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可怕的不是高房价,而是消费的洪荒时代的到来 | 热点

2017-11-08 新知CHK

再不点蓝字关注,机会就要飞走了哦

近日,全球首家小米旗舰店正式落户深圳,小米董事长兼 CEO 雷军提出了新的目标:明年小米要挺近世界500强,手机出货量将突破1亿部,十年后营收将实现1万亿。


马云也曾在之前的内部谈话中提及,未来“双十一”的购物峰值,将成为一种日常。


巨大的口气,显示着一种超然的自信,如果这是真的,那么显然,消费的迅猛增长,将让社会的商机变得无处不在,只要你有眼光,生活无处不商机,甚至就连“消费者”这一作为支出的群体,也可以基于机会创造,让自己变成“消费商”,就是运用大数据原理,通过数据赋能,让你从消费群体中挖掘商业机会,进而从每一笔的其他消费群体的支出中获得比例分成。


想一想,都觉得不可思议,然而消费的洪荒时代的到来,可以让这一切看上去不可思议的事情变得出奇的真切。 


高房价,不再是“殇”


这个十年,中国房价的一路飙涨,不仅带领国人进行了一场疯狂的全民购房运动,畸高的房价更是让世界为之震惊,就连“中国房地产的总市值可以买上半个美国”也成为此种说法的有力佐证。


面对过去10年里,中国房价整体上处于大幅上涨的状态,今年4月,马云在杭州举行的全球峰会上,一言既出,语惊世界:8年后,中国最便宜的东西可能就是房子。


看似不以为然,其实背后透着深刻的必然逻辑。


我们从供应短缺的计划经济时代,到“双轨制”条件下市场体制机制的初步建立与不断摸索,这一过程中的“惊险一跃”,必然对应着封闭市场向开放市场转换过程中基于体制机制的不成熟不健全,而呈现出价格信号的短期失衡,那么作为地产这种突然被推向市场的商业实践,在商业基础设施尚不完善,整个社会商业意识尚未成熟,而导致投资渠道及服务经济尚未完全打通的情况下,价格的走高并伴随严重的从众心理,价格一高再高,自然在情理当中。


那么,自然的,伴随市场的不断熟化,以及体制机制本身在设计与实践中的日益合理健全,投资渠道开始变得开阔,经济人理性日益加强,服务+科技所打造的新市场空间,将让整个社会呈现出无所不在的商机,并不断将其引向深入。

如此一来,全行业的蓬勃兴起与深刻发展所形成的利润均衡,必然会日益弱化垄断利润的出现,普惠社会与均衡利润将成为社会常态,而房子则因其根本上的居住属性而变得“廉价”,毕竟,满足居住是人类社会从事其他一切智力创造与社会服务的前提,重要的,智慧城市与智能社会能得以形成,也必然不以房地产的炒作为依归。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房地产市场的暴涨只是社会投资渠道不畅与资本无处着落的背后反映,也是封闭市场向开放市场转换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的暂时现象。


当“马云们”围绕线上线下日益布局的互联网商业体系,从各个方向以各种方式通过智能手段连接起每一个社会角落,引发人们在商业实践上的不断再发现与再突破,真正实现“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你还会紧盯着房地产不放吗?


曾经我们认为,汽车消费的时代,单车市场怎么可能会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共享单车就这么出其不意却大获成功地出现在我们眼前,而且是这样的备受欢迎。


曾经我们认为,手机不外乎打电话、发短信,简单地一头连接起另一头,然而却已经在短短的十年间,发展成为一种可以连接起几乎所有生活场景的智能穿戴设备。而且,未来它仍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互联网经济下,消费场景的打造,及由此出现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消费模式的兴起,已经在当下不断地掀起消费狂潮,最终演化为一连串的经济事件,形成在中国的独特经济现象,并让世界为之一惊。可以说,近些年,消费时代在中国,尽管形式不同,但背后无一不和消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消费的洪荒时代。


时代变了


《平凡的世界》中,那个疯疯癫癫的田二总不免喃喃自语:“世道要变了!”


不错,世道要变了!


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正在用一种万物互联的思维,打造消费经济下中国的商业帝国,而中国,也在互联网企业的布局下,正在用正常的消费增长,用服务经济,用科技,用新市场空间,来代替投资和炒作,代替对数量、规模和增长速度的追求,显然,这样一种在消费引领下,呈现的经济发展的爆发性力量,比起此前所一味强调的投资、出口,要可怕的多。

推荐阅读

快递业失衡:以罚代管致用工荒 新人不培训就上岗

刘强东怒斥“电商二选一”:下三滥手法不会赢到最后

请关注右边二维码





公众号ID

xinzhichk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