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真好啊!【012】《活着》
012.《活着》
豆瓣阅读榜单第02名
(每周五依序更新榜单书评1篇)
张艺谋拍过同名电影,葛优和巩俐出演。在戛纳电影节拿了奖。大学时和一群同学,挤在宿舍里看过,大受震撼,觉得里面的人太苦命了。
梗概:徐福贵不断经受着苦难,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革等社会变革,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现在看了书,发现电影已经有所美化了。书里面的人已经不能用“苦”来形容了,简直是“惨”。
小说文字平实、克制,但很有力量,冷静的笔触揭示了命运的无常、无奈。
人,总是要活着呀!
下面,是不算正经书评的四点感想。
活着,体会漫长
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
长篇小说一般十万字以上。它具有比较复杂的结构,一般通过比较多的人物和纷繁的事件来表现社会生活的,如《红楼梦》(73万字)《活着》(12万字)。
比起《红楼梦》,《活着》的篇幅是短的。但快节奏的当下,读完这些字并不太容易。从大学聚众观影,到真正读完原著,十几年过去了。
年轻时,爱读一些短篇小说(如《故事会》……)。短篇小说的特点是紧凑短小精悍,往往只写了一个或很少几个人物,描写生活的一个片断或插曲。
就和刷短视频、看肥皂剧的效果一样,阅读短篇小说的反馈是即时生效的,但读多了会有一种悬浮感,可能距离真实世界的样貌越来越远。
在大兴安岭伐木场,就算看了千百根残留的树桩年轮,也无法体会到从一颗幼苗变成参天大树的过程。
苏格拉底把写作称为“药物”,传递出他的主张:阅读有可能成为一味良方,也有可能成为一剂毒药。
就目前的自己而言,随着年岁的增长,觉得应该努力静下心来,把思绪放入一些大部头的长篇小说里,暂时离开现代社会的信息洪流。
毕竟,经典的长篇小说,更接近真实的生活面貌。
在长篇小说里,《活着》是不错的,一来它短,才12万字;二来它够经典,豆瓣书单榜眼。
活着,承受悲伤
扁平人物和立体人物
英国小说理论家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提出了“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概念。
“扁平人物”指依循着单纯的理念或性质被创造出来,可以用一个句子描述殆尽的人物形象。
“圆形人物”是指具有复杂的性格特征或思想内容的人物形象,其性格和思想会随着周围的环境变化而变化。
福斯特很早就认识到:“一本复杂的小说常常需要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出入其间。”
《活着》小说里,主角福贵是圆形人物,他一生经历了从任性纨绔的富家子弟,到贫穷苦难的孤寡老人的变化。家庭的变故、社会的变迁,构成了福贵苦难的一生。
《活着》小说里,县长夫人是扁平人物。她生孩子需要人献血,福贵的儿子有庆被校长拉去给献血,结果被抽了太多血去世。县长夫人未曾露面,却改变了福贵的命运。
因为听欧丽娟老师讲《红楼梦》,星星知道了“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既知道了文学的原理,也领悟了生活的复杂。
在优秀的文学作品里,很少有真正意义上彻头彻尾的坏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新伤旧痕,正是这些伤痛,使得他成为了他,而不是别人。
“看人到世上来没有享福的尽是受苦的,穷汉有穷汉的苦楚,富汉有富汉的苦楚,皇官贵人也是有难言的苦楚。这是人出世时带来的。
你看,个个人都是哇哇大哭着来这世上,没听说哪个人落地头一声不是哭是笑。咋哩?人都不愿意到世上来,世上太苦情了,不及在天上清静悠闲,天爷就一脚把人蹬下来……”
(摘自陈忠实《白鹿原》)
生活就是这样,只有自己和极少数人真正关心自己。他人的处境,很难被真正理解。每个人到了自己的世界里,底色基本就是悲伤。
总之,阅读文学名著,观看那些“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故事,读到里面的悲伤,能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人性,并对人情世故产生更深的共情。
活着,聆听回响
追忆和遗憾
中文系有一门课叫《文学原理》。念书的时候,几乎没怎么听过,不是在打瞌睡就是睡过头。对于授课的金永兵老师,和他在球场上交流的机会比课堂上多很多。教室在国关楼。
后来又有一门课叫《当代文学史》。李杨老师讲得很精彩,但自己也是多数时间在神游。唯有听伤痕文学那课时,听出了一身鸡皮疙瘩。课堂上他应该也讲过《活着》,如今毫无印象。教室在化学楼?
追忆起这些求学的往事,主要是想表达:
本来应该在课堂上学到的文学原理和经典作品,都是在远离校园多年后,才真正知道它们的光彩。
有些人和事,一旦错过就不在。
快40岁的星星,假如有机会能见到20岁的星星,肯定会劝他认真听课,努力学习,多谈恋爱,或者早点买房……但20岁的自己,估计肯定听不进去。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刚工作的时候,看了很多网络文学。例如《医道官途》《二号首长》《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校花的贴身高手》……都是长篇,消磨了很多无聊的时光。
现在回过头看,假如没有看过这些,就无法体会到《活着》《红楼梦》的好。
看过余华的采访,他年轻时看见文化馆上班的人不用坐班,可以在街上自由自在地溜达。他开始盘算:自己正需要这样的工作。
余华一打听,进入文化馆,必须要有作品发表。于是,发表作品成了余华展开写作生涯的第一道关卡。经过了无数次退稿,余华终于成功踏入文学圈。
刊物编辑告诉余华,小说写得很好,但结尾太黑暗了,需要改光明。
余华果断答复道:“你只要能给我发表,我从头到尾都可以给你光明。”
余华去了文化馆:“我第一天去上班的时候,我故意迟到了两个小时。我想反正那些人都在大街上,结果发现我是第一个到的,我就知道那个单位我来对了。”
但余华也说:“夜深人静的时候,把心掏出来缝缝补补,睡一觉起来又是信心百倍。”
都是余华,都是活着。
活着,领悟多样
书籍和电影
很多经典文学作品都改编成了电影,也有很多精彩的电影让原著生色。
这个读书系列的阅读榜单,更新于1月5日。那就看看今天的电影榜单,看看里面究竟有多少重叠的。
(哈利波特系列书和电影都在,暂且不计)
这样的“双榜”作品有10个。
做了一下数据调整。可以看到,《活着》无论电影或者书籍的排名都很靠前,累计排名最高。
很多好看的电影,都有一个质量出色的文本做基础。6本书排名比同名电影高。
或许是影像和文字在脑海中拥有不同的呈现方式,同名电影固然精彩,但往往小说更为出色。文字能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间,且世情韵味更浓厚,情感冲击更强烈。
正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说的可能就是这个道理。但是,电影作为娱乐感现场感更佳的作品,是一条很好让我们对经典文学作品产生兴趣的捷径。
况且,不同艺术形式的比较,本来就是关公战秦琼,黄雨萱PK陈韵如。没有真正胜负高低,乐在其中就好。
看电影未必更文艺,看书未必更高级。
领悟多样,也是活着。开心排第一。
漫长、悲伤、回响、多样,
就是《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