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合伙做餐饮?看看465亿美元市值的小米新“中国式合伙”

| 餐饮老板 未来的餐饮老板 

都关注了“餐饮法务官” |


2010年1月中旬,小米科技正式成立前夕,雷军在北京海淀区政协会议间隙面试了一个叫孙鹏的年轻人。一个月后,孙鹏从微软离职加盟了这家后来被命名为小米的公司。


孙鹏与刘新宇、李伟星等9人一起,成为当时除了雷军、林斌、阿黎和KK四名联合创始人之外的最早员工。2010年4月6日,在海淀区银谷大厦807室,这13个人一起喝了碗小米粥,就开干了。


创业8年,从小米加步枪到465亿美元市值,是什么成就了小米现象级的商业成就?有人归功于小米的创新商业模式,有人归功于“参与感”的市场运营模式,有人归功于极致单品战略。都对。



但追根溯源,“事”在“人”为。


小米“现象级”的商业成就,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独角兽企业的巨大商业价值和市场潜力,更让我们看到了代表新“中国式合伙”的小米在聚合人才方、资本方与资源方,合心合力打群架打胜仗的能力方面的绝对优势。


新“中国式合伙”,代表一种新的组织生产关系。

 

本文力图从“合伙人制度”的角度解读小米,以帮助更多创业者了解合伙,在创业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01

旧“中国式合伙”:

哥们式合伙,仇人式散伙

 

对于创业者来说,合伙创业是最常见的创业方式。但中国人的合伙难,却也是全球公认的管理难题。


中国企业最常见的聚散模式——公司创办之初,合伙者们以感情和义气去处理相互关系,制度和股权或者没有确定,或者有而模糊。


企业做大后,制度变得重要,利益开始惹眼,于是"排座次、分金银、论荣辱",企业不是剑拔弩张内耗不止,便是梁山英雄流云四散。


“哥们式合伙,仇人式散伙”,旧“中国式合伙”总归逃不过这样的命运。

1、哥们式合伙

 

在大量的旧“中国式合伙”中:



(1)在合伙组织层面,朋友关系与股东关系一锅乱炖。

 

很多合伙团队都是“三老”合伙创业(老同学、老同事或老同乡),这种有感性信任基础的合伙一方面有利于早期合伙关系的建立,但也给理性合伙规则的建立留下了一堆变数。

 

新东方股权改制也曾引发合伙危机,俞敏洪发现“在友情为基础的结构里,你不能下命令、不能指挥,只能通过友情来权衡利益和权力”。

 

(2)在合伙理念层面,“谈利益伤感情”。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早期股份也通常不太值钱,很多合伙团队早期回避谈论利益,或靠口头承诺简单粗暴分配利益。

 

(3)在合伙规则层面,回避规则或无规则


因此,在合伙规则方面,旧“中国式合伙”要么没有规则,要么按照工商局“钦定”的模板简单处理,导致合伙人之间既没有规范的进入机制,也没有退出机制、调整机制与控制机制。

 

2、仇人式散伙

 

没有规则的哥们式合伙的结果,就是仇人式散伙。

 

温和些的,古有宋太祖在打下江山后,将一起浴血奋战的将军们“杯酒释兵权”,但多置良田美宅,还算安享晚年。


激烈些的,汉高祖刘邦在打下江山后,对作为左膀右臂共同打江山的大将军韩信等创业元老先是剥夺权利,后卸磨杀驴。

 

温和些的,今有西少爷合伙人股权战争对付公堂。激烈些的,真功夫合伙人股权战争,创始人潘宇海把合伙人蔡达标送进了监狱。


 

哥们式合伙,仇人式散伙,合伙无规则无信用,核心圈层的股东神仙们打架,团队很难合心合力,组织命运要么昙花一现,要么生死飘摇。


02

为什么研究

小米的新“中国式合伙”


我们为什么选择研究小米的新“中国式合伙”?

 

1、小米创立、成长与崛起于我们身处的互联网时代,有时代代表性;


2、小米成立8年,经历了上市前的创业期、高速成长期与扩张期的不同发展阶段,合伙人机制支撑小米取得了阶段性经营成果;


3、小米有创业合伙人股东、事业合伙人股东、资本合伙人股东与生态合伙人股东,合伙人股东很多元化;


4、小米创始人雷军自己亲身经历过从员工、职业经理人、合伙人、投资人到创始人的各个不同身份角色。


这些不同身份的人就是小米的股东,就是小米股权产品的“用户”。



雷军作为小米的“股权产品经理”理解他们,深度理解“用户”需求。小米的合伙人机制是雷军为代表的经营团队人生经验与商业智慧的总结。


03

小米的合伙制创新

 

小米的合伙制创新,是基于新商业文明规则,从而回归企业本质的变革与创新。


通过对企业的战略,组织与人的关系进行系统的变革与创新,通过优化组织内部环境,真正能凝聚一批有追求、有意愿、有能力的人抱团打天下,让员工变成“合伙人股东”,把小米的事业变成大家共同的事业。

 

根据小米“合伙”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将合伙制的创新,即新“中国式合伙”的主要特点归纳为以下五点:

 

1、老大有胸怀

 

雷军到底持有小米多少股份?


早间,有过很多的媒体解读与猜测,甚至有“砖家”根据中国工商档案提出,即便在小米完成F轮融资估值高达450亿美元后,雷军还持有公司将近80%股份,并据此预测雷军是中国未来首富。这也符合很多人对雷军持有股份的预期。

 

但实际情况是,小米是离岸VIE架构,小米真实的股权结构体现在离岸开曼公司,并不体现在国内工商登记层面,雷军一开始只持有公司39.6%股份,加上后来用真金白银投资购买的股票与上市前股权激励增发的股票,雷军在上市前持有公司约31%股份(不考虑股权激励稀释)。



股权是公司配置核心能力与核心资源的重要工具。


如媒体解读,如果雷军个人一开始就持有公司80%股份,这会透支股权资源并影响优秀人才的进入。


“人意识到自己的渺小,行为才开始伟大”。雷军一开始只拿39.6%股份,这给未来优秀人才进入预留了大量空间与余地。

 

2、团队有参与感

 

雷军认为,“创业的过程就是拿百分之百的梦想去跟资金分享、跟最优秀的工程师分享、跟最好的市场分享、跟最好的资源分享。创业就是拼图,是分享百分之百梦想的过程”。

 

(1)创业合伙人股东:“真正”的合伙

 

a、创始合伙人是“老二+老三”,不是“小二+小三”。


如果在一个公司里,老大拿着90%的股份,剩下三四个人,每个人拿一两个点,这家公司基本做不大。因为这时候那三四个人的心态不是老二、老三,而只是“小二”、“小三”。



小米有“本土+海派”混搭的8人合伙人团队,除雷军之外其他合伙人最开始总共持有小米45.4%股权。


其中,林斌是小米现任总裁,持有25.4 %股份。黎万强是雷军前同事,持有小米7%股份。合伙人最低也拿了6%股份。这是保证小米合伙人团队保持长期稳定的基础。

 

b、合伙人的AB身份。


小米创业合伙人都有AB身份,即“创业者+投资人”


一方面,他们以创业者的身份获得了初始普通股。


另一方面,在公司后续融资时,他们按照投资方相同的估值,购买小米优先股。

 

雷军当时对合伙人林斌说,如果你真正热爱一件事并且真正想清楚以后,投资什么都不如投资你自己。


林斌一开始有犹豫,但最后还是在微软与谷歌干了15年获得的股票都卖了,换成了小米的股票。大家都在用真金白银参与到小米事业中,与小米共荣共损。

 

这就是创业投名状。这次,也许会成为他们一辈子最成功的一次投资。

 

(2)  事业合伙人股东:参与感

 

事情不是做得越多越好,重要事情做对一件就好。

 

小米的高管与员工,有的通过股权投资获得公司股票,有的通过股权激励获得公司股票。


合伙人要有共同的愿景


股权投资。


小米早期有个从微软过来的工程师,对雷军说“我在微软干了6年,攒了五六十万,买不起房子,也不想买车,炒股票嫌麻烦。我天天在小米干,我对小米有信心,我能不能投资小米呀”。

 

对于拿员工的钱,雷军一开始有些顾虑。


一方面,雷军不缺这些钱,拿了大家钱相当于给自己找了一堆老板,有心理压力。但另一方面,员工的钱虽不多,但大家诚意很大,都看好小米。

雷军被大家诚意感动,决定给早期员工都开放投资机会。一共有75名早期员工投资了小米,其中女员工小管不惜把父母给的嫁妆钱换成了小米股票。


这些员工给小米投资了1400多万,于是,雷军给自己找来了75个“老板”。至此,小米成了大家共同的事业。

 

不出意外,这75个早期员工,在小米上市后将会实现财务自由。


股权激励。


小米一开始就预留了15%员工激励股权池,后来由于公司业务与人员快速扩张又加大了期权池。对于后期加入的员工,公司会给到员工三个不同选择:


第一,正常市场行情的现金工资;

第二,2/3的工资,然后拿一部分股票;

第三,1/3的工资,然后拿更多的股票。


结果,有10%的人选择了第一和第三种工资形式,有80%的人选择了第二种。 


这种组合选择方式,一是理解每个员工对公司不确定未来看好或不看好,也理解每个人养房养车养娃面临的不同生活成本与生活压力;


二是给到员工自愿选择权,不强制配股;三是愿赌服输,赚了皆大欢喜,赔了无怨无悔。每个人都为自己的自愿选择负责。

 

股权变现。之前,小米每次融资完成后,雷军都会宣布,公司5年之内没有上市计划。

 

但是,小米员工的现金收入不高,都希望公司早些上市。


为了解决这种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冲突,小米中间实行过几次员工激励股权回购变现。


即在一定限额范围之内,每个人自愿选择是否变现。这样既缓解了员工短期的生活压力,又可以激发团队继续长期奋斗。

 

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减少公司平时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也让选择股票的员工获得了高额收益回报。

 

3、进入有规则

 

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提到,“我看了很多公司,他只跟你说有期权,都是到了临近上市的时候,才跟你说你的期权是多少。但雷总给我们合伙人、核心员工一进来就讲明白,把很多事情都摆到台面上。”

 

小米股权发放都有完整专业方案,这样任何股东进入时,股权发放都有方向、有节奏与有套路。


股东一开始进入就有清晰明确的规则,包括限制性股权/期权如何成熟,退出如何处理,并通过法律文件落地到位,而不是空头承诺。“有恒产才有恒心”。这样可以解除团队后顾之忧,全力以赴投入创业。

 

4、退出有信用

 

在创业初期,大部分合伙人都是奔着“志同道合、同甘共苦、全力以赴、白头偕老”参与创业的,就像大多数的婚姻一开始都是奔着爱情去的。


但是,由于主观或客观原因,由于过错或非过错原因,合伙人有进有出也是创业中正常的一部分。


如何处理退出合伙人的权益?

 

在小米上市前不久,雷军宣布两个联合创始人周光平与黄江吉从公司退出。对于曾经并肩奋斗过的退出合伙人,小米完全遵守契约规则,保留了两位联合创始人的股份。


 

在欢送大会后,退出合伙人黄江吉感动微博留言,“感谢我最有情有义的老大雷军,感谢各位小米的战友兄弟们,感谢你们这一班神一样的队友,让我这个幸运的猪能够和你们一起愉快的飞起来。我永远都是小米人!


未来,大家只要有任何需要KK能够帮上忙做的事情,只管吩咐。有缘分和大家一起创办小米,永远是我人生最最自豪的事情!无言感激!”退出合伙人周光平与其他合伙人也是好聚好散。

 

事先互相认可并达成共识的一纸协议,胜过事后的一箩筐道理,好聚好散。

 

与小米类似,腾讯五虎也已经有四虎退出的日常经营岗位,第二代经营团队刘炽平与张小龙已经实现平稳过渡。


在创业10周年,阿里巴巴18罗汉也从公司集体辞职重新竞聘上岗,公司从第一个创业10年的“创始人时代”进入第二个创业10年的“合伙人时代”,18罗汉只剩下6人还在合伙人团队,大量新鲜血液进入阿里合伙人团队。


创业元老们光荣历史贡献被认可,新鲜血液们有活力有动力继往开来推动公司滚滚向前。基业长青,互相成就。

 

相比兔死狗烹卸磨杀驴的零和游戏,有规则有信用地退出与新老股东共赢的动态调整,这何尝不是一种新的组织生产关系与新商业文明?


5、控制有共识

 

上市后,小米将成为香港主板推行“同股不同权”AB股计划第一单。小米创始人雷军与林斌持有的每股B类普通股都对应10个投票权,雷军与林斌将总共拥有小米超过80%投票权。

 

其实,在上市之前,小米早已经实行AB股计划。基于对小米业绩与雷军管理能力的信任,所有股东达成共识,小米创始人雷军在上市前持有的B类普通股对应10个投票权。


另外,一向“钱多人傻”、一向以全力支持CEO著称的投资人DST还主动把其股票投票权委托给了雷军行使,并自愿提出按照雷军的提议提名公司董事会成员。


04

餐饮开店合伙是趋势


在餐饮投资额越来越高的前提下,合伙开店将是未来最主要的形式。


1、对于创业者


合伙开店能调度多方资源。

餐饮涵盖出品、销售、运营管理等多行业知识,合伙人发挥各自能力提高成功率。

餐饮开店成本增加,合伙开店也能更好的规避风险。


2、对于初创企业——拥有3-20家餐饮门店


众所周知,餐饮利率较低,回本周期长,大多在1-2年的时间。市场竞争激烈, 2-3年品牌面临更新换代。


因此,快速开店拓宽市场就需要大量资金。


3、对于连锁企业


连锁企业更需要合伙。人才是连锁企业发展的最大壁垒,好不容易培养出的高管后面去了别的企业或者自己出去创业,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


想要留住人才,最好的方式就是把他们变成自己的合伙人。如喜家德的358合伙模式:



3 就是 3% ,即所有店长考核成绩排名靠前的,可以获得干股收益,这部分不用投资,是完完全全的分红。


5 就是 5% ,如果店长培养出新店长,并符合考评标准,就有机会接新店,成为小区经理,可以在新店「 投资入股 5% 」。


8 就是 8% ,如果一名店长培养出了 5 名店长,成为区域经理,并符合考评标准,再开新店,可以在新店「 投资入股 8% 」。


通过把优秀人才变成合伙人,连锁餐饮企业才能够长久的稳定增长!企业一旦连锁,企业组织力则是未来发展最重要的保障!


通过对小米合伙创新的阐述,你可能对餐饮合伙有了新的思考,欢迎文末留言分享自己的合伙制度!


- END -


来源 | 正和岛(ID:zhenghedao)

整编 | 餐饮O2O(ID:coffeeO2O)


餐饮老板们都在关注的文章:

找第三方代缴员工社保原来存在这么多风险!

恭喜“最小一家”“喜提”2000万罚单

鹿角巷“被改名”,还获千万融资?原创品牌的商标保护之路究竟如何走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