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史研究》2024年第2期目录及内容摘要
目 录
历史理论
历史文化认同视域下的中古正统观念
汪高鑫
在政治伦理的传统与启蒙之间:
明末清初士人的君主论
王记录
中国近世历史理论的三次飞跃
——从今文经学的复兴到唯物史观的确立
周文玖
中国古代史学
宋代宰辅修史制度考论
田志光
南宋浙东学派经典研究的史学视角
施建雄;马 珂
元朝官方修史对地方史料的征集
时培磊
中国近代史学
重思《史学要论》在中国现代史学史上的地位——以中国史学社会科学化为视角
李政君
童书业的春秋史研究
贾鹏涛
征订启事
欢迎订阅全国中文(历史类)核心期刊
《史学史研究》
外国史学
修昔底德对“雅典论题”的认识
李永明
西塞罗的史学观念及实践
——以罗马骑士叙述为例
何立波
历史文献学
司马光《通鉴举要历》探析
——基于国图藏《资治通鉴残稿》的考察
郭桂坤
史学精粹
史学精粹
内容摘要
历史文化认同视域下的中古正统观念
汪高鑫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摘 要:中古正统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与这一时期历史文化认同意识的不断加强有着密切的关系。秦汉正统观念的形成,表现为高度重视治统认同的历史建构与思想阐发,大力构建华夷各民族同源共祖谱系以深化炎黄始祖认同意识,强化以礼义文化而非种族血缘辨别夷夏的礼义文化认同意识,重视以中央政权为中心的正史记述以彰显华夏正统的地理认同意识。魏晋南北朝正统观念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族政权的正统之争上,少数民族政权分别从血缘认同、治统认同、中原地理认同和夷夏之辨诸方面与汉族政权争正统,正统观念打上了鲜明的民族交融的时代印记。隋唐正统观念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人们不再斤斤于过往民族政权对峙时期以夷夏辨别正统的做法,转而以开明、包容、客观的态度来看待分裂时期各政权、尤其是少数民族政权的正统问题。同时在儒释道“三教”并重背景下,为排斥佛、道,复兴儒学,韩愈提出道统论,旨在确立大一统政权下儒学的正统地位。
关键词:中古时期;历史文化认同;正统观念
在政治伦理的传统与启蒙之间:
明末清初士人的君主论
王记录
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摘 要:明末清初士人对君主的热烈讨论,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现实根源。这一时期的君主论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其一,“罪君”意识非常强烈,人们极力揭露君主本性之恶,把乱天下的根源归之于君。其二,理性看待君主地位,提出“抑尊”,破除君主神圣的既有观念,将君主还原为“人”,具有重估君主地位的意味。其三,明确把君主分为三代之君和秦以降之君两种类型,极力批判秦汉以来帝王的“专私”。其四,开始从制度层面认识君主,把对帝王的道德约束转变为权力制衡,提出种种制约绝对君权的制度设计,试图以制度规范君主行为。明末清初的君主论虽然到处呈现出政治批判的锋芒和理性思维的火花,蕴含着启蒙思想的因素,但始终未能走出传统政治伦理与思维的圈子。
关键词:君主论;明末清初;罪君;尊君;政治制度
中国近世历史理论的三次飞跃
——从今文经学的复兴到唯物史观的确立
周文玖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摘 要:中国近世历史理论有三次飞跃,即今文经学的复兴、从朴素进化观到进化史观、从进化史观到唯物史观。考据学兴盛期间庄存与复兴的今文经学,经刘逢禄到龚自珍、魏源时代,已与社会危机紧密联系,从传统经学转向近代经学,显示出明显的进化思想因素,至清末康有为之时,形成了朴素进化观。它与严复引进的西方进化论进行一定的化合后,通过批判和改造中国旧史学,演变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进化史观。唯物史观是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而引入中国,并在扬弃进化史观的基础上得以确立,马克思主义史家李大钊、郭沫若、翦伯赞等做出了突出贡献。近世历史理论的进步根源于社会变革的需要;历史理论对史学理论具有决定性影响。
关键词:历史理论;今文经学;进化史观;唯物史观;社会变革
宋代宰辅修史制度考论
田志光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摘 要:宋代宰辅作为中枢机构长官,在处理国家重要政务的同时,还负责修史工作。北宋前中期宰相贴职“监修国史”主持修史,史馆相阙一般则由昭文相或集贤相负责。元丰改制后一般由左仆射提举修史,左仆射阙则由右仆射提举,特殊情况宰相平章军国(重)事和太师也会提举修史。北宋执政带“监修”或“修国史”等衔参与修史。南宋绍兴二十六年前宰相带监修国史修日历、实录,之后大体上由左相监修国史、右相则提举修国史和提举实录院,左相阙则由参知政事监修国史。宰辅修史权责主要包括把握修史方向和基调、选任史官、确定分工、沟通修史信息、进呈史典等。宋代宰辅修史是中国古代官方修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关键词:宋代;宰辅;监修国史;提举修史
南宋浙东学派经典研究的史学视角
施建雄;马 珂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摘 要:中唐以降各种时代因素导致对传统儒学中经史关系的反思与重构,影响直至北宋。随着疑古辨伪风气的形成,对经典不再盲从,经学著作由史学视角切入进行研究成为可能。南宋时以“事功”为主要特点的浙东学派吕祖谦、薛季宣、陈傅良、叶适与陈亮等人就经传从史学角度给予发掘与探索,不仅“视经为史”,而且“以史论经”,这是建立在对经史关系新认识基础之上的结果;他们重视将通经致用与史学的经世功能相结合,则体现了学科属性变化之后服务于社会方向的一致。通过对浙东学派经史探索视角转换的总结,可以进一步丰富对古代经史关系的认识,从而加深对传统学术发展演变的形式和路径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儒家经典;史学视角;浙东学派;通经致用;史学经世
元朝官方修史对地方史料的征集
时培磊
廊坊师范学院史学理论与中国史学史研究中心
摘 要:元朝延续中原王朝修史传统,加强官方史学建设,纂修了大量史书典籍。在实录、正史和一统志的纂修过程中,朝廷不仅广泛招揽修史人才,而且从地方上大量征集史料,逐渐形成了制度化的采纂体系。这些做法保障了官修史书的成书质量,加强了官方对修史的控制,同时也刺激了地方上的修史热情,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元代史学的发展。元朝征集地方史料的做法被明清两代所继承,成为了中国古代修史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元代;官方修史;史料征集;修史传统
重思《史学要论》在中国现代史学史上的地位——以中国史学社会科学化为视角
李政君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
摘 要:《史学要论》是五四时期中国史学社会科学化潮流下的作品之一。该书和当时史学社会科学化的主张者一起,突出了“解释”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性,将人们的史学观念从偏于史实叙述推向了偏重现象解释,这是对20世纪初“新史学”思潮的一次重要推进。而和当时史学社会科学化的主张者相比,《史学要论》不仅重视历史解释,而且找到了解释历史发展的核心要素,即“经济”;同时,该书在阐释历史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时,不仅关注它们的相近,更关注彼此的差异,其目的是分辨历史科学的特质,证明历史科学即历史理论存在的必要性,这表明《史学要论》具有更为明确的历史学本位意识。
关键词:李大钊;《史学要论》;历史科学;社会科学;解喻
童书业的春秋史研究
贾鹏涛
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摘 要:童书业是春秋史方面的专家,《春秋史》和《春秋左传研究》是其代表作。1935年童书业替顾颉刚编写《春秋史讲义》,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1946年出版了《春秋史》,这是一部考索精当,去取慎重的通俗性著作。与此同时,童书业计划编写《春秋考信录》,但因时局不稳,再加上研究方向的转变,此计划一直搁浅。直到1965年才最终完成,提名为《春秋左传研究》。该书虽是一部考证性的著作,但对整个春秋史处处有着通贯型的解释,发前人所未发,并且重视使用马克思的经典观点解释历史。童书业的春秋史研究,重视阅读先秦原始典籍,史料运用全面而审慎,注重考证的理论总结。
关键词:童书业;《春秋史》;《春秋左传研究》
修昔底德对“雅典论题”的认识
李永明
北京师范大学档案馆
摘 要:“雅典论题”是贯穿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全书的一个重要主题。该论题宣称,个人和国家(群体的人)都在人性必然性的驱使之下追求统治权力和自身利益而无视正义。修昔底德在著作中从整体上揭示了“雅典论题”的真实性,但他在叙事及对事件动因分析的过程中也对“雅典论题”进行了反思和批判。修昔底德发现“雅典论题”具有根本缺陷,并包含了否定其自身的矛盾,雅典西西里远征的失败和帝国的衰落与此密切相关。
关键词: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雅典论题;人性;正义
西塞罗的史学观念及实践
——以罗马骑士叙述为例
何立波
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摘 要:西塞罗虽非专业史学家,但留下了许多关于历史书写的论述。他对求真原则和撰写当代史的强调,叙事技艺上的修辞学方法及对话体、书信体的使用,成为其史学观念的主要表现。西塞罗的写作实践基本贯彻了他的这一史学观念,在他对罗马骑士的叙述中有集中表现。他著作中关于《归还公马法》《罗斯西乌斯法》《阿西里亚法》等涉及骑士的记载,反映了罗马骑士等级的演变和演变,丰富了罗马当代史叙述。西塞罗通过对修辞学的手法以及对话体、书信体裁的使用,塑造了公马骑兵、“共和国栋梁”的包税商和“公正的法庭陪审员”的骑士的三重形象。尽管未能完成一部史学著作,但西塞罗的史学实践基本践行了其史学观念,推动了罗马史学的发展。
关键词:西塞罗;罗马骑士;骑士等级;修辞学;对话体
司马光《通鉴举要历》探析
——基于国图藏《资治通鉴残稿》的考察
郭桂坤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
摘 要:国家图书馆所藏《资治通鉴残稿》,其得名缘于古今学者多认为它是司马光手书的《资治通鉴》初稿。不过,近年已有学者分别从内证与外证的角度予以了否认。实际上,残稿中留存的所谓《谢人惠物状》,应是司马光为编写《书仪》所拟的一份草稿,也可以补证残稿并非《资治通鉴》草稿。根据晁公武、胡寅和朱熹等人的叙述,可知在进上《资治通鉴》和《通鉴目录》后,司马光还想删略出一部篇幅在二者之间的《通鉴举要历》来,残稿即由此而生。《通鉴举要历》的“举要”原则,大体可以概括为“详则略之,略则仍之”。当然,因司马光晚年精力实有不逮,《通鉴举要历》可能存在些微删略不当的问题。更为关键的是,它沿袭并放大了编年体割裂史事之弊,未能很好地满足士子的阅读尤其是应试需要。因此其传布不广,南宋以后即湮没无闻。
关键词:司马光;《资治通鉴残稿》;《通鉴举要历》;《通鉴节要》;《资治通鉴纲目》
排版: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