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是全球大势的“转向轮”还是“加速器”?这取决于如何应对
导读
新冠肺炎疫情不会改变全球经济重心转移的趋势,在技术创新领域催生了新增长点,促使各国重新认识非传统安全威胁。各国必须将合作的大门更加开放,才能将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更好地抓住疫情带来的机遇,变“双输”为“双赢”。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for English version
作者:夏添恩
(Tim Summers)
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高级顾问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中心讲师
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了一系列新的全球问题,其中一个就是:它是否将从根本上改变全球政治和经济走向,抑或是在更大程度上成为现有趋势的“催化剂”和“加速器”?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来观察一下全球经济的一些主要趋势,这些对未来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的趋势早在2019年底就已经显现出来。从宏观角度来看,有三点特别值得讨论:经济实力和影响力的转移、经济增长动力的转变,以及对风险的认知。
几十年来,各国的相对经济实力和影响力格局出现变化,全球经济重心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逐步进行转移。在这一变化的背后,是中国的崛起和其他新兴经济体在全球化时代的快速发展。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在疫情暴发之初,有人说中国经济可能受到的打击最严重,但现在看来,疫情对其他经济体产生的影响反而更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今年4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在未来几年仍将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强引擎。
报告预测,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将在2020年萎缩1%,在2021年增长6.6%;发达经济体则将在今年萎缩6.1%,明年增长4.5%;全球总产出今年将下降3%,明年增长5.8%。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只有中国和印度能够在今明两年保持连续增长。中国经济增速今年预计将为1.2%,而明年或将高达9.2%。
IMF认为,同发达经济体相比,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在2020年萎缩幅度更小,而在2021年增长幅度更大,其中,中国可能在今明两年均取得最佳表现。
换句话说,疫情前世界经济增长版图变化的趋势不但不会逆转,反而有可能加速。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当然,具体情况要复杂得多:社会内部的不平等可能会加剧;疫情冲击经济的连锁效应很难评估;供应链的改变会对全球所有主要经济体产生影响;许多地区已陷入失业危机。
另一方面,也存在新的增长机会。疫情在加速现有趋势发展的同时,也赋予了它新特点。今年,新技术的需求和使用大增,尤其是在工作、生产方面。医疗保健和数字医疗解决方案将成为投资和创新的重点。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在上述的许多领域,美国仍然握有强大优势,西方企业或将继续扮演关键角色。然而,中国的投资者和企业也非常关注这些领域,它们的技术创新成果斐然,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成功改变了原先的市场格局。在这些领域与中国企业合作,将给来自其他经济体的参与者提供机会。
这次疫情无疑挑战了整个社会对风险的认知,让人们意识到世界的脆弱性。而这种恐惧需要很长时间才会消弭。
“风险”的定义已经发生变化,但究竟怎样变化,目前尚没有一个明确、一致的看法。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理应让人们看到当今世界非传统安全风险的日益突出。构成这类风险的主体不一定是某个国家,而往往是一些组织、群体、个人等非国家行为体或力量。其中,气候变化和疫情灾害是最需要引起重视的两大非传统安全风险。
有些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但同时我们看到,疫情期间,一些国家仍被当做风险来源而遭到排挤——中国就因此而成为了许多西方国家无端指责的对象。
这不仅对国际政治,也对全球经济构成了重大挑战。中国是“后疫情”时期经济复苏的关键,但疫情期间的隔阂可能给中国企业未来在西方投资构成新的壁垒,还可能会加大西方企业搭中国经济增长的“便车”,与中国企业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难度。
图片来源:东方IC
换句话说,对风险的误解,最终将导致中国与许多发达经济体在“后疫情”时期形成一种“双输”的经济局面。
怎样最大限度地变“双输”为“双赢”?首先要了解全球经济的走向,以及我们所面临的风险和机遇。此外,各国政府还需要采取切实措施,顶住政治压力,摒弃隔阂藩篱,尽可能地推动经济进一步开放。这也有助于在当前经济冲击严重、不确定性加剧的形势下更好地进行风险管控。
让我们再回到本文开头的那个问题:疫情会改变全球经济的走向,还是加速现有趋势?
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们采取何种措施予以应对。经济增长重心应该仍将继续从发达经济体向新兴经济体转移,与此同时,创新型企业将加速全球扩张。开放经济合作的大门,有助于我们把握机遇、管控风险。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责编 | 刘夏
编辑 | 张钊 覃晓依(实习生)
·END·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www.chinawatc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