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出版物 | 重新定义增强东盟与中日韩金融韧性的战略途径

亚洲开发银行 亚洲开发银行 2023-05-05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出版物英文原版。

本书探讨的是在经济金融快速发展和技术变革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如何通过区域金融合作增强东盟与中日韩的金融韧性。

全球化和数字化改变了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日本、韩国(东盟与中日韩,10+3)的金融格局。尽管该地区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但仍面临持续性的挑战,包括深化公司债券市场,应对跨境银行集中度风险,减轻对美元的依赖,实现可持续基础设施投资,解决养老金问题,支持金融科技发展等。本册书已编辑校订,重点介绍通过加强区域金融合作助力应对上述挑战的潜力。除对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应吸取的金融合作经验教训进行讨论外,本册书还提出了一些值得考虑的政策因素,以期帮助构建更具韧性的金融未来。

前言

这本《重新定义增强东盟与中日韩金融韧性的战略途径》(Redefining Strategic Routes to Financial Resilience in ASEAN+3)由东盟与中日韩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编写,系《从创伤到胜利——从亚洲金融危机的废墟中崛起》(Trauma to Triumph—Rising fromthe Ashes of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的续篇。本册书耗费大量心力完成,记录了过去25年10+3经济体经历的起起伏伏。谈到其缘起,可以追溯到2018年。当时,10+3财长和央行行长达成了一项非正式共识,认为有必要从亚洲金融危机中汲取最重要的经验教训。他们特别关注金融合作,认识到,如果各经济体密切合作,不管在动荡还是和平时期通过开展政策对话进行数据和经验交流,齐心协力地发展和深化金融市场,并在区域背景下协调政策,就可以最大程度地克服危机。

20多年前,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席卷亚洲,带来重创。然而,危机过后,整个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0+3经济体从危机中吸取的第一个经验教训是,务必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和基本面,通过精心设计监管机制改革金融系统,建立有效的金融安全网以抵御外部冲击。第二个经验教训是,建立相互制衡和严密的财务监控系统对预防突发事件必不可少。

毫无疑问,通过吸取这些经验教训,整个10+3地区变得更加明智。其中,清迈倡议(后升级为“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尤其值得一提,原因在于该倡议首次形成了区域金融安全网安排,标志着该地区的复苏工作迈向新的台阶。该地区得以渡过2007-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及金融稳定后不久便暴发的欧洲债务危机,并迅速重新站稳脚跟。事实上,我们可以满怀信心地说,目前建立在更紧密的金融联系基础之上的10+3经济体妥善应对了这些挑战。合作倡议有助于将从中吸取的经验教训用于应对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2020年3月暴发)对金融系统的影响。

考虑到此次健康危机,本册书及时调整了文中的挑战和机遇内容,并提出了适当的战略,以期促进该地区更柔韧有余地抵御今后的经济和金融冲击。此外,本册书全面探讨了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在金融合作和金融一体化各个方面取得的进展和面临的障碍。

深化本币公司债券市场,以此作为替代筹资来源,是议程的一个重要部分,可降低对短期银行贷款的依赖,减轻资本流动方面的不稳定性。为解决亚洲债务工具中主权债券集中的问题,各国央行似宜建立一个区域性回购市场,以降低跨境金融交易中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最重要的是,需要扩大包括境外投资者在内的投资者群体,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增强金融韧性。

在该地区的金融系统中,银行起主导作用。本册书指出,识别和管理金融系统集中度风险至关重要。以往的危机表明,当跨境借贷活动主要在由大型全球性银行组成的小规模网络内进行时,脆弱性往往很快就会出现。随着少数几家大型银行进一步扩大其在全球银行网络中的主导地位,整个区域银行间缓慢传染的风险也有所增加。区域合作背景下,在对传染风险进行管理时,部分银行被视作系统重要性银行。这样一来,宏观审慎政策显得尤为重要。

鉴于该地区在国际贸易、投资和金融交易中严重依赖美元,本册书还讨论了美元占主导地位的问题。该地区大多数外汇储备均以美元计价,获得充足的美元流动性对维持其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意义非凡。除建立灵活的汇率制度以缓冲外部冲击外,其他行之有效的方案还包括,推进区域货币国际化以及在商业结算中加大区域货币的使用。鉴于此,进一步放宽和协调与跨境结算有关的外汇法规十分重要定。在疫情及其对社会流动和商业活动的影响之下,数字交易和金融科技几乎不可或缺。故此,本册书探讨了尽力加大金融科技应用的问题,以便增强10+3金融普惠和金融稳定。然而,另一方面,金融科技或加剧社会群体间的不平等现象。金融科技公司可能会通过提供P2P贷款、众筹甚至加密资产,蚕食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市场份额,带来金融稳定性风险。

不仅如此,面临的挑战依然艰巨,特别是在缩小基础设施投资缺口和促进可持续投资方面。气候变化进一步扩大了基础设施发展鸿沟。考虑到公共部门的融资来源有限,故鼓励私营部门投资基础设施项目(包括公私合作项目)非常重要。其中,可通过土地价值捕获(按公共基础设施升级换代后土地价值的增值调整税额)获得私营部门的资金。还可采取激励手段,考虑通过增信来降低多年来阻碍基础设施融资的风险。就10+3地区投融资而言,加倍努力提高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性仍留有很大空间。

另一项挑战是发展养老金部门和保险部门,管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养老金制度是提高整个地区金融韧性的重要渠道,但多个10+3中等收入经济体的养老金制度发展滞后。随着养老金产品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有责任确保养老金制度的财务可持续性,并抓住机会促进大规模长期投资流向该地区日益扩大的债券市场。由于区域一体化提高了劳动力的流动性,在多边谈判难度更大的情况下,可能需要通过签署双边社会保障协议加强养老金的转移。本册书就今后可采取的养老金制度行动提出了战略观点,该类行动旨在增强制度可持续性的同时,改善融资状况,促进长期投资。

最后,本册书总结了10+3经济体如何通过区域金融安全网互相支持。在该地区,金融互联互通已进一步深化。由于互联互通会导致溢出效应增加,因此,我们在未来面临的一项明确挑战是未雨绸缪,做好准备。要使金融合作运转良好,有一点不可或缺:增强国际金融机构(其中也包括东盟与中日韩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在携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通过提供宏观经济监测解决该地区流动性短缺问题中所起的作用。

若对重新定义该地区金融合作所需采取的措施缺少密切的关注,改革的动力仍有可能衰竭。虽然这些措施或可成功缓冲外部冲击的影响,但是,短期的自满情绪可能会削弱意志,破坏长期愿景,直至下一场危机暴发也迟迟推不出亟需的改革。坚定不移地关注从过去二十年——自亚洲金融危机至新冠疫情对各经济体的重塑——金融合作中吸取的经验教训正当其时。我们希望通过本册书为10+3经济体接下来的工作提供指导,助其完善区域路线图,构建更具韧性的金融未来。

目录

  • 10+3金融发展与金融合作概述

  • 风雨同舟:10+3面临的缓慢传染风险

  • 全球货币体系与10+3区域货币的使用情况

  • 10+3金融科技及其对普惠金融和金融稳定的影响

  • 10+3可持续基础设施投融资

  • 老龄化亚洲面临的养老金挑战

  • 10+3区域金融合作:回顾与展望


相关阅读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亚洲开发银
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