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冠肺炎疫情凸显亚洲的银行对美元债务的脆弱性

亚洲开发银行 亚洲开发银行 2023-04-05

亚洲的银行越来越易受美元债务影响。图片:乔舒亚·赫内(Joshua Hoehne)

作者:朴信永(Cyn-Young Park)、彼得·罗森克兰茨(Peter Rosenkranz)


疫情之下,危机并存。亚洲的银行可借机合作,开展区域金融改革,增强自身抵御危机能力。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瓦解全球金融市场,考验亚洲金融韧性。疫情之下,全球经济下滑已成定局。由于旅游、商旅、消费和投资均受到负面冲击,全球经济蒙受的损失或在2万亿~4.1万亿美元之间,相当于全球GDP的2.3%~4.8%。放眼亚洲,股市崩盘,货币暴跌,短期资本外逃,市场情绪极度低迷。

避险情绪下资本外逃,全球对美元的需求大幅上升,美元融资成本也随之激增。受此影响,极易受到美元融资成本和汇率波动冲击的亚洲新兴经济体金融环境进一步收紧。

全球对短期美元融资的依赖是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软肋,十多年前如此,如今亦如此。非美银行已成为美元跨境贷款和国际债券发行的主要中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欧洲银行向新兴市场经济体大幅增发美元贷款,随后又大举去杠杆,致使新兴市场借款人陷入财务危机。

尽管亚洲银行业在二十多年前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历经重整,其健康水平和(风险)抵御能力有了明显改善。然而,我们的研究发现,面对全球美元融资市场的震荡,亚洲银行业依然十分脆弱。

首先,由非美银行套息交易平仓所引发的美元流动性突然收紧会快速传导给新兴市场的借款人,全球金融危机就证实了这一点。其次,向亚洲新兴经济体大规模放贷的不再是欧洲银行,而是亚洲高收入经济体。当这些经济体因美元融资成本激增而面临财政压力时,就不得不削减对亚洲新兴经济体的信贷规模,放大和传播金融冲击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最后,面临财务压力时,新兴市场借款人也极易受到资本流动和汇率波动的影响。

为了应对这种在危机时期由美元债务所带来的脆弱性,该区域的政策制定者需要立刻采取果断行动,通过完善全球和区域金融安全网络,加强危机防范,缓解危机影响。在此期间,不排除金融市场持续动荡、一些国家遭遇金融危机的可能性。 

目前,全球有近30亿人居家隔离,由此带来的风险是:许多经济体的私营部门可能率先违约或破产,导致信贷紧缩甚至金融危机,整个经济体陷入恶性循环。这使亚洲更易受到美元融资压力的冲击,放大金融市场所遭受的负面溢出效应。

冠肺炎疫情是对持有美元债务的亚洲银行的又一打击

尽管有上述风险,但鉴于亚洲经济基本面依然强劲,我们可以及时采取适当政策,防止经济长期衰退,引导经济走向V型复苏。

要实现这些目标,首先应以维持市场信心、确保流动性充足为政策要务,以有益于经济和市场的宏观金融政策为核心,同时确保货币和财政紧急救助措施具有可持续性。政府的防控举措和央行的大规模刺激方案都能显著降低经济衰退的风险。

其次,新兴市场经济体应考虑签订央行货币互换协议,在金融市场剧烈震荡之际遏制市场恐慌情绪。美联储已与加拿大央行、英国央行、日本央行、欧洲央行及瑞士央行达成长期货币互换协议。3月19日,美联储宣布与澳大利亚央行、韩国央行、新西兰央行、新加坡央行等九家央行建立临时美元流动性互换协议。

3月31日,美联储推出一项针对更多外国央行及其他国际货币当局的临时回购协议机制,允许外国央行和货币当局暂时将所持美国国债换为美元。这一系列协议或将缓解市场恐慌,而充足的外汇储备也有助于支撑市场信心,促进金融稳定。

第三,通过《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及其他区域双边互换安排,合作建立区域金融安全网络,以提振市场信心。扩大该倡议的规模也有助于应对美元流动性紧缺。同时,东盟与中日韩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可以加强监测,识别局限性,并防止这些因素不断累积

第四,从中长期看,可以发展充满活力的本币债券市场,解决亚洲金融体系的货币错配和期限错配问题。东盟与中日韩亚洲债券市场倡议有助于促进区域资本市场的发展。此外,本币长期债券的供应增加,对短期美元融资的需求也会降低。

虽然疫情凸显了亚洲的银行面对美元融资压力时的局限性,但我们可以借机加强区域金融合作,重振改革势头,在长期内解决这一问题。 

本文改编自报告: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亚洲银行难抵美元融资压力》



长按二维码,关注亚洲开发银行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