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坚决不进马代,这个和我同龄的酒店奢牌我决定刷一辈子

樊森 樊森的酒店Lab 2019-05-02

上篇推文《樊森 | 30岁,我的最大财富是全球2000间豪华酒店的brochure》是我在一间酒店边庆生边写完的,当时卖了个关子。现在可以揭晓答案了,那是我睡的第5间安缦——AMANO'I。



上学时头一次在报上读到安缦的理念就神往不已。尽管很早就借助旅途与一些安缦相会,甚至还有幸成为安缦东京的第一位访客,但睡安缦还是近一年半的事儿,远晚于刷其他牌。一是睡安缦代价太高,二是觉得该积累更多阅历才配睡安缦。


▲ 一翻老照片我又想起,去威尼斯安缦喝茶那趟,爱死了那边镶有一式六款徽标、每只售价100欧的玻璃杯,可惜当时没货。这家安缦隐藏深巷的陆上大门更是永生难忘。


好在,我终究赶在30岁前攒足了“安缦痴”3间的准入资格、被安缦实力圈粉、还与安缦共庆30岁生日。本号头一期“Check-in”栏目,说说我眼中的安缦之美、以及我的5份安缦入住报告。



开场白


每间安缦都有着相似的开场白,前往安缦的路程总难免漫长又波折,但接近安缦的那一刻,无人不为其如有神助的选址和建筑手法所倾倒——或为众星拱月之势弥漫山野的建筑群、或在葱郁的林间若隐若现、或化身掩藏深巷末梢的古董华邸......安缦颠倒众生的手法绝非征服,而是无上的谦卑。


▲ 威尼斯安缦的陆上入口掩藏蜿蜒的深巷末梢,其最昂贵的配置不是屋内的水晶灯和壁画,而是铁门守护的两座花园。


▲ 尽管安缦的建筑理念极尽先锋,但与自然场景的交织总是舒缓而平和。


安缦“开场序曲”的尾声通常伴着遮风挡雨的车道、私邸氛围的前厅和面容清澈、以家人相称的员工,还少不了佛系的旋律和从天而降的花瓣雨。




安府


安缦的客舍向来代言着旅居的至高境界,她极简、性感、含蓄,墙体仿佛不施粉黛的肌肤,地面和屋顶满怀对自然的敬意,绝无高傲的炫技或做作的表达。她用极为对称的布局象征平和;用互不侵扰的一人一边配置(双衣帽间、可自由分合的床垫)暗喻奢华即自由、空间和隐私;用设计高明的阅读灯、永不化水的冰灌、切青柠片的大理石砧板倾诉其恋物和对细节的珍重。


▲ 安缦的迷你吧绝不能缺席洗手碗和切青柠的大理石砧板


▲ 空间从不是安缦算计的对象,安缦的客房大多沿一条中轴线构建,尽情演绎着平衡、自我、共融、仪式感。


▲ 借助上帝之眼,读懂安缦的中轴线构建理念


▲ AMANO'I的床头阅读灯是两个向下开启的嵌入式金属盒子,一开即得光。




安缦特性


安缦信奉“无为而治”,她倡导住客在客舍长榻上小憩、在图书馆里阅读、在Pool Club日光浴;她降低人们对电器、娱乐设施的依赖,让宾客转而随员工深入当地、探索自然、在溪谷间作画、在村舍中烛光晚餐。


▲ 安缦总能找到乡土与精致间的平衡点,但绝不走调。从Amanjiwo开始,我疯狂迷上了在村舍里享用烛光晚餐。


▲ 安缦痴都热爱夜幕降临,因为当他们饱餐一顿,回到客房,床铺中央铁定有走心的夜床礼静静守候。在安缦,每天都像过圣诞。


然而,安缦痴要求更多,他们希望登长城时有移动厕所待命、乘印度列车有安缦员工擦拭车厢,而且绝无耐心在吃完饭后静候签单;四季提出的每日两次house keeping可不够,安缦标准是客人出门几次就打扫几次,每次回房都焕发出刚入住的新鲜和兴奋;安缦痴用以炫耀的签到工具绝非房卡,而是夜床礼、度假包和行李牌。


▲ AMANJIWO首晚夜床礼——叶片书签


▲ 安缦为安缦痴准备的最官方的签到方式不是客史记录,而是每次退房赠予的行李牌,此图借自某人生赢家。


樊森的安缦之旅


2016.07

AMANDAYAN

行李牌    浅灰色

夜床礼    东巴手札、鲜花饼


我已经太久太久没有在出行前夜兴奋得睡不着觉了,但在住第一间安缦前“发作”了。



这间当年全国最贵的度假酒店就悄然运作于狮子山上,上山的外部车辆都得提前提供车牌号方可通行(酒店有一条专属台阶让住客一下山即可扎入古城巡访)。其“入店式”紧凑而温馨,一跨过门槛立马有精油毛巾、茶饮和点心洗尘,随后就能在自己客房葛优躺着办入住手续。



大研总共才34间房,每4-6间抱成一座致敬纳西式庭院。院落和院落间依靠水系互动,成为促进邻里交流的纽带。


▲ 床背桌和铜质黑漆阅读灯都是安缦深得我心的笔触



促成这场纳西旅居盛宴的班底无比豪华且国际化,除了本地的上乘木材和石料,还“征用”了腐国舶来的复古洁具、以色列打制的保险箱、云朵触感的Ploh寝具和浴袍、Jim Thompson定制的长榻和靠垫、英国芳疗协会备品和单价15W+的Kaledwei定制款浴缸等......一切只为最入味地折射纳西美学,同时确保安缦标准全球如一。



这间安缦的餐饮和水疗中心更是令我喜出望外,简单一份早餐果盘和谷物酸奶就足见其餐饮班底的强大与细腻。时任总厨缪师傅(上海人,现已统领上海养云安缦餐饮班底)对于当地美食的解读、用云南当地食材演绎西餐的功力令人惊叹。


嵌入纳西庭院的泳池治愈功效卓然,跨越泳池的屋顶设计颇有深意



2017.04

AMANJIWO

行李牌    黑色

夜床礼    25周年织物书签、浴盐


尽管JIWO开张至今已有26个年头,但无论建筑呈现还是营造理念先锋依旧,没有透露些许过气。其高水准的发挥,至今令我心甘情愿地为其保留最高分。


▲ 酒店建筑和占据另一座山头的婆罗浮屠互为镜像,酒店的平面布局则如同开屏的孔雀。


这场安缦之旅极为疲惫,在抵达JIWO前,我整整耗费了24小时在路上(晚上9点赶往浦东机场、飞了三段、下机后又是2小时车程)。但住完后,我终于领会住我隔壁的日本夫妇为何在过去15年中来此住了17次。


▲ AMANJIWO的欢迎饮品是一款呈粉色的Ginger Beer


▲ 房间和发呆亭间隔了一座跳水池,你可以涉水在睡眠/小憩两种模式中切换


客舍完美中和了殿宇和庙宇元素,在神秘灯光系统和佛系音乐的映衬下,很容易驱走沉积已久的烦恼和重压。



尽管客舍稳拿95分,但JIWO最值得夸赞的部分都在屋外,再嗜懒觉的人也该凌晨4点起身去婆罗浮屠看日出,看过才配想象仙境长什么样。我的日出体验是加长版,离开婆罗浮屠后乘马车穿越丛林和田园,随后进入一处艺术家村落。



安缦在直面溪流和火山的景致绝杀地摆上野餐席,你可以悠悠然吃完早餐,然后举起画笔记录美景。



入夜,可以去村民家享用一顿烛光晚餐,场地是村民家的厨房,炉灶全是村民家的原配,只是运来了餐具和蜡烛而已。


▲ 在AMANJIWO安排的村民家烛光晚餐体验中,我吃到了人生中吃到过最美味的烤鸡,至今未被超越


▲ 粉衣的英国绅士统管印尼地区的安缦,他照料过的宾客包括戴安娜王妃、比尔·盖茨、马克·扎克伯格



2017.12

AMANPURI

行李牌    浅蓝色

夜床礼    浴盐


AMANPURI是安缦开始的地方,一穿过玻璃亭阁式前厅,你眼前立马浮现出如下图景。


▲ 图书馆、餐厅、酒吧、舞台和通往海滩的阶梯围绕一座泳池分布,恍若一座私邸,这正是安缦雏形


▲ 或许发现我是酒店的同龄人,入住即被升级到一处泳池别墅,房间掩藏在这座绝美的花园深处,每天一醒来就能跃入泳池和花海


▲ Adrian Zecha造在1988年就注重用天然材质掩盖现代化设施,比如用木头掩藏龙头旋钮


▲ 镜面和柚木交融并进,为浴室幻化出丛林效果


▲ 这串大台阶串联着主泳池和私人海滩,仪式感十足。三亚文华东方是不是有雷同的场景?


▲ 海滩的标准饮水套装,杯套不仅保温,也阻止了冰珠滴答


▲ 海滩遮阳伞是纸质的,这多半是首任总经理Anthony Lark的手笔,纸伞不一定是最耐用的,但绝对是美的,他信奉一切美的事物


▲ 早餐分几大不同套系,其早餐宗旨不是吃得像个皇帝,而是尽可能体现在地感且健康至上



2018.01

AMANYANGYUN

行李牌    棕灰色

夜床礼    金丝楠木书签


初到上海养云安缦时恰逢上海数年来最像样的一场大雪,白雪完美映衬了养云安缦古今交融的建筑手法。



户外是冰雪世界,而室内温情得一天世界,安缦“平和之境”的形象在大雪的助阵下演绎得更加入味。被大堂暖到心后,我立马跑去专注江西菜的中餐厅,让暖意入胃。


▲ 卤炙红酥手必须要点,这道菜动用了猪手、黄酒、陈皮和红枣


▲ 从江西移植来的古宅也进行了革新处理,比如,在墙面开出“橱窗”,揽入园景


▲ 我也担忧过住新宅在大打古宅牌的养云是否丧失意义,但一进屋就不想出门了


▲ 养云安缦的器具是浅绿色瓷器配铜边的款型,用简约的笔触追忆上海的黄金年代


▲ 庭院巧妙作为浴室的延伸(浴室的户外部分),也起到了为居室分区的作用


▲ 衣柜里躺着安缦痴都爱收集的度假背袋,不过让我惊异的是保险箱的操作指南,做成了皮革封面珠宝目录的样式,刚好和珠宝托盘稳搭


▲ 浴缸是黑色的,衬托泡泡的同时,也刚好暗喻砚台(为次日楠书房的毛笔字课埋下伏笔)



关于这间安缦有太多要说了,将在近期专辟一贴细述。意大利餐厅的餐桌布置和楠书房“链条”的奥秘都让人拍案。



2018.02

AMANO'I

行李牌    海蓝色

夜床礼    手工皂、瓷皂碟


本文最后一段谨以我的第五间安缦、兼我第30个生日的庆祝地——AMANO'I的几个美妙片段,为这封致安缦的情书收尾。



这间安缦给我的第一印象除了极清新好喝的姜味欢迎特饮外,还有能奏乐的大风和走不完的台阶。


▲ 入店要走很多台阶、到水疗中心的瑜伽庭也有很多台阶、去徒步还有更多更多的台阶。AMANPURI那组仪式感十足的海滩台阶瞬间不算什么了


▲ 宽大、绵延的台阶是AMANO'I的主旋律,这组连接着Reception和主馆


▲ 尽管入住时间不长,但遇到了好多很有趣、很好看、还很有名的人,本文就不展开了。这张拍摄于悬崖泳池


▲ AMANJIWO拉下的后遗症,后面每逢遇到哪家安缦有“村落家访式烛光晚餐”,我必报名。AMANO'I也不例外,尽管这里食物的惊艳度没能超越JIWO,但绝对是满足而归。


▲ 为“家宴”收尾的甜品


▲ AMANO'I的酒吧透露出些许向东京柏悦致敬的笔墨,似乎将成为《迷失芽庄》的完美上演地。


▲ 徒步至山顶俯瞰NOI全景,NOI的建筑仿佛盛放山野的花朵


▲ 客舍内回避了一切浮华的色彩,但Jean-Michel Gathy还是心机地将其招牌的“闷骚主义”(点题绚色,马代白马用了柠檬黄、NOI用了鲜红)成功植入室内。


尽管如今的安缦早已不归其创始人Adrian Zecha(这位神人选址时只花5秒钟决定要或不要)统治,但属于安缦的故事还在续写,我的安缦旅途也将继续。期待很快在此分享更多、更深、更新的安缦感悟。


樊森今晚的停留在下图的客房

房号1042

你能猜出酒店名字?


明天,樊森将借助两段长途飞行

前去一个遥远又瑰丽的大洲巡访酒店

将很快与各位分享


Good Night, Mrs. Hotel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