋画旨在“留白”,雅颂的超低容积率也希望今人能如宋人一般,推门启窗即可纵览天地画意。


重庆人,其独特的古今文脉,养育了既喜爱传统文化又紧随时代潮流、既富有奋斗激情又乐于享受生活的居住新一代。结合重庆70年代及其后世的人群特征,紧扣居住者的心理需求展开设计,希望通过物质空间的设计为居住带去精神上的陶冶;将宋式建筑的风韵用现代手法进行二次创作,以别样的“文创”更迭着新一代人的生活热情;意境化的空间场景塑造和高品质的建筑细节控制让居者可修身栖心,得以静看时间在精致的居住场景中流转、光影在古意的园居庭树间呢喃。



长乐雅颂实景图


从历史中寻找美的源头,并将之构建为当下可感知的生活美学,是雅颂系产品研发的路径主旨。我们无法真的回到过去,或者再现一个曾经,当下的研发最重要的是在这个时代语境里延续中式的精神,并且可以更好地看向未来。



-


佐证·深耕:对话一种文化的“缘起”

探访东南大学教授马进与goa大象设计执行总裁何峻

从研究与实践两个层面,走进“宋城”空间序列



在如此多样化的传统建筑建筑中,为何抽离出“宋式”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马进: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艺术最发达的朝代,建筑美学的思考也更为体系,形式上也更为简洁明了,跟我们现在这个年代情形上很相似。但遗憾的是,宋代民居建筑在中国没有流传下来,目前能找到的只有寺庙和宫殿,所以,我们没见过宋式住宅建筑。我们学习建筑时,大多是西方建筑的逻辑体系,而西方建筑也是欧洲文化复兴的结果,但事实上欧洲的文化则是一个混杂的基底,他们尚且坚持去提取与传承。相对而言,中国的文化其实是最为纯粹的,我们祖先创造的文明记忆中存有一脉相传的东西,也应该由我们自己去承接、去复兴。


做宋式建筑研究的原因,除了我们渴望通过建筑的传承感受那个中国极其繁荣的时代,也有文化复兴的意味在里面。关于文化自信,各行业都在寻找,在建筑行业能做这样的事,对我们而言,是挺美好的一件事。




从研究宋画到去日本考察他们房屋的经历等在内,整个研究持续了多长时间?其中最难的事情是什么?最难忘的经历是什么?


进:对宋式建筑,我的研究时间目前接近3年。最难的事情应该在于宋代的住宅没有对应的合适样本。幸运的是目前存有大量的宋画:山野的、宫廷的等等,大量的写实画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范本:廊怎么造?屋檐有什么讲究?园林空间是怎样的?我们都从画里找答案,在文献资料里找踪迹,这个过程相当繁杂,我们用表格的形式将建筑符号罗列出来,一幅一幅地看,一幅一幅罗列,从而形成体系。




对照日本的建筑特性,先前我们一直会认为日本建筑是“唐风”,但后来有日本学者考证出日本建筑其实是宋式建筑。唐朝时,日本虽然来中国交流很多,但当时海运不发达,因此在建筑这块并没有学习到太多东西,到宋代海运发达了,日本的建筑就开始有很多拷贝了宋式的风格,一开始我们也是半信半疑,后来在实地考察中证实了这一点:差不多花了半年时间,我们看海量的宋画,到福建的山野里看一些还残存宋式风格的民居,然后我们又到日本的京都、镰仓、奈良去看,果然在日本找到了与画上模糊不清的做法相似的实体。




宋式民居已经没有了实物参照,你怎么看融创做宋式建筑的举动?


马进:我在前面讲过,中式建筑是大家对文化复兴的一个追求,融创也是在追求文化的传承和复兴。地产限价背景下,大家都在努力缩减成本,精简配置,但是融创还能不惜成本做研发,想做这种文化传播,想把中国最繁荣年代的生活方式、建筑哲学都传承下来,这是很不简单的。


长乐雅颂实景图


goa大象设计执行总裁何峻提及:自然之中建构一种明快、通透的空间叙事风格,更加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标准。



从设计层面谈一下你对长乐雅颂“特质”的理解?


何峻:长乐雅颂“轻盈”、“现代”、“通透”,更加符合现代年轻人的审美,是一个宋式美学和现代审美相结合的中式作品。中国古代建筑跟山水之间的关系一般会体现在白墙黑瓦上,颜色上主要以白色、黑色为主,但在长乐雅颂这个项目上,首先考虑到了年轻人的审美特点:年轻人喜欢更亮一点、更时髦一点,更现代一点。所以,在长乐雅颂的建筑色彩上,尤其“在人经常使用的空间上”,会增加一些温暖的颜色,比如在檐下空间包括撺檐杆的部分都做成了金色和木色。


长乐雅颂实景图



能否谈谈从“风雅颂”到“长乐雅颂”再到“宋风”的实现方式?


何峻:“风雅颂”从诗经就有了,“风”是老百姓的一种生活,“雅”是士大夫的生活方式,长乐雅颂也是一个府邸,所以,空间上也在探讨“雅”与“颂”之间的关系。


参与到一个场所中去,作为建筑师首先会看场地,第一次来看场地以后,我们有一个强烈的感受,这里跟江浙的山水是完全不一样的,而是一个“大山大水的地方”。山很高,对面是樵坪山,中间串联着几个小山,天然的基底已经很好了,只是没有经过整理。当时的想法是:别先盖房子,可以把景观做成一个大的公园,这个公园的级别不只是一个市民公园,而是要真正按照“宋风”营造成一个公园,然后,再把这个房子轻轻地放在上面,要能做到的是让这个房子不去打扰自然,从而形成一个跟自然的共生关系。


长乐雅颂实景图


在北宋,已经被命名的公园就有150多个,所以,由此可以看出北宋喜欢跟自然融合,喜欢去野餐,热爱自然,也融于自然。这些在宋画里这些都能找到一些踪迹,比如:皇宫贵族的户外娱乐方式以及士大夫的娱乐。我们想真正把宋代那种生活在一个不同的、多样性的空间里的优雅体现出来,并要从不同的尺度层面来考量这个空间跟自然之间的关系怎么去融合?


长乐雅颂实景图



具体到长乐雅颂项目当中,怎么体现惬意生活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呢?


何峻:在长乐雅颂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团队希望建筑本身可以更靠近年轻人对现代生活的感受。于是,我们把宋代审美中最极致的、最精炼的、最具代表性的内容进行提炼,再用现代手法去演绎,这样做出的产品既优雅又轻巧也实用。宋式生活讲究与自然产生一些直接的关联,在这个房子里,可以在不一样的环境下欣赏不一样的风景,宋朝人对话自然的情趣和意境,在自己家里就完全可以感受到。


在长乐雅颂二楼的露台设计了个“无用”的空间,在夏季闷热的时候可以把窗全部关了,可以变成一个五、六个人在一起品茶的空间。春秋季的时候完全也可以打开,对着樵坪山品茶、品酒,它看似“无用”,但我们希望买了这个房子的人按照他自己的爱好拓展成为一个非常积极的空间,既是琴室,又是画室,也可以是茶室,空间更趋近于主人的格调和喜好。


长乐雅颂实景图



-


再现·传承:文化、自然、细部、结构、空间

文化为底,设计为笔,可造长乐宋式人居



长乐雅颂以重庆传统聚落式居住为魂,打造了一座带有宋城宫阙风格的五门七苑。从而,结合中国人“有山为靠,有水为居”的人居哲学理念,将东靠樵坪山、内有天然水系的山水之势作为文明住所的构成要素,生成由内到外的自然连接,使人、居住空间、活动空间都与山水联系在一起,才可呈现“山水而居”的当代文明。



当技艺遇到历史与记忆

雅颂人生,给予全新的建筑“文化观”


当技艺遇到记忆,想要再现千年前的美好,绝不是从一砖一石开始照搬,必然经历“认知-提取-转译”的过程,宋式建筑之美主要体现在其“三感”上:水平感、线条感、精致感,长乐雅颂共计实现对40种宋代建筑元素的风格转译。


长乐雅颂实景图


依据---水平感:宋代建筑结构收敛,屋檐多出挑深远,扶手和挂落等装饰构件多在结构柱外侧设置,作为唯一竖向线条的结构檐柱退后在装饰构件内侧,在阴影下看,建筑线条的水平感突出,有向两侧延伸的意味。在宋代,只有大型公建呈现水平舒缓的态势,但长乐雅颂的设计中进行了美学层面上的创新,首次在小型家庭合院中实现了建筑的水平感,显得更为平和大气。设计师通过分层的逻辑和设计手法,以连续的水平向构造,如栏杆、竹帘等,实现了建筑的水平塑造。


长乐雅颂实景图


遵循---线条感:宋代推崇几何简雅,不追求过度装饰的审美风尚,家具、书法均追求灵动、瘦劲的审美情趣,建筑立面由纤细的线性构件组成,较粗大的梁柱等结构构件则刻意退后,同墙体融为一体。所以,长乐雅颂的建筑多表现出纤细轻盈的线条,形成了独特的美感,设计师也在建筑设计中,以现代材料铝合金转译撺檐杆、格子挂落等线性构件,将线条感凸显出来,丰富了建筑的光影关系,加强了建筑的质感表达。


长乐雅颂实景图


凸显---精致感:宋代士风盛行,士族对建筑艺术的理解和追求,由唐代的豪迈奔放转向柔美精巧,工匠技术随此进步,将装饰与结构结合,构饰一体,使得宋式建筑发展成为中国古建筑史上最精巧却不繁复的建筑形式。设计团队通过对大量古画和诗词的深入研究,对悬鱼、挂落、擗帘杆、交绞造、梅花钉、歇山顶等40处建筑细部转译,让最后呈现的效果远看没有雕梁画栋的繁复感,近观可察细节,细节又处处有自己的故事,三个层次的区分使得其区别于市场上其他的中式建筑,显示出不必言说即可辨别的宋代特征。


长乐雅颂实景图



从空间精神转译移至空间的“当代自洽”

日常与世界之间的场所“自然观”


在空间设计上汲取宋式居住空间中的精神性,宋式住宅也是回应传统精神与当代需求“适宜与自洽”。自然,需要多一点自如,自如中暗含一种自在的韵味,清朗极简的空间深处,总在给人最接近心灵的抚慰。


长乐雅颂效果图


让自然

依旧是

生生不息之自然


关注鸢飞鱼跃、草长树摇中物之生意和人之灵气的异质同构,是宋代文人将自然作为至高无上的美学。在空间的格局上常见三面环景的空间,形成被自然包裹的态势,尽量增大露台、阳台和开窗面,促进室内与室外景观的五感交流,向面向景观的区域增加停留区,营造精神的休憩地,每一户的朝向都根据环境做具体调整,室内即可看山、看水、看园林。


长乐雅颂效果图


自然的

也是心灵内在的

“自然而然”


户型层面上,户户营造四水归堂,在正堂和门厅之间形成一种过渡的闲逸空间,让居者进出之间,也有对心灵的安抚,宽阔的空间成为宅院的点睛之笔,其营造的舒展感在潜默中帮助居者顺应内心,不管登堂入室都可得“一方自在”。


长乐雅颂户型剖面图



极简与精致并行,可读的建筑序言

用现代工艺塑就有故事的宋式细部日常


“心意”为纲,“造物”为旨,“生生不息”为本。或是当代精致需要一种“极简”,现代主义与中国传统的碰撞,落为于“宋式建筑”形式的材料和形式的研究之上:简单、清透、舒婉。宋代的简单纯净又注重细节之上的雕琢。设计师通过对细部的描绘增强对宋式氛围的刻画,通过对细部故事的深入发掘增强建筑的可读性,同时,为其立足于当代的改造和创作提供充分依据。


长乐雅颂实景图


凤尾悬鱼

银杏叶的故事之形制再造


正所谓传统,大多常用“木构”,“转译木构”是为了构成“当下生活的质感与色感”,让肌理反馈的线条感与人身体之间,建构一种空间上的舒适与亲密,淡化了建筑自身的生硬,给与生活日常于“温婉”。


宋代建筑中的“悬鱼惹草”,这以悬鱼作为建筑构造的原型,放置于歇山顶山墙面的博风板正中,从传统中抽离一种当代的语言基调,打破原有中国的古建筑《营造法式》上的悬鱼图案,重新建构属于这个时代建筑美学层面的思考方式,重庆大街上有很多的银杏叶,倾向于银杏“叶子”的质地与色感,轻盈而柔亮,于是,设计师就把银杏叶的形状抽象成了我们现在悬鱼的样子,也像一只鸟将欲飞行,尾巴张开的样子。


长乐雅颂实景图


横杆寻杖

黄庭坚趣话之身体的尺度


空间,给予人心灵的尺度,细部,则是为了创造更好的“身体尺度”,细部生产的话语结构的变化也昭示着人们文明习惯和文化认知层面的更迭。宋代词人黄庭坚,有一年夏天在江西赣州游历时,酷暑难耐,便居住在高敞的城楼之上,适逢大雨,便用交椅坐躺于檐下,将腿伸出栏杆,以受檐外之雨,十分解暑,黄先生大呼‘平生无此快事’。继而,设计师在设计中保留并转译了卧棂造、寻杖交绞造和望柱风等元素,通过现代精工“重塑”宋式平座层扶手的精致构造细节。


长乐雅颂实景图


版引檐

檐下听雨之日常画卷灰空间


画之意境,通过明暗关系的创作,创造空间之外的故事,宋画之中,有趣的空间和构件的灵动相结合,趣动的构件兼具功能、实用、美观,给予生活诗意与惬意。比如:版引檐,所谓“引”,也是从屋檐向外伸出的一段木板,用于遮阳并将檐部雨水引入院内,相当于是屋檐的延伸。


造型上比屋檐更加轻灵,檐下灰空间结合版引檐与擗帘杆组合空间构成,形成了檐下听雨的日常空间,园林内水边的鱼乐亭,延伸了现代的黑灰色铝板转译引檐板,既有遮阳避雨的功能,又可以凭栏观水,呈现:画中日常,日常画卷。

 

长乐雅颂实景图



想象力,牵引“中国心意”建造

以现代材料还原“宋色”“宋质”


建筑是以人的想象力和技术驾驭材料的造物过程。融创对最合适材料的选取,开启于融创的“总有心意传中国”价值总纲,在现代建筑上以准确的用料唤回宋式风格,用宋代色彩,表宋代质感,传宋代遗风。


长乐雅颂实景图


雅颂金的诞生

金属近身的生活质感


一种风格的传承,需要现代的二次创作才能博采众长,其中暗含着用传统风格洗练现代审美、用当代技术延承传统思想的文脉继承逻辑,这才有了“雅颂金”的诞生。宋式建筑多以木为材料,本项目的设计中把木料的色彩基调与金属的质感进行调试、混接、融合,形成了属于现代建筑的“当代典雅”,设计师们亲自到工厂调色并进行22轮的对比,最终确定了类似古代佛像鎏金的色调,素雅合宜,精致稳重,融创将这种原创漆色称为“雅颂金”。


长乐雅颂实景图


鱼鳞瓦片的坚持

轻与重之间的“人间味道”


过去的,总是略显厚重;当代的,却略为轻薄。建筑在当代生活中的探讨,终须落于精巧与细腻的传达方式的探讨。鱼鳞瓦的工艺创作,消减了传统瓦片的“厚”,从文化和情感两个维度开启“材质、文化、情感”三个层面的二次演绎与改良,经过研发团队与成本团队面对成本控制的艰难博弈,最终,选用了具有宋代等级寓意且具有轻薄特征的陶制鱼鳞瓦,保留了一份轻盈,一律文化气息,也留住了一点共有时代的“人间味道”。虽然造价上是中式常用的小青瓦等的三倍,但这是融创秉承着要用行业最好的标准传达精致宋风的心意而做出的选择。


长乐雅颂实景图



“适意”园林,得以人生

山水轻伴,心意之中有宋城


宋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把园林推向了成熟,宋代园林的整体风格上追求简远疏朗、雅致天然,意境的创造受到重视,追求“适意”即可。依托土地的高差特征和低容积率,结合宋式造舍讲究聚落的特征,借景樵坪山,本着“东山可观、西谷可赏、中园可游、内院可居”的原则,营造了五门七苑。



其中七苑依托于七组宋式游园古画的意境,再现成七个聚集、开放、自由的宅院组团,四周宛如一幅层层展开的山水宋城的画卷。仿照宋代赋予景观以题旨的先例,分别起名为“鱼乐亭”、“穿云廊”、“明月清风楼”等,希望能从前人处汲取意外之旨。

 


在物质化的具体景观设计中,对于宋式意象的展现,形似尤为重要,会其意而后取其形,才能化用其神。石材,是由景观设计负责人亲自带队,访遍山西现存的宋式建筑而找到的,接近宋石肌理,又适合现代创作。而其中的树亦是由团队奔赴全国各地逐棵觅得。


设计师说:“就像导演挑演员一样,选到出水芙蓉的树,再拿来造园。宋画里面的树,多是歪着、倒着的一种孤独的状态,挂在悬崖上,但保持着平衡,这也使园子有了情绪。”



中國建築的個性是我們傳統文化中藝術上和思想上特殊的壹個部分,其魅力不僅止于結構本身,抑或是材質方法,更在于其中流傳的中國心意。融創秉承“總有心意傳中國”的理念,將設計中從開始的深研到建設中的精工,每壹步都蘊藏入審慎和匠心,這不僅出于其對設計手法、建築手段的閑熟和其高度的企業責任感,更出于其對中國文脈的敬畏與虔誠。






叁丨宋风极简美学室内设计案例




▲官方视频(2分51秒)






   




宋之美,不是唐代“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肆意绚烂,而是认真对待一片素瓷、一截枯木、一片烟云,于细节中轻叩生命的意象与精神



宋代美学强烈的人文精神,以及至纯至雅的独特风貌,成就了中国审美之源那轻盈深邃、朴雅隽永的世界,令世人魂牵梦绕。



如今,「宋」
已不仅仅是朝代名称,
而是演变成一个独特的美学符号。






  以宋为名,共话时代风雅  

融创·长乐雅颂


当世界重回东方,融创将传统文化精髓以空间的形式,迭代出全新的宋风产品,回应当代人居的精神需求。





从0到1系统沉淀,深入提取和解读代的建筑逻辑,从宋人那里汲取雅致生活的智慧,让时间长河中滔滔奔涌的文明,以生活的方式传承下去。




Chapter 1

凝壹席明凈風華


时间是神秘的切面艺术,根源与未来,时间的维度交织错落,透视着两个时代的重叠。



△ 负一层 艺术长廊

-1F AER SALLERY



若用一种颜色去形容宋,那大概便是烟灰色。巨石卧于艺术走廊一侧,在灰白色的墙面包围下,清瘦、空旷、风雅,这些词汇凝缩在了这一方小小的空间中。



△ 负一层 社交会客空间

-1F RECEPTION ROOM



会客厅大量使用原木,颜色淡雅清新,古朴亲切。不尚奢华,不好奇巧,这是喜爱细嚼生活的宋人留给我们的美学财富。




WJID截取宋的切面,将宋的风雅与品格尽情书写,融入现代生活,让其永不止息地存在于时空中。


△ 负一层 社交会客空间

-1F RECEPTION ROOM



设计师提取卷轴元素,将其形态运用到天花造型,半高的背景墙与顶面脱开,空间霎时变得清晰舒朗。穿插尺度夸张的体块,突出空间的气势,诠释现代世家礼仪。




WJID将城门、宫灯、卷轴、书阁等中国古代建筑元素融入设计,定制家具精致且考究。




△ 负一层 社交会客空间

-1F RECEPTION ROOM



花格将光线温柔分散,古朴静谧的氛围弥漫开来。这些细节提醒着人们,那些日渐失落的东方优雅。


△ 负一层 社交会客空间

-1F RECEPTION ROOM



雅集是宋代士大夫的生活方式,他们观画、弈棋、烹茶,也抚琴、听风、赏花。宋人的生活情趣在这一空间中被设计师付诸想象,宛似穿越到宋词之中。




△ 负一层 水吧
-1F BAR AREA


餐厅墙上艺术装置的红色直击观者的目光,华丽端雅,生动却不俗艳。一发新枝斜立其中,明净摇曳,氤氲成一个王朝。




Chapter 2
聚壹方溫雅品格





卷轴的形态同样延伸到家具设计中,严谨的细节致敬那个极致审美的时代,一曲一折都带着宋的格调。


△ 负一层 茶室

-1F TEAHOUSE



WJID转译宋画的山水意境,使空间宛如层层展开的立体画卷。穿行其间,俯仰皆景,这是居住场所,更是艺术空间。


△ 负一层 餐厅

-1F DINING ROOM



君不可一日无茶。宋人以茶待友,点注茶水时,泛起阵阵白沫,“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淡月"。这如星月般的温润色泽被设计师捕捉,运用到茶室与餐厅中,强化空间的氛围感。




Chapter 3

流轉於輝光逸景





以艺术装置“光风霁月”为中心,一个有着超现实感的精神空间被创造出来。清冽的辉光缓缓散开,墨色晕轮似乎要将人吸入,给人时空的错置感。


△ 负一层 书房

-1F STUDY ROOM



传统与未来拼贴在一处,在两者之间寻求一条中道,这种对立融合迸撞出不可名状的吸引力。


△ 负一层 阅读区

-1F READING ROOM



天花造型以流动的形态呼应主题,大面积的书架拔高空间,壁炉和围合的家具则凝聚着十足的雅趣。品香读书,谈画论道,宋代文人雅士的日常,从历史穿越而来。


△ 负一层 阅读区

-1F READING ROOM



WJID借鉴宋代园林的借景之法,在室内空间中营造半隐半现的风景视线,戏剧化地生成丰富多样的景观。生活在风景之中,也会自成一派风景。


△ 一层 起居空间

1F LIVING ROOM



起居室大面积采用玻璃墙,增加通透性,契合现代人追求的更自然、开放的空间。春日草坪,夏季繁花,秋的云霞和冬的落雪,你就静静的看景色的流转变换,每一幕都是珍贵的日常。





Chapter 4

回眸間靜謐舒室





楼梯中是一幅山水景致,趋向简淡,然而简淡中有着无穷境界。水流倾泻而下,朗朗山间飞鸟跃过,满目空山远,邀请人辗转步入更开阔的天地。




宋的“旷”和“简”,与偏爱通透空间、简约生活、亲近自然的现代居住需求不谋而合。


△ 二层 主卧
2F BEDROOM



卧室多纯色,少装饰,用宗白华先生的话说,是“初发芙蓉”之美。忙碌一天,回到不受打扰的休息空间,需得用宽敞、宁静、诚实的内心面对自己。



△ 二层 主卧
2F BEDROOM



空间采用洗练工整、温雅清秀的框架结构,营造出生活的仪式感。所谓生活,不仅是生存,也是有趣味、有境界的“存在”。



△ 一层 老人房
1F BEDROOM



寒梅俏于枝头,如莹莹白雪绽放于空中,成为空间的点睛之笔。“雪云散尽,放晓晴池院……一点梅心,相映远,约略颦轻笑浅。”宋词中的画面穿越千年,依旧能浸透心扉。





宋代美学,是一种由奢入简的返璞,唤回人们心中久违的生活仪式感,而这,正是长乐雅颂为当代人所营造的生活之美。




DESIGN PLAN

平面图


△负一层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夹层平面图


【云想衣裳名师资料集】加微信:tototo07,关注更多前沿设计资料!【云想衣裳名师资料集】官方微店https://weidian.com/s/1300912642丨全网最新最全的一手设计资料丨设计师专业整理丨提供全球顶尖设计案例、整体设计方案分享、软装设计、设计行业资讯资料


ABOUT THE PROJECT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融创·长乐雅颂

项目地点:中国 重庆

项目面积:749㎡

甲方单位:西南融创重庆地产

室内设计:WJID维几设计

建筑设计:GOA大象设计

景观设计:禾中地设计

完工时间:2020年9月

项目摄影:郑焰

项目视频:花生工作室



肆丨宋代家具对当代中式家具设计的启迪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宋代出现了宋明理学,儒学得到复兴,科技发展迅速,政治开明,两宋的科技成就不仅成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上的一个高峰,也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



北宋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局部



如同整个宋代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一样,宋代美学也是中国古典美学发展史上的高峰。在欧洲还是“黑暗”的中世纪时期,宋代的山水画、陶瓷、诗词、书法都是世界公认最高的美学品格和艺术风格,以琴棋书画诗酒花茶为代表的雅致生活方式,领先世界一千年。


陈寅恪先生曾言: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01

 | 起居方式的千年之变 |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高型家具全面取代矮型家具的时期,并开创了素雅高洁的文人家具风格,成为明式家具的艺术源头。正是在宋代,椅子和桌终于结为固定组合,在长久的演变过程中完成了家具陈设的一种新格局。


宋代家具种类繁多,造型技术也日益精湛,在过去历代家具工艺的基础上,出现了各种式样的榫卯结构,它们不断改进着家具的造型,使古典家具更加符合人的需求与审美。


以桌、椅、凳为中心的高型家具格局在这一时代也已经定型,中国家具系统已建立并完善起来,宋代是中国历史上高型家具全面取代矮型家具的时期,并开创了素雅高洁的文人家具风格。



宋 赵佶《听琴图》


『溪山清远』宋式香几



床榻 

/



从大量的绘画作品来看,宋代的床榻主要有箱型结构床榻、四足平榻及带屏床榻。


在造型上基本保留了唐代遗风,但在床足、高度上有所变化。床的形象以栏围者居多,即床的两侧和背后设有床栏或床围。榻的功能仍是坐卧兼用。床榻前多有足承,床榻的足座则以壶门托泥式最为流行。



宋代 佚名《维摩图》



古时床与榻的功能近似,都是可卧可坐的家具,不过床、榻是两种卧具类型,形制上并不相同,功能上也有微妙差异。


宋代的床,主要是摆放在卧室供睡觉用的卧具,具有一定的私密性;而榻则是安放在书房、客厅的坐具,具有陈设的功能,更注意装饰与美观,也可用来躺卧、憩息。


中国家具从远古的席到供人单独而坐的榻,是中国坐具逐渐高起的一个起承。


到了宋代,榻的功能仍然较为多变,它既可以供人躺卧休息,也可以供人在上面活动,摆放东西,而且也可以供人垂足而坐,这时似乎它已在使用功能上转变为坐具。


榻本是低坐起居时代中较具代表性的家具品种,在宋代这一重要的家具转型期,榻依然表现了旺盛的生命力,既有早期箱形结构的发展,又有基于建筑大木梁架结构的家具框架结构的更新。



五代 南唐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

案桌

/


何为案、何为桌呢?


一般来讲,腿的位置决定了它的名称,而与高矮、大小、功能都无关。腿的位置缩进来一块为案,腿的位置顶住四角为桌。除了形制上的区别,桌与案更重要的区别是精神层面的区别。这个区别在哪儿呢?在于在中国礼制文化中,案的等级比桌高。


比如画案与餐桌,一个是文人书斋习书赏画,一个是用餐。



北宋 赵佶 《文会图》局部


『溪山清远』早雨·茶室


『溪山清远』宋小书案



/

椅凳

/



宋代的直搭脑扶手椅中有一种基本可纳入后来明代的玫瑰椅范式,但又与明代玫瑰椅在形制上有所不同的椅子,其图像可见于《十八学士图》等画中,但至今未见实物出土。


其特点是靠背高度低矮,多数与扶手齐平(也有个别的靠背高于扶手而与后来的玫瑰椅基本相同),我们可称其为“平齐式扶手椅”。它属于一种过渡形式,可视为明清玫瑰椅的前身。



宋 佚名 《十八学士图》局部


『溪山清远』宋式扶手椅


『溪山清远』玫瑰椅



/

屏风

/



屏风宋代屏风的使用非常普遍,宋代刘昌《芦浦笔记:屏著》说:“天子外屏,诸侯内屏,大夫以帘,士以帷。帘、帷虽非屏,然以之为蔽限,亦屏之义。今人称士夫之家,必曰门墙,曰屏著,是矣。”


屏风上通常都绘有精美的图画,在客厅、卧室、书房乃至庭院中设一架屏风,可以起到装饰、美观的作用,同时也有区隔空间的功能。我们从大量宋画中都可以看到屏风,如《韩熙载夜宴图》各个段落用屏风隔开。



五代 南唐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02

| 宋代文人雅致生活模式  |




南宋刘松年《十八学士图》是研究古人“琴棋书画、诗酒花茶”雅致生活方式的全景图画。此图也称为《十八学士登瀛洲》,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并无作者名款,旧传为刘松年仿周文矩所作的摹本。



明《十八学士图》局部


『溪山清远』清平·茶宴



周文矩《十八学士图》原作已佚。卷首有董其昌题跋“五代周文矩有《十八学士图》,宣和画谱载,此乃刘松年所摹。”刘松年的这幅画用四个大案将画面划分为四个主题,图中人物仍为唐人装素,家具则呈现宋代制式,例如花几、藤编与木鼓墩、大漆螺钿镶嵌桌、用铜饰包角的书橱等。




请把手机旋转90度欣赏

《宋·刘松年·画十八学士图》





03

| 宋式家具对当代中式家具的启迪  |




宋代家具式样、特别是士人居室家具陈设的品味更深入影响到后世,其中所蕴涵的对雅的定义,以琴棋书画诗酒花茶为代表的雅致生活方式已经成型,而为明代家具奠定了继承与创新的基础,使它在一个很高的起点上走向中国家具史中的最高峰。







伍丨相关资料




本文主要图片文字来于地产×设计公司公众号


版权归其所有


 — END — 










欢迎大家将【吴先生名师资料集】设为'星标'公众号

第一时间接收精选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