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有言:“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尽终其天年。”相传在上古时候,有葛天氏之民,人人都能活到百岁。老人们鹤发童颜,充分享受上天赐予的寿命。
想要越活越年轻,一起来看看古人如何养生。
1、形劳而不倦
《黄帝内经》有言:“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
古代养生家认为,形与神是相互依存的。
即所谓的“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若要养好“形与神”,须得协调好“动与静”。“静”有助于培养元气,“动”能使元气更好地循环。
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适时适度的饮食习惯、坚持有效的身体锻炼。做好这些,能使精神饱满,从而让身体越活越年轻。我们不难发现,农村的老人,往往比城市的老人更硬朗长寿。
这得益于乡村生活,让他们保持了良好的劳动习惯。身体经常劳作,就不至于轻易感到疲倦。
真气平和调顺,自然寿命绵长。
2、心安而不惧
《黄帝内经》里说:“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
心态平和,不患得患失,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
人体内的生理活动,就能始终按照自然规律去运行。反观那些整天心事重重、活得战战兢兢的人,很少有能够长寿的。
中医养生之道,讲究的是“养心调神”。这与《黄帝内经》中,“心安而不惧”的说法是一致的。所谓心安者,在志为喜、在声为笑。喜悦的心情和愉快的笑声,远胜过世间一切保养品。
佛说:万物唯心造,随所住处皆安乐。内心安定、无有恐惧,因而能够自在洒脱。
3、德全而不危
《黄帝内经》有言:“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意思是,有些人之所以能活到百岁,动作灵活而不显得衰老,是因为道德修养的完备。
古人以“德”为立身之本。孔子曰:“大德者,必得其寿。”意思是说,具备高尚道德修养的人,往往越活越年轻。
孔子这番“有德者寿”的说法,实际是蕴含着医理的。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不悉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生之大经也。”关注公众号打坐站桩
养德,能够调理人的性情。由内而外地维护人的元气,使人长寿。
所谓德全,概括起来有八个字:性善,仁礼,知足,忍让。
谦和礼让、敬人持己,能够让我们免除忧患。保护形神不受伤害,进而可以益寿延年。
4、志闲而少欲
《黄帝内经》有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意思是,人的精神恬淡,无欲无求,真气就会存留体内。精神内守而不耗散,疾病又怎么能够袭来呢?
人要越活越年轻,就得学会掌控自己的欲望。
清代养生家李度远,深谙节欲养生之道。他倡导这样一种生活方式:
饮食简单,可以减轻脾胃的负担;
欲望简单,可以使精神保持清明;
少说话,有助于调理气息;
人际关系简单,可以洁身自好;
不沾酒色,就能清心寡欲;
减轻思虑,便可以免除烦恼。
凡事只需略少一分,便可以从中受益一分。吃什么都香甜,穿什么都舒服,生活质朴而满足。
图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对原文作者深表敬意。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敬请及时告之,我们会立即删除或做其他妥善处理。
更多精彩请关注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
神奇的随身净水器 碧玺水宝 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