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媒体聚焦 | 安徽农业大学:为粮食丰产贡献“高校智慧”


北纬33度地区是我国南北过渡地带,基本位于淮河沿岸和秦岭之南。这里光热资源丰富、雨水充沛、地势开阔,适宜农耕,民间素有“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赞叹。享誉全国的“皖北粮仓”就坐落在这一区域。


然而过去由于耕作方式粗放,生产条件落后,技术水平相对偏低等原因,这里的小麦单产较低。是科技春风的到来,才唤醒了这片土地沉睡的力量。


几十年来,安徽农业大学的师生们,走出校门,把论文写在广阔的农村天地里,用智慧的汗水浇灌着现代化农业,成为农民们喜爱的“丰收使者”。



安农大农学院院长、教授李金才和种粮大户徐淙祥,是一对认识了16年的老朋友。


“2006年,太和县开始实施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我们安农大科技攻关团队应邀前来,在老徐的承包地中落实小麦超高产攻关田100亩,开始携手共同向小麦高产优质高效进行攻关。”李金才说。



为了应对气候变暖,预防冻害和倒春寒,提高小麦产量潜力,李金才提出逐步降低春性品种面积,扩大半冬性品种的比例,完成了太和县新一轮的品种更替,大幅度提高了小麦单产水平,为北纬33度地区通过优化品种布局增加小麦产量起到了重要示范作用。


通过不同品种连续多年的品比试验,李金才团队还筛选出一批适合太和县生态环境的高产与超高产品种。“像周麦22、济麦22、烟农999、泛麦5号等品种,每年可以稳定达到亩产600公斤以上!”李金才介绍说。为了配合这些超高产小麦的生长,团队研究弄清楚了产量背后的形成规律,总结出不同生长阶段对氮磷钾养分吸收的特点及阶段变化规律。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实施后第一年,我们项目实施总面积为70.5万亩,总计增产4631.9万公斤,增加效益6299.45万元;第二年实施总面积为71万亩,总计增产4245.64万公斤,增加效益6113.72万元……”谈起携手奋战的岁月,李金才记忆深刻。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的实施,带动太和县小麦持续增产,2007年、2008年连续被评为国家粮食生产先进县。


又何止是一个李金才。自2012年起,安农大逐渐选配了50多名资深教授分别担任蔬菜、水稻、玉米等产业联盟的首席专家,带领300多名该校中青年专家组成了一支农业技术推广团队:肉羊养殖专家张子军,扎根定远县建立起江淮分水岭试验站,陆续为定远县农业量身定做出包括肉羊养殖在内的“九大产业联盟”;汪承刚是蔬菜产业联盟首席专家,针对岳西、金寨等高山地区夏季气候冷凉的特点,他带领团队经过多次实地调查分析和反复实验,选育出新品种蔬菜30多个,并研制出高山蔬菜栽培技术,高山茭白、高山野生茶都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直接带动当地农民脱贫摘帽;皖南综合试验站水产首席专家丁淑荃在传授养殖水产之余,还指导黄山地区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实现了“亩产千斤粮、亩增千元钱”的目标;蔬菜产业联盟首席专家徐文娟本来的专长是蔬菜栽培,她敏锐地发现小龙虾市场利润非常可观,于是动起脑筋,搞起“莲藕——龙虾”栽培模式……


因为他们相信,农业院校的师生就应该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只要国家有需要,只要农民朋友们有需要,自己就一定是最值得信赖的依靠。(陈婉婉)


来源:安徽日报、安徽农业大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