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史研究》2020年总目录
《史学史研究》2020年总目录
(括号内数字分别为期数和页数)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论毛泽东中华民族观的内涵、根源和意义
瞿林东(4,1)
从“华夏”到“中华”
——试论“中华民族”观念的渊源
晁福林(4,8)
中华民族实现由自在转向自觉的鲜明标志
——论李大钊的《新中华民族主义》
郑师渠(4,17)
白寿彝史学研究
白寿彝先生对古籍整理事业与历史文献学科建设的贡献
周少川(4,21)
白寿彝先生中国史学思想史研究的学术历程
汪高鑫(4,38)
白寿彝先生对中国通史理论的构建
——从《中国历史上的十二个方面346个问题》到《中国通史·导论卷》
周文玖(4,51)
中国古代史学
清华简第九册《成人》篇为《尚书》类文献说
李 锐(2,1)
政论与史论:秦政治人物关于“史”的对话
王子今(4,61)
《五帝本纪》得与失:论司马迁的上古史观
王 晖(2,7)
由《春秋》纯儒而“益世”儒宗
——《汉书》对董仲舒武帝朝地位的重构
钱茂伟;王 松(1,1)
《史通》外篇的成立及其撰述方式
伏 煦(1,11)
论郑樵《通志·昆虫草木略》的编纂
白 羽(4,70)
传统学术中历史研究的方法论价值
——李心传史学研究的新视角
施建雄;高慧媛(2,20)
《明孝宗实录》编纂思想探析
时培磊;程彩萍(1,23)
从《左编》《右编》看唐顺之的历史编纂学
杨绪敏(3,1)
周中孚《郑堂读书记》史部提要考论
刘开军(2,30)
试论姚鼐的史学思想
郑素燕(3,9)
中国古代史学会通思想探研
马新月(3,19)
中国近现代史学
赵翼对陈垣早期治学的影响
单 磊(2,40)
民国时期史语所学人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陈 峰(3,32)
民国学者对明代锦衣卫史学形象的阐释与书写
谢 盛;谢贵安(1,32)
延续文化传统:顾颉刚与《文史杂志》
蒋正虎(4,80)
继往开来:白寿彝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唯物史观转向
任 虎(3,45)
白寿彝先生与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张 越(2,47)
十年内战时期平沪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群体的学术活动
谢辉元(4,94)
文化史学是什么?
——兼论新旧文化史学的内在一致性
张昭军(1,44)
中国禁毒史研究的多重视角
肖红松;郭晓辉(3,53)
外国史学
试论修昔底德的求真思想
李永明(2,59)
泰西阿斯《波斯志》的“东方主义”及其历史渊源
吕厚量(3,75)
论李维的史学致用思想
赵北平(3,64)
论柯林武德“科学的历史学”
姚汉昌(4,105)
村冈典嗣的日本思想史学理论方法与历史认识
王 萌(4,113)
雅克·勒高夫对新传记的探索
黄广连(1,75)
关于“纳粹主义历史化”争论背后的思考
——以1987年布洛撒特与弗里德兰德的通信为考察对象
王 琳(2,69)
历史与记忆
周建漳(1,57)
学科共识、认知美德和学者角色
——化解历史知识客观性问题的新思路
顾晓伟(1,64)
人物志
中国古史分期体系的构建与社会性质的探索
——黎虎先生访谈录
李文才(2,79)
先秦制度史研究的方法与心得
——晁福林先生访谈录
刘卓异(3,91)
历史文献学
今本《大唐创业起居注》成书时间小考
朱振宏(1,83)
再论《辽史·营卫志》部族门的文本来源与编纂过程
苗润博(2,90)
辽宁省图书馆藏《大明光宗贞皇帝实录》考论
南炳文(3,99)
《皇明启运录》与明兴史事的书写
张赟冰(3,109)
《高丽史》版本源流与编纂体例考
魏志江;陈 卓(1,93)
方志学
张良知《中都储志》的编纂及其史料价值
鞠明库;王何芮(2,98)
清代安庆方志中的“忠节”书写及其演变
——以抗清殉节者的“忠节”书写为中心
周 毅(1,105)
徽州方志中的人物志书写刍议
刘道胜(2,105)
史林偶拾
从周祭、祊祭卜辞看《尚书·无逸》“祖甲”的身份
胡其伟(3,118)
《史记正义》引《竹书纪年》辨异一则
陈金海(3,124)
《旧唐书·吴筠传》与《道藏·吴尊师传》雷同问题探究
谢保成(2,113)
陈召培抄袭钱穆作品考
林辉锋(1,117)
郭沫若就凉山彝族奴隶制问题致刘大年函写作时间及相关问题考
廖久明(2,118)
学术信息
中国近代文化研究的新进展:第四届“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综述
贾 琳(1,122)
“类书开发利用与元代类书的整理研究”学术研讨会纪要
毛瑞方(2,123)
【排版:金嵌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