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公司│华大基因:区块链能否拯救被腰斩的市值
作者:王浠源
编辑:新一君
从诞生之初华大基因就头顶光环。
在人类基因组第五次会议上,华大基因创始人宣布代表中国承接人类基因组计划1%的任务,并因此获得有关部门的5000万支持。
第一时间破译SARA病毒基因组序列,并成功研发出非典诊断试剂盒。
收购纳斯达克上市公司Complete Genomics,实现从中游代工到上游基因测序设备提供商的逆流而上,并成为除Illumina意外全球唯一可以大规模商业化生产二代测序仪的企业。
近期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在贵阳数博会上时,更是曝出“我的员工不允许有出生缺陷”“必须活到100岁”“不允许放支架(心脏搭桥)”“10年内可以合成任何生命”等金句,再一次让华大基因成为媒体的焦点。
而在5月30日闭幕的“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华大基因更进一步,发布《华大区块链白皮书V1.0数字化生命的价值交换》(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高调宣布进军区块链。
华大基因如此大动作布局当下热点行业,是真的计划在区块链行业有所作为,还是借区块链概念挽救岌岌可危的股价?
高估值低增长
还有一个月,华大基因上市满一年。4月9日晚,华大基因发布了《2018年的业绩预告》,差强人意的是,2018年第一季度,华大基因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500.00万元—1050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的幅度仅为0.62%—11.21%。
华大基因业绩已不复上市前的风采。
据招股书显示,2015年和2016年的公司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2.62亿元和3.3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832.05%和26.93%。
而到了2017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95亿元,同比增速降至18.86%,实现营业总收入20.95亿元,同比增长22.39%。低于各大机构研报给出的业绩预测值。
这份成绩单与华大基因过高的估值显然是不符的。
上市前华大基因估值高达190亿元,在遭遇一个跌停后,华大基因市值在380亿元左右,最后一轮入股华大基因的机构,账面浮盈也仅一倍左右。
然而自2017年7月14日上市后,华大基因在短短4个月内,股价由发行价13.6元涨破260元,市值旋即破千亿,一度跻身A股医药类上市公司市值第二,风光无限。
与同行业的另一家公司Illumina公司相比,华大基因的利润只是其零头,但市值规模却是其三倍。作为行业内最上游的公司,Illumina产生利润的能力要比华大基因高很多,华大基因很多设备就是购自Illumina。华大基因如此高的市盈率显然是不合常理的。
在2017年11月7日达到股价最高点后,华大基因的股价开始出现下行趋势,如今在108元上下浮动,市值仅余435亿元左右.股价从260元跌至108元,跌幅高达58%,华大基因急需挽回投资者信心。
搭上区块链快车
无论有多么辉煌的历史,投资人看的还是公司未来的前景,近期大热的区块链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华大基因在白皮书中提到要建设一个Bass(Backend as a Service: 后端即服务)的开放式平台,提供包括个人数据确权与价值交互、罕见病公益、HPV保障计划、区块链与深度学习结合、农产品防伪溯源等具体应用场景应用。
比如华大基因已用测序、质谱和影像等技术方法对数千名员工进行了连续三年的贯穿组学检测、研究、初步证明了跨组学“4D大数据”模式是解读、检测健康与疾病状态的最佳途径。
华大基因由此为员工搭建了一套基于区块链的跨组学数据安全共享系统,支撑个人生命数据的价值实现。这是华大基因的首个应用场景,后续也将推广到与政府、医院、科研机构方面的合作。
又比如华大基因在临床注册审批中需要提交很多材料,由于环节众多,信息泄露的风险点不少,华大希望搭建医疗器械申报全流程管理平台,此平台的搭建有利于实现对设备,临床试验数据等机密材料的全程追踪管理,提升申报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华大基因独家提出了基因数字ID来实现数据确权中与链下身份相结合。
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个人数据确权,目前只能做到线上的可追溯和不可篡改。比如数字货币资产,可以理解为一串数据。这批资产如果在链上,就可以保证财产的安全性。但是由于链上身份和链下身份并不存在关联,一旦数字货币的“私钥”丢失或者遗忘,那么这批财产将会永久性丢失,这是目前区块链技术无法解决的难题。
但是华大基因利用基因数据可以让区块链上每次交易都使用不同的ID,这是因为基因数据是具有唯一标识的生物特征数据,且蕴含着大量多维度的敏感信息。因而由基因数据组成的基因序列能够精准对应每一个人的唯一身份,具有超强特异性。
若成功落地,将改变区块链链上链下数据脱节的现状,有利于推动区块链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区块链加持作用几何?
有分析师认为,华大基因业绩与估值不匹配可能是其股价逆势走低的主要原因,华大基因的股价还将持续寻找其应在的合理区间。提升股价的最好方式是提升业绩。
但是提升业绩似乎并非那么容易。
从2017年年报中可以看出,华大基因又加大了对市场的投入力度。2017年公司销售费用高达4.01亿元,同比增长22.62%,在规模和增速上远远超出研发费用。
为了摆脱上游设备和耗材供应商的控制,2013年,华大基因收购了美国测序仪生产商Complete Genomics,从而具有了上游基因测试设备的开发和制造能力。
在下游,华大基因布局全国多个城市的研究所,医检中心,并与各地医院、体检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由医院、体检机构负责推广服务,由此建立起了庞大的营销系统。
华大基因在全产业链上都做好了准备,但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逐年下滑的业绩。有行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基因测序市场远未成熟,除产前筛查与诊断(NIPT)的普及率高外,能够合法开展临床测序业务的寥寥无几,这些业务的规模也是平平,短期内不可能达到千亿、万亿级市场。”
而另一方面是逐渐加入竞争队列的各企业。Illumina入局目前测序产业链中增速最快的中下游产业链,据数据显示,Illumina在大中华地区2017年的销售额达到了18亿人民币,其销售对象包括药明康德,以及一批中国企业。还有一众华小系(华大基因离职员工创办的企业)公司也来市场上分一杯羹。
外部市场环境恶劣,业务没有新的增长点,或许是华大基因转而跨界,向区块链寻求增援的原因。从白皮书中可以看出,华大基因的区块链业务目前已经找到不少的应用场景,唯一欠缺的是需要时间将其落地。
在未来,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能否提升华大基因业务的效率,能否带来不可估量的价值还是个问号,但是就目前来看,区块链对提升华大基因股价还是有帮助的。
华大基因作为行业内唯一宣布进军区块链的公司,有先发制人的优势,如果之后区块链能成功嫁接到目前主营业务上来,那么便能打破目前的竞争态势,实现对华大基因的加持。
文章所载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且不构成投资建议
敬请注意投资风险
往期精彩推荐
【算力智库】现已入驻
今日头条 | 一点资讯 | 凤凰号| 企鹅号
搜狐新闻 | 网易新闻 | 喜马拉雅FM
欢迎搜索“算力智库”关注、转发
原创不易
如果您觉得此文对您有帮助
请按下方「点赞 ❤」鼓励鼓励小蒜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