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林聚任等|乡风文明与当前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以山东省“乡村文明行动”为例

原    文| 林聚任,刘佳,梁亮.乡风文明与当前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以山东省“乡村文明行动”为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03):103-110.


作者简介| 林聚任,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邮编:250100;

刘  佳,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生,山东大学威海分校讲师;

梁  亮,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生,山东建筑大学法学院讲师

[摘要] “乡村振兴战略”确立了“五位一体”建设的总要求,其中“乡风文明”是一个重要方面。本文结合山东省最近实施的“乡村文明行动”,以“乡风文明”建设为重点,分析当前村庄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分析乡风文明与乡村道德建设、文化建设以及新型社区建设之间的关系,探讨通过乡村振兴促进村庄建设和文明水平提升的路径选择,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乡村文明行动;农村新型社区



伴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乡村社会正经历着巨大变革,也遇到了一系列发展的新问题。特别是在村庄变迁方面,“空心化”与新型社区兴起并存,乡村衰落与乡村复兴问题同时受到关注,乡村的未来成为了当前人们极为重视的议题之一。“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中国农业农村发展重大新战略的提出,无疑将为农村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政策支撑。


按照乡村振兴战略“五位一体”建设总要求,“乡风文明”建设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乡风文明建设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它也将成为新时代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时代课题。或者说“乡风文明建设要渗透到乡村建设的各个方面,是乡村建设的灵魂所在”(朱启臻,2017)。


一、背景与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乡村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甚至可以说,挑战大于机遇。因为当前乡村衰落和“村落终结”问题备受关注,已有不少学者对此做了系统调研分析。如田毅鹏和韩丹(2011)指出:“20 世纪晚期以来,大陆农村因人口外流而面临过疏化挑战的村庄已不可胜数,而面临‘终结’的村庄亦不在少数”,特别是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村落终结”成为了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李培林(2012)指出,“农民和村落的终结是一个巨变”,“农民的终结”不再遥远。与中国快速城镇化和人口非农化相伴而生的是“农村空心化”问题日趋严峻(刘彦随、刘玉,2010)。“产业空、青年人空、住房空造成一些乡村的凋敝和衰落”(李培林等,2013:14)。在此背景下,关于乡村未来的悲观论似乎日渐盛行,很多人感慨,中国农村的衰败趋势已经不可逆转,乡村成为了“回不去的故乡”。


也有学者指出,“村庄与城市化并非此消彼长的关系,城市化不会导致中国的村庄走向终结,也不会使小农走向终结”(陆益龙,2013)。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的农业人口长期占比较大的国家,由乡到城的社会转型似乎尤为艰难,在城市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显示出自身的一些特殊性。虽然近年来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但是从城乡发展的现实状况来看,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凸显,城市的快速发展与繁荣跟许多农村地区的凋敝与衰落形成了鲜明反差。“当前我国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韩长赋,2018)。因此,正是面对这一现实矛盾和问题,中央适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并首次提出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既是适应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基于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矛盾和问题的判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近年来中国快速城镇化对农村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一方面是在新型城镇化带动下,大量人口实现了向城镇聚集,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城乡结构发生了极大转变。另一方面,农村人口大量外流,乡村“空心化”趋势明显。与此同时,以村庄合并和人口集中居住为主要形式的大量农村新型社区崛起。新型社区建设虽然显著改善了乡村环境和居住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但是从村庄社会建设和乡村文明的现实状况来看,仍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突出问题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村人口大量外流,“空心村”现象日益严重。农村人口大量外流造成的问题,一方面是村庄发展的动力减弱,正在失去发展的活力;另一方面是“留守”问题突出,留守在家人员主要为相对弱势的群体,其家庭与社会生活面临着诸多困境。“目前的农村发展现实是:农村社区越来越失去应有的生机与活力……目前的发展政策仍然在以‘现代化’的模式加速对农村共同体的瓦解。在这样的村庄,很多村民感到的是空荡、落寞和凋敝,远不是农村留守人口能够守望相助、获得支持的宜居家园”(叶敬忠、潘璐,2014)。或者说“农村空心化发展和大量‘空心村’的涌现,成为我国当前农村发展暴露出的诸多问题中最普遍、最直接的表象,农村空心化已成为我国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面临的最大障碍因素之一”(刘彦随,2011:1)。


第二,农村人居环境状况较差,生活基础设施条件有待改善,村民生活质量不高。新农村建设实施以来,乡村生活环境虽有了明显改善,但在很多相对偏远落后的地方,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进,环境污染状况甚至恶化,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第三,乡村传统文化和道德规范受到极大冲击,乡风文明和乡村社会秩序堪忧。特别是受市场经济及各种不健康思潮的冲击,传统乡村秩序式微,社会伦理规范弱化,乡村文明的保护和传承面临危机,导致了越来越多的优良乡风败落、社会失序问题。


第四,乡村基本公共服务不足,医疗、教育、社会保障和文化设施等方面的城乡差距明显,村庄差异和分化程度扩大。特别从近年来城乡日益明显的不平衡发展来看,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依然较大,而且某些具有区位优势的村庄虽然通过新型社区建设发展较快,但很多远离城市的村庄发展迟缓。


以山东省为例,到2015年末,全省常住人口9 847万,其中城镇区域常住人口5 120万,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7.01%。但受制于城乡二元结构思维与政策,城乡发展存在极大的不平衡。目前农村户籍人口仍占近60%,有8万多个自然村,而且居住相对分散。在一些相对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大量人口外流,“空心化”现象日益突出。山东城乡之间的不平衡,首先,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消费水平悬殊。1995年,城乡居民的绝对收入差距为2 549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农村居民的2.49倍。到2015年城乡居民绝对收入差距拉大为18 697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是农村居民的2.46倍。1990年起,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开始明显拉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始终是农村居民的2.5倍左右。而且,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来看,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城镇居民(见图1)。



其次,在村庄或社区基础设施和基本社会服务资源上,城乡居民资源占有状况也存在极大差距。到2015年底,山东虽然城乡均实现了通公路、通电和通电话,基本实现了有线电视信号的全覆盖,但在其他公共资源的占有上,差距较大。尚有22.9%的村镇不能便利乘坐公共汽车,比城镇居民多20.18%;34.9%的村镇饮用水未经集中净化处理,而城镇社区饮用水经过了集中净化处理的用户比重已达91%;98.6%的村庄社区没有管道燃气,98.1%的尚未实现集中供暖;村区内有绿化园林景观的比重为31.3%,比城市低45.8%;尚有39.9%的村庄社区没有安全保卫,比城市低34.4%。事实上,公共财政的大部分资金都流向了城市,仅有一小部分流向农村。在农村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及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虽有一定的财政支出,但是在总量和相对水平上都处于较低的层次。


山东省近年来重视农村发展,采取了一系列举措试图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其中,所开展的以改善乡村生活环境和提升乡村文明水平为目的“乡村文明行动”,在改善村风村貌、提高乡风文明、建设美丽乡村方面做了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山东省乡村文明行动与村庄建设

 

为促进新农村建设,提升乡村文明水平,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山东省于2011年4月实施了首期五年的“乡村文明行动”,它以推进村容村貌、村风民俗、乡村道德、生活方式、平安村庄、文化惠民“六大建设”为主要内容,以实施村庄整治、四德建设、新农村新生活培训、文化惠民“四大工程”为重点。其主要目标是营造新环境、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实现新发展。


为全面调研山东省乡村文明行动的实施内容、措施和实践经验,总结分析创建美丽乡村的典范案例,探讨乡风文明建设和提升乡村文明水平的实践之路,我么课题组于2015年11月至2016年初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方法,在山东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社会调查。按照随机抽样法在全省17个地市抽选了50个县(市、区)的200个村(居)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居民问卷5 012份,同时做了多层面的实地访谈或座谈会,收集了大量第一手数据材料。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对当前的乡风文明建设状况作出分析,探讨乡风文明与乡村道德建设、乡村文化建设以及新型社区建设之间的关系。

 

(一)村庄建设状况与村民生活


我们调查的200个村(居)样本,分布于山东东中西不同地区,可以较好地代表山东省村(居)的基本状况。其中,91%是村委会,9%是居委会;并且大多数分布于农村和小镇,比例分别为63.8%和22.1%,其他的分布于城郊或城乡结合部(见图2)。


从经济发展状况来看,大多数村(居)的收入以农业生产为主,但非农收入比例增加,居民人均年收入超过了1万元。在基础生活设施、服务设施和乡村文明设施的建设方面,这些村(居)情况不一。大多数村(居)都已设立便利店(小商店/小卖部)、超级市场、百货商场、农贸市场、银行/信用社、医院/医疗服务站/卫生室/诊所、幼儿园、小学、体育健身场所、老年活动室、图书室(管)、公园等。其中,便利店(小商店/小卖部)和体育健身场所的普及率最高,分别是94%和90.5%;其次,医院/医疗服务站/卫生室/诊所的普及率也达到了83.5%;图书室和老年活动室的普及率也在75%以上。此外,村(居)燃气覆盖率49.3%,供暖覆盖率29.9%,通宽带率48.6%,建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比例占57.8%。而超级市场、百货商场、农贸市场、银行/信用社、幼儿园、小学和公园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则相对不足,尤其是较大规模的服务设施,覆盖率还不到30%。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缺乏是城乡差距的直接体现,农村居民的生活也因此有诸多不便。


从调查来看,近几年山东省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在有些方面也有了较大的改善,除了交通和通讯条件越来越便利外,在家庭用水水源和家庭做饭的主要燃料方面也有明显改善。其中,有84%的村(居)已经采用自来水作为主要水源,仍以井水作为饮用水水源的占13.5%,只有极少的村(居)用江河湖溪泉水等水源。在家庭做饭燃料方面,71%的村(居)做饭主要使用天然气或煤气(液化气),但还有相当一部分村(居)以柴草和煤炭作为家庭做饭的主要燃料(详见表1)。



(二)环境整治与村(居)生活环境改善


村庄环境脏乱差,污水横流、垃圾遍地,似乎是人们对农村生活环境的普遍印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也成为当前农村居民特别关心,迫切要求解决的现实问题。为此,山东省乡村文明行动的重点是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把“城乡环卫一体化”作为行动的突破口。通过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带动“五化”(绿化、美化、硬化、亮化、净化)建设,并通过开展“三清、四改、四通”,基础设施配套、环境治理等一系列工作,进行彻底的环境整治。五年多的行动,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居)生活环境发生了显著改变。


山东已初步建立起了“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城乡垃圾一体化收运处理体系。各地调用各种人力物力开展了大规模的环境综合整治,对乡镇、村庄内外、道路沿途的存量垃圾进行全面清理。并通过制度化、市场化、常规化等手段,建立了城乡统一的环境保洁工作管理体系,定期考核,责任到位,因而成效显著。从问卷调查看,有97.6%的被调查者回答近五年来当地的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详见表2)。



从被调查的村(居)来看,它们几乎都设有相关的宣传栏、公开栏或科普栏、公共垃圾桶、专门保洁员等。比如,97%的村(居)能够做到垃圾每天清运,66.5%的村庄全部开展了“三清、四改、四通、五化”工作,31%的村庄也开展了部分工作。但是,在新型卫生厕所改造方面还不够,调查得知只有59%的村庄完成了改厕,这应该是下一步乡村建设和环境治理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乡风文明与乡村道德建设


乡村文明的提升不仅在于人居环境的改善,更重要的是人们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实际上,乡风文明与乡村道德秩序是相辅相成的。因此,针对农村近年来不良社会风气蔓延、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愈演愈烈,一些地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封建迷信、黄赌毒等不良行为,山东把“四德工程”作为乡村道德建设的重点,村村建立善行义举“四德”榜,使道德建设规范化、具体化、生活化。同时在农村广泛开展道德讲堂、村民道德评议、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签养老状张养老榜,培育了崇德向善、忠孝仁义的儒韵民风。还通过村规民约建设和设立完善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积极推进移风易俗,营造文明进步向上的社会新风尚。


首先,村村设立“四德”榜,树立良好村风,使村民文明素养得到提升。各村围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建立善行义举“四德”榜,让好人好事、善行义举上榜,树立起优良的村风民风。同时,力争通过“四德”榜将道德建设融入到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去,以取得实效。从问卷调查得知,57.3%的被调查者及其家人登上过“四德”榜;从被调查者的感受来看,各有55.7%和39.1%的被调查者在家人登上过“四德”榜后感受到荣誉感和责任感,这无论是动力还是压力,都对他们日常的“善行义举”具有影响(见表3)。



其次,大力开展移风易俗,通过强化村规民约规范乡村生活秩序,以形成良好社会风气。乡村文明程度的提升,直接体现在乡风民风方面,而这些方面跟农村长期以来延续的风俗习惯密切相关。因此,开展移风易俗对改变陈规陋习,提高乡村文明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山东各地农村通过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的积极作用,大力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反对婚丧事大操大办,杜绝黄赌毒,有效地改变了各种不良陋习,促进了乡风文明建设。调查来看,88.5%的被访村民表示所在村(居)有村规民约,78.7%的村民认为村规民约管事。分别有79.9%和82.5%的被访村民认为实施乡村文明行动后,本地婚俗和丧葬习俗得到简化。此外,农村赌博、吸毒、色情表演等不良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接近80%的被访村民认为本村不存在黄赌毒等陋习。


因此,通过广泛开展“四德工程”和移风易俗,农村的文明秩序和人际关系得到很大改善。87.0%的被调查者回答自乡村文明行动开展以来,人际关系“更密切了”,仅有1.4%的被调查者回答“更疏远了”。在农村基层干部与群众关系方面,89.2%的被调查者回答变得“更密切了”,认为“基本没变化”的占8.1%,只有0.6%的被调查者回答“变差了”。在当地社会治安状况方面,93.9%的被调查者回答“变好了”,4.5%的被调查者回答“基本没变化”,仅有0.5%的被调查者回答“变差了”。


(四)乡风文明与乡村文化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农村的经济取得快速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文化建设薄弱,农民文化生活相对匮乏。特别是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式微,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村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在此背景上,山东省实施了“文化惠民”工程,通过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促进农村精神文明的提升。“文化惠民”工程主要包括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和乡村记忆工程,还开展了儒学下乡、文化下乡等一系列活动。


首先,山东省通过项目制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乡村文化软硬件建设得到显著提升。从2013年起,实施了“百镇千村”建设示范工程,为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专门制定印发了《山东省乡村文明行动“百镇千村”建设示范工程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暂行办法》,对“百镇千村”建设示范工程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及结果进行综合性考核与评价。同时,以构建覆盖广泛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目标,实施“以奖代补”、政府购买服务等政策措施,整合各类项目,加大经费投入,极大地改善了乡村文化实施和条件。其中包括大力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打造2公里或15分钟文化服务圈,为农民群众就近参加文化活动提供便利。扶持培养“文化中心户”、民间业余剧团、庄户剧团、农民演出队,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文体活动,从而丰富活跃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从调查看,被调查者对当地文体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满意度较高。其中回答非常满意的占53.7%,满意的占30.1%,一般的占11.8%,回答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人所占比重较小。


其次,根据不同地区传统文化资源情况及现实条件,在文化遗产和传统乡土建筑富集、保存条件较好、文化底蕴深厚的乡村和社区,充分利用当地设施,建设民俗生态博物馆、村(居)博物馆,收集和展览富有地域特色、活态文化特色和集体记忆的文化遗产,实现对乡村文化遗产的整体性和真实性保护。山东各地在实施乡村记忆工程中,重视创建传承当地传统文化和特色工艺的载体,结合特色村镇文化建设,对保护乡村历史文化传统发挥了重要作用。


村村设立文体小广场是山东省“文化惠民”工程的一个亮点。据本次调研数据,设有文体小广场的村(居)有92%。文体小广场不仅仅是一个看得见的文化娱乐场所,更是村(居)举办集体活动、和谐人际关系、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的空间场所,满足了老百姓多方面的需要。因此,自开展乡村文明行动以来,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一定改善。从问卷调查看,被调查者对其精神文化生活状况的评价是,认为很丰富的占55.0%,认为比较丰富的占28.0%,认为一般的占14.5%,认为不丰富和很缺乏的所占比重很小(详见表4)。



(五)乡风文明与新型社区建设


“五位一体”的乡村振兴战略既包括发展产业、创造宜居环境,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也包括提升乡风文明,建设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事实上,山东省近年来通过大力开展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不仅极大地改善了人居环境,提高了生活水平,而且使人们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转变。


开展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不但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尽快缩小城乡差距,促进乡村生活质量提高的需要。因此,山东省近年来无论从政策还是推进力度等各方面都非常重视合村并居和新型社区建设。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意见》《农村新型社区纳入城镇化管理标准》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和技术标准,使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2014年9月颁布了《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发展规划(2014—2030)》,明确制定了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发展的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对全面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做出了具体部署。通过几年的发展,一大批新型社区在齐鲁大地崛起。山东省提出的目标是到2030年,全省将建设7 000个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中心村5 000个,保留基层村25 000个。尽管当前农村新型社区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争论,但是从村庄建设和城镇化发展的趋势和要求来说,因地制宜实施新型社区建设,促进村庄转型应是当前中国城乡发展的大趋势。


从调查来看,被调查者中有62.9%的人回答当地已开展村居合并或新型社区化建设,另外24.8%的被调查者回答没有开展,其余12.3%的被调查者表示不清楚。对于村居合并或新型社区化建设的态度,调查表明,超过8成的被调查者持赞成态度,仅17.7%的被调查者表示中立或反对态度(详见表5)。特别是年轻的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居民,他们普遍赞成村居合并或新型社区化建设。



如此高比例的被调查居民赞成村居合并或新型社区化建设,这充分反映了人们追求现代生活方式的愿望,也体现了向往城市生活的愿望。调查发现,有44.3%的被调查者回答城乡经济生活状况“差距很大”。但当问他们,“如果有条件的话是否愿意去城市购房或居住”,被调查者中有43.56%的人选择“愿意”,如图3所示。这其中,有相当多的人(占39.6%),表示愿意定居“县城或小城市”。



当问及“城市最吸引您的方面是什么”问题时,选择最多的是“教育和医疗条件好”,其后依次为“生活条件好”“子女有前途”“好找工作”(详见表6)。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来,相对于城市居民,农村在某些基本公共服务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需要进一步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三、乡村振兴与乡村社会的未来

 

山东省通过大力开展乡村文明行动,使村庄人居环境和乡风文明状况发生了明显改变。此行动从村庄环境整治抓起,通过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培育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倡导新文化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但是长期以来,受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大格局和市场化大潮的影响,乡村社会文明建设存在明显短板,优良的传统礼俗文明受到很大冲击,乡风文明和道德规范式微。所以,当前乡风文明的建设还面临着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应在新的形势下探索乡村文明建设的新途径,以取得更大实效。事实上,乡风文明建设是一个持久的系统工程,需要跟当前农村居民的需求和观念的更新结合起来。此外,应加强政府对村风民俗建设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完善相关机制,重视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提供更好的服务。


乡风文明建设的核心是人们文明素养的提高,重点是乡村道德和文化建设,但最根本的是生活方式和观念的改变。新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其中明确指出:“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移风易俗行动,提升农民精神面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这应是新时代农村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从村(居)社会发展与转型的层面来说,乡风文明建设需要跟新型社区建设结合起来,以符合城乡发展一元化发展的要求,更有效地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第一,乡风文明建设与城乡新型社区建设同步推进,切实服从于农村居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和现实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需求层次也不断提高。我们既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也要重视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二者应该相辅相成。但目前来说,中国城乡发展还不平衡,居民在生活水平和居住条件等方面还存在明显差异。所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按照“五位一体”建设的总要求,全面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并通过新型社区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条件,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水平。


第二,促进城乡一元发展,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长期以来由于受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农村的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水平明显落后于城市。这也是大量农村居民流向城市的重要原因。所以,要使乡村振兴,增加其活力,就需要变革城乡二元体制,在公共财政投入和基本公共服务实施建设等方面实现城乡一元化。在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基础教育资源、医疗卫生条件、安全环保设置等实体性公共物品的配置上应实行城乡统筹,使城乡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流动,公共服务实现城乡全覆盖,逐步使农村居民跟城镇居民享有均等的公共物品和无差别化的公共服务。


第三,加强政策和制度创新,营造城乡发展的新格局。目前的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还存在着很大的体制障碍,具有明显的“城乡二元性”。即大部分新建社区或“村改居”社区,仍沿袭农村管理体制,跟城市社区的管理没有完全接轨。这导致了新建社区居委会与原村委会之间关系不清,并出现了新的内部矛盾和问题。这实际上也是城乡转型或体制转轨不彻底的体现。为此,建议应该加强宏观层面体制和政策的创新,变革原有的“城乡分治”格局,实行城乡统一政策、统一管理,实现城乡社区建设的一体化。所以,乡村振兴的最终目的不是限定于农村本身的发展,而是应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实现城乡平等与共荣。

 

注释和参考文献(略)

(图片来源于网络)



认识中国社会

观照乡村发展

欢迎关注

中国农业大学社科学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