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骑士论坛回顾‖易娟老师工作坊精彩回放(绘本:《夜黑黑》)

2017-12-20 骑士论坛通讯员 骑士D订阅号



第二届骑士论坛导师

易   娟

导师简介

南京市第二幼儿园高级教师,擅长儿童音乐、戏剧教育与儿童戏剧创作;

从教26年,成立“易娟戏剧工作室”,是南京市教科所“十一五”、“十二五”课题主持人;

曾获“南京市鼓楼区青优”、“区学科带头人”、“万全教科研引领奖”、“南京市鼓楼区赛课一等奖”等荣誉。


专家工作坊之 易娟老师

戏剧运用于绘本教学

案例:绘本《夜黑黑》 ‖  学前



文中提及的部分范式(convention)

抱抱好人数   幼儿在场地中散步,当听到教师喊出一个数字时,幼儿需立即凑足与数字相同的人数,然后抱在一起。

观点与角度   教师组织幼儿针对某一问题或现象提出不同的观点(一般是五种或以上),并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看法选择代表不同观点的位置站立。幼儿站好后,教师选取一些幼儿访问,了解他们的想法及选择。

魔法照片   幼儿在“定格画面”的基础上再为自己的角色加入少量的动作和台词,让其他幼儿观察他们设计的游戏是如何开展的。

旁述默剧  幼儿按照教师的指令分配角色,然后合作把故事用肢体动作表演出来。教师也可以请幼儿合作运用身体拼合不同场景与物件。    

故事棒   师幼围站成一圈,教师根据幼儿的讨论,即兴创作一段故事。一边讲故事,一边邀请某个或几个幼儿站在圈中,以默剧的方式演绎故事情节。教师适时发出提示幼儿开始和结束的指令。然后教师继续讲故事,邀请另外一些幼儿出来演绎后续故事。        


参考文献:王添强,《儿童绘本戏剧教育活动案例 4-5岁》,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文末附骑士微店购书链接


写在前面

第二届骑士论坛吸引了来自全国近300名教育戏剧教师和对教育戏剧有兴趣的教育工作者共聚深圳,交流和探讨在教育戏剧实践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

专家工作坊更是提供了非常好的与教育戏剧专家们面对面学习交流的机会。

12月2号下午,我参加了易娟老师主持的工作坊——戏剧运用于绘本教学(学前阶段)。


专家分享


在工作坊正式开始前,易娟老师首先阐述了她对“教育戏剧”的理解。

结合自己数年来从事幼儿教育及教育戏剧教学的经验,老师分享道:“教育戏剧”中的“戏剧”并不是以舞台表演作为目的,它更多的是一种以戏剧作为教学手段的教育活动,重点落在教育上——是“通过戏剧”的教育。

教育戏剧是一种体验式的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创设戏剧情境,引导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其学习渠道和学习形式的多样化,可以实现因人而异地去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从而帮助很多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或在某些学习领域有障碍的孩子。


01

暖身——在游戏中巧妙递进


在与老师们简短地互相自我介绍后,令人期待的易娟老师工作坊正式开始啦!

易娟老师结合她的音乐教学特长带领大家做音乐律动的暖身活动,不仅注重变化游戏的节奏(如使用慢、渐快、快等不同的节奏)和更换游戏的形式(问好、抱抱好人数、123木头人、定格画面等),同时还从老师教学的角度诠释了“动作渐进的五要素”。

循序渐进原则

所有教学活动都必须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循序渐进,也就是要对教学任务进行分析,根据幼儿接受程度,作难易的升降级处理。”待老师们知晓这一点后,易娟老师为我们示范如何循序渐进地进行动作教学。

例如,老师展示模型一(2个八拍的左右手交替动作)和模型二(2个八拍的左右手与头和身体的协调动作),启发我们:“如何在模型一和模型二的基础上增加动作难度呢?”

动作渐进五要素

老师们各抒己见,经过易娟老师的引导,大家最终达成共识——通过5个不同的层次来实现递进:

1、加快动作的转换频率;

2、动作模型变大(模型一+模型二);

3、增加身体参与维度(包含方位的变化);

4、参与游戏人数的增加;

5、增强动作合乐的精准水平。


暖身活动中最火热的部分要属“123木头人”了!老师们在变成“木头人”后,易娟老师开始与“木头人”们互动,摇一摇“木头人”的胳膊、拍拍他们的肩膀……

接着,老师开始解冻木头人,赋予他们生机——扮演一个角色并说一句介绍自己角色的台词。大家开心地玩成一片,逐渐消除了刚开始做自我介绍时的拘谨。

这时,易娟老师耐心地解释说:“在与孩子们玩游戏的时候,老师适当地加入与幼儿的肢体与情感的互动,孩子们会很开心,有利于激发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02

研习——音乐变换中的奇幻体验

在研习部分,易娟老师通过绘本PPT和背景音乐引出《夜黑黑》的故事。不得不佩服,易娟老师选择音乐和讲故事的能力都非常强。在诡异神秘又有些俏皮的音乐背景中,易娟老师缓缓地讲述故事,很快就把参与者带入了戏剧情境,然后抛出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方丹会在深夜里在森林里走来走去”?

现场老师们开始头脑风暴。在易娟老师的鼓励中,越来越多的答案涌现出来:梦游、丢了东西出来找、去一个神秘的地方、离家出走、试胆量、找家长、探险、追月亮……

这时,老师提示我们:孩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很多类似线索的答案,比如一个小朋友说小狗丢了,就会出现“小猫丢了”、“玩具汽车丢了”等相似的表达。

作为老师,要尝试帮助孩子归纳问题并拓展新的思考线索,比如“除了丢了东西,去找东西,还有其他的事情吗?”这样可以为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供思路引导。


老师们自己体验“故事棒”的魔力

故事棒,魔法棒!

接下来,易娟老师会带领大家做什么呢?只见老师从讲台上,拿出一支“魔法棒”,她一边根据刚才大家提供的线索即兴编故事,一边用“魔法棒”轻轻点击老师的头顶,点到谁,谁就走到中间即兴表演故事。整个过程类似于旁述默剧。

老师介绍,“魔法棒”其实是“故事棒”。老师在对幼儿使用的时候,要注意与被点到的孩子,有眼神的交流,还有,要注意观察哪些孩子是胆怯的,退缩的。尤其要注意的是,点选孩子参与的顺序——建议在实践教学时,先请准备比较充分,个性比较大胆的“高级榜样”,然后在同伴“榜样”的作用下,会带动其他个性内向的孩子来参与。

这时,若能辅以老师鼓励的眼神,会激发孩子参与的动力,对即将被邀请加入扮演,充满期待哦!

通过易娟老师的示范,老师们初步了解了“故事棒”的用法。接着,全班被分成4个小组进行练习。

大家在有了这支神奇的“故事棒”后,课堂变得更加活跃了——不论是演的老师,还是手握“故事棒”讲故事的老师,都认真地投入到这场充满创意和想象的活动中,现场洋溢着此起彼伏的欢笑声。


魔法照片+观点与角度

体验充分发挥想象和思辨的快乐

随着背景音乐的变换,老师继续讲故事并提出问题:“方丹在森林里走着,他可能会看见了什么呢?听见了什么?摸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真想不到,绘本还能这样玩!

这四个问题,充分调动了我们的感官: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又是一番激烈的头脑风暴。这一次,老师选取了魔法照片的范式,来表现出刚才老师们的奇思妙想。

音乐再次变换,易娟老师旁述:“方丹正在走着,突然听到一个声音……(依次遇到狼、老虎、大鳄鱼)方丹吓得躲在树洞里一动也不动……方丹摸到树洞里有一扇门,门把手就在眼前,如果你是方丹,你会推门进去吗?”

老师们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易娟老师根据大家的表述,写出5种不同的选择,并再次提问:“如果你是方丹,你会选择什么观点与角度呢?”这一次,老师们开始有些不坚定地站队。有的老师选择后,会看看周围同伴的选择。

易娟老师鼓励我们说:“不用观望别人,也不用顾虑自己选择的对与错,每一种观点和角度都值得尊重,只要你有充分的理由就好哦!”易娟老师的鼓励起作用了,大家开始各自找到自己的立场,并积极陈述自己的理由。 


即兴角色扮演

强大自我 方能吓跑内心的恐惧

经历了观点与角度的思辨体验后,故事继续往下进行,老师引领我们为方丹想办法:“如何赶走心里的害怕呢?”经过热烈的讨论,大家决定,两两结伴扮演一个比大野兽更厉害更恐怖的大怪物来吓跑大野兽。为了让大怪物更有威慑力,大家决定做一个大怪物面具。

一拿到材料,老师们就热火朝天地忙碌起来,设计、改稿、制作、加入台词……这么多人帮助方丹,相信一定可以赋予他勇气和力量,勇敢面对漆黑的夜晚。老师们充分发挥创意,教室里装满了各式各样色彩缤纷造型奇特的大怪物。

易娟老师带领大家一起上阵,森林里(教室里)回响着各种可怕的怪物声音,和老师们的欢笑声融合在一起,大家玩得不亦乐乎。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肺腑之言

本以为到这里,故事就结束了,却见易娟老师请出今天的主角方丹(绘本封面的图片),让我们每个人,都对方丹说一句话。鼓励的,祝福的,充满母爱的,正能量的……

方丹,《夜黑黑》,并不可怕,只要想办法,就能积攒勇气,勇敢面对黑夜的恐惧哦!


导师启示录

同样的故事,有没有不一样的处理方法呢?

在工作坊即将收尾的时候,易娟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假如还是以《夜黑黑》作为案例,有没有除了刚才为大家呈现的教学模式之外的戏剧教学模式呢?”

基于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易娟老师为我们解读另一种教学模式——“过程戏剧”模式(Process Drama approaches):

过程戏剧中戏剧矛盾冲突更集中,幼儿在活动中角色感更明显,体验更强烈,作为现场展示课,更加流畅充满戏剧张力。

但是从另一角度来说,这样的高能活动对幼儿心灵震撼也比较强烈,并不适合常态教学,因为儿童还是需要理性平和的心态去面对日常生活的。

过程戏剧模式一月一次或者偶尔进行就好了。



很遗憾,由于时间关系,老师只能简短讲述她心中对“过程戏剧”的理解。但与此同时,也为在场的老师们开启了另一段好奇心探寻之旅。


背景知识链接

教育戏剧的主要教学模式 

by 王添强老师


1

戏剧教育模式

Learning about Drama Approach

2

戏剧渗透学科模式 

Learning through Drama Approach

3

第三者解决问题模式

Mantle of the Expert Approach

4

自我成长模式

Learning about Self Through Drama Approach

5

角色情境模式

Role Drama Approach

6

过程戏剧模式

Process Drama Approach

7


故事教学模式

Story Drama Approach

更多教学模式及实践教学方法,参看2018年1月即将出版,由王添强老师领衔编写,深圳骑士教育&明日艺术教育联合编著的新书:

《戏剧教学法:小学教案与实务》

文末附骑士教育微店链接,新书火热预定中……

03

疏松活动——随乐起舞多快乐

最后,对音乐教学有着独到见解的易娟老师,在工作坊快要结束的时候,用轻松愉快的《以色列三人舞》,为我们舒缓了刚才参与《夜黑黑》故事带来的紧张气氛。

易娟老师的工作坊,就在这样快乐的笑声中,进入了尾声。



小记者感言

易娟老师的教学,处处体现出作为一线教育戏剧工作者,对教育的思考和对孩子们个体差异的理解和尊重,更折射出老师对待孩子的关爱。

她不仅从示范的角度给我们呈现了如何用戏剧的手法解析绘本,更无私分享了自己的从教体会,引领我们这群老师,更清晰地尝试去接近“教育戏剧”,更关爱我们所教育的儿童。

很感谢易娟老师带来这么专业、这么接地气的工作坊。同专家面对面学习,受益匪浅。


(通讯员:段甜甜   任艳         编辑:段甜甜)


人美也要多读书

长按下方二维码,进“骑士教育”微店下单

《儿童绘本戏剧教育活动案例 4-5岁》

更多新书,微店火热预售中……


骑士论坛专家工作坊回顾系列


骑士论坛丨专家工作坊之王添强老师课堂实录

骑士论坛丨专家工作坊之朱曙明老师课堂实录

骑士论坛丨专家工作坊之吴青烨老师课堂实录

骑士论坛丨专家工作坊之易娟老师课堂实录(本篇)

骑士论坛丨专家工作坊之招凯颖老师课堂实录

骑士论坛丨专家工作坊之黄浩老师课堂实录

骑士论坛丨专家工作坊之何浩源老师课堂实录

骑士论坛丨专家工作坊之陈岑老师课堂实录

骑士论坛丨展示课老师课堂实录系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