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科技

澳洲学者:中国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产能不足”还差不多

导读近年来,中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导者,但却引发了欧美政客关于中国“产能过剩”的指责。事实上,价廉物美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品促进了国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增长,改变了过去新能源汽车因价格过高而难以普及的状况,为全球绿色产业转型做出了贡献。当前世界面临的真正问题恰恰是新兴产能不足。欧美政客针对中国的指责是不公正的,是纯粹的政治操弄。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作者:鲍韶山(Warwick
5月21日 下午 5:33
其他

巴西学者:中国超越老牌工业国,成新能源革命引领者

导读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实力领跑世界,引发欧美国家担忧。它们试图采取制裁和额外征税等措施对中国进行打压,但仍无法遏制中国的崛起。中国加强创新驱动,坚持绿色、高质量发展,对旧有的全球经济和产业体系成功地进行“创造性破坏”,符合“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历史规律,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创新发展树立了典范。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作者:马尔科斯·科尔德伊罗·皮雷斯(Marcos
5月14日 下午 5:31
其他

为什么有人“害怕”多极世界新秩序?

导读世界正在向多极化迅速发展,但现有霸权国家不愿放弃既得利益,一些其他国家对未知的多极世界心存疑虑,对全球秩序的基本价值缺乏共识。中国始终致力于以联合国为核心,建立平等的多极体系,和普遍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世界。西方“民主对专制”的对抗式叙事不能解决当前全球面临的挑战,国际社会需要共同参与构建真正的多边主义新体系。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作者:赵海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国际政治研究部主任目前,大多数国际事务学者都认为,世界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冷战结束后,世界进入了“单极时刻”。一些西方国家认为这预示着“历史的终结”,梦想着“美国治下的和平时代”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金钱和力量确保世界和平与繁荣。单极化使世界进入了“超级全球化”时期,促进了全球经济普遍增长,并推动了全球南方的崛起。但问题在于,霸权国家狂妄自大,失去了自制力。他们认为自己的道路是唯一可行的道路,这是霸权国家的通病。因此,他们这种妄想引发了不计后果的战争,以及国内的撕裂,最终削弱了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这背后的逻辑很简单:如果游戏规则不适用于主要玩家,那这个游戏还有谁愿意玩呢?挪威学者格伦·迪森在《乌克兰战争与欧亚世界秩序》一书中指出,当今世界很可能正在经历一个“空当期”。他在书中写道:“500年的西方霸权已经结束,全球大多数人都越来越渴望构建一个基于多极化和平等主权的世界秩序。”然而,尽管自由主义霸权存在致命缺陷,但多极化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仍未建立。正如美元霸权,众所周知,美元为美国利益服务,是美国对其他国家进行剥削和任意制裁的工具。但似乎并没有可行的替代品来取代美元,更好地发挥标准货币、媒介货币和储备货币的作用。图片来源:路透社问题其实有三方面:一是霸权国家拒绝放弃既得利益;二是利益相关者害怕混乱,担心未经证实的新体系的可行性;三是在国际秩序重构的过程中,对于公平分享原则缺乏共识。总之,世界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虽然不可避免地要走向多极化,但没有人确定未来会如何发展,因为他们的愿景和利益各不相同,甚至相互对立。正如不平衡的全球化造成了经济发展的“赢家”和“输家”,使许多国家陷入政治两极分化,多极化趋势也使一些人的焦虑感显著增加。随着金融与贸易武器化和物理与网络空间边界化,许多学者开始认为,未来的多极世界将成为危险的“战区”,既难以预料,又动荡不定,而大国政治与其标志性的“丛林法则”也会卷土重来。各国不得不结成安全同盟以求获得保护,组建经济集团以求供应链安全,加入志同道合的组织以求政治和制度稳定。历经数十年建立起来的全球治理模式将随着国际体系碎片化而土崩瓦解,摧毁人类社会应对共同挑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如果多极世界滑向失控的“激烈竞争”,那么科幻电影中人工智能引发“核末日”的剧情恐怕将有可能成为现实。图片来源:中国日报每天,新闻头条中总是充斥着负面消息,但现实也并不完全是悲观而绝望的。既然现有的秩序应对当前挑战乏力,那么世界应该建设什么样的新秩序呢?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阐述了中国的原则立场,呼吁“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他进一步解释说:“平等的多极化,是要体现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有序的多极化,是要共同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共同坚持普遍认同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国和其他全球南方国家,希望完善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决反对任何削弱、规避这一体系的企图。中方这一主张的基础是,联合国代表着真正的多边主义,将多个国家紧紧联系在一起,遵守公认的规则。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治理体系建立在反法西斯战争来之不易的胜利,和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经历之上,但长期遭到两极、单极权力斗争与垄断势力的践踏和破坏。真正多边主义的需求从未像现在这样迫切,其前景也从未像现在这样充满希望。当今世界需要的不是西方“民主对专制”的二元对抗式叙事,而是有效的多边主义来管理和解决当前和潜在的多极摩擦和问题。从这一角度来说,国际社会需要志同道合的国家团结起来,共同完善联合国体系下的多边体制和机构。中国站在世界多极化新道路的前沿,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扮演着国际争端调解人的角色。只有更多的国家共同参与构建多边主义新体系,世界才能更快地走出当前的“空当期”困境。图片来源:中国日报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5月13日 下午 5:34
其他

美日菲“吕宋走廊”对抗“一带一路”?美国学者:“大忽悠”又来了

导读美日菲三国近日宣布启动“吕宋经济走廊”。它的目的是为了打压“一带一路”倡议,遏制所谓的“中国经济威胁”。但它缺乏具体实施细节,宏大的投资愿景难以落地。此前美国还主导了类似的“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倡议,但由于缺乏切实可行的项目,响应者寥寥,已经陷入停滞。菲律宾加入该倡议并不会为自身带来收益,反将进一步被美国裹挟,站上对抗中国的最前沿。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作者:安东尼·莫雷蒂(Anthony
5月11日 下午 5:32
其他

美众议院通过“剥离TikTok”法案,美国学者:40年前熟悉的味道

导读美国参议院日前通过法案,要求TikTok“或卖或禁”。这充分体现了美国政府一边高喊“自由”,一边打压外国企业的虚伪自私本质。TikTok并不威胁美国的国家安全,而封禁TikTok反而会影响美国的就业形势。当前美国政界已被恐华情绪所笼罩,理性思考严重缺失。这与40年前美国对迅速崛起的日本企业心生反感与恐惧的心理极为相似。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作者:安东尼·莫雷蒂(Anthony
4月29日 下午 5:32
其他

瑞典学者:300年前西方先贤的理性智慧,被今天的欧美政客弄丢了

导读今天的西方政客惯于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中国。他们应效仿富兰克林、莱布尼茨等先人,以理性、包容的视角来评价“一带一路”的积极意义。“一带一路”为世界带来了更多福祉,而西方冷战思维才是威胁世界和平的原因。只有靠对话合作才能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而“一带一路”倡议正是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各国携手共进的具体行动。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作者:史蒂芬·布劳尔
4月25日 下午 5:31
其他

中美关系呼唤共同的战略智慧和政治决断

导读去年以来,尤其是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以来,中美关系出现企稳迹象,但美方对华打压战略已经成型,难以出现实质性变化,加之今年大选因素,美国势必继续强硬攻击中国。美国将继续以亚太作为安全战略重点,通过盟友力量加剧“阵营对抗”,同时在高科技等领域加强出口管制,遏制中国发展。对此,中国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质量开放,走好国内建设与发展之路。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作者:朱锋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执行院长、教授4月2日晚,习近平主席与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坦率深入地交换了意见。拜登在通话中再次强调,美中关系是世界上影响最深远的双边关系。旧金山会晤以来美中关系取得的进展表明,双方可以积极推进合作,同时负责地管理分歧。习主席强调,战略认知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必须扣好的“第一粒纽扣”。中美这样两个大国,不能不来往、不打交道,更不能冲突对抗,应该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继续沿着稳定、健康、可持续的道路向前走,而不应该走回头路。面对今年国际局势的严峻复杂以及美国大选年所带来的对双边关系的国内政治冲击,中美首脑保持定期、通畅的高层沟通是两国关系止跌企稳的重要途径。2024年是自特朗普政府将中国界定为“战略竞争对手”后的第7年,也是拜登本届任期的最后一年。拜登政府的对华战略已经成型,中国也始终在从容有效地应对美国打压。在经历了跌宕起伏的一年后,中美关系经受住了考验,恢复了“斗而不破、谈而促和、稳且向前”的基本格局。然而,随着2024年美国大选的到来,美国对华战略打压态势的起伏是必然的,中美战略博弈激化的新不确定性仍然不能低估。面对乌克兰危机长期化对美国所带来的战略挑战、全球地缘政治局势的动荡和世界经济的低迷,再加上“去中国化”无法实现的事实,拜登政府不得不重新检讨其中国政策,寻求美中关系在大竞争格局下稳定、可控的共存之道。图片来源:视觉中国2023年6月到9月,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财长耶伦、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商务部长雷蒙多等高官先后访华,中美关系高层会晤及定期对话机制重新启动。2023年11月,旧金山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中美元首在旧金山郊外的斐洛里庄园举行会晤。10月下旬,外交部长王毅访问美国,并与拜登、布林肯等举行会谈。王毅指出,“通往旧金山”不会是一马平川,不能靠“自动驾驶”,需要美国拿出更大的诚意、更多与中国相向而行的实际行动。在旧金山会晤中,习近平主席提出将“共同树立正确认知、共同有效管控分歧、共同推进互利合作、共同承担大国责任、共同促进人文交流”作为中美关系的五根支柱,两国元首同意推动和加强中美在人工智能、禁毒、军事、教育等领域的对话与合作。然而,美国基于“竞争、冲突与合作”三大政策要素的对华打压战略难以出现实质性变化。这是美国继续全力维护霸权主义的利益观、国家观和国际秩序观的必然结果。拜登政府将继续把亚太地区作为美国的全球安全战略重点,利用盟伴体系继续推进对华战略竞争和战略打压。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效应的持续冲击下,拜登政府也将全力盯防中国影响力在中东、欧洲、拉美以及非洲等区域的提升与扩大,试图打压中国科技创新与高精尖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拖慢中国崛起进程,重新拉开中美力量对比的差距。对此,中国必须通过高质量发展带动高质量开放,以高质量开放进一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在大选季因素的影响下,美国国会的反华势力基于自身狭隘意识形态和获取政治资本的个人私利,也将继续强硬攻击中国。随着大选进程的展开,“反华、仇华、疑华”情绪仍将居高不下,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最核心、最关键和最有战略意义的“燃点”话题。中美关系能否在“旧金山愿景”的指引下相向而行,仍是对双方战略决断与政治智慧的重大考验。图片来源:新华社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但又复杂的双边关系。处理好中美关系、管控中美战略博弈是大变局下中国长期面对的严峻挑战。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美两国在综合实力上仍是“美强我弱”,在战略博弈态势上仍将呈现“美攻我守”的基本局面。无论美国对华战略如何变化,中国都应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在强调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同时,严守国家根本利益的底线,妥善地处理“灰犀牛”“拦路虎”等复杂事件和因素的干扰,冷静、自信、耐心地对美长期周旋。4月2日中美元首通话,习主席再次坦诚、深刻地向美国表明了中国处理两国关系的“中国方案”。那就是2024年的中美关系要坚持“大原则”:一是以和为贵,坚守不冲突不对抗的底线,不断提升对中美关系的正面预期。二是以稳为重,不折腾、不挑事、不越界,保持中美关系总体稳定。三是以信为本,用行动兑现各自承诺,将“旧金山愿景”转为“实景”。双方要以相互尊重的方式加强对话,以慎重的态度管控分歧,以互惠的精神推进合作,以负责的担当加强国际协调。这不仅再度向美方展示了“中国方案”,更是基于捍卫人类共同利益的决心而需要坚定扛起的“大国责任”。图片来源:中国日报本文英文版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英文版标题为
4月18日 下午 5:31
其他

美国学者:耶伦中国行,嘴上没说“遏制”但句句不离“遏制”

导读最近美国财长耶伦访华,称中国的“不公平贸易”行为损害了美国利益。事实上,中国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优势产品满足了国际消费者的需求,不应成为美国“遏制”的理由。美国不遗余力地在经济、军事等方面打压中国的真正原因,是无法接受中国成长为与其实力相当的全球性大国。但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国际贸易和全球发展大势已经形成,美国的遏制战略于人于己都不利,因此注定失败。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作者:安东尼·莫雷蒂(Anthony
4月16日 下午 5:33
其他

巴西学者:惠誉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背后是根深蒂固的经济政治利益

导读近日,全球三大国际评级机构之一惠誉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下调至“负面”。这种看似科学的评级机制背后总是暗藏着经济政治利益纠葛,评级机构和银行、投资基金、经纪人等利益相关方一起,将信息进行过滤之后再传递给公众,造成了事实的扭曲。中国的工业在一些领域已经形成了巨大的比较优势,信用降级并不能阻挡中国经济的发展。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作者:马尔科斯·科尔德伊罗·皮雷斯
4月15日 下午 5:30
其他

英国学者:西方世界应当欢迎“与众不同”的中国

导读历史上欧洲学者关于中国的诸多论述中,有的将中国理想化或妖魔化,也有的尽可能客观看待中国,但没有人掌握全部真相。近年来美西方与中国之间的对话变得愈发困难,主要挑战之一在于如何处理彼此的文化差异。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的文化差异性令西方难以适应,但这不意味着应将中国视为一种威胁。相反,中国为世界提供了新观点和新机遇,多元文化理应受到欢迎。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作者:凯利·布朗(Kerry
4月9日 上午 8:30
其他

澳洲学者:美国说什么“强化供应链”,到头来还是为打压中国

Guppy)国际金融技术分析专家澳中工商业委员会前董事会成员“印太经济框架”
4月8日 上午 8:30
其他

印尼学者:IPEF已经“变味”,中国仍是关键合作伙伴

(IPEF),然而中国却不在其中。将中国排除在外,是拜登政府试图破坏亚太地区共同利益的表现。从长远来看,中美关系的恶化不会给新兴经济体带来战略利益。相反,如果
4月3日 下午 3:36
其他

EYE云南 | 云南:澜湄地区命运共同体的“汇聚”之地

比利时前驻华大使:云南是世界自然与人文多样性的“灯塔”柬埔寨前部长:倡议理念相似,中国与东盟应合力破解“信任赤字”印尼学者:RCEP已成开放包容合作典范,其他国家快来“抄作业”关于我们中国观察
4月3日 下午 3:36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EYE云南 | 比利时前驻华大使:云南是世界自然与人文多样性的“灯塔”

Nijs)比利时前驻华大使KABISSA有机农场联合创始人云南,这颗镶嵌在中国西南边陲的璀璨明珠,自2013年起便成为了我心中的第二故乡。2010
4月2日 下午 5:33
其他

智利前驻华大使:发展绿色合作,中国有望帮助拉美经济走出“30年怪圈”

导读受多重因素影响,拉美经济复苏乏力,周期性及衰退再现。传统上,拉美国家经济高度依赖初级产品及自然资源出口,因此易受全球经济波动冲击。但该地区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和发展绿色经济所需的关键矿产,与中国的清洁能源技术优势形成互补,双方发展绿色合作潜力巨大。中国有望为拉美地区注入亟需的新发展动力。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作者:贺乔治(Jorge
3月29日 下午 5:33
其他

巴西学者:世界失序之际,中国正成为和平与发展的力量

导读中国在当代国际秩序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等中国理念、中国倡议,集中体现了中国在新时代的外交思想,其核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当前世界局势激烈震荡,全球不平等加剧,国际合作环境亟待改善。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倡议为构建新型多边国际秩序提供了范例。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作者:高文勇(Evandro
3月26日 下午 5:31
其他

柬埔寨前部长:倡议理念相似,中国与东盟合应合力破解“信任赤字”

导读多年来,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已然成为地区和平与繁荣的驱动力。但近期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一些地区国家的安全忧虑上升,南海形势紧张加剧,中国-东盟关系面临挑战。双方对于地区发展有着相似的愿景和倡议,应当在正常的地区秩序之下继续建立信心,增强互信,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携手构建命运共同体。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作者:波·索提拉克(Pou
3月25日 下午 5:34
其他

中欧电动汽车“大战”不可避免?西班牙学者:欧盟切勿莽撞行事

导读近期欧盟委员针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引发中欧之间可能爆发全面贸易冲突的猜测。事实上,经济争端并不一定要靠打一场贸易战来解决。长远来看,重启被冻结的《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加强中欧对话合作,有助于解决经贸、绿色转型等多方面的紧迫问题。中欧合作机会远大于竞争,若欧盟刻意模糊“去风险”概念,不加慎重考量,推动对华“脱钩”,可能带来无法估量的严重影响。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作者:苏傲古(Augusto
3月21日 下午 5:37
其他

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理:世界不需要美国扮演“金融警察”

导读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理奥托尔巴耶夫日前为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独家撰文称,近年来,美国滥用美元在全球金融中占主导地位,愈发将其作为谋求经济政治利益的“武器”。关于建立新的国际贸易货币体系的讨论不绝于耳,数字本币等创新型货币甚至已经成为现实。虽然短期内取代美元仍不现实,但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在探索利用新技术和新治理框架来完善跨境支付系统,减小美元影响,加强经贸合作。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作者:卓奥玛尔特·奥托尔巴耶夫(Djoomart
3月18日 下午 5:31
其他

波兰前副总理:在这个失衡的世界,我们需要包容共赢的全球化

导读当今国际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问题关键在于全球人口、经济和地缘政治结构失衡。少数发达国家仍在通过牺牲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来增加自身财富。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有望通过保持经济高速增长,为世界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世界各国应摒弃地缘政治分歧,共同维护国际治理秩序,推动合作共赢的全球化,确保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能够促进而非阻碍发。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作者:格热戈日·科沃德科(Grzegorz
3月15日 下午 5:34
其他

美国学者:中国电动车里没“鬼”,美国政客心中有“魔”

导读近期美国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所谓“安全风险”发起调查,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更是发表激进言论,凭空抹黑中国技术和产品。事实上,美国对中国科技产品的恐惧并非出于“国家安全”,而是对丧失能源和科技优势的担忧,因此它必须不遗余力地打压中国,维护自身霸权。中国之所以在新能源领域取得世界领先地位,靠的是开放创新。美国的保护主义做法不利于长期发展,只会让自己走向落后。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作者:约瑟夫·格雷戈里·马奥尼(Josef
3月14日 下午 5:35
其他

澳洲学者:空谈合作发展,实则自我推销,澳大利亚能让东盟买账?

导读在最近举行的东盟-澳大利亚特别峰会上,澳方领导人单方面向东盟国家兜售西方议程,排挤抹黑中国,目的是对冲中国的地区影响力,为澳大利亚企业谋求在该地区的获利空间。东盟在该地区的中心地位沦为他们口头上的空话,东盟国家的合作发展理念被忽视。澳方心口不一的表态和双重标准的行事风格不会让东盟国家接受。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作者:戴若·顾比(Daryl
3月13日 下午 5:32
其他

美国学者:为何西方媒体上的中国经济满是乱象?因为你看到的只有偏见

导读一些西方媒体经常唱衰中国经济,质疑中国经济发展成就,刻意歪曲事实,误导公众认知。这一现象反映出西方对于中国的看法和叙事基于两大偏见:一是中国不如西方,二是中国强大之后会给世界秩序造成破坏。事实上,中国制定了合理的经济增长目标,发展势头依旧强劲,并且一直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对全球发展的贡献远超西方。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作者:安东尼·莫雷蒂(Anthony
3月8日 下午 4:47
其他

秘鲁共产党总书记:中国发展势不可挡,推动全球共同繁荣

导读新时期,中国在经济、社会和政治等领域取得了非同寻常的发展,也在国际舞台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通过国际项目、金砖合作、“一带一路”倡议等机制与拉美和非洲等地共享发展成果,为世界共同繁荣作出了杰出贡献。面对美国的咄咄逼人和肆意挑衅,中国的发展势不可挡,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得到了充分证明。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作者:路易斯·比亚努埃瓦(Luis
3月5日 下午 5:38
其他

西班牙学者:中国倡导包容对话,西方挑起制度竞争

导读欧盟称中国为“体制性竞争对手”,但中国从未搞过制度输出,反倒是西方国家常把自己的价值观和社会体制强加于人。事实上,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文明交流互鉴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二者在文化、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等方面差异很大,但对话并非不可能。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和平共处、共同繁荣的道路选择。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作者:马塞洛·穆尼奥斯(Marcelo
3月4日 下午 5:32
其他

欧洲专家:新年新目标,让“美丽中国”近在眼前

导读第六届联合国环境大会3月1日在肯尼亚内罗毕闭幕。今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发布,从气候、环境、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为建设“美丽中国”提出了明确目标。过去几年,中国在气候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面临挑战。绿色转型正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驱动力,在最新出台的这份政策意见指导下,“美丽中国”将从愿景变为现实。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作者:龙迪(Dimitri
3月1日 下午 5:35
其他

美国试图以国家力量限制关键技术流入中国,实现起来不容易

导读为维持科技霸权,美国政府正运用国家力量“校正”市场逻辑,制定一项目标宏大且内容丰富的科技创新议程,让自己跑得更快的同时,拖慢竞争对手的技术进步步伐。这对中国的科技发展和技术安全构成了严峻挑战,但能否成功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一方面,过度关注“安全”将令美国企业遭受巨大损失,拖累美国自身创新体系的发展;另一方面,美国的单边主义做法可能损害自身形象,激化其与盟友之间、盟国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矛盾。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作者:赵建伟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及地缘政治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拜登政府重新评估了美国创新与产业战略的局限性,正在制定一项全面的科技创新议程。这一战略举措旨在通过重新调整私营部门与公共部门之间的关系,重塑美国国内科技创新环境和全球技术竞争格局,巩固并维持美国在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拜登政府科技创新战略的核心目标之一,是追求经济收益和国家安全之间的平衡。然而,目前来看,安全方面的进展似乎比经济方面的进展更快。迄今为止,这一策略已“初见成效”。例如,吸引先进芯片制造商迁往美国,以及阻止中国获得先进芯片和半导体制造设备等。但是,这种做法仍然面临着相当大的挑战。在全球化快速发展时代,政治化和安全化的政策正在破坏通过自由市场竞争建立起来的国际劳动分工。从冷战结束到2008年金融危机,多数美国企业的全球投资和采购战略主要受经济逻辑驱动,注重成本效益,进而促进了更便宜和更高效的全球化生产。图片来源:中国日报然而,受地缘政治竞争加剧和新冠疫情影响,安全因素在美国大战略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拜登政府延续了特朗普政府的做法,动用国家力量“校正”市场逻辑,提出从高效供应链转向更具韧性的供应链,大有将国家安全置于市场效率之上的趋势。这种战略转变大大提高了美国企业的经济成本。美国能否通过“痛苦”的调整,在安全与效率之间取得动态的平衡,并在未来成功建立起有韧性的供应链网络,受到多重已知和未知因素的影响。换言之,影响这一目标的因素众多,且并非完全受美国政府控制。出台基于安全考量的出口管制和投资限制措施,也许会使一些美国政策制定者感到些许“宽慰”,因为至少从短期来看这些措施将有助于阻止关键和新兴技术流入中国。然而,对安全因素的过度关注也会在无意中扼杀美国创新体系中积极的力量。短期来看,一些成熟的高新技术企业将不可避免地遭受直接的经济损失;长远来看,这些美国企业可能永远失去庞大的中国高技术产品销售市场,承担不可估量的损失,进而导致其削减在美国国内的研发投资和其他开支,最终导致美国技术创新的衰退。作为经济和技术领域的治国手段,出口管制和投资限制如果被滥用,可能会严重损害美国的创新体系。包括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英伟达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科莱特·克雷斯在内的许多机构和个人,都对此明确表达了担忧。图片来源:中国日报此外,所谓的“民主科技联盟”内部存在着固有矛盾,其中既包括不同国家政府之间的矛盾,也包括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矛盾。拜登政府的“购买美国货”和补贴美国企业等政策,大大加剧了美国与其盟友之间的争端。美国对中国的出口管制和投资限制也引发了盟国企业和协会的不满和抗议。“去风险”政策的困境在于,西方企业并非一味听从政客们的花言巧语,而是正在采取代价昂贵的措施来重新调整与中国的关系。如果美国政府长期坚持此类做法,挑战和风险将持续下去,甚至可能加大。这些风险包括美国国内的政治和商业团体及盟国的企业和利益集团对技术制裁和管控的有效性提出质疑,以及对扩大对华技术贸易提出日益强烈的要求。国家间关系、政企间关系等大量协调工作考验拜登政府的科技创新与产业战略布局。在美国本土提倡“良性”竞争,在国际舞台上却进行“恶性”竞争,给人带来一种拜登政府实行“双重标准”的印象,使包括西方和全球南方在内的许多国家对拜登政府的科技创新叙事产生质疑。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莱尔·布雷纳德宣称“良性竞争是经济理论的核心原则……竞争是美国的一项重要价值观,是资本主义跳动的心脏。”然而,当前拜登政府似乎主要在本土市场积极推动公开和公平竞争,以打击科技巨头的垄断行为。在国际市场上,拜登政府的竞争理念则凸显出了“恶性”的一面。图片来源:新华社从全球创新生态的角度来看,美国正在通过国家间相互依赖的武器化等不公平对外竞争政策,来“拖慢”竞争对手。这种做法正在损害美国在全球科技舞台上的声誉,可能导致全球科技标准的分裂,延缓乃至阻碍全人类科技进步的步伐。在可预见的未来,无论政党如何更迭,美国不会轻易放弃将安全政策纳入科技创新战略的做法。美国科技创新战略的转变,给中国发展前沿技术、维护技术安全带来了复杂严峻的挑战。随着中国不断向全球价值链上游攀升,美国可能继续利用非对称网络结构,将其技术优势武器化,与中国进行长期竞争。为此,中国应将政府、私营部门和全球伙伴关系的力量结合起来,提升创新的整体效能,打造一个更加开放和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图片来源:中国日报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2月28日 下午 5:36
其他

世贸组织被美西方“绑架”,发展中国家如何推动改革?

导读世贸组织第13届部长级会议于2月26日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召开。近年来,美西方持续推行“本国优先”,干扰阻挠多边贸易体制和国际经济秩序,世贸组织改革迫在眉睫。为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促进世贸组织改革公平正义,作为新兴市场国家集合体的“全球南方”要紧密团结,维护世贸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既有优惠待遇,同时在新兴贸易领域争取主动。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作者:张建平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近年来,在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冲击下,各国之间的贸易争端增加,给全球贸易带来了不确定性,危及全球经济的稳定以及多边贸易体制。世界贸易组织作为国际贸易治理的主要平台,对于维护公平、开放和可持续的国际贸易环境发挥着关键作用,并为全球经济和贸易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同时,世贸组织持续关注发展中国家现状,积极推动“全球南方”的发展。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世贸组织确立了关税减让、服务贸易自由化等原则,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贸易奠定了基础。在多哈回合中,世贸组织聚焦发展,提出减免农业补贴等使发展中国家受益的议题,但最终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歧较大而未达成协议。一直以来,美西方持续推行“本国优先”,对国际贸易规则“合则用、不合则弃”,特别是对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干扰阻挠,使世贸组织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严重下降。若不及时有效应对,世贸组织等多边贸易体制将失去对全球贸易的引导作用,面临丧失规则制定主导权的风险。图片来源:中国日报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集合体,“全球南方”在推动世贸组织改革、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的世贸组织改革方案坚决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坚持开放合作,积极支持全球南方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权益,使多边贸易体制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续性,体现“全球南方”在多边贸易体制中的利益诉求。2018年发布的《中国关于世贸组织改革的立场文件》阐明了中国主张的三个基本原则: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核心价值,保障发展中成员的发展利益,遵循协商一致的决策机制。为此,“全球南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世贸组织改革。1团结协作以增强谈判话语权全球化背景下,各国联系不断增强,发展中国家实力整体性提升。然而,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和政治中仍占据主导地位,试图通过对“全球南方”施加各种限制来维持和巩固自身优势。“全球南方”应坚持多边主义和协商一致原则,坚决反对发达国家以维护自身利益为出发点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本国至上”主张,维护世贸组织的权威性和有效性,特别是推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尽快恢复正常运转,倡导在世贸组织框架下解决国际贸易争端。此外,“全球南方”应统一立场,在敦促发达国家遵守规则、践行承诺、发挥表率作用的同时,与发达国家共同推动多边贸易体制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图片来源:中国日报2坚决维护世贸组织对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全球南方”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分歧集中体现在惠及发展中成员的特殊和差别待遇上。作为世贸组织的主导者,发达国家往往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试图通过世贸组织的规则机制来维护和扩大自身优势。“全球南方”虽然在世贸组织成员数量上占绝大多数,但整体实力仍相对较弱,往往缺乏有效的谈判能力和话语权,难以在世贸组织中争取到合理利益和发展空间。“全球南方”必须坚决维护惠及发展中成员的特殊和差别待遇,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积极推动恢复上诉机构,坚定维护所有成员的合法权益,用好世贸组织审议监督职能,维护争端解决机制权威性,推动世贸组织改革朝着更加公正、合理、包容、协调的方向发展。“全球南方”应积极参与多边谈判和新议题的讨论,如电子商务、投资便利化、环境和气候变化等,争取在世贸组织框架内达成更多的共识和协议,同时确保诸边谈判的开放性和最惠国待遇的适用性。图片来源:东方IC3在数字贸易和绿色贸易领域争取主动数字贸易可以降低贸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扩大贸易规模,促进贸易创新,增加贸易价值,但也面临跨境数据流动带来的网络安全风险和个人数据安全风险。绿色贸易可以减少贸易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贸易质量和效益,增强贸易竞争力和可持续性,促进贸易转型和升级,贡献贸易的公共利益,但也面临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损失和环境污染等威胁。因此,“全球南方”应推动世贸组织制定推进数字贸易和绿色贸易发展和解决争端的规则,在维护其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同时,着力解决由其带来的安全风险和威胁。数字贸易和绿色贸易的全球发展离不开“全球南方”和发达国家的共同努力,“全球南方”应尽可能在世贸组织框架下与发达国家合作,在充分考虑各方处境和利益的前提下,以开放的心态、合作的精神、创新的方法共同推动数字贸易和绿色贸易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图片来源:中国日报本文英文版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英文版标题为
2月26日 下午 5:32
其他

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中国家的困难与发达国家的责任

导读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和应对气候变化之间艰难权衡,急需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而发达国家还未能肩负起自身责任,反而有摒弃合作、奉行单边主义的趋势。为确保可持续发展,国际社会应该以“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为指导方针,重视发展中国家在气候行动中所面对的复杂挑战与困难,并倡导发达国家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作者:林伯强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
2月23日 下午 5:43
其他

美国说要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到底是谁的规则、什么秩序?

导读近年来美西方不断渲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但实际指的是美西方主导,以西方价值观为标准的“秩序”,本质上是其维护自身霸权、打压后发国家发展的话语工具。真正“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应当是以基于《联合国宪章》的国际法构成的国际秩序。现行国际秩序维护了世界总体和平发展,但并不完美。中国寻求的是对现有国际秩序的改革演进而非挑战颠覆,以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作者:邹治波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国家全球战略智库理事近来,特别是近一年来,美国政要在国际上不断渲染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并不时指名要中国遵守之。其他西方国家一些政要和媒体也迅速跟进炒作,使之成为一个热门话语。美西方操弄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在国际上容易引起对国际秩序认知的误读与混乱,这也是其炒作这一话语的目的。到目前为止,美西方从政要到学者没有一个人讲清这一概念的含义,他们刻意保持概念的模糊性。在国际场合,美国政要和学者常常将国际法与“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混用,有意让人产生“‘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就是基于国际法的国际秩序”的印象,具有极大的迷惑性和欺骗性。“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涵义到底是什么?现有国际秩序到底是基于什么样的规则?这些规则与国际秩序之间是什么关系?这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基于国际法的学理问题。当今的国际秩序是二战后建立起来的。《联合国宪章》的确立和联合国的成立标志着当代国际秩序的形成。《联合国宪章》确立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成为各国普遍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是国际关系的“宪法”,其包含的规则就是这一国际秩序的规则。当代国际秩序是以《联合国宪章》为国际关系的基本行为规范、以联合国为主要国际组织的国际秩序。因此,任何有悖于《联合国宪章》和联合国意志的组织、机制、规则等都不是国际秩序的组成部分。图片来源:东方IC虽然美国对“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含糊其辞,但从话语意涵看,其所谓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是指在美国“领导”下,以西方价值观为认知标准,以西方所选、所指的规则为规则的“国际秩序”。实质上,其所指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就是一直以来西方国家对非西方国家的权力利益结构模式:政治上是主导-从属关系、经济上是支配-依附关系、文化上是输出-接受关系——简而言之,就是以美国霸权为基础,维持西方对全球主导地位的“国际秩序”。美国希望通过操弄炒作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一方面可在国际政治舆论上制造一种中国“挑战”“不遵守”国际秩序的虚假印象,服务于其破坏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遏制中国发展崛起的目的;另一方面,抵制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寻求调整、改革国际秩序与规则的的努力,维护美西方对国际秩序演进的掌控权,同时也服务于维护和巩固其联盟体系及包括“小院高墙”在内的集团机制的目的。当前,历史进入百年变局,随着中国迅速崛起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力量上升,美国的霸主地位和西方实力相对衰落。国际格局巨变引发国际秩序的重新调整、演变,美西方由此担心其掌控的国际秩序受到挑战,但日益下滑的实力又使其无法通过武力等传统“硬”手段来维护其霸权和主导力。因此,美西方炒作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是基于对美国失去霸权、西方失去对世界控制的担心而采取的一种政治舆论攻势,目的是极力挽救日益衰落的美西方对世界事务、国际秩序的控制力。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中国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其规则是根据《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在各领域制定和达成的包括条约、公约、宣言等在内的国际法律文书。世界各国均应遵守基于这些规则的国际秩序。现有国际秩序维护了世界总体和平发展大局,中国也是在这一秩序下实现发展的,中国是这一国际秩序的受益者和维护者。当然,现有国际秩序并不完美,需要随着国际格局的变化不断调整、改革、完善,向更公正合理的方向演进,特别是要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中国寻求的是国际秩序的“演进”而非“革命”,不寻求挑战和颠覆现有国际秩序。近年来,中国陆续加入了包括军控、气候变化、航行、生态等领域的国际公约,致力于推动建设金砖国家组织、上合组织等具有开放、包容、合作性质的多边机制。而美国则不断反其道而行之,陆续退出《中导条约》《全球移民协议》、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组织机制。不仅如此,美国一直在组建包括美英澳三方安全伙伴关系(AUKUS)、美日印澳四边对话机制(Quad)、芯片联盟、技术联盟等在内的排他性、对抗性组织机制。流言止于智者,真理越辩越清。国际社会应就国际秩序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这样才能真正看清“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到底是什么。图片来源:中国日报本文英文版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英文版标题为
2月21日 下午 5:34
其他

西班牙共产党主席:中国倡议,全球共享,携手同行,共迎挑战

导读在国际局势复杂多变,“新冷战”思潮蔓延的当下,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与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建设更好的国际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各国应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构建促进全人类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作者:何塞·路易斯·森特里亚(Jose
2月18日 下午 5:30
其他

巴西学者:国际秩序日新月异,全球南方的角色日益重要

导读在全球面临多重考验的当下,国际治理体系亟需进行深刻改革。金砖国家摒弃了“零和”博弈的霸权逻辑,展现了发展中国家协同合作的巨大潜力。G20成为涵盖全球主题的综合性论坛,中、俄、印等新兴国开始更深入地参与全球事务。通过这些平台,全球南方国家正逐步构建更具包容性的国际秩序。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作者:马尔科斯·科尔德伊罗·皮雷斯(Marcos
2月7日 下午 5:30
其他

欧洲学者:中国均衡协调发展模式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样板

导读南南合作是中国开展国际发展合作的基本定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一直积极参与南南合作,倡导广大发展中国家共享发展机遇。几十年来,中国在南南合作框架下通过分享发展经验、传授专业技术知识、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建设等途径,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援助,覆盖医疗、农业、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为全球范围的南南合作树立了典范。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作者:科斯塔斯·古里亚莫斯(Kostas
2月6日 下午 5:30
其他

印尼学者:RCEP已成开放包容合作典范,其他国家快来“抄作业”

导读在中美竞争加剧,俄乌、巴以、红海危机加大全球供应链不确定性之际,亚太地区充分发挥中国-东盟合作优势显得尤为重要。RCEP机制充分挖掘各成员国在供应链、价值链等方面的优势,促进了地区贸易往来,推动地区经贸稳定增长。其中,中国发挥了重要拉动作用,为东盟经济发展注入活力。未来,应把RCEP的成功经验推广至更大范围的南南合作中,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作
1月30日 下午 5:33
其他

中国给全球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加速”

导读在最近召开的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上,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做出的减排融资承诺履行情况令人失望。为减少全球运输排放,达成气候目标,电动汽车成为许多成员国的共同选择。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领跑世界,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宝贵的经验与广阔的合作前景。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查看英文版。作者:苏睦恒(Mohid
1月22日 下午 5:41
其他

英国学者:网络空间成外交和全球治理新舞台

导读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模式,也改变了传统的外交和全球治理模式。中国提出了全球治理的改革方案,其中包括构建以人为本的互联网。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增进相互理解,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但网络信息中暗藏“陷阱”,应谨慎对待,去伪存真。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查看英文版。作者:罗伯特·沃克(Robert
1月17日 下午 5:31
其他

美版“一带一路”与原版竞争?美国学者:现在不行,将来也够呛

导读面对“一带一路”倡议对全球互联互通作出的重要贡献,美国发起“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倡议试图与之竞争。然而事实上,美国方案面临获取资金难、附带美国价值观备受争议等问题,宏大的投资愿景难以落地。对此,美国应正视“一带一路”积极影响,探索倡议合作领域,实现互利共赢。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查看英文版。作者:安东尼·莫雷蒂(Anthony
1月16日 下午 7:24
其他

圭亚那前总统:中国三大全球倡议让世界更美好

导读圭亚那前总统唐纳德·拉莫塔日前为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独家撰文表示,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体现了世界和平、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之间的相互联系,引起世界普遍关注。2023年中国积极通过外交努力,在多项国际危机中提出切实可行从中国方案。在新的一年里,中国倡议将会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查看英文版。作者:唐纳德·拉莫塔(Donald
1月10日 下午 5:31
其他

“债务陷阱”?研究表明中国贷款比西方的更“管用”

导读当前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紧迫问题是发展融资缺口。一些西方政客将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贷款视作“债务陷阱”,无视其助推债务国经济增长、促进工业发展、为当地建设提供可持续资金保障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相比美西方金融机构,中国的贷款更有利于债务国经济增长,并且在促进工业发展等方面有突出优势。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查看英文版。作者:余永定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当前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紧迫问题是发展融资存在巨大缺口。为了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发展中国家需要在基础设施、粮食安全、气候变化以及健康和教育等领域进行大规模投资,资金缺口为2.5万亿美元。与此同时,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截至2022年,发展中国家的外债存量达到11.4万亿美元,同十年前相比增长了一倍。发展中国国家,特别是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债务还本付息压力沉重。由于疫情冲击,发展中国国家的债务形势进一步恶化。联合国《2022年可持续发展融资报告——弥合融资鸿沟》指出,平均而言,最贫穷的发展中国家需要将其财政收入的14%用于偿付债务利息,这一比例几乎是发达国家(3.5%)的4倍。在全球范围内,由于疫情,许多发展中国家被迫削减本该用于教育、基础设施等领域的预算。图片来源:中国日报2020年,G20提出了“暂缓最贫困国家债务偿付倡议”,自2020年5月到2021年12月,债权国已经暂停了48个低收入国家共计129亿美元的外债偿付,其中中国的贡献最大。随后,G20又提出《缓债倡议后续债务处理共同框架》,以帮助这些国家重组债务和解决违约或久拖不决的流动性问题。中国对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贷款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迅速增长,现在中国已远远超过巴黎俱乐部成员国的贷款规模,成为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第一大债权人。一些西方学者认为,中国正在重蹈西方投资者上世纪70年代的覆辙,把很多投资浪费在无法带来任何经济效益的“白象项目”上,如无人使用的港口等。另一种观点指出,相比传统债权人,中国贷款对债务国偿债能力考虑得较少,会损害债务国的经济增长前景和债务可持续性。还有观点认为,中国贷款模式由政府和国有银行主导,存在条款不透明、过于商业化、项目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西方一些政客甚至把中国贷款看作一种“债务陷阱”,是迫使债务国在无法偿债时做出不公平让步的外交手段。图片来源:新华社事实上,中国贷款更有利于债务国经济增长,并且在促进工业发展等方面有突出优势。中国的贷款可以使债务国人均GDP增速提高0.6-1个百分点,而美国和国际开发协会贷款的增长促进效应不显著,世界银行贷款甚至会带来近1个百分点的负面经济影响。中国可以为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大规模、成本可控,且可持续的资金支持。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在基础设施领域具有比较优势,不仅可以高效率、低成本、高质量地完成项目建设,而且可以通过属地化经营来带动当地就业和人力资本提升,并促进技术转移。“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政府间合作,为有关项目的成功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并通过更大范围的互联互通,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针对国外对中国和低收入发展中债务国之间“债务条件不透明”的质疑,首先,我们主张成立债权人委员会,在“一国一策”原则基础上,债权人委员会可以成为合理、方便的债务谈判及后续债务处置管理机构,以提高谈判效率和谈判结果执行效率。其次,多种债务处理形式可以结合起来,允许债权人采取兼顾债务国实际情况的多种债务处理形式。一方面,可以采取缓债、减债、减息、免息和展期等传统方式减轻债务国负担。另一方面,也可以灵活多样地考虑以增发债券、债券置换贷款的债务处置新思路,为债务国提供新的流动性,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能。图片来源:中国日报本文英文版标题为
1月5日 下午 5:33
其他

美国学者:中国打赢“科技战”的信心从何而来?

导读美国为维护自身技术霸权而对中国发动“科技战”,但中国有充分的信心取得胜利。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国事实上已经确立了全球技术大国的地位。中国不仅已经缩小了同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在许多技术领域甚至赶超美国,更重要的是通过构建国家工业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创新绿色发展,在整体上建成了一个先进的技术社会,能够高效调动资源,创造性地应对技术挑战。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查看英文版。作者:约瑟夫·格雷戈里·马奥尼
1月4日 下午 5:34
其他

前商务部长陈德铭:用共同开放的“金钥匙”开启世界繁荣之门

导读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动力和阻力之间冲撞加剧,但全球化不会停止,只是现阶段呈现“短链化”和“多链化”趋势。国际商业和跨境投资的全球环境面临多重挑战,近期主要国际组织再度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始终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坚定不移推动共同开放。各国经济相互高度依赖,利益深度融合,应共谋开放、共促发展。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查看英文版。作者:陈德铭商务部原部长大变局时代,全球化旧力量衰退,新力量萌芽,全球化的动力和阻力之间冲撞加剧。理念上,奠定上一轮全球化的底层逻辑“新自由主义”受到质疑并发生动摇。主体上,推动全球化扩展的跨国公司被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所抑制。治理上,过去在世贸组织准入承诺基础上,各国自愿在传统的自贸协定中提高规则标准,深化经贸往来;而现在,更具排他性和对抗性、具有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色彩的系统正在重塑贸易关系。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世界投资报告2023》显示,2022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下降12%,主要发达国家下降37%;2023年,国际商业和跨境投资的全球环境仍面临多重挑战。图片来源:新华社目前,经济全球化进入调整期,碎片化、阵营化的风险仍然存在,但只要贸易还是双方互惠的,只要资本还是全球逐利的,全球化就不会停止,只是现阶段会趋向“短链化”和“多链化”。从客观动力看,科技变革正在积蓄力量,特别是以数字经济为基础的服务全球化不断加速,创新之“火”已渐成“燎原”之势。麦肯锡预测,到2025年,全球数据流动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将达到11万亿美元。经合组织测算,数据流动对各行业增长的平均促进率约为10%。从主观意愿看,以中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始终坚持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方向,坚定不移推动共同开放。世界正经历大调整、大分化、大重组。经济复苏分化、通货膨胀、粮食危机、能源安全等问题相互交织,加深了全球发展失衡。新冠疫情、乌克兰危机、中美的竞争与合作等因素正作为关键变量,深刻影响着全球格局。图片来源:中国日报一方面,阵营矛盾激化,一些国家“脱钩断链”“小院高墙”等做法,加剧利益之争、规则之争,出现两个平行体系的风险增加。另一方面,各国共识弱化,南北、贫富、劳资、环保等一些深层次矛盾不断累积,观念激烈碰撞,各国诉求差异加大。但我们要看到,当前的全球分裂并不同于昔日的平行体系。历史地看,冷战时期的殷鉴不远,搞自我封闭,阻滞国家间经贸往来,违背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规律,只会损害各国利益,终会被历史抛弃。现实地看,各国经济相互高度依赖,利益深度融合,分也分不开。2022年,高通公司全球营收的64%仍来自中国市场,英特尔的这一比例是27%。这充分表明,以制裁、“断链”遏制他国生存发展的路,既行不通也走不远,以开放融合促进互利共赢的路才能越走越宽广。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全球复苏步履维艰,近期主要国际组织再度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月3日 下午 5:33
其他

马来西亚前部长:10年亲诚惠容外交,共建亚洲和谐家园

导读今年是中国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提出10周年。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意愿始终如一,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等标志性项目得以实现,众多“小而美”的民生项目让东南亚国家广泛受益。“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相辅相成,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贡献了中国方案,推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查看英文版。作者:翁诗杰(Ong
2023年12月29日
其他

麦肯锡:亚洲迎来新时代,中国在五个领域存在机遇和挑战

导读过去30年,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多个经济体实现了快速的发展,亚洲的迅速崛起已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眼下,一个新时代正在开启,而塑造这一新时代的核心要素将与此前30年截然不同。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最新研究显示,面对复杂的全球挑战,中国和其他亚洲经济体都将在重塑经济秩序、发展新技术、人口结构转换、保障能源支撑、调动资本投入等方面面临机遇和挑战。而企业则需要制定变革性的新战略,重新适应新时代,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查看英文版。作
2023年12月28日
其他

诺奖得主:国际开放形势出现倒退,全球性问题呼唤更多跨国合作

导读对外开放不仅有利于经济增长,还能促进相互理解,减少冲突。但是,近年来全球化和对外开放形势出现倒退。一些国家不再以全球视角看待世界,而是将目光局限在少数同自己友好的国家上,推动“友岸外包”和制造业回流,拖累了全球整体生产效率,也令整个世界变得割裂。各国应放下政治成见,利用新技术工具,扩大跨国合作,共同应对气候环境等全人类面对的挑战。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查看英文版。作者: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Christopher
2023年12月27日
其他

希腊专家:内忧外患之下,“孤独”的欧洲应积极与中国合作

导读面对深刻的地缘政治变局,欧洲日益陷入“孤独”困境。在外部,俄乌冲突激化了俄罗斯与西欧的矛盾,美国对欧洲政治经济的深度干预削弱了欧洲的自主性,大量非法移民也加剧了欧洲的安全问题。在内部,欧盟领导机构无法捍卫欧洲国家利益,民粹思潮、国别政治令欧洲一体化举步维艰。在此背景下,欧洲应理性看待地缘现实和中欧合作的必要性与互补性,推动中欧互利合作,摆脱地缘困境。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查看英文版。作者:康斯坦丁诺斯·格里瓦斯(Konstantinos
2023年12月18日
其他

实现全球气候目标,私营部门作用不应被忽视

导读COP28会议期间举办首届商业与慈善气候论坛,旨在促进政策制定者和企业界、慈善界之间的合作。在加速技术转移、降低绿色投资风险、解决气候融资问题等关键领域,私营部门和慈善界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不应在全球气候讨论中被边缘化。各国政府应建设性地同私营部门开展创新合作,实现全球气候和自然目标。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查看英文版。作者:巴德尔·贾法尔(Badr
2023年12月15日
其他

澳专家:美式单边主义与APEC多边框架背道而驰

导读过去30余年来,亚太地区致力于消除贸易壁垒,惠及地区诸多企业,促进了地区经贸发展。未来,亚太地区仍需在APEC多边框架下进一步完善数字互联互通,提升交易效率。然而,美国对华采取的科技围堵措施破坏了多边主义基调和APEC的相关目标。维护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决反对任何单边企图,是APEC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查看英文版。作者:戴若·顾比(Daryl
2023年12月14日
其他

西班牙学者:“全球门户”应对接“一带一路”,构建中欧系统性伙伴关系

导读日前举行的第24届中欧领导人会晤为双方寻求共识提供了机遇。欧盟提出的“全球门户”计划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有相通之处,不应相互排斥,而应协同发展。2021年被欧盟叫停的《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也应当重启,为双方提供更公平的市场环境。欧洲方面应树立对华正确认知,推进中欧交流对话,坚持开放合作,推动中欧关系发展,共迎全球挑战,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查看英文版。作者:苏傲古(Augusto
2023年12月12日
其他

匈牙利专家:欧盟应同中国寻求合作,而非制造对抗

导读中欧强劲的经贸态势反映了双方经济联系的韧性,但在中美大国博弈的背景下,欧盟对华关系摇摆不定,先是冻结了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后又提出“全球门户”计划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展开竞争。然而如今大多数国家不愿再基于意识形态开展合作,而希望基于切身利益共同发展。欧方应正视政治经贸现实,推动中欧关系行稳致远。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查看英文版。作者:乐文特(Levente
2023年12月11日
其他

希腊前财长:欧洲经济为美国所累,欧中关系为美国所困

导读12月7日,第二十四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在北京举行。希腊前财长亚尼斯·瓦鲁法基斯日前为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独家撰文称,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助力欧洲和全球经济复苏,推动世界经济转型发展。欧盟对中国的需要远大于中国对欧盟需要,但多年来,欧洲经济为美国所累,外交政策也受美国裹挟,独立自主性不断减弱,成为影响中欧关系的制约因素。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查看英文版。作者:亚尼斯·瓦鲁法基斯(Yanis
2023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