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社区是没有围墙的学校,让00后在其中成长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澎湃市政厅 Author 朱文媛等







在社区里,社区骨干和志愿者通常以中老年人为主。很多社区工作人员都在绞尽脑汁:如何吸引年轻人来参与社区?

然而,由90后组织——原心社区服务中心(Upbeing)发起的社区活动及线上平台“行动村”(www.actionvillager.com) 中,活跃群体除了中老年人,还有不少90后,甚至00后。

此前,“社区更新观察团”组织大家漫步过定海社区,也介绍了原心社区服务中心(Upbeing)的社区孵化器故事,还组织大家体验了搭桥游戏。

Upbeing于2018年入驻定海路街道第四睦邻点,他们希望在互动过程中,引导居民看到社区的需求和问题,并尝试解决,最终让居民从“被服务者”转变为“社区共创者”。

Upbeing认为,社区就像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社区可以和周边商户、学校和社会组织等多方协作,共同培育出一个“共治的学习型社区”。

除了线下的社区空间,Upbeing还发起了一个线上行动平台——“行动村”在这个平台上,有相同社会热情和向往的人可以互相合作,集中资源,为社区带来正向的社会转变。

Upbeing将自己定位为——个性化可持续教育的服务者,他们创造了一种开放式协作的学习模式,他们希望让行动没那么难,进而推动个人与社区的共生式转型。

于是,我们看到,定海社区及行动村上成为了00后学习和成长的场所,那么,00后喜欢在社区做什么?社区能让他们获得什么呢?

近期,Upbeing和几位00后聊了聊,以下是00后们的自述:

01
10岁的左边校长:组建社区乐队“星空大饼” 

左乐萱(右),艺名:左边校长,10岁,小学五年级,曾住在定海社区,搬离后仍常到定海社区参与活动。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


有一次我奶奶带我出门,回来路上看到睦邻中心门口放了一个小黑板,上面写着复活节彩蛋活动,活动中认识了社区的其他小朋友,之后我们一起做了很多好玩的活动。

我们一起做了社区杂志,杂志封面就是我、小丁还有小姚,我们还一起做了海报,画了杂志的广告。


之后,我们组建了一个乐队——星空大饼,做社区音乐,弄了一个星空大饼乐队的梦想歌会,还一起设计了T恤,虽然我也没穿过。

我们还一起参与了陈阿姨做的立夏节斗彩蛋活动,那是阿姨们小时候玩的游戏,就是把彩蛋用网编起来,在上面画一些图案,然后和别人撞,庆祝节日。

后来我们搬家了,不过大家叫我,我都会回来。放假也会回到折叠空间玩。

这个暑假,诗雨叫我一起去摆摊,Upbeing的秋玲姐姐帮我们联系了定海路二手书店的叔叔,叔叔很热情地让我们去摆摊,交换社区旧物。虽然很热,而且我什么东西都没卖出去。但是只要和大家一起出去,就很开心。

我还参加了拆迁摄影的活动,去了快要拆迁的地方,很多人搬走了,路上有很多神奇的东西。

例如一碰就关不上的水龙头,还有一些老房子中的洞,让人忍不住好奇想去看。我们还演了一出鬼片。回来后,我们用表情包把各自的感觉画下来,打印出照片,贴在黑板上,准备创作一个老上海剧本,Emma还做了一个Vlog。后来,我们又用这些拍摄的照片做拼贴画。


“左边校长”是我的艺名。Upbeing把社区取名为“原心学园”,让我们轮值做校长,我做了一个“生态砖”话筒(生态砖:把日常废弃的塑料干垃圾塞入塑料瓶中压实,可作为“砖块”使用,例如搭建桌椅、围墙,甚至房子),采访了很多人,过程中有些害怕、尴尬,但慢慢克服了。

生态砖深入我心,我是生态砖“推广大使”。来定海社区,如果没有其他小伙伴,我就自己用塑料垃圾塞瓶子。

我还喜欢和薇姐(社区另一位小机灵,见上图左)一起即兴演戏,希望可以穿着社区交换的旧衣物,给上海医院的残疾儿童提供服务。说到社区话剧,我已经大概构思好了,会邀请其他的社区小朋友一起,在社区节上表演。

还有,这些社区项目让我变得有团队意识。

02
Emma:合作与交流让我更自信

徐嘉懿(昵称Emma)和爸爸一起参加社区活动,13岁,高一,曾住定海社区,目前住浦东,奶奶住在定海社区,周末回来看望奶奶。期雨秋 图


我初一暑假时,Upbeing 刚刚入驻到定海社区。第一年做了夏令营,一位小姐姐带我们用废弃的婚纱做工艺品。一起参加夏令营的大多是中小学生,当时觉得挺好玩。

后来我还参加了自创社区音乐的项目,当时有西班牙的音乐老师带了几个乐器,我们集体讨论、创作旋律。后来,睦邻中心的大屏幕上循环播放我们的社区音乐作品,大家都会听到、看到。这是我参加过的最有趣的项目。

我自己发起过两个项目,一个是社区美学小剧场;另一个是社区Vlog

美学小剧场是想通过即兴表演,让大家留意身边美好的事物。这个项目的灵感来自一天放学,坐我爸的车回家,那天过杨浦大桥,过岔道时,路很窄,又是下雨天,有一辆车想变道,可没有一辆车让他。刚好我爸前面的一辆车让了他,我就看到那个车主特意竖了个大拇指。看到这一幕,我还挺感动的。

美学小剧场是和一位在国外读大学的小姐姐合作的。我们用了两周时间,从寻找素材到编排、表演。有一个小演员,特别会演,他演一个老师,惟妙惟肖,就像钟美美。

现在的小孩子(10后)接触的东西特别多,玩手机都挺溜的。我认识一个三年级的小朋友,她有自己的思想,想象力很丰富。社区Vlog项目里,就是她跟我说怎么加特效,剪辑也是她教我的。这次剪了3分半的短片,才知道了剪一部电影要费多大的功夫。

最近上海好多地方拆迁,感觉动静挺大的。我有一位亲戚也遇到这件事,对家庭而言是一个很大的变化。我在想怎么记录一下,也做了一个短片

去年暑假,我想到一个项目,想让大家释放心理压力,比如组织一场活动,一群人到某个亲近自然的地方,像大山里,把心里的压力释放出来。因为我那时初二升初三,学习有点负担,没有平时那么快乐,就关注到了大家心理压力大的现象。

行动村这个平台能通过平台组队,也能参加感兴趣的活动。有一次聚会,是一个众包日的活动(注:众包日,指将多元项目利益相关方以线下或线上聚会的形式聚集,建立一个开放的信息交换环境。内容包含集体咨询、对接资源,也是一种庆祝形式), 大家分享自己的项目,互相肯定。最后还有交换礼物的环节,我拿了个杯子,嘿嘿。

行动村上有项目式学习的机会。在学校,可能学习成绩特别好才有类似的机会,比如参加未来城市挑战赛,就需要物理化学知识去做模型,名额就给了成绩好的同学。但在行动村,我有机会和大学生交流。从初二开始,我慢慢变得更大胆了,以前很容易怯场,问老师问题时也会害怕,现在不会啦。

我还学到了一些与人交流的方法,我更加自信了。在社区里,我有机会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戏剧、视频剪辑。这些项目让我对社会生活有了更多了解。例如,我可以了解到,除了家人以外,和我不同年龄的人在做什么,大学毕业后的人在做什么。

我有个同学,成绩挺好,能上不错的高中。她爸爸很开明,是大学老师,尊重她的意愿,给她报了职业学校,直接升大学可以升到她想学的环境设计专业。希望未来我也能和她一样,做自己喜欢的事。


03
黑白君:学校不允许好奇,但好奇让我想要创造

朱宇航(昵称:黑白君),19岁,正在做抑郁症教育方向的创业尝试,家住在嘉定区马陆镇(离定海社区需要搭乘近两小时的公共交通),但常出现在定海社区参加“行动村”的活动。期雨秋 图


我没有选择去读大学,而是选择了实践创新,我喜欢自由自在的探索,通过社会和实践来学习。我目前在尝试用游戏的方式变革教育,优化人的学习和探索,找到真正的内在自我。

因为,学校不允许我好奇。

这种好奇就是,我认为我已经知道的,但是思考后,可能是另外一种样子,例如废弃物。这种好奇让我想要创造。社区的真实场景满足了我的好奇心,让我想不断尝试。

这让我形成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模式,虽然偶尔也会找不到方向。在探索过程中,我会得到一些可能性的信息,然后我就顺着这些可能性去尝试。

幸运的是,社区的容错率高,我可以做很多探索,也不担心被指责,因为行动村这样的社区是包容的。有了社区经验后,我觉得很多事情的达成,需要一个社群就够了。不一定需要实际的社区,线上也可以有社区。行动村给予我线下到线下的尝试。

我在社区发起过“箱庭疗法”——与抑郁症相关的项目(注:箱庭疗法是指,利用沙盘模型促进人格变化的心理治疗手段,通过空间改造,创造一个令人舒缓的环境,一个了解并放置自己内心冲突问题的空间)

因为,我曾受精神障碍困扰,期待成为一个疗愈者。我也观察到得抑郁症的学生越来越多,因为学生的角色很难释放自我,遇到困惑时还是被鞭打着往前走。我很想知道,为什么不能停下来呢?我发现很多原因来自家庭。

箱庭疗法项目虽然比较潦草,最后没有太多成果,但这个尝试对我很有帮助,慢慢形成了新的想法——以抑郁症为切入点做教育创新,比如探索人性方面的桌游。不过,目前发现推广还是很困难。

我觉得,未来就是不断重塑模式,我每天都在重塑自己。作为一个项目创始人,需要有对未来的愿景和眼光,不断去思考如何改善旧模式。

转自|澎湃市政厅

❤️
最近我们发起了城乡互助教育众包日
如果你有任何一个基于浙江乡镇的教育构想, 欢迎前来申请!👇







我们搭建了一个线上行动学习平台,众包式得孵化社会性的社群、超级个体和解决方案。对于在成功学所构建的暴力下喘息的你,行动村是一座陪伴你失败的学校。通过立项、找伙伴、协作、自组织,在行动村上试错与实践,扩大项目影响力规模,获得个人成长地图与个人影响力账户等。

www.actionvillager.com

如何推动个人与社区的共生式转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