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酷学速递Vol.07 | 拥抱全面性教育,拥抱被忽略的欲望话语

同小语 同语II 2022-06-26

封面 | 来自网络

作者 | 大欣,14

编辑 | 阿鱼,Meng

排版 | 小金




欢迎来到青言新栏目!


酷学速递——

The Big Queer Theory & Review


本栏目将定期从性/别主题的学术期刊中,抓取最新的、反映本土经验的人文社科领域研究。


每期,我们将会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汇编,整理相关研究的内容与方法,期待与性/别研究者或兴趣者共同分享相关研究的选题与操作方法。我们也欢迎大家提供感兴趣的议题,分享交叉性话题下的独特经验


在酷学驿站五月份的群内讨论中,儿童性教育成为被热议的话题之一。被性侵女孩的报道、儿童教材中涉嫌美化性骚扰的插画,都让我们开始再次思考性教育的重要性


一方面,性教育资源在现实生活中的传播途径和获取方式影响着大家对于性教育的态度;另一方面,性教育理论在人文社科研究领域的发展以及学界对性教育现况的反思同样影响着大家对于性教育的认知。


在本期推送中,我们将侧重于后一方面的内容,分析学术研究性教育相关的理论发展以及对于性教育话语体系的反思





本期探讨的主题

性教育:理论发展与话语体系反思




除去人体发育、性行为、性健康和性暴力的知识,

性教育还可以包含什么方面的内容

 

当酷儿理论被应用于性教育,

性教育会有怎样瓦解异性恋霸权的可能性?

 

当性的话语被纳入社会规训

我们可以如何审视以及反思性教育的话语体系?

……




I


性教育,不仅仅是“性”教育



《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2018修订版》



[作者]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

联合国人口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联合国妇女署、世界卫生组织


“性教育课程具体的方法指导和性教育在人权和社会平等框架内的地位”


联合国发布的《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强调了「全面性教育」的概念——


「全面性教育(Comprehensive Sexuality Education,CSE)」是一个基于课程的教育指南,探讨对性的认知,以及性的情感、身体和社会意义。「全面性教育」旨在培养相互尊重的社会关系和性关系,帮助儿童和年轻人学会思考Ta们的选择会如何影响到自身和Ta人的福祉,并使Ta们学会维护自身权益。「全面性教育」不仅包括有关人体发育、性行为、生殖健康、暴力预防的内容,同时包含培养健康人际关系、提升个人交流和决策能力、理解社会文化环境和自身价值,以及了解社会性别建构和多元性别的知识。





II


以酷儿性教育,解构异性恋正统主义



《性教育下的酷儿教育学》

Queer Pedagogy in Sex Education



[作者]


George Drazenovich


[关键词]


性教育,LGBTQ,酷儿,心灵教育,身份

Sexuality Education, LGBTQ, Queer, Spiritual Pedagogy, Identity



“心灵教育与性教育交叉的理论实践”


该研究开篇指出,LGBTQ群体在以走入公众视野、进入公共话语的方式争取了更多空间的同时,大众媒介针对该群体形成的惯性叙事(如标签化、商品化某特定群体)却增加了客体化、甚至是孤立该群体的风险。本文作者提出,教育工作者应该侧重研究如何以批判性的思维去解构性别身份,如何为青少年理解自己性别身份的方式提供更多可能性,使青少年能够自主对抗主流媒体在呈现LGBTQ身份时可能存在的误读。


本文同时讨论了「酷儿教育学」对于发展「全面性教育」的意义。酷儿理论为揭示社会主流的异性恋霸权论和性别二元论提供了支持;因此,考虑到大众媒介对“性教育”的局限认知,扩充“性教育”这个概念的定义,解构对性别身份的“常态化理解”成为了以「酷儿教育学」为核心的性教育重点。作者提出心灵教育(spiritual pedagogy)的概念,强调在性教育中不仅要质疑固有的性别认同,发展多元性别理念,还要了解和分析在身份认同形成过程中的多种情感体验。具体表现可以是,在青少年性教育课程中加入譬如“在公共舆论领域对性别身份的剥削、碎片化理解、他者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了解和分析,在区分和批判现象的过程中为对自身性别身份的解读注入灵活性和主体性。





《邀请酷儿理论莅临学习科学的课堂:从酷儿的角度学习性教育》

Inviting Queer Ideas into the Science Classroom:

Studying Sexuality Education from a Queer Perspective



[作者]


Mattias Lundin


[关键词]


 异性恋正统主义, 酷儿理论,学校,性,性教育

Heteronormativity, Queer theory, Schooling, Sexuality, Sexuality Education



“如何运用酷儿理论的分析框架

解构异性恋正统主义”


本文的作者介绍了在性教育的领域,生物学/惯例中对于性的定义和非二元对立的分析角度存在紧张关系,而酷儿理论提供了解构异性恋正统主义(heteronormativity)的重要方法,因为当采用酷儿理论的框架与视角时,性欲望可以与生理性别分离。


Lundin具体提出了四个在学校性教育的教学实践中解构异性恋正统主义的框架。第一个是重复行为被常态化的框架:在这个框架下,教师和学生需要识别出日常行为里无意识重复和再生产的异性恋的常态。第二个是性别二元对立的框架:在此框架下,教师和学生需要意识到男性和女性以及与此相关的男性性别角色和女性性别角色的二元对立是伪命题。第三个是性取向被区分的框架:在此框架下,教师和学生可以了解自己对于非异性恋的偏见。第四个是等级秩序的框架:通过此框架,异性恋以及非二元性别之间的权力关系被可视化。这四个框架可以应用在性教育的授课过程中,从而使得异性恋正统主义被识别并且被解构。




III


透过话语分析,重新审视性教育


【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在《性史(History of Sexuality)》中提出了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福柯提出虽然西方在维多利亚时代存在大量压抑性(sexuality)的话语,但实际上这些话语反而使得有关性的话题被广泛讨论。更近一步,有关性的话语被社会机构(institution)纳入体系,成为具体规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产生了规训人口(population)的作用。


在福柯之后,很多学者开始使用话语分析的方法,分析某种话语产生的历史条件、话语的逻辑(例如话语表述中什么被强调而什么被忽视)以及这种话语产生的社会影响。


在关于性教育的文献中,很多学者采用了话语分析的方法分析在性教育中什么内容被强调,反思什么内容被忽视,并研究性教育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



《性,学校,和青少年女性:被忽略的有关欲望的话语》

Sexuality, Schooling, and Adolescent Females: The Missing Discourse of Desire



[作者]


Michelle Finea


[关键词]

 

性教育,话语体系分析,性欲望,主体性,受害者

Sexuality Education, Discourse Analysis, Sexual Desire, Subjectivity, Victimhood



“青少年女性如何在教育课程的话语体系中被塑造成为没有欲望主体性的受害者”


本文的作者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性教育课程中针对青少年女性的性教育话语,指出了话语逻辑中被强调和被忽略的部分,以及它们的社会影响。


在公立学校中,有四种类型的性教育的话语表述比较常见。第一种是把青少年的性行为和暴力等同。本观点的支持者认为异性间的性行为本身就是带有暴力和强迫性质的。讲述性(暴力)的话语被认为会对青少年产生消极影响,因此,本观点的支持者认为性教育本身是消极的并且不应该出现在学校课程中。


第二种类型是将性行为和受到侵害等同。此观点是20世纪80年代的主流观点,它强调了女性青少年在面对男性的侵害者时是容易受伤的,性教育会为女性青少年提供自我保护的方法。


第三种类型是将性行为与个人的道德相联系,这个观点与女性的主体性相关。尽管颇具道德主义色彩,但只要做出的决定是为了婚前禁欲,女性的决定就是被重视的。


第四种类型是有关性欲望的话语。这种话语在官方或者正式的性教育课程中非常少见,基本是在青少年女性的日常交流中出现。Fine提出,青少年女性对于性有双重感受:她们一方面拥有对于性的好奇和欲望,一方面被容易受伤害的焦虑影响。尽管她们会在日常交流中表达自己的欲望,但由于正式性教育话语中女性欲望相关表达的缺失,女性的受害者地位依然被维持。更进一步,由于性教育的话语体系不承认女性在性关系中完整的主体性,两种极化的有女性参与的性关系范式被生产出来:已婚女性的经过同意的(consensual)性关系和青少年女性被强迫的(coercive)性关系。在上述的限定框架内,青少年女性被恒定地描述为受害者,并且不被认为是欲望的(desiring)和做决定的主体





《中国近现代的性教育》

Sex Education i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a:

Interrupted Debates across the Last Century




[作者]


Alessandra Aresu


[关键词]


 性教育,性知识,现代化,规训人口

Sexuality Education, Sexual Knowledge, Modernization, Population



“具有历史时期特色的性教育话语

如何发挥规训人口的作用”


Aresu通过分析近现代中国的性教育政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探究了性教育和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这篇文章同样用了福柯的研究方法,旨在分析在性教育的话语被纳入国家社会机构后是怎样被用来规训人口的。根据Aresu的研究,性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塑造健康的、理智的、有责任感的、自我管理的形象来规训人们的性行为以及其它社会行为。


民国早期,性教育、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和反殖民主义紧紧相连。在现代化的话语体系中,管理人口”是“管理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人口的身体素质、女性解放,以及规范性欲和生殖行为被认为是提升人口质量的关键。因此,很多现代化学者提倡家庭和学校关注性教育。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性教育被纳入到集体主义的话语体系中,性教育的话语有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建设的特点。而到了70年代,有关性的话语在公共话语体系中被禁止80年代之后人口管理和人口统计的视角重新进入大众视野,人口的数量和质量被再次纳入官方的话语体系。伴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性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节育、优生、家庭规划等。90年代由于HIV/AIDS疾病的盛行,性教育越来越将重点转移到公共卫生方面。为了减少疾病的传播,有关禁欲的话语成为主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性教育的话语体系被社会制度影响并且对于规训人口起着重要的作用。





想了解更多,

欢迎参考文章末尾的文献列表

查找全文~



—————————  JOIN US  —————————


如果你对本土的性与性别研究感兴趣,

但在知网搜不到想看的文献?

 

如果你面对一长串reading list,

拖延症发作总是读不完

 

如果你正在阅读相关研究,

并且想结识在研究兴趣上契合的同好nerds

 

……

 

欢迎加入“酷学驿站”,一个良好的研究交流平台等你来!更有同好伙伴们敦促你完成你的阅读KPI,让你读文献再也不孤(拖)单(延)!

 

这里欢迎你分享并讨论与本土相关的多元性别学术热点话题,研究领域可以是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文学、艺术、心理学、医学、性别研究、文化研究等不同学科。

 

我们鼓励群内的小伙伴踊跃发言并定期在读文献分享到群共享文献池中


友情提示:潜水可能会被野生TA无情地踢出群哦~

 

如果想更深度参与青言项目,我们会在驿站伙伴中招募朋辈写手团队,为【酷学速递】栏目供稿,届时更有青言精美周边等你来拿!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报名表

通过初筛后,小助手会联系您入群~





文献列表(按本文发布顺序):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联合国人口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妇女署、世界卫生组织.(2018). 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修订版). https://china.unfpa.org/zh-Hans/publications/itgse2018

2. Drazenovich, G. (2015). Queer Pedagogy in Sex Education. Canadian Journal of Education / Revue Canadienne de l’éducation, 38(2), 1. https://doi.org/10.2307/canajeducrevucan.38.2.07

3. Lundin, M. (2014). Inviting queer ideas into the science classroom: studying sexuality education from a queer perspective. Cultural Studies of Science Education, 9(2), 377–391. https://doi.org/10.1007/s11422-013-9564-x

4. Foucault, M. (1990).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Vol. 1: An Introduction (Reissue ed.).

5. Fine, M. (1988). Sexuality, Schooling, and Adolescent Females: The Missing Discourse of Desire.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58(1), 29–54. https://doi.org/10.17763/haer.58.1.u0468k1v2n2n8242

6. Aresu, A. (2009). Sex education i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a: Interrupted debates across the last centu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29(5), 532–541. https://doi.org/10.1016/j.ijedudev.2009.04.010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填写表单,

领取由同语制作的多元性别系列课件



相关阅读


最新研究《中国多元性别未成年人的生活与权益》全文首发

(另附沙龙回顾⑤)


2022同看两会 | 关于多元性别的校园教育与社会公平,两会说了什么?


酷学速递 Vol.6 | “学校对于你来说,是否是一个良好的教育场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