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采访40位内地及港台拉拉,谈谈反T和「T压抑假说」|转载

FingerOut作者 同语II 2023-05-15

如果你关注大陆的女同性恋社交平台,会隐约发现一些PPL风头正劲的蛛丝马迹。几年间,女同性恋社群中流行一种质疑T/P分类很「异性恋」的女权主义批评,「铁T婉拒」风浪过盛令大家开始不约而同地将状态改为「蓄发中」。


在这样的背景下,Carman采访了40位来自大陆及港台的拉拉,想弄清「打铁」(反对T)现象背后的原因。


我们曾经怎样参与了「帅T」文化?

对不再是T的女同性恋而言,

T是种「虚假的」女同性恋身份吗?


「真正的女同性恋气质」存在吗?

不做T后大家去了哪里?


今天的推文根据Carman的博士论文改写。她在亚洲酷儿网络论坛(Queer Asia)分享研究成果后,引发了越来越多中文女同社群的讨论。欢迎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获取原论文下载链接。


本文共 18,004 字,预计阅读时间 40 分钟。阅读过程中,可以善用公众号右上角菜单的「浮窗」功能暂时停顿。




Carman访谈的对象来自大陆、台湾和香港,因三地的女同性恋社群文化存在一些差异,为方便后续阅读,需要在最开始先对一些概念进行简单解释:


T/TB/Tomboy

(直译为「假小子」)

Tomboy是本文的核心术语,在当代中文语境中,Tomboy是指女同性恋关系中的男性化角色和/或女同性恋的男性化性别表达。Tomboy在香港通常缩写为TB,在大陆和台湾则缩写为T。本文简称为T。


台湾

大陆

香港

T/Po/不分 


台湾女同性恋使用的一组第二性别身份概念。T是Tomboy的缩写,Po指老婆的「婆」,通常缩写为P,这个词指的是T的规范性别化的女性伴侣。T、P的概念都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2000年代后,台湾的女权主义女同性恋开始用「不分」来混合TP,新的混合方法也出现了新的混合身份(如「不分偏T」「不分偏P」)。


台湾

大陆

香港

T/P/H


1990年代,大陆的女同性恋通过互联网进入了台湾女同性恋的网络空间,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大陆女同性恋开始采用台湾女同性恋的T/P分类方法,后来产生了H(英文单词half的缩写)的新分类,指T-P之间的一个中间点。


台湾

大陆

香港

TB/TBG/pure/no label


TB是Tomboy的缩写,TBG指Tomboy Girl,这个词是英语中的「假小子的女孩」的缩写,被香港的女同性恋社群用来指代TB们的规范性别化的女性伴侣。TB在香港最初也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但并不清楚TBG什么时候开始使用。21世纪初,也由于女权主义的影响,除TB、TBG外,出现了pure这一身份(最初指非分类),但2010年代末,pure的含义发展成指代双方都女性化的浪漫关系配对(类似于大陆的PPL),no label取代了它作为的非分类的标志。

*以上概念的使用有复杂的历史背景,作者在论文中有详细考证,如感兴趣,请阅读原论文。


*请注意:本文所引用的采访使用中文完成,再翻译为英文写作。由于原中文采访并未形成文稿且原采访录音获取困难,本文所有引文由英文版本直接翻译,译者尽量保留原意,但与受访者的原话存在差异。




2019年的1月,台湾网络杂志《妇女》一篇文章高调呼吁女同性恋停止自称为T/P,作者质疑T/P实际上是在将异性恋二元强加给自己,呼吁女同放弃T身份,再次恢复女性气质。这在当时的香港及台湾女同性恋中引起过大量讨论。数月后,北京同志中心在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另一篇相似的文章,同样呼吁大陆的女同性恋不要再把「限制性的」「异性恋」身份强加于身。由此可见,当今大陆、香港和台湾女同性恋对T/P的正当性有一种共同的质疑。此论文旨在分析三地女同性恋如何理解Tomboy的概念。


这篇论文借鉴了那些在曾经流行的T文化和新出现的反T女权主义情感夹缝之间的故事。它探讨了许多决定放弃T的身份以寻找其真正性别的女性的故事;那些转向美国同性恋媒体希望找到「真正的女权主义女同性恋」代表的女性;那些挣扎在自己是不是T的问题上的女性;以及那些在自我寻找的过程中不再将自己视为女同性恋或女性的人。它分析了当代关于T的论争如何反过来塑造了这些人群对性别、性身份、自我、地理和文化的思考方式。



2006年,在香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女同性恋在线论坛Blur-F浏览一个又一个帖子时,你会看到其他Blur-F用户的一张又一张自拍。手机摄像头在当时还是个新鲜事物,窥探普通陌生人私生活的经历对你来说一点也不熟悉,但这种不熟悉的感觉实际上使它更加令人兴奋。很快,你注意到所有这些照片都有重复的模式:她们都是T。照片上的人都很年轻,看起来在15岁到18岁之间,大眼睛,脸很好看。她们的发型介乎短发和中长发之间,修剪至颈部、肩部和背部的位置。她们让你想起了一些男性明星,但她们有一种更柔和、吸引人的特质。你意识到有些自拍照并不是由本人上传的,而是从其他地方搬过来转贴到这里。你意识到这些照片中的人是来自台湾的T,她们在一个叫Wretch的台湾网站上发布自己的照片。你知道她们在这里和那里都有大量的粉丝。你继续浏览这些照片。


——这是Carman自己年轻时的记忆。12年后,27岁的她从香港到上海、广州,再从那里到台北,与女同性恋们谈论Tomboy。每当她遇到一个二十多岁到三十多岁的受访者这种「2000年代的Tomboy文化」就会经常在谈话中出现。随着时间推移,Carman意识到她们在访谈中所说的都与她们对这段历史的回忆有关,而她的分析也必须从这回忆开始。


但要为这些过去的经历找到一个术语来下定义是相当困难的。Carman的几个受访者称其为「帅T潮流」、「那些年」或「我们年轻时」。它是我们集体参与、现在还记得的东西。


「2000年代的Tomboy文化」不仅包括关注T网红的经历,对许多人来说,它还包括自身的T装扮和恋爱经历。但在2018年,大多数的受访者都否定自己T的过去。


这段2000年代的历史是如何被现在的自己重新定义的?受访者们说:


有些人说,TBG很容易变直去和男人谈恋爱,TB不可能。但是事实真的不是这样的。关键因素是年龄。当你高中毕业即将上大学的时候,最容易变直。你是不是变直,跟你是TB还是TBG没有关系。许多人以为只有TBG才会变直,但实际上TB也会。你遇到的人越多,观察得越多,你就越能意识到这一点。在我们那个年代,做TB只是一种潮流。

Leslie,30岁,行政人员,来自香港

曾经以TBG的身份参加社交

现在自我认同为no label



我们十几岁读女校的时候,很多人看到T的风格会想,「哦,我可以穿成那样」,然后她们开始穿着成T的样子。也许她们中的一些人实际上是女同性恋,但也许她们中的一些人不是……对大多数人来说,成为T只是一个过渡阶段,它不像女同性恋那样是一个永久的身份……TP情侣通常在高中毕业时分手,我高中时认识的很多T上大学后开始变直……当然,很多P又开始和男性谈恋爱,但外表上的变化不是很明显。从我看到的情况来看,那些T的变化非常明显(因为她们的外表从男性化变成了女性化)。

PP,28岁,教育杂志编辑,来自台北



我记得我是在2000年代从网上论坛了解到T和P的。论坛上的人说,这些标签来自台湾。那时候有很长一段时间,有一波台湾的T网红,她们在大陆真的是很红,Nick之类的。我不知道。我觉得她们都是一群孩子,她们什么都不懂,但是她们对大陆的年轻人却产生了这么糟糕的影响(那时的年轻人只是在模仿这些网红T)。

Jerry,34岁,编辑,来自上海



根据这种观点,在成长过程中,成为T只是一个过渡阶段。Carman指出,这种观点否定了两种可能:第一种是这些T其实一直是双性恋;第二是她们可能是因为家庭反对被迫放弃青春期的男性气质和同性爱。相反,受访者认为2000年代的年轻女孩是帅T文化的受害者。她们认为那时的T是判断力受损、无法为自己作出成熟决定的小孩子。她们错误地模仿有吸引力的T,直到进入成年早期才克服了这种不良影响。换言之,受访者认为成年后的性别取向和性别气质才是真实的,而青少年的认同则不是


对受访者而言,「2000年代的Tomboy文化」是一个集体错误


当年流行的T造型?就是Kim这样的!她的发型就是那时候的十几岁的T会剪的头。Pie也和我知道的那些年的P一模一样……所以也许《Yes or No》中的Kim和Pie也会分手,等她们长大后变直。谁知道呢?……总之,那部电影只是一个异性恋爱情故事

PP,28岁,教育杂志编辑,来自台北


*Kim与Pie是泰国电影《Yes or No》的主角。Carman的采访问题根据几部含有经典T形象的亚洲影视作品设计,因此采访内容有不少对这些影视文本的讨论。更多信息请参考原论文。


Kit:那些绝对是垃圾……《Yes or No》《错了性别,不错爱》什么的。我只会在做家务,需要背景噪音的时候,才会在电视上放它们。我永远不会坐下来,真正地去看那种垃圾……你试试用一个没有吸引力的胖子主角拍一部这种电影,那种肚子比乳房还大的、穿着法兰绒格子衬衣的TB主角,看有没有人愿意看这个!整个故事都是在说这个TB很帅,然后一个直女爱上了这个很帅的角色。《Yes or No 2》更糟,它只是两个直女为了一个帅哥争风吃醋的故事!就是这样!!!这些基本上都是异性恋故事,而且都是垃圾


Carman:观看《Yes or No》和《错了性别,不错爱》是否改变了你理解TB和TBG的方式?


Kit:一点也不。这只是把异性恋关系强加给同性恋。


Carman:你在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看待TB和TBG的吗?她们和异性恋情侣没有什么不同?


Kit:是的。她们只是在强化相同的性别二元结构。

Kit,30岁,零售行业,来自香港



我觉得米乐只是在作秀。她在炫耀她的长相,让直女喜欢上她……她穿得很假,还有她的头发、衣服,还有她的态度……我觉得小柔只是爱上了一个有吸引力的、男性化的人,她忘记了这个人其实是个女孩。

Leslie,30岁,行政人员,来自香港



*米乐与小柔是大陆网络剧《错了性别,不错爱》的两位主角


在女校的时候,我们对女同性恋的了解仅限于TB和TBG,TBG崇拜并喜欢上有吸引力的TB。TB通常会一种体育运动,就像米乐一样(一名篮球运动员)……小柔就像我多年前认识的那些喜欢上很帅的TB的TBG一样……我只是觉得整个场景都很过时,在这个时代,这真的不应该是女同性恋在屏幕上的表现方式……它太异性恋了

Piper,27岁,财务规划师,来自香港

自我认同为no label




那时候很多年轻人模仿那些网红T。她们都穿得像Nick,但她实际上就像个男性。我特别不理解。如果你真的是一个女同性恋,为什么要喜欢上一个看起来就像一个男性的女性?

Jerry,34岁,编辑,来自上海



以上受访者对T影视的反应有几个一致的中心思想:第一,她们认为T靠外表欺骗了直女,但直女内心仍然是异性恋;第二,《错了性别,不错爱》反映了现实世界中T/P青年的求爱,镜头有意聚焦于米乐,以使观众对她产生欲望;第三,青少年T只是在模仿网红,她们和喜欢T的少女都一样不成熟。


这就是受访者们对过去的T文化的重新定义:视之为一种T/P双方都被欺骗的骗局。


对受访者而言,骗局受害人不只是外人,还包括她们自己:


大概在我们上高中的时候,我们以为女同性恋只有两种类型。在网上的女同性恋空间里,我觉得我不得不选择成为其中之一,我没有选择,只能说我是T或P。然后,直到很久以后,我上大学了,才开始意识到……

PP,28岁,教育杂志编辑,来自台北



那时候,我们只有这种二元对立——选择仅限于A或B。如果你不选择这个,那么你就被迫选择另一个……这就是我在高中时的情况,我以为只有A和B两种选择。但现在我知道还有A、B、C、D和E选项!我大概在十年或八年前才意识到这一点。

Kit,30岁,零售行业,来自香港



我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被女孩吸引。整个社会这么强烈地相信性别二元论,所以我的第一个想法是,我生错了性别。我觉得我是个怪胎,当时非常痛苦。但随着我年龄的增长,我意识到有一种东西叫做同性恋。我在互联网上查了一下,发现了这个T和P的分类。我想,哦,那我一定是T。然后我就不去想了,也没怎么去想它……现在我知道我们不应该把自己分成这样的类别。

Jerry,34岁,编辑,来自上海



我想我们把自己分为T和P是因为PTT(注:PTT是台湾流行的网络论坛)。我记得那时我和我的同学一直在PTT上看别人的帖子……然后到了高中,大家开始说她们是T或者P——T就是那些留着雌雄同体的头发、穿着很酷很时髦的衣服的人;她们的伴侣是P……但后来我们开始意识到,实际上这种分类可能根本就没有必要。

诗婷,22岁,学生,来自台北

自我认同为不分




当时我还在上高中,我的朋友们从网上读到了这些术语(T和P)。她们告诉我这些术语时,我想,什么?我一点都不明白。我的朋友向我解释,T就是指穿成那样的人,我说好吧。她们又问我知不知道P是什么,我说不知道,她们又向我解释。当时我想,如果按这种方式来划分的话,那我一定是T。

于文,27岁,临床心理学家,来自台南

自我认同为不分



从这些故事中不难看出,网络世界不仅构建网上互动,也构建线下的校园生活——从互联网上学到的T和P标签成为学校社会发展的原则。在受访者回顾性的叙述中,互联网被明确地理解为「T错误信息」的来源。


Carman指出,事实上T/P文化早于20世纪60年代就在华语世界出现了,2000年代的T/P网络文化,可能也与T的早期历史有关,确切的时间顺序也许不是直线的因果关系,而可能是在线下交叉互动。


此外,受访者普遍认为2000年代T文化是来自台湾和香港女校:


那时候女校的女同性恋情侣由一个TB和一个女性化的女孩组成,我很少看到pure的情侣(注:pure是指双方都很女化性的女同性恋关系)。一开始,我们都懂得很少,所以没认为这有什么不对。后来,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有了更多的学习,也就知道了更多。

Felicity,24岁,财务规划师,来自香港

自我认同为pure



在这种自我重新定义的自述中,受访者「互联网」和「女校」视为一场集体妄想的场景。受访者认为,在这种场景中,她们的思想和行动变得不完全是她们自己。

 

请注意,非常重要的是,这些都是自传性的故事。一个人对青春期T时期进行回顾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现在的自我对过去的经验赋予了新的定义,并将以前的事件重新构建为一个连贯的轨迹(Giddens, 1991)。Carman指出上述引文有共同的自传叙事结构:


1

2


3


4

 

作为一个孩子,我知道我被女孩吸引

十几岁时,我开始把这些感觉解释为是同性恋的表现

十几岁时,我发现了T/P和TB/TBG并给自己贴上T/TB的标签

作为一个成年人,我意识到给自己贴上T/TB的标签是错误的


这种线性发展现代主义中常见(Plummer, 1995)。学者(Penelope & Wolfe,1989; William H. DuBay, 1987; Cohler & Hammack, 2007)指出,现代主义式自传故事(如出柜故事)一般取材自童年记忆,由现在的自己重新组织和阐释,创造一个连贯人生故事,为目前的自我赋予意义


……故事的作用是掩盖无序。事实上,感觉到的无序越大,可能就越需要故事来创造更严格的分类、更强的边界和生活规则。现代主义故事在很大程度上提供了这种秩序感。(Plummer, 1995, p.177)



Carman并不是质疑受访者对她们过去的描述;也不是在反驳她们的看法,认为她们歪曲了自己的记忆。正如Adrienne Rich(1989)所说,出柜是一个「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同样地,Carman的主张是,过去的T身份并没有预设的意义,只有通过忆述年轻岁月将其来赋予现今的解读,才令这段过去对今天的自己产生意义。对受访者来说,将过去的自己理解成「从来就不是T」,就正是为现在的自己开始人生新篇章——开「寻找真正自我」的新章


许多受访者都提到她们在观看美国电视剧《拉字至上》时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这是一个关键的转折。





2000年代,美国女同性恋剧《拉字至上》开始在大陆及港台地区流传,对很多人而言,这是「真正的女同性恋」概念的开始。由于该剧专注于女性气质的角色,对华语女同观众来说,该剧代表一种「没有T」的西方女同性恋文化:


我第一次看《拉字至上》的时候想:哦,在外国有许多不同类型的女同性恋,这些女同性恋都留着长发!即使是最「男性化」的角色Shane也留着长发!我想那边的女同性恋和亚洲的女同性恋真的不同。在亚洲,每个人都把自己分为TB和TBG角色。那时,我质疑自己是不是在强迫自己进入这些角色。我在想,这些TB和TBG的角色是不是和分配给男性和女性的性别角色没有区别。这是不是意味着TB和TBG之间的关系只是和异性恋关系一样?如果你和外国相比,你会发现那里的女同性恋都是真正女性化的。这种女性化的女性与另一个女性化的女性谈恋爱的画面对我来说就是非常诱人的。我认为这是完美的。

Yan,26岁,护士,来自香港

青春期以TB的份参与社交

成年后自我认同为pure



《拉字至上》为受访者们提供了想象西方世界的空间,以思考华语世界T/P、TB/TBG分类的正当性:


1



2

3

 

存在一种替代文化,在这种文化中,平等主义的女性-女性配对取代了T/P和TB/TBG,成为最明显的女同性恋形式

一种不受父权制压制的女同性恋身份

一种文化上优越的西方女同性恋他者,人们应该向其靠拢



Carman补充,实际上,《拉字至上》曾在美国国内遭受到大量评,例如:



Malinda Lo作家

对主要演员只由「苗条、美丽、女性化的女性」组成这一事实感到失望。该剧实际上未能充分代表现实中美国女同性恋社群中的各种性别表达,特别是butch和其他男性化的女性性别表达。(Wolfe & Roripaugh, 2006, p.44)


*注:butch,英语女同性恋文化概念,词源法语。butch通常被用来形容具有男性化身份的女同性恋(有时也被男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使用)。


Eve Kosofsky Sedgwick同性恋文化先锋学者

制片人的动机是有意决定吸引异性恋男性观众。(Sedgwick, 2006)



Samuel A. Chambers文化政治学者

通过隐去butch,该剧告诉异性恋男性观众:「女同性恋者是有吸引力的、令人向往的、女性化的美女」,可供他们消费。(Chambers, 2006)



其他评论

即使是那些较为butch的角色(例如有点中性的Shane和养家糊口的Bette),她们的外表也是颇女性化的,可供直男消费。(Farr & Degroult, 2008;Moore & Kristen Schilt, 2006)


即便如此,在华语世界,《拉字至上》仍然代表着一个没有T/P、TB/TBG的乌托邦:


在恋爱关系中,TB的行为与异性恋男性完全一样。TB遵循「男主外女主内」的形式,她们是养家糊口的人,照顾一切。但如果你看看外国的情况,譬如《拉字至上》中,她们往往不是butch和femme的搭配。这真的让你意识到一些东西。我中学三年级(15岁)第一次看那个剧时,哇地一下被震惊了。

Piper,27岁,财务规划师,来自香港

自我认同为no label


*注:femme也是英语女同性恋文化概念。femme倾向于拥抱女性气质。这段采访中,Piper将butch等同于Tomboy,femme等同于TBG/P。下图是一张用来说明butch和femme形象的杂志配图,图源:i-D杂志,“how butch/femme subcultures allow gay women to thrive”


两位受访者都认为《拉字至上》是美国同性恋者生活的真实写照。两人似乎都没有意识到美国国内对该剧欠缺男性化的女同性恋形象的批评,反而把它看作一部纪录片,而不是一部高度虚构的剧集。另外,两人都使用了「外国」这个模棱两可的短语,而不是具体指代美国。对她们而言,「外国」和「美国」是一样的概念。


最重要的是,受访者都将观看《拉字至上》的经历描述为自传中决定性的时刻,她们自此对T角色提出质疑。这种对「西方」的幻想促使华语女同性恋观众质疑自己的T历史。


Carman认为,受访者因此将以前的T身份视为一段心理压抑期,即认为自己在年轻时压抑了自己的「真实」女性气质。Carman称之为「T压抑假说」Tomboy repressive hypothesis


Carman借用米歇尔·福柯(1978)对「压抑假说」的批判:「压抑假说」指的是当代西方社会普遍认为十七至二十世纪的西方社会一直透过宗教压抑性欲。福柯认为,重点不在于压抑假说是否正确,不在于这段时期西方宗教有无压抑性欲,而是这种对过去的想象如何帮助我们诠释现在的文化。根据福柯的观点,现今西方进步派因为深信性欲曾被保守宗教压抑,故认为现在必须解放性欲,活出性解放的文化。福柯指出,其实这想法本身正是在创造当代西方的性文化。


同样地,Carman的受访者相信自己的女性气质在年轻时帅T文化盛行时期曾被压抑,现在必须从压抑中解放出来。根据「T压抑假说」,父权制要求所有的亲密关系都必须由性别极性来构建。在这种亲密关系的社会规定下,被同性吸引的女性错误地认为,女性-女性浪漫关系中的一半必须强迫自己接受扮演规范的男性化的Tomboy角色。主体(假定)的自然女性气质于是被压制。


正是这种想法本身在创造受访者现今的性别认同。和福柯一样,Carman主张过去本来没有预设的意义。「T压抑假说」是对自我的一种重新创造,实际上是在创造(而非拾回)女性气质


Carman指出,「T压抑假说」还包含受访者对东西方世界的想象。对受访者来说,「西方/美国/外国」是不需要压抑女性气质的先进地方, 「亚洲」则是强迫大家成为T的落后东方。可以肯定的是,这个「美国/西方」不是一个真正的地缘政治超级大国,而是一个陌生的「乌托邦」(Cannell, 1999; Johnson, 1997)


下面这些对话是前面引文的延续:


Piper:如果你看看现在亚洲比较新的电影和电视节目,你可以看到它们展示的女同性恋者的类别已经增加了。我的意思是,现在并不总是只有TB和TBG的配对,但我认为这种配对在社会上仍然是主流。


Carman:当你说社会时,你是指主流的异性恋社会还是在女同性恋社群内?


Piper:都有。在西方,当然类型要丰富得多,亚洲则更多地限于TB和TBG。

Piper,27岁,财务规划师,来自香港

自我认同为no label



「你们现在所经历的,相当于我们国家二三十年前的情况。」这是一个美国人十年前在上海对我说的话。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认为我们可能需要很多时间来赶上美国……很多所谓的T,她们没有得到关于性别的正确指导,因此她们接受了这种性别二元论。

Jerry,34岁,记者,来自上海



最近台湾已经发展到像《拉字至上》一样……我认为我们现在和美国更相似,因为我们不再把人分为T和P。也许这是因为台湾比其他亚洲地区更容易接受女权主义,所以台湾变得对LGBT更友好,人们更倾向于做自己。如果你看看其他地方,如日本、韩国和大陆,她们没有像我们这样开放和接受。

Billie,25岁,人类学研究生,来自台南



 「T压抑假说」可以写成以下几组二元:


T

东方/华语地区

传统

落后

父权

不平等

陈规陋习

不成熟

无意识

受社会影响

自我压抑

非T 的女同性恋

西方/美国

现代

先进

女权

平等

多样化

成熟

有意识

自然的

自我实现


Carman相信,关于西方的乌托邦想象不仅误解和过度简化了文化他者;更要紧的是,一个没有压迫的乌托邦根本没有、也不可能存在。美国和其他西方社会的同性恋女性,和世界任何地方的人一样,也是在性别规范中穿梭,在父权社会构建她们的性别认同。T压抑假说所承诺的「自由、多样化和不受限制的美国/西方」是一个不可能存在的地方。




在T压抑假说中,有一种强烈的人文主义冲动在起作用。受访者的故事似乎都在暗示:你不必按照你被赋予的角色行事,你可以只做你自己。这也是Carman对T压抑假说的解读:它是对恢复真实自我的呼唤。


Yan:我开始强迫自己扮演TB的角色……就在那时,我意识到,我不想被迫成为那样,我开始更多地自我探索。后来,我留了长发,不再穿得太男性化。我已经回到了做我自己


Carman:你会说你是故意做出这种改变,还是只是为了让你更舒服地做你自己?


Yan:我只是觉得这样更舒服。我意识到这样的穿着让我感觉更轻松。后来,当我开始我的第二段关系时,我对我的第二个女朋友说,我不会再做TB了。那段关系结束后的某个时候,我不太确定是什么时候,但我在一个互联网论坛上看到了pure的标签。我想,哦,那就是我!这就像一个灯泡点亮了!我不必再为寻找自己的身份而挣扎了。

Yan,26岁,护士,来自香港




我以前的穿着打扮,大多数人都会说我非常T……但在过去几年中,我开始对所有这些感到相当厌倦。我厌倦了被贴上一个标签……我认为,女性还是应该以一种女性的方式来穿着打扮。我们应该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穿着打扮。你如何呈现或以什么样的性别表达方式呈现并不重要。服装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有些人会同时穿着女性化和男性化的衣服,我也是这样。对。我认为这些都不真正重要。

黄,22岁,大学生,来自台北

没有使用任何身份标签



朱迪斯·巴特勒在《性别麻烦》一书说,我们通常把女性化行为(例如穿裙子、留长发和化妆)看作是与生俱来的女性气质的自然表达,实际上,我们是透过穿裙子、留长发和化妆这些行为来建构自己是女性」这个想法


性别麻烦——女性主义与身份的颠覆

 [美] 朱迪斯·巴特勒 著,宋素凤 译

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同样地,Carman认为,关键在于:是什么在这里将规范的女性气质构建为一个人找回的「真实自我」。她提出,重拾」自我女性气质实际上是经过深思熟虑、有规律和有计划的过程。受访者通过脱离T打扮和留长发来创造「自己从来都是女性气质、只是年轻时受骗了」的身份认同。


最重要的是,不少受访者表示希望远离社会规范,但又知道事实上女性打扮本身也是符合主流社会对女性的期望:


在(大陆的)女同性恋群体中,PPL关系现在是最理想的。但作为一个女权主义者,我必须说,我反对所有的性别定型观念(包括传统的女性气质)。

Luna,20岁,大学生,来自上海



现在,如果你想加入pure小组,你必须通过版主的询问和审核。我的穿着打扮是不是很pure?也许版主们会认为你必须化更浓的妆,而且头发要是某种风格。你真的必须向她们证明。……你知道,现在每个人都说,如果你不想单身,那你就不要再做TB。如果你想结婚,你应该留长发,因为这就是适合现在社会上的女性所需要的品质。

Kit,30岁,零售行业,来自香港




我觉得,你必须真正知道你想要什么。你必须将你的真实愿望与父权制强加给你的价值体系区分开来。我想这是非常困难的。就像现在的我,当我想以不同的方式穿着打扮时(注:比以前更女性化),我不断问自己:我这样做是因为大家都认为女性化的女孩很美,还是因为我自己真的认为这样的穿着是美的?我觉得在这两者之间做出区分真的很困难。如果你能真正做到这一点,并且远离其他人的凝视,那真的会很了不起。

诗婷,22岁,学生,来自台北

自我认同为不分



这些观点体现了T压抑假说的两种不同分支:一种观点认为「T」的反面是「典型的女性」;另一种观点认为「T」的反面是「后性别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性似乎是高度个性化的,它声称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它似乎还暗示了对身份标签的不认同感,并似乎暗示这些标签在哲学上的局限性太大,无法充分描述自己。


Carman在大陆、香港和台湾的采访中都发现了这一观点的相似表达:


我理想的世界是,每个人都没有标签。

Piper,27岁,财务规划师,来自香港


是的,我也是。这是最自然的状态。

Billie,25岁,人类学研究生,来自台南


我希望将来根本不需要分类,标签其实并不重要。

Sophia,36岁,教育工作者,来自上海



根据这些受访者的说法,所有的次级标签都是限制性的、压抑性的,不足以捕捉或表达真实的自我。这种观点似乎是在提议,不认同T标签以及更广泛的第二性别身份类别,将使个人能够恢复她们最自然的状态。换句话说,她们将「真正的自我」构建为后性别后身份的自我


*注:「后-」作为前缀,有「发生在××之后」的意思,但不仅仅是一个线性时间概念。「后-」从字面意义上意味着某一事物的终结,「后××」往往是对原概念「××」的变革/变异,如「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后朋克」等。文章中使用的「后标签」「后性别」「后身份」等组合词中的「后-」也是这个意思。


如果你认为这种「后身份」的自我没有被严重管制,那就错了


Carman指出,虽然绝大部分受访者都支持不分标签做自己」,但不分标签做自己」的概念是有条件的、是与T相对立的。我们都不能以T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否则就被视为自欺欺人、受骗未醒的小孩:



Carman:「不分」是不是一种特定的外表?或者,是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说她们是「不分」,不管她们的穿着打扮怎么样。


Billie:任何人都可以说她们是「不分」,但是,有时候有的人……真正的「不分」是那些不穿束胸的女性,而且通常她们不留短发


Carman:你的意思是她们不能太T吗?


Billie:是的,没错。比如有人可能会穿束胸并且留很短的头发。然后在社群内,真正的「不分」会告诉这个人,为什么你明明是个T还要说你是「不分」?就是这样,对吧。


Carman:你怎么看?你会同意她们的观点吗?


Billie:我确实同意,是的。

Billie,25岁,研究生,来自台南



Carman:如果你遇到一个穿得像个T的人,但她告诉你这只是她最舒服的状态,你会怎么觉得?如果她说这只是她自己的状态,而且这与其他人对她的看法无关呢?


Chia-ling:……我觉得这主要是关于你自己的怎么想。如果那样穿让你开心,那就这样吧。但也有一些人实际上没有对自己行使任何自主权。她们只是被动地接受社会告诉她们的东西。那么我想,这种人就不得不考虑,虽然目前她是已经成长为这种性别表达,但如果她有机会选第二次,她会不会接受这种(社会影响)?

Chia-ling,20岁,不分,来自台北



以下两位台湾的受访者关于《Yes or No》的交流中,有一场很有意思关于「做自己」的争论。婷婷和于文从在台南一起上中学时就是朋友,采访时两人都是27岁。婷婷是一名工程师,于文是一名临床心理学家。两人都经常被同龄人认为是T,但两人都不认为自己是T:


婷婷:《Yes or No》对Kim的角色塑造太男性化。


于文:你这么觉得的吗?我觉得她很可爱。


婷婷:她很可爱,是的。但她的行为方式让人感觉很男性化。Pie也是一个很典型的P。感觉Kim在那里就是为了保护Pie。我觉得Pie看到Kim就像P看到T一样,她把Kim当做她的男朋友……但实际上Kim是一个女孩。


Carman:你的意思是Pie没有把Kim当作女孩对待,虽然她应该那样?


婷婷:是的,没错。如果你想要一个男朋友,你应该直接和一个男的谈恋爱。


Carman:因为有一个女同性恋伴侣和有一个男朋友是不同的?


婷婷:是的,没错。


于文:但实际上,我第一次看《Yes or No》的时候,我真的能体会到Kim的经历。你看,我也总是被说,我太T了,太男性化了,或者我属于这一方或那一方。所以当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想,这就是我的感觉!我可以与Kim有共鸣,因为我有时候也会被这么说,我属于这一边或那一边。有时候,别人又会说我作为一个T太女性化,说我是一个娘T或其他什么的。Kim的经历真的反映了我的情况。



在交流中,婷婷将Kim解读为自我压抑的T。另一方面,于文则认为Kim的经历与自己相似。于文常被误称为T,但她温柔的态度又令她被批评是「娘T」。鉴于这种经历,于文觉得影片中Kim是拒绝身份标签来做自己。


在以下这些诠释中,尽管Kim有男性化的表现,她实际上象征着理想的「做自己」状态:


当我十几岁时第一次看《Yes or No》时,可以理解Kim坚持说她只是按自己的方式穿衣服。因为在当时,我在穿衣风格和性格方面都像个男孩,但我不认为自己是一个TB。而且我觉得,我这样穿只是因为我喜欢。这只是因为我喜欢那种风格。所以当我看那部电影的时候,我觉得Kim真的很酷,我认同她。

Alex,25岁,研究生,来自香港/台湾





Kim是非常罕见的(TB的代表),因为她没有说她是一个TB。实际上,她一开始就拒绝这个标签。她很不像一个典型的TB。……在影片中,Kim说她不知道自己是不是TB,这在当时是非常突破性的……即使在影片的最后,她们也没有告诉你Kim是不是TB,电影传递的信息是,如果你爱某人,那么她们的身份(她们是不是TB)这些都不重要。我想这是每个人都想要的乌托邦愿景。我认为这部电影相当聪明……这是第一部关于一个人认同作为TB的某些部分,但同时又不完全认同为TB的电影。

Charlie,28岁,研究助理,来自香港



我从高中起就知道《Yes or No》这部电影……那时候,在我的学校里有相当多的女同性恋都穿得像个T……我记得我觉得非常害怕,如果我承认自己是同性恋,那么感觉我就得变成T?因为我不是很喜欢穿得像个女孩,但我也真的不想变成她们那样的T。《Yes or No》是第一部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的电影。这是第一部说「我就是我」的电影,「我是谁跟我是不是同性恋,或我是不是T没有关系」。对我来说,这真的是太神奇了。

娟子,24岁,IT行业,来自四川/深圳

拒绝使用标签



「最自然」「被社会影响前」和「真实」的自我应该采取什么形式?社会领域之外的自我是谁?这个自我是否有性别?女性气质可以自然存在吗?


Carman的主张是,自然真我根本不存在,对真实自我的追求是一个无止境的迷宫,许多受访者在这种自我寻找的过程中都很难找到目的地。因为无论她们目前的性别表达是什么样的,总会有人怀疑这种形式(如女性打扮)本身也被社会污染。受访者在不同的性别打扮中,不断寻找自己,而这本身正就是建构自己性别身份的过程。



在台北实地调查期间的一个晚上,Carman收到了一条短信:「你好,我看到了你的帖子,说要为一个T的研究项目找女同性恋受访者。我可以问问你对女同性恋的定义是什么吗?因为我现在不认为自己是女性。」


几天后,Carman在这位受访者所在大学附近的一家咖啡馆与ta见面。ta的名字叫婉婷,ta很快开始讲述ta性和性别身份的历史:


我曾经把自己看作是一个T,我认为这一切都有点像一段旅程。开始时,我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后来我开始认同自己是T,之后我就成了不分,到现在,我想我有点,你可以说是跨(跨性别的缩写)。在某种程度上,我会称自己为跨性别,但现在我也会说我是无性别。


初中时,我意识到我被女孩吸引。但那时的学校教育并不涉及这些话题,所以我不知道这叫什么。然后在高中,我学到了T这个词。我想,「我很有男性气质,所以我想我是一个T」。……在研究生阶段,我意识到女同性恋社群对T和P的看法是非常刻板的。人们认为T必须做男人做的事,T必须为她们的伴侣付出,还要为她们的伴侣搬沉重的行李。在一段关系中,你必须做那些社会期望男性做的事。

婉婷,27岁,研究助理,来自台北



婉婷的故事与其他受访者的自传有许多共同点。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ta找到了 「反T」的新身份。然而,婉婷的旅程并没有到此为止(之前的例子多数是「不分,PPL、pure」等认同),还有一个额外的步骤:


完成研究生课程后,我开始在一个LGBT组织做志愿者,作为志愿者,我们必须参加一些培训……有一系列的人们谈论ta们的生活经历的研讨会。正是从跨性别的分享中,我了解到世界上有跨性别。当我在听ta们的故事时,我想,哦,这听起来其实像我!虽然过去我没有从这些方面想过自己,也没有从这些方面考虑过我的性别认同。……但后来我开始回想初中时,我有点男性化(并被认定为T)。我记得我觉得我的女性身体对我来说是相当麻烦的,我记得我不喜欢自己的胸部。我随着那段记忆,对自己的性别认同进行了认真的思考。这并不是说我真的想变成一个男性,那实际上也不是我想要的。我想,我是在性别光谱中的某个地方,我处于一种雌雄同体的状态。

婉婷,27岁,研究助理,来自台北



在前面的故事中,受访者回顾她们的T过去,并认为那是她们真正的自我被压抑的时期。婉婷对自己青春期的反向解读,也是依靠类似的逻辑。但正是通过采用一个新的(跨性别)知识体系,ta现在重新解释了自己的过去,并形成了新的主体性。


那么,跨性别身份或其他形式的非二元性别认同是「最终的目的地」吗?作为研究者,Carman不是要否定婉婷现在的性别认同,而是要分析婉婷所借鉴的各种身份类别(T、不分、女性、女同性恋、跨性别)是如何相互矛盾、竞争,甚至重新定义彼此。


从婉婷的故事,我们看到「女同性恋」有一种新的「边界」:要求双方都有稳定的性别认同,并质疑T是否真的属于「女同性恋」。


Jack Halberstam指出,在1990年代的美国同志圈,也出现过女同性恋对跨性别社群的排斥,要求女同性恋必须有稳定绝对的女性性别认同,并假设跨性别人士同样有稳定绝对的跨性别认同。这种想象否定了我们其实是可以有不稳定、多变和复杂的性别身份。(Halberstam,1998)


Halberstam所讲的这种「女同性恋/FTM的边界战争」,在以下采访中也能看到:


我非常肯定地知道,我是一个女同性恋,性别对于我的同性恋是至关重要的。这不是「错了性别,不错爱」,我的性别没有错,我的爱的方式也没有错。那是一个跨性别的概念……我认为同性恋和异性恋都是由性别定义的。……否则你就是在说泛性恋了,对吗?即使是双性恋也需要两种性别。但是我非常肯定地知道我是一个女同性恋,我知道我爱女人。

芳芳,38岁,女同性恋博主/娱记,来自上海




我认为铁T是一个性别认同的问题(注:铁T指的是在性爱中专门承担插入角色而不愿意被插入的T)。对我来说,这似乎是一个超出同性恋范畴的问题。因为她们的性别认同实际上是男性,对。这已经超出了同性恋的范畴

黄,22岁,大学生,来自台北



我知道有些人生来就是男性,但在内心其实是女性。当她们看到自己的身体时,她们会想伤害自己,想殴打和切割自己的身体。如果她们能改变自己的性别,以女性的身份生活,她们会更舒服……我不觉得TB会讨厌自己的身体…….哦!除了那些觉得自己胸太大所以穿束胸的人,我觉得这跟性别认同障碍的概念很相似,还有铁T。如果排除这些人,我个人认识的大多数TB会允许自己在性爱中被触摸。所以我认为这些就是差异。

Yan,20岁,护士,来自香港



Carman指出,这些想法不单将所有人分成「有稳定和绝对性别认同的女同性恋」和「跨性别男性」,也在「铁T」「束胸」「跨性别」之间划上了等号。


我和一个前女友在一起五年,在那段时间里,她从没脱过衣服,也从没让我碰过她。她甚至不让我摸她身体的任何部分,但她会对我的身体这样做。她完全是一个铁T,我们经常为这个问题吵架……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真的越来越讨厌和她睡觉,这很不舒服……对我来说,如果有人在性爱中拒绝被插入,如果这个人只能以男性的方式做爱,那么这个人实际上就是跨性别

芳芳,38岁,女同性恋博主/娱记,来自上海







有这种类型的女同性恋……希望她们的T伴侣像Tina(《Yes or No》中饰演Kim的女演员)一样剪短发,并且她们希望她们的伴侣捆绑自己的胸部。作为一个女权主义者,我强烈反对这种做法,因为捆绑胸部对女性的身体有很大的伤害。还有一点是,这些只和T约会的女性真的是被女性吸引吗?我觉得也许并不是。

老王,29岁,研究生,来自广州




如果没有性别刻板印象,那么就不会有人会担任男性角色,也不会有人想修改自己的身体,因为只有当你过度相信性别刻板印象时,你才会想改变自己的自然身体。

娜娜,31岁,研究生,来自上海

不使用身份标签




(铁T)认为她们是女同性恋,但我认为她们应该检查一下自己是不是跨性别或其他什么。但你知道这里的(在中国)心理学不是很发达,无论是从我们拥有的医学专家还是从人们的总体意识来看。而且没有任何心理医生向这些铁T伸出援手。所以铁T仍然说她们是女性,因为她们还没有意识到她们可以说自己是男性

Jerry,34岁,记者,来自上海




铁T只是还没有做手术(的跨性别男性)!

Sophia,36岁,教育工作者,来自上海



Carman认为,这些对铁T及束胸的想象是T压抑假说的另一种变奏:受访者认为铁T/束胸T并没有做到真正的自己,未能实现跨性别认同


这几位受访者将「女同性恋」定义为「相互插入的性行为」,这观点没有将「铁」理解为一种性愉悦的形式,而是视之为性别障碍。另一方面,这观点将束胸理解成对「自然」女性身体的一种限制,强化了对女同性恋的狭隘定义。


Carman写道:


我反对这种认为跨性别认同只有在相当于明确的、「错误的身体」的跨性别认同时才有效的观点。难道一个人对化妆、裙子,甚至所有女性化的东西感到不舒服,本身不是一种非常真实的性别体验?难道让自己的手臂变粗、胸部变小的愿望本身不是一种非常真实的性别表达吗?为什么普通的不舒服和对自己被分配的性别的不认同,必须上升为识别(以手术干预为特征的)跨性别的标准,难道只有这些才被认为是有效和真实的经验?


——这种我似乎已经反复驳斥过的,认为偶然的不适、身体不适、不可触摸性和对身体的非手术修改(如束胸)必须发展到性别重置手术,才能被视为有效经验的观点,是本文中对非跨性别的T的所有批评的基础。


Carman在上文也讨论了「自然女性气质」的不自然性(例如高跟鞋本来也十分不自然)。在这里她想指出,即使这种想改变性别的铁T/束胸的T可能真实存在,但我们不应假设「铁」「讨厌自己身体」和「跨性别认同」之间有着必然关系。例如束胸的T不一定是「铁」,反之亦然。


根据Jack Halberstam的研究,我们的性别可以在「女性」和「跨性别」之间来回移动,而有些人即使有轻微的性别不安,也并不代表一定要做性别重置手术(Halberstam, 1998)一种观点认为,人只有顺性别或跨性别;对自己的身体也只有「完全舒适」和「完全不舒适」的感觉。这种想法令我们看不见「顺性别」和「跨性别」以外的多元性别流动(Stone, 2013)


实际上,这些「顺性别」和「跨性别」以外的多元性别感觉在我们身边其实是十分寻常。采访期间,Carman就遇上这几位受访者:


别人看到我(男性化/TB)的外表,误以为我一定只喜欢女性,但我不认为我的性别表达和性取向是一致的。我其实是一个双性恋的变装者。如果我可以改变一些部位,比如说如果我可以做top surgery(注:该手术涉及乳房切除和男性胸部轮廓再造,包括乳头/乳晕大小调整和移位等),我可能会去做。但那不代表着我是跨性别。这就像做激光近视手术一样,只是手术而已,不需要意味着更多。仅仅因为我想改变我的胸部,并不意味着我讨厌它,也不意着我和我的性别认同之间有任何重大差距。我也并不真的讨厌我的身体部位,现在这样也很好。

Charlie,28岁,大学研究助理,来自香港

高中时曾被认为是TB

现在有时仍以TB身份活动

但她认为这个标签不适合自己



Charlie的故事与大多数受访者的想法相反,说明个人对身体的做法可能与深层次的性别或认同障碍没有直接联系。



从我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我就想过要做手术。但当我长大后开始做更多的研究,我想手术可能对我的健康没有好处。它有影响寿命的风险,你知道。而且你必须经历许多程序。我想生命太短暂了,不能把时间浪费在这样的事情上。我们在生活中已经有太多事情要处理了,没有必要承担更多的负担。所以,随着我年龄的增长,我想,好吧,这不是那么必要。过去我认为它很必要,但现在我不这么认为了。如果我攒了那么多钱,还不如把它花在度假上。

Jackie,32岁,理发师,来自香港



Jackie的故事说明,对身体和性别的不舒适并不总是迫切或难以忍受,而是可以普通地存在。Jackie远不是其他受访者所想象的那种被自己的身体深深困扰的T。她完全意识到自己想改变性别的愿望,权衡过风险,最终决定不改变自己的身体,过着舒适的生活。另外,虽然其他受访者认为T是「不自觉地过度认同男性气质」,Jackie却证明ta也相信平等主义标准。这些故事说明,在顺性别与跨性别的教条外,个人可以有多元的性别体验和身体。


Carman并不是通过这些故事来说明「真正的自我」实际上在目前可用的语言之外,她也不是主张创造新的类别,以某种方式更好地适应这些受访者的情况,并作为现有类别的「更好」或「更进步」的替代品。


相反,想说的是,在现有的语言和与这些语言相关的生活体验之间,可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些难以辨认的经验和身体所指明的,正是把这些语言当作规定性的、决定性的和不变的教条的问题。



2018年秋天一个周五的晚上,香港九龙中心楼上一家挤满人的咖啡馆里,Carman坐在Penelope的对面。Penelope是一位39岁的社会工作者,也是Carman一位朋友的朋友。大约一年前,她们在一次社交聚会上偶然地认识了对方,自然她们没有重新介绍自己就直接进入了采访——


「你会用TB或TBG这样的标签来描述自己吗?是否有一个你目前认同或过去认同的标签?」Carman问道。


短暂的时间过去了,没有人回答,Carman开始担心她可能在采访的一开始就选错了方向,Penelope可能是一个强烈反对(或者完全反对)TB/TBG分类的人。


「或者也许你根本就没有使用过这些标签?」她急忙补充道。


桌子对面,Penelope向前倾身,显然是想说得足够大声,以使Carman在喧闹人群中听到她的声音,但在话音未落前她又犹豫了。在这次采访之前,Carman认识Penelope的时间非常有限,在她的印象中Penelope是一位非常果断和自信的女性,总是能说出自己的想法,所以她的犹豫让Carman很不适应。


又过了一会儿,她终于开始说话了,慢慢地、清楚地选词用字:


Penelope:嗯,所以六个月前我重新下载了Butterfly(香港的女同性恋交友App),我在个人资料上说我是一个TBG。这不是我第一次在Butterfly上设置个人资料,我第一次用Butterfly的时候,没有在我的个人资料上选择任何标签……我不认为我真的把自己看作是一个TBG……我只是想看看如果我说我是,会发生什么。因为我相当肯定,我所吸引的人都会称自己为TB。


Carman:那么,你对TBG标签的认同感并不强烈,对吗?


Penelope:实际上,我相信,我们根本就不应该使用标签。因为事物是流动的,人们总是在变化。


Carman:在你的生活中,是否曾经有一段时期,你曾被认定为这些身份标签中的一个?


Penelope:我不会让别人给我贴标签,我也不会给自己贴标签。


Carman:有什么原因吗?


Penelope:因为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即使是,你知道,被贴上一个女性的标签,让人们把她们的期望投射到我身上,或对我做出假设,只是因为她们看到我是一个女性,甚至这也是我所鄙视的事情。



这感觉在受访者中常常出现:大家都不希望被归类,但实际上又是以T、P或H的身份参与交际活动。


关于这种思想与实践之间不一致,可借鉴欧文·戈夫曼的相关研究。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将我们对自己的日常展示比作戏剧性的表演。个人在社会环境中特定的观众面前表演理想化的自己,就像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戏剧一样。在表演的「前台」背后,还有一个隐喻性的「后台」,在这个后台里,个人可以放松,表现出与舞台上必须保持的外表相矛盾的方式。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美] 欧文·戈夫曼 著,冯钢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


尽管戈夫曼的「前台-后台」隐喻在强调外在的自我表现和内在的自我理解之间的矛盾方面很有用,但它起源于前互联网时代(自我表现受特定的物理环境的约束,并不断被已知的观众所观察)。而在数字通信时代,个人在数字平台上为观众选择、提交、编辑和重新编辑自我的各个方面,观众可以在她们不知情的情况下随时查看展示的材料,网上的自我表演更像是一场展览而不是一场表演(Bernie Hogan)。尤其是在网上,使用者倾向突出自认可取的自身特征,同时尽量缩小自认负面的特征(Cheeseman等人,2012;Goode,1996;Walther,1992,1996)


在为这项研究招募受访者的过程中,Carman也在Butterfly上建立了账号,以使用其功能。在设置个人资料时,系统要求她选择一个「角色」,这个角色的选择仅限于TB、TBG、pure和no label。同样地,浏览其他用户的资料时也需要选择潜在对象的角色。在这个意义上,TB和其他标签作为一种预分类工具,有助于排除自己不想与之互动的用户,同样也允许其他人将自己的资料从她们的搜索中排除。


Carman提出,这些APP也许就是T 继续承传下去的方式。尽管越来越多的观点认为它已经过时,甚至是完全不正确的自我认同模式,但女同性恋还是会用T这个用字来整理数码世界中似乎无穷无尽的潜在恋爱机会。自我分类不仅是有用的排他性方法(Miller,2018),而且也是使自己(或更确切地说,一个人的展示)对潜在对象可见和可读的工具(Ferris & Duguay,2020)即使是「反T」的新标签(香港的pure和no label,大陆的H,以及台湾的不分)也是通过与「T」在意义上的差异而存在。例如,宣称自己是H的,实际上是在向潜在的对象说明我不是在寻找T-P的关系。


Carman相信,未来关于T和所有新出现的女同性恋身份研究,都必须解决上述信念和APP实践之间的落差,即,我们不被归类的愿望和APP实践之间的矛盾是大家在 2020年代共同面对的新挑战。


*上述内容据Ka Man Fung. Sketching out the Tomboy, PhD thesis, 2021, School of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改写,作者已授权,并核定成稿。参考文献详见原论文。


作者  Dr. Carman K. M. Fung

翻译丨编辑丨排版  灶

校对


*本文根据作者博士论文改写,受篇幅所限,有较多删减,如理论谱系、中国和亚洲社会作为Tomboy的性别压抑场所等内容。如感兴趣请点击「阅读原文」获取完整版原论文。

 致谢 
感谢@Kaydence Sun 推荐本文
欢迎快捷转载如需白名单请后台留言
欢迎你把自己的读后感
或其他的文章
投稿/推荐给我们
FingerOut@Protonmail.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