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推介:《气候变化与经济发展》


构建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型

探索发展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为中国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提供科学支撑




书名:《气候变化与经济发展:综合评估建模方法及其应用》

作者:米志付

丛书名:当代经济学创新丛书

出版单位: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21年7月



01

内容简介


本书面向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重大战略需求和气候政策建模研究国际前沿,构建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型,探索气候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复杂关系,以期为国家制定国内气候政策、参与国际气候事务提供科学支撑。


本书基于投入产出分析建立动态优化模型,综合经济增速、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及能源效率等方面,模拟中国在2040年之前二氧化碳排放路径,并借此评估中国碳排放最早达峰年份,以及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最优排放路径。从而为中国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制定可持续低碳发展方案提供有效依据。


本书综合最优化和博弈论方法,将碳配额交易机制引入综合评估模型,提高了温室气体配额分配的有效性。分别在合作和非合作情景下,比较了支付能力、平等主义、祖父原则及历史责任四种气候政策公平性原则在2100年之前的社会经济系统影响。该研究对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制定最优谈判策略同样具有参考意义。



02

作者简介


米志付,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副教授,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高级访问学者,SSCI期刊《结构变迁与经济动态》(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共同主编。研究方向为气候变化经济学,成果发表于《科学·进展》《柳叶刀·星球健康》《自然·能源》《自然·可持续性》《自然·食品》等国际知名期刊。荣获“中国经济学优秀博士论文奖”,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奖,世界可持续发展奖。入选福布斯欧洲“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单和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



03

主要内容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和能源消费国,面临着来自国际和国内的双重减排压力。国际方面,中国碳排放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而增长,其碳排放路径对全球温升目标的实现有着重大影响。而在国内方面,中国面临着减排难度增大、能源供应不足及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为应对气候变化,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调整产业结构、节能与提高能效、优化能源结构、增加碳汇等,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目前仍然处于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双重叠加时期,能源需求和碳排放还将在一段时期里保持合理增长,但中国不能重复发达国家工业化阶段无约束排放温室气体的发展模式,要努力探索出一条发展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本书面向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重大战略需求和气候政策建模研究国际前沿,围绕气候变化综合评估建模方法及其应用展开研究。采用运筹学、计量经济学、博弈论、投入产出分析、多准则决策以及文献计量等理论与方法,分别从全球、国家以及地区三个层次建立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型,模拟经济、能源、环境以及气候变化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以下创新性的工作:


第一,将碳配额交易机制引入综合评估模型,在同一平台下比较了支付能力、平等主义、祖父原则及历史责任四种气候政策公平性原则对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全球合作能有效促进减缓气候变化进程。全球2000—2100年累积二氧化碳(CO2)排放在非合作博弈情景下是合作情景下的2.3倍。从全球角度看,祖父原则下气候变化造成的损失最小,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受到较大损失。对中国而言,优先选择的公平性原则依次为支付能力、历史责任、平等主义以及祖父原则。中国的“历史责任”和“人均”优势随着碳排放的快速增长正在逐渐减弱。


第二,基于投入产出分析建立了评估经济、能源与气候变化的动态优化模型。在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下,综合经济增速、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及能源效率等方面,探索了中国的低碳发展路径。结果显示,在保证GDP合理增速的前提下,中国碳排放最早于2026年达到峰值。与碳排放2030年达峰相比,提前达峰可减少1.2%~5.4%的CO2排放,有助于减轻实现碳中和的压力,但会压缩一定的经济发展空间。


第三,综合碳排放、效率、非化石能源和气候政策四方面,基于15个客观指标构建了气候变化减缓指数,评价和解读了中国省级的减缓气候变化政策效果。结果显示,气候变化减缓指数与能源自给率之间存在负向线性关系,因此资源禀赋在减缓气候变化策略中应该得到重视。此外,气候变化减缓指数与社会发展水平没有显著的线性关系,说明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地区都有能力取得较好的表现。


第四,基于投入产出分析建立最优化模型,评估了产业结构对节能减排的潜在影响。结果显示,产业结构调整具有较大的节能减排潜力。通过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能源强度可以在不影响经济增长的前提下降低。此外,与强度目标相比,总量目标的节能减排效果更明显,但是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也更大。因此,总量目标与强度目标之间需要合理的平衡。



购买链接

京东图书(或点击“阅读原文”):

https://item.jd.com/13349046.html


当当图书:

http://product.dangdang.com/29276460.html


编辑:马   欣

审核:何可汉、成璐



我们建立了微信群:

绿色金融与低碳经济

感兴趣的伙伴请加微信号:

climate_economics

备注“姓名-单位-职称/职位/学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