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离大谱,百亿私募都被空手套白狼?

南意 ETF进化论 2023-11-16

今天一则《差点毁掉私募行业的人》刷爆投资圈,言之凿凿,煞有其事一般。这事感觉比上周厕所门炒股还要离谱上几分

事情影响之大,让传闻的主人公之一百亿私募华软新动力中午连忙回应,原来真有30亿跑路,已经报案了!



1

“杭州30亿量化跑路”风波



一则“杭州30亿量化跑路”引发的私募多层嵌套造假风波最终矛头指向了华软新动力。有截图显示称,“(华软)新动力投资了杭州汇盛,再下投至杭州瑜瑶,再下投磐京,投前的估值表和投后的业绩全是假的。”

综合多方媒体报道的消息,华软新动力今日做了相关解释称,新动力旗下FOF下投了量化私募机构杭州汇盛,后来经华软新动力调查发现,汇盛只是将资金去投了瑜瑶投资的产品,华软新动力迅速采取行动,上周已经报案抓捕产品造假的私募管理人杭州汇盛。

华软新动力对下投方面的失误以及由此引发的一些不实市场传闻给投资者带来的困扰深表歉意。

但很神奇,在中基协官网查不到关于杭州汇盛的相关消息,只有一家注册地在浙江省的汇盛投资管理(湖州)有限公司。

要说杭州汇盛真是人胆比缸还大,别人起码还辛辛苦苦搞个老鼠仓做做样子,他倒好,左手倒右手,转一圈回自己口袋了。

跑路事件的被投产品之一私募机构杭州瑜瑶,中基协官网显示,杭州瑜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6月9日,注册资本500万元,实缴资本200万元,管理规模在20-50亿元。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杭州瑜瑶成立以来的投资累计收益是37.61%,年化收益13.15%,近一年收益居然高达26.33%,是有点太牛了。

以杭州瑜瑶旗下某只私募产品的业绩为例,截至今年11月3日,净值曲线走出了平步青云的架势。

(本文内容均为客观数据信息罗列,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由于违规加杠杆,杭州瑜瑶在去年6月收到了浙江证监局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目前处于“异常经营”状态。

2022年6月13日,杭州瑜瑶被浙江证监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处罚事由为公司旗下瑜瑶战鼓五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在2021年7月至2022年3月期间,存在总资产占净资产的比例超过200%的情形。

本次事件的主人公华软新动力旗下的FOF指北京华软新动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市场上管理规模最大的证券私募FOF基金之一,目前管理规模100亿以上,主要服务于银行、国企、上市公司等机构投资者以及家族财富管理客户。



2

存款特种兵破大防



银行存款利率又要降了!

今年6月和9月,全国性商业银行两度下调存款利率,万万没想到,这利率的多米诺骨牌一拨动,让特种兵这一群体火了。

为了更高的存款利率,他们不惜长途跋涉,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选择在高利率中小银行所在网点开户存款。

如今存款利率下降大潮已经蔓延至地方村镇银行。10月多家村镇银行宣布调整定存挂牌利率,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等长期限存款利率的下调幅度从10个基点至40个基点不等。这一调整,3%最后的“高地”也要消失了。

其实银行去年已经两次集体下调银行存款利率,从发达国家的利率发展历程来看,利率都是趋于走低。从1990年代以来,国内的银行定期存款利率都是一路走低。

但出乎意料的是,利率越低,钱却回流到银行体系内,尤其是2018年后,住户存款累计增加量明显拔起一个个小山峰。人民币存款余额的同比增速更是从2018年的7%回升至今年的10%以上的水平。

中国央行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22.48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4.42万亿元。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在“房住不炒”的政策治理下,居民财富大搬家的确发生了,但却跟大家预料的不一样,不是银行理财,不是股市,不是基金,居然是把钱存起来?



3

居民财富究竟要流向何处?



这当中原因繁多复杂,单纯一两个原因只能是以偏概全。

一方面是2020年以后股价持续惨淡,在2020年高位上车的基民怨声载道,另一方面是资管新规在2022年正式实施,银行理财甚至倒亏本金,收益率也从6-7点降低至3-4点。

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现在的人们满脑子都是「我惦记你的利息,你图我的本金」,他们太需要确定性,于是银行存款成了最佳的替代品。

但我们一定要清楚一件事,投资靠的从来不是一厢情愿,而是顺势而为。

居民财富看似一股脑涌向银行,28万亿规模的公募市场正在酝酿新的反弹动力。

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凭借27.69万亿元反超居民理财“C位”的银行理财,公募基金规模实现历史性首次超越。

细细拆分公募基金的增长数据,会发现ETF增长最为迅猛。

在主动权益型基金规模上半年锐减近2000亿的情况下,今年三季度权益类基金规模继续缩减2333.86亿元,主要是混合型基金规模缩减所致,但指数型基金规模逆势增长1738.8亿元。

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ETF市场规模创新高达1.9万亿元,较上季度增长11.49%。其中,股票型ETF规模达到1.41万亿元,环比增长13.71%。

ETF这一逆势蓬勃发展早在三年前就开始了,ETF近三年规模增长幅度超过100%,毋庸置疑迎来发展大年。

毋庸置疑,在房地产市场告别过去无序野蛮发展后,居民财富结构一定会发生根本性变迁,但最大受益群体会是银行吗?

今年央行已经两次降息、两次降准,目的可不是让钱转了一圈再次回到银行。

中信证券明明团队和东吴证券固收李勇团队均认为后续存款利率有再次下调的空间。

至于出来的钱去哪?刺激内需、活跃资本市场这两个大方向一直在努力中。“中特估”的兴起并不是心血来潮,结合政策最新对金融的相关布局,一盘大旗已经摆上桌面。

聪明的人应该心中有答案。


都看到这里了 
还不快快点赞、转发、加关注?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