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专家:电动汽车时代,中德攻守易势
导读
7月4日,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将生效。电动汽车是推动实现交通运输行业脱碳的重要技术。在如今急需加快电动汽车推广的时期,对电动汽车加税是一种政策倒退,最终的高额成本仍要由普通消费者承担。和中国相比,德国在传统燃油车市场占据优势,但在电动汽车领域,攻守形势逆转。与其采取保护主义措施,欧盟不如与中方充分协商,通过鼓励中国电动车企业在欧洲设立合资公司等方式,提高自身生产力和竞争力。
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作者:彼得·莫克
(Peter Mock)
国际清洁交通委员欧洲地区办公室管理主任
经过数月的调查,欧盟委员会于6月中旬宣布,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在原有10%关税的基础上加征17%至38%的关税。
欧盟委员会决定将于7月4日开始实施这一初步决议。新关税政策在欧盟引发了激烈讨论,尤其是德国政府和德国汽车制造商对加征关税表示反对。
中国汽车制造商近年来发展迅猛。目前,在德国乘用车市场中,中国品牌占新注册量的3%,日本和韩国品牌分别占8%和6%,美国占7%,其余四分之三则主要由德国本土品牌(约占50%)和其他欧洲品牌(约占25%)占据。
然而,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品牌已占据了德国新车注册量的8%。中国制造商很早就认识到投资电池技术和汽车电动化的重要性,现在,规模经济和强大的供应商网络为他们带来了收益。与此相比,德国车企则仍然严重依赖于传统燃油车,未能及时推出具有市场吸引力且价格合理的电动汽车产品。
2023年底,德国政府突然取消了电动汽车购买补贴政策,自那以来,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一直停滞在 13% 左右。2025年,欧盟汽车二氧化碳排放标准新规将生效,届时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有望再次大幅增加。有些人担忧,欧洲对电动汽车的需求大增,其中很大的份额将通过从中国进口来满足。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乍一看,欧洲的进口关税政策似乎是一种可行的保护手段。然而,这一政策也会让德国汽车制造商陷入两难。
首先,给制造商打上原产地的标签实际上并不容易。Smart品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品牌最初完全隶属于梅赛德斯-奔驰,现在由吉利和梅赛德斯-奔驰各持股50%。Smart没有一款车型是在欧洲生产的,全部产自中国。根据欧盟委员会的计划,Smart汽车将被加征 21% 的关税。还有很多其他车型,哪怕身上有部分德国“血统”,也将受到类似影响。这表明新的关税政策也可能影响到欧洲的本土产业。
其次,如果中国政府决定发起反制,对从欧洲进口的汽车也加征关税,那么已经在中国市场深耕多年的德国车企将受到尤为严重的冲击。如今,中国新车销量的17%左右都是德国品牌。
当然,受加征关税影响最大的可能还是欧洲和中国的消费者。加征关税将人为地推高车辆价格,而最终为此买单的还是消费者。在我们需要加快推进电动汽车部署的时候,提高关税却恰恰与这一形势背道而驰,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就我们目前所知,电动汽车是能够在《巴黎协定》规定的时间框架内,为道路交通领域实现脱碳提供足够二氧化碳减排的最佳技术路径。除此之外,电动汽车还有很多其他的好处,比如大幅减少空气和噪音污染、减少石油进口等。
过去许多年来,燃油汽车为德国品牌积累了良好的口碑,但归根结底,这种技术没有未来。毫无疑问,德国车企正日益感受到加速向清洁技术转型的压力。几年前,特斯拉销量飙升时,宝马和奔驰等高端品牌已经受到了冲击;而现在,大众等下一梯队的德国汽车品牌必须做好更充分的准备,拿出价格合理且满足市场需求的车型,来与中国企业的电动汽车产品进行竞争。
人们担心德国汽车产业会像十年前德国太阳能电池板产业一样被边缘化。当时,德国公司在开发创新型太阳能电池板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随后被中国品牌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所取代。如今,德国约 90% 的太阳能电池板从中国进口。这件事不仅给德国政策制定者和产业界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也一直为公众所牢记,影响着公众舆论。
对进口汽车加征关税并不是唯一的选择。相反,欧盟和中国可以就电动汽车的本地成分要求达成一致。过去,外国汽车制造商必须与中国企业成立合资公司,才能获准在中国生产汽车。现在,欧盟也可以提出类似要求,让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帮助欧洲提高生产能力,为欧洲创造就业机会。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German car manufacturers under pressure"
出品: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责编:宋平 刘夏
编辑:张钊
实习生朱士琦亦有贡献
往期精选
关于我们
中国观察 (China Watch Institute) 是中国日报旗下的传播型智库,汇聚全球中国问题研究的意见领袖、政商精英和学界翘楚,建设全球中国议题“朋友圈”;集纳海内外“最强大脑”的权威观点,建成内容具有聚合性、权威性和工具性,传播效果具有穿透性的高端平台和中国议题最权威的风向标。
我们关注的重点议题包括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经济、科技、人口、气候环境、卫生健康、粮农土地等。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机构同我们联系,分享智慧成果,建立合作关系。
投稿/合作:editor@chinawatch.cn
电话:+86-10-6499576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5号
·END·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www.chinawatch.cn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本文英文版
好看,请点 [分享]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