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读书日 | 媒介决定信息量,获取高密度的知识需回归纸质书(赠书30本)

博士陈 陈达飞全球宏观策略 2022-07-07

刘野 作品

领读者:陈达飞  博士



编者的话:


今天是4月23号,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也是“一瓣”的五周年纪念日。每年都会啰嗦几句,从没像今年这样五味杂陈,欲言又止。还是回归正题,聊聊读书吧。这是我的一片净土!
美国历史学家查尔斯•默里(Charles Murray)在2003年出版了一本了不起的著作,中译本名为《文明的解析:人类的艺术与科学成就(公元前800-1950年)》。作者利用索引法,量化了人类在天文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数学、医学、技术和哲学、艺术与文学等方面的成就,筛选了19794个对人类进步有重要贡献的因素,列出了最初最重要贡献的4002人,如孔子、亚里士多德、达尔文和牛顿等。一个重要的观察结果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在1450年出现了拐点,之前相对稳定,此后突飞猛进。而且,在这所有的成就中,欧洲与北美等西方国家占比超过97%。
从长周期来看,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唯一重要的要素就是知识的积累以及建构在此之上的科技创新。在1450年这个关键时间点,有一项创新极大地促进了思想的解放与知识的积累。在这个意义上,它可以被称为“元创新”,那就是谷登堡的铅活字印刷术。

资料来源:Dittmar J.,2011;

说明:“商务手册”包括:商业算术、记账法、指导商法和商业实践的书


社会历史学家认为印刷术是革命性的。著名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认为印刷术是1400年到1800年世界最重要的三大发明之一;吉尔摩认为它推动了西方文明史上精神生活的根本性改变;波普尔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研究了古典时期的去部落化和现代社会的重新部落化,认为开放社会是表音文字的产物,那么,就可将印刷术的发明看作是人类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型的关键节点,因为它是表音文字的重要传播媒介,反观当下,电子媒介已构成开放社会的威胁;英国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也认为,铅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无法逆转的决定时刻”。这是因为,它是宗教改革成功的关键,也是启蒙运动得以开展的桥梁。
印刷术和书籍的普及带来了认知上的革命,这是引爆技术革命的慢变量。1475年至2010年部分国家识字率的走势,整体也遵循S形轨迹。谷登堡发明印刷机的一个世纪内,意大利、德国与荷兰的识字率在欧洲处于前列。1550年开始,英国与荷兰的识字率快速提高,并远远超过德国和意大利。从早期工业化国家与世界识字率的对比可以看出,1825年以前,欧洲和美国以外国家的识字率并没有明显提升。

资料来源:Steven Pinker,2018, 图16-1


口语化的时代能够产生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这样伟大的文学作品,却不可能产生《特雷维索算术》这样的数学著作,也不太可能出现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等其它基础性科学的繁荣,科技革命也就无从谈起。尽管宗教改革之后的欧洲仍是一个政治动荡的坏时代,但它同时也是一个以创新、科技革命和启蒙运动为特征的好时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加速了知识的积累和扩散,它可以被称为“信息技术革命1.0”。
媒介对于知识传播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波茨曼《娱乐至死》读书笔记:娱乐至死 以死为乐)。媒介决定信息量。在知识传播上,速度与密度成反比。获取高密度的知识,还是得回归纸媒。希望我的读者把“一瓣”作为通向知识的路径,而非获取知识的终极来源。在现在以及未来,它的重要性只会上升,不会下降。很担心脑机接口技术成熟以后,人类的思考力会退化。
没有赠书的读书日是不完整的。赠书规则:读者只需留言,获点赞数最多的前30位读者即可获得赠书。截止日期:4月24日20:00。(选书细则等获奖者名单确定后详细沟通。具体可参照:一瓣 · 2022年度书单 | 于我而言,阅读是自私的事,不功利是为了保护这份“自私”
感谢出版方赠书:一页出版:3本;湛庐文化:5本;格致出版:5本;中信出版:8本;浙江人民:3本;编者赠书:6本;总计:30本




1


《价格革命》


 [美] 大卫·费舍尔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12月出版




每周一本书 032 | 《价格革命》:800年历史中的4次巨浪(链接)

本书刚刚获得“第十七届文津奖“”



2


《欧洲悲剧》


[英] 阿绍卡·莫迪 著

王剑鹰 译

辽宁人民出版社2021年9月出版一页





内容简介:每周一本书 029 | 莫迪:《欧洲悲剧:欧元如何一步步将欧洲推入深渊》



3


《梦游进入新世界》


[英] 克里斯·威克姆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12月出版

一页




在许多中世纪史学家和政治思想史家的现代性叙事中,意大利城市公社凭借其自下而上的合作方式、对君主制的脱离、制度上的创新,以及带世俗气质的文化,堪称世界迈向近现代的踏脚石之一。但在作者看来,这种诠释缺乏对细节的充分思考,犯了一项根本性错误,即对历史的目的论式的解读。作者选择米兰、比萨、罗马作为个案研究,考察了在11世纪和12世纪意大利王国的解体过程中,城市公社这种中世纪欧洲最早的非君主制政体之一是如何产生的。作者试图表明,这些城市的精英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创造一种全新的东西,而是在“梦游”中进入了一个新世界。可以说,本书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中世纪最重要的政治和文化创新之一的理解。



4


《没有工作的世界》


 [英] 丹尼尔·苏斯金德 著张文婷,舒蕾 译中信出版社2022年2月出版




历史上每一次科技进步在本质上都为人类创造了更美好的生活,然而科技也确实裹挟着我们进入了一个工作越来越少的世界。丹尼尔·苏斯金德基于过去数十年来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成果认为,很多过去远远超出计算机能力的任务现在都可以用普通电脑来完成,科技性失业是真实存在的,因为之前的技术变革是互补型的,而这次的技术变革是替代型的。同时将会带来三个新问题。首先是不平等,即如何在传统的薪酬机制不如过去有效的情况下分享社会的繁荣。其次是科技垄断,面对大型科技公司的崛起,应该如何决定由谁来控制那些对繁荣负有责任的科技。最后是寻找生活的意义,即如何在一个工作不再是我们生活中心的世界里赋予它新的意义。针对这些问题,丹尼尔·苏斯金德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自下而上的教育;成立针对科技巨头政治、经济权力的监督机构;以及自上而下的政府层面的解决方案,即提供有条件的基本工资(CBI)。


本书荣获:《金融时报》2020年商业榜单推荐书籍、《泰晤士报》2020年商业榜单推荐书籍、《财富》杂志2020年商业榜单推荐书籍。



5


《格林斯潘传》


[美] 塞巴斯蒂安·马拉比(Sebastian Mallaby)著 

巴曙松、陈剑、张悦等 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9年1月出版

湛庐文化




一段重现害羞少年逆袭为全球经济沙皇的个人传奇历程;一部诠释全球金融体系内在变迁逻辑和发展过程的宏大金融史;一场揭秘经济政策背后利益纠葛及风云故事的政治权谋剧;一本针对金融危机形成脉络与历史教训的反思录。

从棒球、音乐到经济学,出身于单身家庭的格林斯潘凭借极强的自律性,在乌烟瘴气的环境中牢牢把握住了自己,并迅速找到了人生的正确方向。依靠出众的数据挖据能力,格林斯潘不但在咨询行业中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并进而一头扎进了华盛顿的权力江湖中。从发现资产的财富效应到破解生产率之谜,从批评价格管制到叫板政府支持企业,对经济的深刻洞察力使格林斯潘被全美国公认为“无所不知的人“。打破利率限制,推动金融混业经营,为衍生品松绑,确定货币政策目标和手段……格林斯潘逐渐由边缘区域步入权力的密集地带,并成为塑造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人物。一方面是自己信奉的经济自由主义信念,另一方面则是政治上的利益角逐,在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的钢丝上,格林斯潘行走如飞。然而,在他将美国经济带入了光辉异常的黄金期的同时,他显然也为后来美国经济的大崩溃埋下了隐患。

先是被舆论推上神坛,然后又被视为恶魔,所有人对于格林斯潘的看法一直都带有浓浓的情感色彩,而对格林斯潘冷静和客观的评价不仅关乎他本人,也会直接影响人们对于金融危机和金融政策的认知。马拉比耗时5年,深入格林斯潘的成长过程,挖掘其个性成因,梳理政治和金融危机的形成过程,详细辨析了格林斯潘在做决策时所面临的限制性条件。这对于后来者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6


《助推2.0》


[美] 卡斯·R.桑斯坦 著

付绪娴、孙梁、李井奎 译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2年1月出版

湛庐文化




卡斯·桑斯坦从行为经济学、心理学、法学、哲学等各个领域入手,探讨了助推是如何改变社会和我们的生活的,告诉我们那些看似微小的扰动是如何引发巨大的变化的。

桑斯坦从行为科学入手,探讨了助推作为改变工具的优势与局限。助推是一种保留选择的干预措施,由行为科学提供信息,可以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选择。有哪些非常重要的助推手段?评估助推的标准是什么?我们究竟该往什么方向助推?什么时候助推会失败?当助推失败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助推与道德的关系是什么?助推与强制手段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助推是如何改变社会和我们的生活的?

我们并不总是理性的,也不总是能做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这个时候,那些不经意的“助推”刚好可以让我们在两难中找到第三条路。



7


《噪声》


 [以色列] 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

[法国]奥利维耶·西博尼(Olivier Sibony)

[美国]卡斯·R.桑斯坦(Cass R.Sunstein)

李纾、汪祚军、魏子晗 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21年8月出版湛庐文化




想象一下,两名医生对相同的病人给出了不同的诊断;两名法官对犯了同罪的嫌疑人给出了不同的判决;不同的食品检验员对相似的餐馆给出不同的评级;或者当一家公司在处理顾客投诉时,解决方案取决于谁恰好在处理这一投诉。再想象一下,同样的医生、法官、检查员或决策者做出了不同的决策,而这种决策仅仅取决于决策者是在什么时间做出的。相同的人却做出了完全不同的决策,这背后的罪魁祸首就是“噪声”。

《噪声》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行为经济学之父”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携手决策领域专家奥利维耶·西博尼(Olivier Sibony)和卡斯·R.桑斯坦(Cass R. Sunstein)共同推出的重磅新作,这也是丹尼尔·卡尼曼继百万级畅销书《思考,快与慢》之后时隔9年备受全球瞩目的新作。

在《噪声》中,三位作者指出:人们之所以常常会做出糟糕的决策,都源于忽略了“噪声”对决策的影响,甚至是那些在激烈的竞争中已经胜出的组织也无法做出完全精准的决策。人们通常能够认识到偏差造成的“决策的不全面性”,但却往往会忽视“决策的不一致性”,而造成不一致的罪魁祸首就是 “噪声”。“噪声”是随机的,但却是致命的,而且它对投资、管理、医疗、法律、教育等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幸运的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噪声》中提及的方法进行补救,重塑决策框架,做出更好的决策。



8


《把思考作为习惯》


韩焱 著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22年4月出版湛庐文化





在这个复杂性丛生的时代,什么才是让人脱颖而出的重要能力? 什么才是让我们应对今日巨变的本质法理?什么才能让我们在不确定的世界中寻找到确定性?答案可以从湛庐创始人韩焱的这本个人新书《把思考作为习惯》中寻找到。在她看来,只有从“把思考作为方法”“把思考作为答案”真正转变为“把思考作为习惯”,才能更好地探究问题的本质,真正在困境中做到反脆弱。 作为一个世界前沿思想的连接者以及助推者,湛庐创始人韩焱在长达近30年的职业生涯中,引进了各个领域理论奠基人的重要作品,其中不乏像丹尼尔·卡尼曼这样的诺贝尔奖得主以及库兹韦尔、戴曼迪斯这样的全球知名趋势专家,还包括众多知名认知科学家、心理学家、生物学家等。在这个过程中,她将这些前沿思想消化、吸收,并内化成了一个系统的、经过实践检验的思维工具箱,也就是——把思考作为习惯。这个思考框架可以帮助我们打破自己的“元无知”状态,锻造自己的“学习力、规划力、决策力、创新力、习惯力”,不断连接他人,掌握多元的思考工具,学会像交响乐团指挥家一样应对复杂系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不断进阶,成长为一个深度思考者与强大的问题解决者,持续点燃生命之火,实现对自我人生的积极掌控。 时代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尤如悬崖与沼泽,时常拦住我们前进的脚步。把思考作为习惯,是每个人的“英雄之旅”。



9


《发明》


 [英]   詹姆斯·戴森 著

毛大庆 译中国纺织出版社2022年2月出版




50多年的发明人生,经历无数失败和挫折后,詹姆斯·戴森开辟了一条颠覆现有产品的创新成功之路。气旋吸尘器、吹风机、空气净化风扇……戴森陆续发明和设计的产品不仅包含革新的科技,也是设计中的经典。 在《发明:詹姆斯·戴森的创造之旅》一书中,戴森创始人与首,席工程师詹姆斯·戴森亲自讲述了精彩的幕后故事——5127个气旋吸尘器手工原型,更小、更轻、更高效的马达……12个关键里程,让我们得以窥见独特的工程师文化、启迪人心的发明家精神,与独到的戴森哲学:从不害怕失败,天真的想法比经验更重要,永远不会让自己停留在荣誉上,激励下一代工程师,相信工程师和年轻人可以改变世界……无论是创业者、科技创新人士、工程师、设计师、教育者,还是坚持追梦的普通人,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灵感、信心与方向。



10


《AI 未来:人工智能未来趋势》


 李开复 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8年9月出版




迎来“深度学习”这项重大技术突破后,人工智能已经从发明的年代步入了实干的年代。现在已是未来,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与过去接近不同。面对已经来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必须了解人工智能,跟上人工智能发展的脚步,这样才能不被时代淘汰。优选目前人工智能发展的情况是怎样的?优选的人工智能巨头企业有哪几家,现在它们有什么贡献?未来它们又将如何改变世界?人工智能已经改变了世界前进的脚步,那么人工智能的发展阶段如何区分?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很大冲击是什么?



11


《基本无害的计量经济学》


 [美] 乔舒亚·D.安格里斯特 约恩-斯特芬·皮施克 著郎金焕、李井奎 译格致出版社2021年12月出版




安格里斯特等人对因果识别方法的探索与推广,极大地改变了社会科学的实证研究范式。如今,人们已经可以像自然科学家一样,借助“自然实验”的方法,探寻人类社会中的因果关系。真实世界已然成为社会研究者的实验室。“因为对因果关系分析的方法论贡献”,安格里斯特荣获202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这是一本“背叛”传统计量经济学的实证指南。
小班化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吗?
家暴施暴者是否应该被逮捕呢?
教育在多大程度上提升了工资?
……
随着基于自然实验的实证研究的兴起,经济学界越来越重视探寻因果关系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作用。而计量经济学工具包中的一些核心方法,如工具变量法、双重差分法等,在现代实证主义范式下,引导人们将视线更多地投向寻找和解释清晰的因果问题。与过去强调首先确定理论模型,基于模型假设进行分析不同,本书展示了应用计量经济学的基本工具如何“让数据说话”,为实证研究者把握计量经济学的精义提供了一个向导。
此外,本书还涉及几个重要的扩展——断点回归设计和分位数回归,以及如何修正标准误差。安格里斯特和皮施克解释了为什么很多看似高级华丽的计量方法常常不是必需的,有时甚至是有害的。对于当代社会科学的很多研究领域来说,本书所强调的应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是极好上手的,并且息息相关。


12


《精通计量》


 [美] 乔舒亚·D.安格里斯特 约恩-斯特芬·皮施克 著郎金焕 译格致出版社2021年12月出版




乔舒亚·安格里斯特等人对自然实验和因果识别方法的探索与推广,极大地改变了社会科学的实证研究范式。掀起这场实证研究革命的三位代表性经济学家,实至名归地荣获了202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如今,基于自然实验的因果识别方法已成为经济学者工具箱里的实证工具。如何学好用好这个工具,以回答更多有趣有意义的社会问题,蕞好的路径就是从安格里斯特这本《精通计量:因果之道》开始学习。

本书通过精心准备的现实案例,为研究者介绍了五种蕞有用的计量工具——随机实验、回归、工具变量、回归断点设计,以及双重差分。读者将会看到,巧妙运用这五种工具,可以如何从真实世界的不完美数据中,建构出接近随机实验的情境,从而排除掉纷繁芜杂的干扰因素,揭示出隐藏的因果关系。

医疗保险会让你变得更健康吗?随机试验可以提供答案。精英大学的毕业生收入很高,这是因为生源本身的优秀,还是因为名校教育的价值?回归分析和回归断点设计揭示出令人惊讶的真相。如何才能减少家庭暴力,对家暴者实施逮捕,还是柔性处理?工具变量法给执法部门提供了指导。如何使经济快速走出低迷,给濒临破产的银行放贷,还是让银行业适者生存?对大萧条金融业的双重差分分析给出了回答。


13


《知世丛书系列套装(7册)》


《大国政治的悲剧》《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美国自由的两面性》《大棋局》《注定一战》《香蕉、沙滩与基地》《麦克斯韦妖与金苹果》
上海人民出版社





14


《新二元经济》


 周春生 主著汪祉良 参著中信出版社2022年3月出版




在新经济时代,无限经济部门不断发展壮大,而传统有限经济部门依旧举足轻重。两个部门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既相互竞争,也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一个崭新的经济体系,我们将此称为新二元经济。

本书尝试建立一个新的理论体系来更加科学地分析数字经济时代的经济增长,结构转变和经济动能转换的内在规律。全书详细讨论了新旧经济部门(无限部门和有限部门)之间的相互影响,劳动力和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迁移,以及数据、技术、创意等知识资本的积累等,同时对新二元经济的增长机制进行了专门探讨。鉴于新二元经济时代有限部门和无限部门既相互竞争,又高度融合的特点,本书也对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和数字化进行了讨论。

本书不仅着眼与理论的创新与探索,也非常注意密切联系新经济发展和中国经济的转型现实。对于经济研究者、政府部门、以及企业家均有参考意义。


15


《中国生物安全》


王宏广  朱姝 等  著中信出版集团2022年4月出




一部研究生物安全的深透析读本。

新冠肺炎疫情敲响了世界生物安全的警钟,生物安全将像核安全一样影响未来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加速世界格局发生根本性转变。

作者在连续20年对国内外生物技术、生物经济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国内外生物安全怎么变、怎么看、怎么办等问题。自然病原不会自行消失,人为生物威胁风险陡增,生物霸权不容忽视,当今世界并不太平,未来可能更不安全。中国面临着严峻、复杂的生物安全形势,必须防天灾、御人祸、反霸权、保平安,保障生物安全,强化七大成就和五大优势,补上十个短板,构建十大体系。

本书内容全面、观点新颖、数据翔实、逻辑严密、战略清晰、措施有力,对政府官员、科学家、企业家,乃至广大民众了解和研究国内外生物安全的历史、现状与趋势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16


《本原与初心:中国资本市场之问》


 张云东 著中信出版社2022年3月出版




中国资本市场在短短30多年就已经成为全球超大的新兴市场,资本市场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出现或经历各种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探索。作者从20世纪80年代末就参加中国资本市场的创建,并长期在监管一线工作,基于多年的研究和监管经验,提出资本市场各类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真谛。他尖锐地批判金融自由化带来的种种金融迷思和市场乱象,提出要警惕在市场建设中照搬照抄,克隆美国式资本市场模式,要坚持资本市场的中国道路;提出如何把握金融工作回归本原,服务实体经济,要解决金融中介为谁服务的问题,建立资本市场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进而提出新时代资本市场发展目标,坚持正确的金融功能和定位,要正本清源,用社会主义新文化重塑资本市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