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中国 | 巴西学者:拉美繁荣是各方共赢,中美不应零和博弈

M.C. Pires 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2022-07-31





导读

全球化导致了价值链的重组,也改变了全球贸易流动的方向。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同拉美国家建立了紧密的经贸关系。美国一贯将拉美视为自家“后院”,对中国影响力延伸至该地区高度警惕,但却无法向地区国家提供切实可行的经济合作方案。冷战思维和零和逻辑已经过时,应该认识到,中拉合作是双赢合作,拉美繁荣符合各方利益。





作者:Marcos Cordeiro Pires

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速演进,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40年来,工业化程度较高的西方国家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去工业化,而先前以农业为主的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则逐渐成长为重要的工业中心。


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等拉丁美洲国家,放弃进口替代的工业化战略,实行经济开放。其中墨西哥经济已经与美国、加拿大高度一体化;而巴西和阿根廷的工业竞争力减弱,并开始依赖大豆、肉类、矿石和石油等商品的出口。各国似乎都已加入了以新自由主义政策为基础的世界经济新秩序——不论它能为各国带来多大的附加值。


图片来源:新华社

全球化导致了价值链的重组。以前的工业化国家将经济重心集中在技术领域。在这种逻辑下,领先的跨国公司选择放弃重要的生产环节,而专注于能带来更高附加值的领域,如研发、创新、营销、商业化和金融策略。


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则承担了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环节,具体形式是,跨国企业要么在当地建立分公司,要么将部分活动外包,或成立外包公司,主要负责为国际创新巨头组装产品。在过去几十年里,信息和通信产业链就是在这种模式下发展起来的。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这种生产结构对世界各地的贸易流动产生了重大影响。从1990年到现在,巴西的外汇状况变化引人深思。本世纪初,在巴西发展开放经济初期,美国在巴西出口中所占份额为24.6%,欧洲占33.7%,亚洲占16.8%。到了2021年,亚洲成为巴西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占总出口额的46.4%,其中仅中国就占31.3%,其次是欧洲,占13%,再次才是美国,仅占11.1%。


巴西的进口也发生了变化。1990年,欧洲是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占进口额的23.5%,其次是美国,占20.3%,亚洲占10.2%。而到了2021年,巴西从亚洲的进口量占比达35.6%,其中中国占16.1%,而欧洲占23.4%,美国仅占18%。


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全球化改变了生产和需求。在这个过程中,西方跨国公司的许多生产部门转移到了中国。很快,原本主要向美国和欧洲出口的原材料、能源和食品也随之转向中国。就这样,中国成为了智利、阿根廷、秘鲁等国的最大贸易合作伙伴。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目光回到巴西,随着中国对原材料的需求增加,中国从其他国家的进口额也在增加。例如,2021年巴西对华贸易顺差达347亿美元,而对美贸易逆差为83亿美元。


然而,美国对中国与拉美国家日益紧密的经贸往来充满焦虑。它认为中国觊觎自家“后院”,把中国在拉美的存在视为中国“全球霸权战略”的一部分。美国对华疑虑上升之际,恰逢中国改变发展战略,从“世界工厂”转变为全球技术和创新中心之时。但中国与拉美的密切联系不是地缘政治的产物,而是全球化进程的结果。


多年前,美国尚未从中国的快速发展中感受到“威胁”,彼时美国的外交官们对于中拉交往仍持积极态度。例如2006年,当时负责西半球事务的美国副国务卿托马斯·香农曾访华,首次同中方就拉美事务进行磋商。他还表示希望中美两国在拉美地区寻求进一步互补合作。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然而,自奥巴马2011年启动“重返亚洲”战略以来,情况发生了变化,在随后的特朗普和拜登时期,将中国视为“威胁”的观点被不断强化。今年3月,美国南方司令部司令劳拉·理查森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表示,南方司令部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中国及其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向拉美投资的项目。


需要指出的是,美国一方面担忧中国扩大在拉美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又无法向拉美国家提供切实可行的投融资方案,因为它并不看好拉美国家促进经济发展的公共项目。美国政府宁愿将大笔资金用于打击来自墨西哥和中美洲的非法移民,也不愿投资于本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移民问题的公共项目。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如果不是因为美国政府固守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逻辑,它本可以将中国在拉美的存在视作经济稳定的有利因素,进而同中国合作,帮助拉美解决贫困与失业问题——贫困与失业问题解决了,非法移民不就大大减少了吗?


如今,美国的排外主义言论在拉美地区不再受到欢迎。许多国家已经与中国建立了牢固的经贸关系,既然合作是更好的选择,谁还会在“糟”和“更糟”之间二选一呢?


美国政府应该明白,一个繁荣的拉美也符合美国的利益。中国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者,而不是地缘政治的竞争者。这一立场早已不是秘密,只需要认真阅读一下中国政府2016年发表的《中国对拉美和加勒比政策文件》就足够了。在这种背景下,与其坚持零和博弈,我们不如选择携手合作。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 本文原标题为 "Natural-born engagement"




责编 | 宋平 布英娜

编辑 | 张钊

实习生尹康君、杨恒瑞、赵浩羽亦有贡献




关注【观中国】公众号直达往期精选


印度学者:中印对立局面没出现,西方国家要失望了

从规则建立者到秩序破坏者,美国的“初心”哪去了?

从古罗马到后冷战,“迦太基式和平”战略极其危险




关于我们



中国观察 (China Watch Institute) 是中国日报旗下的传播型智库,汇聚全球中国问题研究的意见领袖、政商精英和学界翘楚,建设全球中国议题“朋友圈”;集纳海内外“最强大脑”的权威观点,建成内容具有聚合性、权威性和工具性,传播效果具有穿透性的高端平台和中国议题最权威的风向标。


我们关注的重点议题包括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经济、科技、人口、气候环境、卫生健康、粮农土地等。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机构同我们联系,分享智慧成果,建立合作关系。


投稿/合作:editor@chinawatch.cn

电话:+86-10-6499576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5号




·END·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www.chinawatch.cn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本文英文版

好看,请点 [分享] [点赞] [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