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听起来像是一种很难过的心理病,但是越来越多因抑郁症而自杀的人告诉我们:抑郁症是一种致命的可怕疾病!抑郁症不是一种单一的心理病,而是一类复杂的疾病,抑郁症是有生理易感性基础,与外界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反馈到自身从而表现出一系列我们称之为“抑郁症状”的动态过程。
抑郁症患者除了心情低落、压抑、沮丧、绝望之外,常常会有自杀的想法。据统计,约1/4的抑郁患者因自杀而死亡,而在人群中自杀者,往往1/3是抑郁患者,由此可见,及时而积极地治疗抑郁症患者是十分重要的。切不可把抑郁患者当成是思想问题或一般的精神受刺激来对待,以免发生意外。
抑郁患者除了心情上的变化外,还有许多躯体症状,如果患者不善于或羞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变化,只是诉述躯体症状,那么医师很容易诊断为内科或神经内科疾病,以至经年累月看病而得不到应有的治疗。抑郁症并不仅仅涉及到患者的情绪,而且会导致全身性的障碍:睡眠障碍占98%,疲乏83%,喉头和胸部缩窄感75%,胃纳下降71%,便秘67%,体重减轻63%,头痛42%,颈背痛42%,胃肠道不适36%,心血管症状25%等。
抑郁患者的睡眠障碍绝大多数属于半夜早醒,往往睡到半夜2~3点钟就醒来,脑子里尽想些不愉快和绝望的事,此时最容易萌发出自杀的想法,十分危险。经过治疗以后,为什么抑郁患者的失眠也好了呢?当然首先应当考虑患者的失眠只是抑郁症状的一种表现,随着抑郁症状的全面好转,失眠也一定会随之好转。许多患者都觉得回想抑郁时半夜早醒要自杀的想法“十分可笑”,“毫无必要”,说明失眠实际上就是抑郁的一部分症状。
另一方面,药物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在抑郁症状明显的时候,要劝说患者不去想不愉快的事是不可能的,只能通过药物来解决。现有的各种抗抑郁药物,有些本身就有镇静作用,如曲唑酮,有些具有抗组胺的副作用,如多虑平和阿米替林等,医师便可以利用这些副作用。等到抑郁症状好转后,失眠也随之好转,这时药物就可以减量或停服了。
1.神经递质:抑郁症的生理缺陷在于缺少儿茶酚胺,主要指抑郁症的发生可能与大脑突触间隙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的浓度下降有关,进而造成脑神经功能递质功能紊乱。
2.基因:对同卵/异卵双生子的对比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抑郁症中占到30%。5-HT转运体基因被研究较广泛,该基因有S和L两型,携带S等位基因(SS纯合或S/L杂合)可能意味着增加易感性。影响神经递质、神经发育、突触可塑性的基因也可能有一定作用。3.脑与心理:对于负面情绪过度反应,对高兴等情绪却毫无反应,情绪调节能力严重下降;认知功能及相关神经活动亦有减退。对来自外部环境的负面信号反应过激,而自身又无法如正常人一样摆脱其干扰。某些性格特质可能也是抑郁症的易感因素,抑郁性格包括:过于敏感、爱挑剔、容易对自身或环境产生不满;容易产生担心和焦虑情绪;有悲观倾向、凡事总看到消极的一面、容易多愁善感;太过严于律己;不苟言笑、喜欢独思、过度节制;自信心不足、主动性不高等等。一种是药物治疗,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开具处方药,但长时间服用药物会有一定副作用;第二种是采用脑功能辅助仪器进行物理治疗,主要是经颅磁刺激治疗、脑深度光波修复疗法这两种理疗方法,通过改善脑细胞功能、促进脑神经递质平衡改进患者症状。针对严重抑郁症患者,运用MECT治疗仪通过特殊刺激患者产生无抽搐性大脑功能改变,快速消除患者自杀或自残的思维观念;第三种是心理咨询辅导,通过与心理咨询师面对面交流,缓解患者的压力,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精神类疾病如抑郁症,主要是与大脑边缘系统功能障碍有关,如中脑边缘系统多巴胺、5-羟色胺等功能障碍而导致精神障碍。对这些部位的神经环路通过手术进行调控,就会起到治疗作用。功能神经科医生根据精神科医生的诊断,并结合患者核心精神症状确定靶点位置,例如杏仁核控制情绪冲动;扣带回控制各种幻觉;内囊前肢控制思维异常;中央隔区控制冲动、攻击行为;伏隔核控制各种妄想、强迫思维及强迫行为;尾核下束主管抑郁、自伤、自残、自杀等。通过专家会诊评估确定手术靶点,神经调控技术是微创技术,神经核团精确定位技术已达到细胞水平,精神外科手术具有高精度(误差低于0.01mm)、微创伤、高安全性、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所以,一旦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有抑郁倾向,请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科学治疗才能好转,千万别只依靠所谓的心理疗法,说什么“想开点儿”就完事儿了,却一拖再拖,导致病情越来越严重,最终要花很多倍的时间和精力去治疗,恢复效果也很缓慢,耗时耗力。因此,出现抑郁倾向时一定要去国家级公立医院,尽早接受专业正规的诊断和治疗,确保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