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风流总在太原南丨谁是王琼?

沈侦探 小通店
2024-09-18
太原历史悠久,名人辈出。

明清两季稍微沉寂些,也有傅山傅青主这样的奢遮人物,可与天下豪杰煮酒相论。再数,就轮到王琼了。
可是,你真知道王琼是谁吗?

明史有传

有人说他是“明代三重臣之一”,可关于于谦、张居正的历史研究论文抑或小说影视比比皆是,谈及王琼的屈指可数,怎么让人相信三人可以并列?而且这个“有人”是谁,他说的就靠谱吗?


在他的老家汾东柳林(今刘家堡乡)和迁居的太原古县城一带,人们或多或少听说过“王双(音chuo)/尚书”、“天识字”,隐隐约约记得几个传说故事,但对这个老乡到底多厉害也是不甚了了。


正月里无事,且听小王慢慢道来……


话说公元1484年,也就是明成化二十年,26岁的山西后生王琼赴京赶考中榜,是为二甲第二名进士(状元是浙江人李旻,时年三十九岁)。


▲(甲辰科题名碑  来源:国家图书馆)


考个进士有多厉害?大家或许读过《范进中举》,而举人和进士之间差距之大估计疯了的范进都不敢想;而这个二甲第二名,大约就类似全国第五名的样子(一甲只有三人),而且是三年一次大考的第五名,这也是明朝文臣的敲门砖,连进士都考不上的就别想“安邦定国”当什么重臣了。


可这个第五名的二甲,又不像前三名可以直接入翰林院;而“非翰林不入阁”在明中期已经相当成熟。由此奠定了王琼一世兜兜转转任劳任怨,功勋卓著也终究未能入阁的遗憾,也埋下了与首辅杨廷和不和的根本原因。


据明·万历年间编撰的《吏部职掌·文选清吏司·进士除授》记载:二甲进士在内除主事,在外除知州;三甲进士在内评事、太常寺博士、中书舍人、行人等官,在外推官、知县。于是王琼转年被授予工部屯田主事(正六品),正式进入了官场。


历练数年之后王琼迎来人生的第一个重任,也是成名一战:治理漕河。


三年治漕宝剑锋从磨砺出

这一年是弘治六年,王琼三十五岁。


我们先说一下什么是漕运。古代中国所谓“盛世”都说什么“国泰民安”的虚话,而“民安”的一个重要标准,很简单就是能填饱肚子,尤其是国都和行政的运行更离不开粮食,漕就是指通过水道运输粮食,比陆运的损耗要小不少;



以隋唐二代为例,为何皇帝经常就从长安跑到洛阳去,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漕运有限,运到关中的成本实在是扛不住,所以往东就近“接粮”……


等到了明代,于湛的《运河题铭》说得更清楚:“国家定鼎燕京,仰借东南朝税四百万担,以资京师,为此漕渠一脉,为之咽喉”。


虽然是“咽喉”,时间一长,也难免积弊丛生;王琼出任都水郎中后一方面整肃河道编制,建立法规,一方面稽查核对,二年后“盈银三万两有奇”……


《漕河图志》附图


这还不算,离任时刻了一部流传至今的《漕河图志》,虽然说有前面王恕的《漕河通志》(已佚)为基础,但经过王琼实地考察增删后的这部书,历任官员按图索骥,竟然丝毫不差(至于因此影响到此后运河专志以及其他江河专志的编纂且按下不表),朝野公认王琼办事“秉公识体”,且又能“力定毅足”,“敏练”形象从此树立。


一朝平叛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业绩如此出色,接下来的几年,宦途也相对顺利。先后历任山东、河南参政、河南右布政使等职。到了正德年间,又升右副都御史督盐政,再任户部右侍郎,转迁吏部右侍郎。


这时刘瑾当权,炙手可热。王琼被撵到南京任吏部右侍郎。等刘倒台后才回京任户部右侍郎,兼任左都御史,到正德八年升为户部尚书,正式步入朝堂重臣之列。


而此时距离正德朝乃至整个明代最有传奇色彩的“宁王造反”还有六年。而恢复其护卫的事已几经反复,朝中也是暗流涌动,收受宁王贿赂的重臣比比皆是(包括内阁首辅杨廷和),以致嘉靖朝礼部尚书感慨:濠未反时,多内交士夫,凡所餽,皆有记籍。濠诛後,阅馈籍,惟厚斋梁公、晋溪王公无受


为啥说是最有传奇色彩?因为这一场叛乱有所关联的正是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和明代第一人才王阳明。而不太为人所知的是和王琼也有莫大的关系。


王守仁(1472-1529)

后世声名显著的阳明先生叫王守仁,也曾得罪刘瑾被贬斥偏远地区,正德十年王琼改任兵部尚书时,他还在南京鸿胪寺卿任上混日子。王琼赏识他的才能,举荐他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安)、赣(州)、汀(州)、漳(州)等地,还给了可便宜行事的敕书、旗牌等。


用我们后世人的眼光来看,这个时候其实已经决定了宁王的命运。因为王琼是这么考虑的:“我以王某于江西,与之便宜行事者,不但为西洞诸贼而已,或有他变。


所以当王守仁因为气候原因肺病复发以及祖母病危等理由四次上书要求退休的时候,王琼都坚决没有同意,就是准备用在“或有他变”之时。


等宁王纠集号称大万大军起兵的消息传到京城,众人色变慌乱之际,王琼排众而出,敢断言“旦夕成擒耳”,并不是他能掐会算,只是早有准备罢了。没多久(前后四十多天吧)王守仁果然就把宁王抓住了,“率归功琼”……


王琼像 正德十五年文徵明绘


三百多卷的《明史》里,知人善任、任人唯贤(两人都不一定见过面)的标杆案例,就此诞生了。


这一年老王(琼)六十一岁,小王(守仁)四十八岁。

七旬安边不问乌桓路几程


宁王之乱虽然短暂,明武宗正德皇帝却趁机封自己“镇国大将军总兵官”,御驾南巡。可惜回京途中“不慎”落水,导致身体“不豫”,半年多后就驾崩了。

明代宫廷画《出警入跸图》

王琼此前已转任吏部尚书,正得武宗的看重;虽与首辅不和,仍然期待大展身手。可这武宗一去,杨廷和的内阁与后宫议定,也不与王琼为代表的外廷九卿商议,迅速迎立了后来的明世宗嘉靖皇帝。


四月底嘉靖即位,五月杨廷和就安排党羽弹劾王琼,下狱。还打算“坐交结近侍律论死”,终因王琼“功不可泯,善不可掩”,最后“谪戍绥德”。

 今在陕西榆林

王琼在绥德居住于月宫山上的石窟,自署“晋溪洞”,如今也成为一处名胜。他还与当地名士常相过往,寄情山野之余写下了一部后世研究明朝政治体系的重要参考文献《双溪杂记》。


就在“晋溪洞”,他等到了杨廷和黯然致仕的消息,自己也“还籍为民”;回到老家太原新建的“晋溪园”,又等到了起复的诏书,出任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提督三边军务!


这一年他已经七十了!却一改绥德时“世态浮云一笑看”的淡泊,奋言“欲挽天河洗玉关”,迅速整装远赴西北,出兰州、凉州、先后驻酒泉、嘉峪关等,为国安边。


从嘉靖七年到嘉靖十年,不足四年的时间里先后收复哈密、击退鞑靼入侵、平定土番叛乱等,并开放边境互市,提倡和平相处,友好往来,西北军政民情焕然一新,史载诸番荡平,西陲无事”,以至于诸地人民乞守臣奏请朝廷,“欲久留王琼”在西北。


 《北虏事迹》所附《守边图》

在这期间,王琼总结了历代守边得失,收集条例、舆图等,还编著有《北虏事迹》《西番事迹》各一卷,以为后世借鉴。


嘉靖十年(1531年)年底,返京改任吏部尚书。转年七月逝于任上,享年七十有四。


泽及后世晋溪书院今犹在


王琼生前已连进“三孤”(少保/少傅/少师)、“三辅”(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太子太师),已是当时少见。死后又追赠太师,有明一代吏部尚书而追赠太师的连他在内也仅有三人。又议定谥号“恭襄”,按照旧时谥法“尊贤敬让曰恭、敬事供上曰恭、执事坚固曰恭,辟地有德曰襄、甲胄有劳曰襄”,当时后世均认为名副其实。


▲ 恭襄公祠  @马立明摄


朝廷诏令工部监造坟茔于太原县蒙山脚下(后有王家坟村),礼部尚书霍韬撰神道碑。又诏令建“恭襄公祠”于晋溪园之西,祠前两棵银杏树如今已是秋日晋祠最受欢迎的打卡点。


▲ 王琼塑像


中奉恭襄公像,左右列四总兵像,匾额“山高水长”,后人王惠清末重修时撰联镌于两旁:举朝汹汹,谁知讨擒宸濠,此事已付王新建;公论啧啧,试看总督甘陕,厥功何如杨应宁”。


▲ 晋溪园“复原”图  @郭永安绘


祠东为晋溪园,王琼在给友人信中提到:“儿辈近为我营一供老之所,池馆之间剩植花竹,稻畦蒲沚,烟汀水濑,弥漫极目,颇得秀润闲雅之趣”。王琼死后其子改为晋溪书院,叠经明清两代300余年,先后有近万名学子在这里读书,可谓泽及乡里。三十年前再次重修后,分为前后两进院落,增设子乔祠,更成为海内外王氏族人祭拜之所。


第一届世界王氏宗亲恳亲联谊大会


纵观王琼一生敏练任事,才高自守,所作所为称得上是为国为民,只是囿于明中后期愈演愈烈的“党争”,加上清代的一些篡改(如《北虏事迹》还得改成《北边事迹》等),一直有些道貌岸然的批评声音,也一直被有识之士所驳斥。


太原县张友椿受王琼后人王惠所托,作《王恭襄公年谱》;近代山西文化名宿大儒榆次县常赞春在序中说:“有明一代,决大疑,定大难,为重臣者,曰于忠肃、曰王恭襄、曰张文忠”。又说山西人“向鲜文华”,顾不上给老乡辩诬,连地方志都不怎么重视,也就不能怪外地人了……


明代自于谦(谥号忠肃)、王琼、张居正(谥号文忠)之后,别说“决大疑,定大难”了,连认真做事的都少了;“光说不练”的官员是越来越多,攻击做“实事”官员的风气越来越浓,到了崇祯朝,十七年就换了五十位内阁大学士……


后人论曰“天下之患,盖在治事之官少,治官之官多”。倘若像王琼这样的官员更多些,大明也不会内外交困,无可救药了……


所以从这一点上说,明朝三重臣,王琼侧身其列一点也不勉强,相反应该让更多人知道他!

编者按:关于王琼,其实有很多方面值得专门书写,今天只是从大众所认可的三个方面做一个梳理;今年将开辟专栏,专门发布王琼研究的相关文章,欢迎大家不吝赐稿。


相关阅读:

风流总在太原南丨老王家的那些事儿~

四十年前丨一位外国总理跑到太原南边一个村——

百廿年前:慈禧携光绪来到了太原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小通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