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2年3月28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电影原声,《谁不说俺家乡好》电影红日插曲

点蓝字免费关注!

新朋友阅读本文前,请先点击上方手指指向的蓝色字体“江边老头乐”,再点击“关注公众号”,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

每一天都是那么的美好,早上好!如果说老三届经历了红卫兵的狂热,到遥远的边疆去,到农村去的激情。那么退休加减乘除,后面的小九届经历更多的则是学校停课,疏散下放,上山下乡,集体所有制,下岗,经商,拿鱼练摊。所以我们知青的遇见不仅是在路上而是在心里,更在灵魂里。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最珍贵的东西,人的每个年龄段也有每个年龄段最珍贵的东西。对我们这些与共和国灾难同龄的人而言,聚会也就成了晚年生活中最珍贵的休闲娱乐之一。        


想想当年,朝披寒露晚凝霜,田里稻花冉冉香。历尽秋冬芳华付,油菜黄花向夕阳的日子,加年少不经事时结下的纯真友谊退休加减乘除,又叫人怎么不回忆呢。

岁月沧桑芳华去,往事依稀又复年。尽管我们早已褪去当年“知青”的色彩,但我们相同的经历,共同的回忆;那年,那月,那日,都是那么的镂骨铭心。
        

其实喜欢聚会的人需要的是一份欢乐,在意一份曾经。至少我们的聚会是这样,聚会跟谁成功谁平庸无关,但它需要一点钱的味道;用于集资享乐。         



文|龙建刚

来源:中国社会学


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孩子在父母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父母爱孩子是本能,中国很多父母都是以儿女为中心活着,付出自己全部的心血。


这是中国父母的伟大,也是他们的悲哀,因为他们的牺牲和成全,往往换来的不是感恩和回报,而是嫌弃和不满。 




 01 


我们这代人正在经受独生子时代带来的伤害。


10月4日晚九点,国庆长假第四天。


广州一所著名大学任教的老友在电话中泣不成声,断断续续讲了很久才弄清事情的原委:


10月1日清早,他们夫妇俩乘高铁前往南京,看望在南京大学中文系就读的女儿。


他们打算给女儿一个意外的惊喜。没想到见面之后却碰了一鼻子灰。


女儿不仅没有一点开心,反而满肚子怨气,责怪父母为什么不经她同意就去南京,对她极不尊重。


妈妈说我们想念宝贝女儿了,可女儿说天天微信,还有什么好想的,你们的感情也太泛滥了。


爸爸说妈妈第一次到南京,叫女儿陪去转转,女儿说和同学约好了,要去苏州玩,让爸爸妈妈自己玩,然后就匆忙而去…… 


夫妇俩在南京转了一天,越想越不是滋味,索性高铁返回广州。


老友在电话中问我:龙兄,你说我错在哪里?我不知怎么回答……

我今天从太原赶回佛山,原本想和老家来的老同学见面,尽地主之宜。


没想到情况也几乎一样:他们女儿今年九月刚刚考到广州一所大学就读,国庆专程来广州陪她。可女儿并不领情,只顾玩手机,想去宿舍看看,也不得进去。


问其为何如此冷漠,女儿说一是有代沟,二是爸爸总是批评她。


见话不投机,老友装作想回去,没想到女儿却变得兴奋,马上进携程网帮他订了回家的火车票……


老友说:现在的孩子和我们这代人不同了,当年我们读书,有家人来探望是多么的高兴啊。他流泪,我也流泪……



 02 


几年前我去哈佛大学做学术交流,发现费正清研究中心有学者在研究一个课题:如何与未来中国打交道?


我问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美国学者回答说:30年后,人类历史将迎来一个由独生子女组成的国家。


这个国家不是小国而是大国,他们将如何与世界相处?这是福音还是灾难?美国学者必须为世界研究预案。

我现在明白了美国人的远见……独生子女是特殊的一代人。


一句话,对于如今的中年人来讲,真实得有点残忍:我们注定是孝顺父母的最后一代,被儿女抛弃的第一代。



 03 


一位佛山母亲从美国发来的短信特别让我动容,她这样写到:


龙老师好!几个佛山朋友都在转发你的那条关于独生子女的微信,我一边读一边流泪。


我是一位单亲母亲,38岁那年就独自带着8岁的女儿生活。


女儿成绩非常优秀,是标准的学霸,清华博士毕业后在美国从事研究工作。


我女婿年纪不大,就已经是芝加哥大学的教授了。他们有一个四岁的儿子,上海的爷爷奶奶在美国照顾了两年,今年6月回上海去了。


一个主要原因是我女儿和他们处得不好,经常吵架。曾经担任上海厅级干部的爷爷一怒之下带奶奶回去了,还说再也不来美国受罪了。


无奈之下,女儿、女婿多次给我电话求援,让我去芝加哥帮他们带孩子。


考虑到女儿的处境,我最后下定决心到了美国。



但在这里的每一天都很难过,人生地不熟倒是其次,主要是女儿、女婿几乎很少和我交流。


他们早出晚归,回家只想睡觉,只有我一个人忙碌。好像我做什么都是应该的。


到了假期,他们带上孩子出去度假,让我一个人留在家里。我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到底是美国改变了他们?还是独生子女都是这个德性?


是我的家庭教育失败了吗?如果说是我文化不高,不会教育子女,那么女儿的公公、婆婆,一个是政府官员、一个是同济大学教授,怎么他们的儿子也是如此?


国庆那天,我亲家在电话中说:"辛苦了,我们都被独生子女害了。我们让他们自己请保姆,你回来过你自己的日子,别理他们了……"



当年女儿高考,我在佛山一中校园外面悄悄守候三天,一心祈祷女儿考试顺利。


收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个晚上,女儿搂着我泪流满面地说:妈妈,这些年您太辛苦了。我以后有出息、有能力一定要好好报答您的……


那时我是多么的开心,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非常值得。


女儿的话,让我觉得这个世界没有黑夜……


可是,当女儿已经有了出息的今天,我的内心却历经从未有过的伤痛。


她是否还记得她说过的话?是否记得妈妈为她所做出的一切?


我如此深爱我的女儿,她爱我吗?



读完这位母亲的信,我更加坚信一点:


“我们如此深爱我们的子女,他们爱我们吗?”


这不仅仅一位母亲的追问,而是一代中国人的纠结。


而这样追问和纠结,都需要两代中国人来回答。    


龙应台曾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或许父母与子女的缘分,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目送。


但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子女都应该做到最基本的孝顺、尊重父母。


别再让父母越年迈越无助,越付出越心寒。


在他们一心付出时,子女们别忘了给父母一个拥抱和更多关于爱的实际行动,让他们心生温暖,虽苦犹甜。

喜欢的亲们,欢迎点赞分享到朋友圈

↓↓↓往期文章看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