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保护玫瑰少年,从校园与网络暴力防治和全面性教育开始
▼在上个月发布的先导篇中(不幸被删,请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同看两会」向大家简要介绍了两会的基本概念,以及社会公众建言献策的渠道,和可重点关注的议题。接下来的「同看两会」栏目会连续推出两篇有关两会议案和提案具体内容的讨论文章,从多元性别视角出发,着重关注多元性别未成年人及女性群体的权益保障问题。本篇为第一篇,分为两个专题:未成年人暴力防治和性与性别教育。本文为精简版全文获取请扫描二维码I布满伤痕的彩虹角落未成年人校园与网络暴力防治近年来,“校园欺凌”“网络暴力”相关事件的社会关注度和讨论度不断攀升,针对性倾向、性别认同和性别表达的性别暴力事件的发生也让公众开始关注性别暴力中“多元性别”的侧面。2022年,山东艺术学院19岁的男孩高彦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据其好友晒出的聊天记录显示,高某疑似因同性恋身份一直以来遭到班主任的恶意歧视,最终不堪压力选择轻生。2021年,北京16岁的男生小豪(化名)通过匿名投稿平台“学生墙”发布数张截图,披露了他自己因身为同性恋而在校内遭到欺凌、施暴者辱骂、教师姑息处理,并最终患上严重心理疾病的痛苦遭遇。小豪发布于网络平台的自述手书1.1多名代表和委员提交防治未成年人校园和网络暴力的议案和提案全国人大代表齐秀敏:建议加大对网暴受害者的救助保护网络平台应防患于未然,及时识别、处理,掐灭网络暴力的“火苗”;建议完善对被网暴者的实时保护机制;完善对网络平台不作为的问责机制。全国人大代表李东生:建议尽早出台反网络暴力法尽快出台《反网络暴力法》,制止网络暴力的相关法律法规亟待完善成具体的法律;建立网络暴力黑名单机制与监察执法体系,将涉及网暴行为的个人或机构列入黑名单,对其采取限流、禁言、关闭账号等处理措施。全国人大代表彭聪:协同落实,共建平安校园加强未成年人保护,针对校园安全管理、儿童和学生法治教育、预防性侵害、防控校园欺凌等工作,各级检察院应与教育行政部门协同落实,共建平安校园。全国政协委员魏新:建议加强校外学生欺凌防治,整合社会力量及时发现并制止进一步加强校外学生欺凌防治。现阶段校外学生欺凌主要特征呈现三个“难”,即及时发现干预难、有效处置惩戒难、二次伤害阻断难。魏新建议,整合社会力量填补校园外“视野盲区”,及早发现、提前制止欺凌。针对低龄未成年人实施欺凌的行为,魏新建议细化更具惩戒意义的措施。魏新还建议规范网络空间内容传播,严防二次伤害。
2023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