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看看是谁和“华龙一号”那么投缘🧐
11月27日凌晨
福建福清
我国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
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
传来全球首堆发出第一度电的好消息
↑点击视频查看详情
两千多公里外的成都,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以下简称“核动力院”)院内,一直静候佳音的留守人员们也终于松了一口气。“成了,终于成了!”他们说,这是中国核电迈出“由大到强”的重要一步。从此,中国核电可以挺直腰杆“走出去”。
“华龙一号”究竟和四川有何渊源?他们说,“华龙一号”一直在四川。中国核能两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第一度电”,都和四川有着不解之缘。
设在基地机关小院的信箱(来源:四川日报)
50年前,距离成都市100多公里,在一座大山深处,有个代号为909的基地。这里是我国第一艘核潜艇陆上模式堆所在地,我国核能第一度电就在这里发出。不久之后,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核潜艇成功下水,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厂房(来源:核动力院)
如果说,今天“华龙一号”首堆发出的第一度电,标志着我们迈出了从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跨越的重要一步。那么,当年的中国核能第一度电,则是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事关当时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核动力院原总工程师黄士鉴回忆说,当时绝大多数人接到通知来这里时,并不知道自己是来做什么的。他们对外称自己是“西南水电研究所”的。通信地址“成都291信箱”,更是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人们来到这里,喝的是池塘水、住的是泥巴和石头垒起来的“干打垒”,更要命的是所有关于核动力装置的全部资料就是两张模糊不清的照片。
事实上,当时的任务,是要白手起家自己造核潜艇。为确保研制一次成功,所以组织人力、物力来到大山深处,先建一个陆上模式堆进行模拟实验。在生产生活资料十分匮乏的条件下,老一辈核动力人夜以继日、艰苦奋斗,实现了陆上模式堆满功率运行。
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的压力容器正式安装就位(来源:中核集团)
如今的909基地旧址里,珍藏着这样一幅老照片:照片中科研人员正在安装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的压力容器,一位脸庞稚嫩的年轻人员盯着容器,眼神里充满了憧憬与自信。容器外面贴着一幅字:“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一定要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乘胜追击、步履不停。1980年,核动力院自主设计建成中子通量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高通量工程试验堆,成为我国可以自主开发各种反应堆的关键设备。上世纪80年代末期,又成功建成了我国首座脉冲型反应堆,打破美国对该项技术的独家垄断。
当国家决定建设核电站时,核动力院为秦山一期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提供了大量的人才和技术支持,并完成了许多重要的试验验证。在秦山二期核电站招标过程中,核动力院最终在反应堆及主冷却剂系统设计任务中一举中标。
“中国核动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信心和底气,是在四川西南部这片山区浇筑的。”出生在这里、成长在这里,现在回到这里守护基地的核动力院基地副基地长唐斌说。
作为我国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也孕育于此。
核动力院科技委主任吴琳,经历了“华龙一号”设计、研发、试验和建造的全过程。他回忆说,上世纪90年代,秦山二期核电站的主体工程启动建设,工程设计装机容量为两台65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1996年底的一个午后,在909基地,一栋两层办公楼里回荡着激烈争论的声音,当时核动力院二十几名科研人员在此讨论着中国自主百万千瓦级核电方案的主要技术参数。“华龙一号”就是从那时埋下的“种子”。
创造性提出的“177堆芯”,就是核心“种子”之一。
在核电站中,堆芯是能量源泉。如果把核燃料比喻成一根根“筷子”,堆芯就是反应堆中所有“筷子”的统称。不同的核电机型中,“筷子”的数量以及排列方式都是不一样的。这也是一个核电机型最核心、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之前,国外绝大部分采取的是“121堆芯”“157堆芯”等技术。中国核电技术因为在堆芯设计和燃料元件设计制造等方面还不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出口常常受制于人。
而这次研讨会上萌芽的“177堆芯”设计,不仅可使核电机组的发电功率得到5%至10%的提升,同时也降低了堆芯内的功率密度,提高了核电站安全性。“形象点说,这就是‘华龙一号’的灵魂所在。”业内人士说。
事实上,“华龙一号”从概念提出到工程建设,就是一个不断破解卡脖子难题的过程。“越是被制约,就越坚定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决心。”吴琳说。
目前,“华龙一号”已形成一套完整的、自主的型号标准体系,所有核心零部件均已实现国产,首堆国产化率超过85%,完全具备了批量化建设的能力。中国核电挺直腰杆“走出去”,不再只是期待。如今,中核集团海内外共有6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在建,建设工程安全和质量处于良好受控状态。
“华龙一号”的成功出现,源于我国50余年来深厚的核动力技术积累,是“买不来”的核心技术。在整个研发历程中,老一辈的奋斗精神,也一直无声激励着年轻一辈。
核动力院一位出生在909基地的年轻工程师向记者分享过一个故事。他说,数年前,一群年轻工程师负责去拆除陆上模式堆的厂房,在拆除屏蔽墙时,他们在铅块底下发现了一句字迹模糊的话:“孩子们,辛苦了。”
144号屏蔽墙铅块格中的“孩子们,辛苦了”(来源:中核集团)
“难道是前辈们知道他们建得太牢固,我们拆得辛苦,故意来幽默一下?”当时,大伙被一位同事的话惹得笑作一团。但很快,大家就沉默了下来。因为他们知道,一个国家要真正拥有核能力,不但要能建起核设施,更要能把退役的核设施安全地拆除并处理掉核废料。当时,奋战在这里的前辈们,当然也知道。只是,也许当年他们只是怀着期待写下了这句话,没想到真有一天“孩子们”会看到。
“好在,现在我们都做到了,他们的辛苦,也值了!”他说,未来,他们还要更加努力,要让“华龙一号”这张国家名片变得更响亮、更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