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通州残疾人与慈善手册》精彩选编第七期:残疾人康复服务篇


残疾人康复服务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康复服务是指在政府指导下,通过相关部门的密切合作和社会力量的主动参与,充分利用现有的康复资源,针对残疾人的基本康复需求而提供的经济、有效、及时、方便的综合性服务。旨在帮助广大残疾人改善参与社会生活的自身条件,实现全面康复的目标。

康复服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主要包括:①康复医疗服务。依托康复机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有条件的农村卫生院、村卫生室,采取直接服务家庭病症和入户指导服务等形式,为残疾人提供低偿或无偿的诊断、功能评定、康复、治疗、护理和转诊服务等。②训练指导服务。在康复医疗机构基层康复站或残疾人康复之家为需要进行康复训练的残疾人,制定训练计划,传授训练方式,指导使用矫形器和制作训练器具,评估训练效果等。③心理疏导服务:通过了解、分析、劝说、鼓励和指导等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方式,帮助残疾人树立康复信心,正确面对自身残疾,鼓励残疾人亲友理解、配合康复训练。④知识普及服务。为残疾人及其亲友举办知识讲座,开展康复咨询活动,发放普及读物,传授残疾预防知识和康复训练方法。⑤辅助用具服务。根据残疾人的需求,提供用品,用具信息选购,租赁,使用,指导和维修的服务。⑥咨询转介服务。根据残疾人不同康复需求,联合有关机构和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咨询、转介,做好登记,进行跟踪服务。

康复服务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主要途径有:①机构康复服务。如福利院、养老院、残疾儿童康复中心等康复机构,残疾人之家等为较为集中的残疾人提供服务。②延伸服务。康复机构、就业服务中心、残疾人之家为周边地区残疾人提供有计划的辐射性服务。③残疾人工作者为残疾人经常性服务。这是残疾人工作者的职责和义务,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及时有效地提供直接或转介服务。④融入其他部门的服务。如卫生、民政、教育、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开展活动,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⑤利用社会公益活动,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通过“助残日”“爱耳日”“爱眠日”等活动提供康复服务。⑥组织人员不定期上门服务。组织小分队、指导小组,深入社区,家庭,为残疾人提供灵活多样的康复服务。⑦利用传媒提供康复服务:如电视广播,热线电话,报纸杂志,音像制品等多种渠道,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

什么是偏瘫?

偏瘫是指因脑血管意外、脑外伤、脑肿瘤等病患所导致的一半肢体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最常见的残疾。同时可伴有失语、失忆,情绪低落和视物不全等症状。

怎样阻止偏瘫加重?

主要措施有:①提高病人自我保健能力,使患者心情舒畅,不过于紧张。②控制已知的危险因素,患者如有短暂脑贫血、心脏病、糖尿病等病症要积极治疗。③合理饮食,提倡吃低胆固醇、低脂肪、低盐、低糖的食物。食物多样化,改变烟酒嗜好。④进行适当的药物治疗和体育锻炼,坚持适量运动。⑤注意偏瘫加重的前兆,如有疼痛、一侧躯体麻木、手指不灵活、走路不稳等症状出现,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怎样掌握康复的时机?

偏瘫的致残率相当高,如果早期确定实施康复干预,可大大降低偏瘫的致残率。一般来讲,康复干预开始的时间,应为病人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发展48小时后。缺血性偏瘫患者在发病一周后,出血性患者在发病2~3周后,病情稳定可进行康复。由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在近期出现再发的可能性较大,对于未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应观察一个月左右,再谨慎地开始康复训练。

家庭成员应如何帮助偏瘫患者康复?

多理解和鼓励患者,确保患者进行日常自理活动的训练,鼓励患者多与人交往,与外界保持接触,定期到医院复查,患者如再次出现脑血管意外症状应让其立即平卧,头偏向一侧并迅速与医生联系获得帮助。

什么是孤独症?

孤独症又叫自闭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全面发育障碍性疾病。通常在婴幼儿时期,三岁前后发病就很难用言语表达,与别人沟通,甚至与父母也无法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

如何在早期识别孤独症?

出生时没有特征,4~6周内常哭闹,但并不是因饥饿等而哭闹,照料严重困难;3~6个月不哭闹或对外界逗笑没有反应;6~7个月对玩具不感兴趣,用哭闹的方式表示要人抱。10~12个月,对周围环境缺乏兴趣,独处时呈满足状。不用手指人或物,不模仿动作,很难让他注意你。12~18个月,对说话不感兴趣,很难接受新玩具,逃避视线接触。18~24个月,睡觉不稳,不喜欢嚼东西,喜吃流食或糊状食物,喜欢看固定不变的东西。

孤独症儿童最佳训练时期以及训练的方法

康复训练开始得越早越好。3岁至6岁是关键时期,因为这是儿童大脑发育的重要阶段。训练的方法有七种:①感知训练,如感觉综合训练,行为模式示范训练,引导法。②学习训练。③心理诱导训练。④人际关系训练。⑤非语言性交往训练,如手势语训练,舞蹈训练,音乐训练,与动物交往训练。⑥听觉感知训练,如听觉训练,交换听觉训练。⑦社会认知训练。


开展家庭训练的前提是什么?

家庭成员应了解有关孤独症的知识,掌握孤独症儿童的一般特征和自家孩子所独具的特征。家庭成员应了解和掌握孤独症儿童训练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巧,由专业人员为孩子制定训练计划,然后按计划进行训练。定期请相关专业人员对孩子进行症状评估。


聋儿康复训练包括哪些方面?

聋儿康复训练是指采取医学、教育、社会、工程等康复手段:①充分发挥助听、学语设备的作用,开展科学的康复训练,以减轻耳聋给孩子造成的听觉、言语障碍及不良影响,使其能听、会说,与人进行正常的言语交流,达到回归社会的目的。②佩戴助听器。③进行听觉发音、语音训练。④进行人际交往训练。⑤有条件的可安装人工耳蜗。


什么是智力障碍儿童?

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和不利环境的影响,儿童在生长发育时期智力水平显著低于同龄儿童的平均水平,并伴有明显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缺失的儿童,叫做智力障碍儿童,又叫弱智儿童。


如何预防智力障碍?

1. 怀孕前的预防措施:避免近亲结婚,重视婚前检查。

2. 妊娠期的预防措施:避免高龄生育,避免吸烟饮酒。

3.防止药物致畸,保证营养与卫生。

4.产时和产后的预防措施:避免损伤,预防传染病。发现异常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


智力障碍如何进行早期干预?

1. 感觉动作综合训练。针对患儿的特点和需要,进行感知大动作和精细动作方面的训练,改善感知动作能力。训练时,不要强迫,要多表扬,多鼓励。

2. 生活能力训练。在日常生活中训练儿童的吃饭、穿衣和个人卫生能力,尽量让儿童自己动手,必要时给他口头指导、动作示范和身体协助。经过干预,可以增进良好行为。矫治不恰当行为,方法简单可行。

3. 活动训练,通过游戏,绘画,音乐舞蹈等对儿童进行多种有效的活动,不仅可以达到感情融恰的目的,而且可以增进儿童与人交往的能力和信心。

4. 语言训练。要多和孩子说话,要说与孩子语言水平相近的话,说孩子应该说而不会说的话。坚持下去就会提高患儿的语言能力。


智力障碍儿童康复训练包括哪些内容?

包括运动、感知、认知、语言交往、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六个方面的能力训练。①运动能力训练,包括翻身,坐下,爬行,走动,蹲下和跳跃,跑步,拍球,踢球,跳绳,手指戳点,系纽扣用剪刀等。②感知能力训练,包括进行视觉训练能分辨颜色,能听见声音,能用触觉分辨,能用味觉分辨等。③认知能力训练,包括感知范围、集中注意、认知常见形态、认知10以内的数字等。④语言交往能力训练,从发音训练开始,循序渐进,做到让患儿既有语言接受能力,又有语言表达能力,最后具有一定的语言交往能力。⑤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包括饮食、排便、穿脱自身衣物、洗漱等。一定要小步子多练习,每一种能力都要主动示范,再教给方法,进而辅导练习,不要怕出错,也不要责备,耐心的帮助,千万不可代替他去做。⑥社会适应能力训练,包括认识自我、认识家庭成员、认识家庭环境、辨识邻居、认识社区等。尽可能和家庭成员交流,认识邻居,记得自己居住的社区名称,就可以了。尽可能接近其他小朋友共同游戏,一起运动,这对学习与交往大有益处。


什么是精神病?

精神病是以精神活动失常或者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精神病分轻和重两类。轻者有自知力,能自我照顾生活起居,预后较好。重者缺乏自制力,有幻觉和妄想等症状,与现实脱节,不能照顾自己,失去社会生活适应能力,预后较差。包括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抑郁症等。


家中有精神病患者怎么办?

应该正确认识精神病,不应感到羞耻和自卑,切不可隐瞒,以致延误诊治。应尽早带患者到专门的精神病医院就诊,接受正规治疗,切勿有病乱投医。前期应住院治疗,病情稳定后再遵医嘱回家,由精神科医生开处方,继续服药治疗。


预防精神病可采取哪些措施?

主要措施有:①夫妻双方都患精神病,其子女遗传可能性为50%。夫妻一方有,则遗传可能性为30%。应对其进行婚育指导,并对其子女提前预防。②培养良好个性,避免形成懦弱,孤僻,固执,多疑,气量小等性格。③预防颅脑损伤感染、中毒及其他可能引起精神刺激的躯体疾病或伤残。④预防心理创伤,包括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家庭与爱情的创伤。⑤早期识别,及时治疗。


精神病患者家庭护理的重点是什么?

1. 确保患者按医嘱服药,帮助患者整理药物。

2. 适当帮助患者料理生活,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3. 防范发生意外,有复发迹象,及时求助精神病院。

4. 将康复训练贯穿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


什么是低视力?

低视力是指好眼的最佳矫正视力在0.3以下。用手术、药物或一般验光无法配镜,无法改善的视力功能障碍。


低视力康复训练的内容和方法是什么?

1. 训练内容:①练习注视物体。②由近及远地注视。

2. 训练方法:①视觉追踪训练。②视觉辨认训练。③视觉搜寻训练。④视觉记忆训练。


重度残疾人要从哪些方面进行护理?

皮肤护理。重度残疾人的皮肤护理很重要,因为他们最易发生褥疮。做好皮肤的护理,预防褥疮是关系病人恢复健康及延续生命的重要一环,褥疮一旦发生轻则增加病人痛苦,重则影响生命,因此对褥疮首先要注意预防。 

肠道护理。瘫痪病人由于长期卧床,肠蠕动差,再加腹肌无力,排便困难以致大便干燥,秘结,可影响患者食欲,引起腹胀,增加痛苦,如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的患者一旦排便用力,会引起脑出血。因此需保持大便通畅。必须保证1~3天大便1次,首先可用润肠药物如石蜡油、双醋酚酊、果导、中药麻仁滋脾丸等。每晚少量用药,用药量较大会引起腹泻。如服药无效可以用甘油栓由肛门塞入或皂水低压灌肠。如灌肠仍不能解大便时,可戴橡皮手套后用手指将大便掏出。

心理护理。当病人陷入悲观、失望、精神抑郁,护理人员应以高度的同情心鼓励病人,根据病人心理障碍首先要从转变病人的认知方面下功夫,做到晓之以理。行为是归宿,也是心理结构的核心,要解决病人的心理障碍,要导之以行。情感和意志是中介,只有积极的情和感,才能使认知迅速转化为行为,因此就要动之以情,炼之以意,使其鼓起生活勇气,主动配合医疗、体疗和自我锻炼,并有针对性地告知不同病残部位的不同功能恢复方法,只要使其了解病情及康复原理,就会有利于恢复生机,增强信心。

重度残疾人护理注意:①肢体残疾人肢体活动受限,血流缓慢,血管硬化狭窄。饮食应清淡,以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低脂为主。要帮助多运动。②随时关注病人的大小便,如果病人大小便不能自理一定要用成人尿布。2天一次帮病人擦身以及翻身。③肢体残疾病人瘫痪在床可能会发生肺部感染,肺部感染的人,有效通气受碍,呼吸道分泌物不能及时排出。要多帮其更换体位、翻身、拍背、协助排痰。


残疾人常见护理设备有哪些?

<一>代偿功能类

1.轮椅 。

(1)普通轮椅。适合下肢残疾、偏瘫、胸以下截瘫者及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高靠背可躺式轮椅:适合高位截瘫者及年老体弱多病者。

(2)电动轮椅车。供高位截瘫或偏瘫等但有单手控制能力的人使用。

(3)座厕轮椅。供不能自行入厕的肢残人和老年人使用。

(4)运动轮椅。供残疾人进行体育活动时使用,分球类和竞速两类。

2.助听器 。

(1)盒式助听器。体积较大,适于老年人及手指活动不方便的人使用,小儿佩戴不安全。

(2)耳内式助听器。一般中青年人选用较多,对头部易出汗的患者可选用耳内式助听器,发育期儿童不适宜。

(3)深耳道式助听器。外观上几乎看不出来,听感更加清晰自然。仅适用于轻中度耳聋者,发育期儿童不适宜。

(4)耳背式助听器。广泛使用的一类助听器。功率大、噪音低、失真小,佩戴方便,但是容易因出汗而老化。

(5)耳道式助听器。适用于轻、中、重度耳聋患者,配戴隐蔽。耳道畸形、狭窄及溃疡患者不适宜,发育期儿童不适宜。


<二>辅助生活类

1.拐杖。拐杖是一种重要的医疗康复辅助用具,分手杖、肘杖、腋拐,其中手杖主要用于轻度需要,例如老年人或登山者,手杖不属于残疾人用品,肘杖属于中度下肢残疾人用品。

2.腋拐。下肢重度残疾者(病残伤残等)的必需品,多数下肢残疾人不得不终身使用腋拐。

3.普通框架式助行器。稳定性能高,需要提起助行器前行,使用者应该具有较好的上肢肌力和一定的站立平衡能力。

4.框架式前轮助行器。无需提起助行器前行,使用者应有较好的站立平衡能力,而且大多可以更换前轮为固定脚垫,变成普通框式助行器。

5.四轮框架助行器。移动灵活,易于操作,稳定性较其他框式助行器差,使用者应有较好的操控能力,由于带下压刹车功能,所以相对安全性有所提高。

6.阶梯框式助行器。低位支撑扶手可辅助站立,满足使用者辅助站立的需求,而且还有马桶助力架的作用,但是有倾倒风险。

7.防洒碗。有些伤员、病员或者残疾人因为活动不便,吃饭用普通碗容易弄洒。防洒碗下部有吸盘,可以吸住平滑的桌面,固定在桌子上,让碗不容易滑动,方便吃饭。

8.沐浴椅。行动不便或者站立不便的人群在洗浴的时候可以借助沐浴椅,坐在椅子上洗澡。沐浴椅相对普通椅子防滑、稳固、防水、设置了排水孔,使洗澡过程比较舒服且更加安全


以上内容选自《南通州残疾人与慈善手册》,之后将在公众号内分享更多精彩选编,科普各项扶残助残政策和健康知识,敬请关注“南通州残联”公众号。


通州区残联微信热文推荐
01

《南通州残疾人与慈善手册》精彩选编第六期:残疾人心理健康篇(二)

02

江苏教育频道:践行“1+5”  点亮“爱之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