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俄罗斯学者:新型经济伙伴关系正在亚洲形成

Alexei Ezhov 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2022-12-16





导读

近年来,美国霸权相对衰落,中国等亚洲主要国家凭借自身优势充分参与全球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东盟各国、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的发展,正在催生新的区域经济集团。未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地位将更加趋向平等。在此背景下,亚洲主要国家应加强沟通合作,发展金融市场,增强科技本土化发展势头,抓住全球转型发展新机遇。


本文为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英文版。


作者:Alexei Ezhov

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青年理事会主席





2022年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它让人们对于世界秩序发生变革的必然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然而,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演变并非肇始于2022年2月24日这一天,而是过去多年来的趋势。这是因为西方,尤其是美国霸权的局限性已然显现,而与此同时,亚洲国家的金融独立性日益凸显,正全面参与世界经济。 


过去10年来的发展差异引发了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也指明了世界格局进一步转型的方向。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必将会见证新的战略联盟形成,看到区域结算系统出现更大程度的分裂,以及以产业为导向的政策和交易所/非交易所市场体系出炉。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的经济增长使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规模不断接近。2010年,世界上最大经济体美国的GDP占全球的24%左右,而中国和日本各占9%左右。仅仅10年之后,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到2021年,全球GDP更加集中于美国和中国——两国分别占24%和18%。而如果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GDP甚至已超过美国,占全球的19%,而美国仅占16%。


和中国一样,印度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额也有所增加。按名义GDP计,印度全球GDP总额中的占比从2.6%增加到3.2%;而若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则从6%增加到7%。此外,韩国和印度尼西亚的经济也呈现高速增长势头。因此,我们可以说,在亚洲,一个包含东盟国家、中国、印度和韩国的新经济集团正在形成。这些亚洲国家之间的合作日益加强,也越来越注重国内市场。因此,上述国家需要一套与以前传统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有根本性不同的发展模式。


这些国家需要更大规模的国内投资、更独立的结算工具、更自主的货币政策,以及更可靠的能源供应和地缘政治伙伴。这种新型亚洲伙伴关系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这些国家能在多大程度上捍卫自身利益,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建立从自身利益出发的独立话语权。


图片来源:东方IC

美国霸权的时代即将结束,一个新的多极化世界正呈现在我们面前。事实上,世界经济格局正从主要服务于对外部门转向全面参与全球经济。而在收入持续增加的背景之下,国际和国内市场正在变得同等重要。亚洲伙伴关系的参与者在经济决策方面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权,这对世界其他地区也产生了更大的影响。


本币的重要性不断攀升。以人民币为例,近年来人民币在全球结算体系中的份额已经从1%左右上升到3.2%,但这一数据可能仅仅是通过国际资金清算系统 (SWIFT) 支付的份额。如果再加上中国自主开发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 (CIPS) 支付的份额,这一比例可能还会更高。今年8月,人民币在莫斯科交易所的外汇交易量已首次超过美元。


事实上,新的世界格局已经给全球经济模式带来了变化。过去,新兴国家市场一直在为发达国家市场服务,而在未来,合乎逻辑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两个市场相互服务,也就是说发达国家市场也会为发展中国家服务。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然而,现有的国际金融框架还无法使这两个市场相互服务成为现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制定的货币政策标准过于狭隘,它意味着发达国家只会在发展中国家可用储备货币的范围内向其提供服务。如果世界市场崩溃,非储备货币可能会大幅贬值,就像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的情况一样。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必须捍卫并努力实现世界范围内的新合作机遇,例如本币结算、发展国内金融市场、加快形成本国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招募人才,以及扩大自身在国际经济组织中的作用。


一场新的变革正在世界范围内发生。亚洲伙伴关系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每个参与者能否摒弃傲慢态度和“零和”观念,在多大程度上朝着合作的理念迈进。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原标题为 "New Asian partnership coalescing"

责编 | 宋平 栾瑞英

编辑 | 张钊

实习生冯小源、杨恒瑞、尹康君亦有贡献



往期精选


RCEP生效半年多,红利看得见

为何美欧加息中国降息?全球通胀“表征”背后还有深层次“病根”

下行压力大叠加美联储“转向”,亚洲货币政策面临两难




关于我们



中国观察 (China Watch Institute) 是中国日报旗下的传播型智库,汇聚全球中国问题研究的意见领袖、政商精英和学界翘楚,建设全球中国议题“朋友圈”;集纳海内外“最强大脑”的权威观点,建成内容具有聚合性、权威性和工具性,传播效果具有穿透性的高端平台和中国议题最权威的风向标。


我们关注的重点议题包括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经济、科技、人口、气候环境、卫生健康、粮农土地等。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机构同我们联系,分享智慧成果,建立合作关系。


投稿/合作:editor@chinawatch.cn

电话:+86-10-6499576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5号




·END·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www.chinawatch.cn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本文英文版

好看,请点 [分享] [点赞] [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