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进“红区”,赴前线,一个人也是一支队伍……今天,我们一起听听新华社记者的心声!

点蓝字免费关注!

新朋友阅读本文前,请先点击上方手指指向的蓝色字体“夕阳红又红”,再点击“关注公众号”,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

记者节快乐!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是我们的职责

“脚下有泥,心中有光”

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1964年12月,我们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辍。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北方的果树,到秋天,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沙尘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的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赞颂秋的文字的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的不多,也不想开出帐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并于秋的歌颂和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能感到一种不能自己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和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南国之秋,当然也是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甘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河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作为新闻事件的记录者和见证者

作为始终坚守一线的亲历者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

道有夷险,履之者知。


在第二十一个记者节来临之际

我们选了几位工作年限不等、但同样优秀的

新华社记者

来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胡喆 

2015年进入新华社,做记者5年


新华社国内部记者,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第一时间前往武汉支援采访,并坚守三个月,采写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稿件,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1月28日胡喆在武汉协和医院感染病科采访


没有生而勇敢,只有选择勇敢。“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生活中有太多未知,作为一名记者,我的责任,就是去发现、去记录,去讲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好故事,更好地弘扬这场伟大抗疫斗争中铸就的伟大抗疫精神。我很荣幸我能身处在这样一个时代,能够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











陈子夏 

2013年进入新华社,从事采编工作7年


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主编、“刚刚体”主创、“创意海报突击队”工作室创始人,《红色气质》《红色追寻》《新生1949~2019》等新华社重大主题融合报道产品主创,多次获中国新闻奖特等奖。



作为主流媒体的新媒体人,我们既要坚守底线,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又要不断探索出新,产出更多更好的创意作品,让用户既能从我们的报道中获取全新体验,又能从中感受到新华社的品格和力量。










梁建强 

2013年进入新华社,做记者7年


新华社湖北分社记者,长期致力于监督报道、评论报道,多次参与重大主题调研采访,参与“两会新华时评”“十九大新华时评”等写作。因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突出表现,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梁建强(后排左二)疫情期间在武汉武昌方舱医院的出舱通道旁采访


作为一名记者,一线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战场,也是最好的检验场。职责所在,越是危险的地方,就是越需要抵达的前方;使命所系,广察实情、多呈诤言的孜孜以求,始终应是心底所追寻的那一束光。











李雨泽 

2011年参加工作,做记者9年


新华社江苏分社记者,新华社青年拔尖人才、江苏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两次入围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奖,三次获得人民摄影金镜头奖。他做制片人、导演开创的《温度》栏目已播发三季40多集,全网播放量超5亿次。



做有温度的记者,讲有温度的故事。











毕子甲 

2010年进入新华社,从事采编工作10年


新华社参编部机动调研室主任记者,2019年增强“四力”中央新闻单位先进个人。参与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等诸多重大主题深度调研报道,促进相关领域改革。

毕子甲(右)在调研采访中


碰上急难险重事件的时候,要说完全一点都不害怕真的是不可能的。但记者这个职业就是会让你忘记自己的身份,它使你克服内心深处的恐惧,只留下对苍生的满含怜悯。这种怜悯就是当时的职责所在。











骆慧 

2010年进入新华社,从事采编10年


新华社音视频部编辑,疫情期间被困湖北黄冈,在没有任何设备的情况下,仅靠手机独自拍摄、采访及连线直播,让外界了解到黄冈农村地区抗疫的真实情况。

疫情期间骆慧(右)采访黄冈市蕲春县社区医院对确诊患者的转诊情况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初期,媒体的大部分报道力量都集中在武汉。我身在黄冈农村,深深知道这里的情况也是外界迫切想要了解的。作为媒体人的职业素养告诉我,我必须要出去做点什么。











吴光于 

2009年进入新华社,做记者11年


新华社四川分社记者,两次进人民大会堂作报告,专注政法、贫困领域报道,半年蹲点凉山8次,住过村小、住过土坯房、帐篷,还在猪圈旁边住过。曾获青海省灾后重建先进个人、中宣部新春走基层先进个人、四川省直机关青年学习标兵等荣誉称号。

吴光于(左)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龙构乡阿尼米村采访


一旦踏进新闻这个行业,我觉得就没有什么可以让你考虑性别或条件的机会了。因为你必须要奔赴前线,必须要出现在新闻现场。












杨玉华 

2005年进入新华社,做记者15年


新华社安徽分社记者,新华社十佳记者。多次获得新华社社级好稿、新华社精品力作奖,在农村土地、粮食安全、贫困问题等三农领域报道中长期钻研获得广泛肯定。

杨玉华(右)采访贫困农户


记者的笔力有多强,脑力有多强,其实都来自你在人民当中扎根有多深,跟人民的感情有多深。













吴晶 

2000年进入新华社,做记者20年

新华社国内部文化教育领域首席记者,曾获多项中国新闻奖、省部级新闻奖及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国务院“两基攻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代表作有《不朽的丰碑 永远的怀念——改革开放30年之际告慰小平》《大地之子黄大年》等。

吴晶(右)和同事陈聪(左)在采访已故战略科学家黄大年事迹


 采访者交付给我的信任,使我觉得一定要写出能够经得起时间检验、经得起良知推敲的作品。













祝所有媒体同仁们

节日快乐

不忘初心

不要私存,放到圈子里,让更多人知道吧! 

推荐阅读


看更多精彩好文

请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往期文章看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