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式双标再现G7峰会:一边长臂管辖极限施压,一边炒作中国“经济胁迫”

金君达 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2023-12-19



导读

近年来,美国多次批评中国实施“经济胁迫”,而事实上,美国长期滥用长臂管辖,为争夺规则制定权而抹黑他国,是真正的“经济胁迫”惯犯。“美国标准”并不符合世界大多数国家,甚至其盟友的利益,而对华经济合作是符合市场规律和相关国家利益的自主选择。各国应克服政治和意识形态分歧,促进多元、平等的国际贸易与发展规则的建立。


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查看英文版。

作者:金君达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政治理论研究室、国家全球战略智库助理研究员


七国集团(G7)近期在广岛峰会上就经济安保问题发表附属声明,炒作中国的所谓“经济胁迫”行为。美国总统拜登5月21日在G7峰会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发表演讲,谈及对华政策时也提到要“抵抗经济胁迫”,体现出一些国家执迷于大国经济对抗和抢夺规则制定权,为此不惜损害全球各国的经济发展权


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为首的部分政客多次批评中国实施“经济胁迫”。2021年5月,布林肯称:“面对中国对澳大利亚实施的经济胁迫,美国不会坐视不管。”在2022年7月的美日“经济2+2”会谈上,布林肯称:“我们还谈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其胁迫性经济做法如何违背了一个开放的、基于规则的、使所有国家都有机会参与、竞争和增长的国际经济秩序。”


上述言论第一层含义是直接声援部分国家、政客的反华政策,第二层含义则是意图推广美国及其盟友主导的经济标准。所谓“经济胁迫”论带有针对中国的双重标准意味。事实上,美国才是“经济胁迫”的频繁实践者。


图片来源:新华社

第一,美国惯于依据其国内法律对国际经济活动进行长臂管辖。自1890年《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出台以来,美国国会和政府便默认依据部分国内法律,对海外非美国经济活动实施管辖权。2018年特朗普政府挑起贸易冲突后,大量外国科技企业遭到美国长臂管辖。这种长臂管辖行为甚至引起加拿大、欧盟等美国传统政治盟友的不满,例如欧盟1996年就制定针对性法规,阻止美国的长臂管辖。


第二,美国惯于利用经济制裁打压外国企业,干涉他国政策,这是典型的胁迫行为。近年来,美国滥用制裁的现象愈演愈烈。根据新美国安全中心统计,仅在2021年,美国就实施了许可撤销和主动制裁共1552起。而在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及其盟友进一步滥用经济制裁,甚至明目张胆地没收他国政府、企业和个人的海外资产。


第三,美国不但滥用制裁和其他经济手段在双边贸易中“极限施压”,而且意图破坏他国的外部环境,在事实上对他国发展权形成侵犯。以1996年针对古巴的“赫尔姆斯-伯顿法”为代表,美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允许其对与特定国家从事经贸往来和技术合作的国家、个人与企业实施制裁,这些制裁往往并没有国际法依据,完全基于美国的利益考量和政治独断。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美国在“经济胁迫”问题上的双重标准本质是争夺规则制定权。一些美西方理论声称“经济胁迫”是腐败和权力寻租的结果,进而暗示中国投资“不透明”“高风险”和“不可持续”,而美国投资则是“高标准”的。但事实上,美国的所谓“高标准”并未得到世界大多数国家的认可。经贸合作标准应由当事国根据国际通行标准协商得来,并与当事国社会经济现状和发展需求相符合。


中国与合作伙伴基于自愿、互惠原则的合作不应被贴上“低标准”的标签。而美国提出的反腐和透明度标准主要由美西方非政府组织决定,甚至由美国机构单方面认定,在很大程度上是为美国企业的海外扩张服务的。


事实上,以美国为中心的标准甚至不符合盟友的利益。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许多条款,例如知识产权条款和允许美国企业起诉投资所在国政府的“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机制”(ISDS机制)等,都加剧了谈判难度,导致TPP最终搁浅。而在冻结部分带有“美国中心”色彩的条款后,许多TPP谈判参与国成功达成了《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


图片来源:新华社

2022年,基于平等协商、尊重主权等原则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也正式生效,RCEP的成功更加凸显了美式规则不符合大多数国家的利益,而各国对华经济合作是符合市场规律和国家利益的自主选择。如果美国继续坚持通过抹黑中国的恶性竞争来推广其经济规则,从长期来看将陷入无人支持的困境。


美国高调炒作“经济胁迫”论的背后,是认为中国与部分国家的经济往来令这些国家拒绝配合美国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导致美国无法打造具有冷战式鲜明边界的、以意识形态划分敌我的排华同盟。


与此同时,日本和欧洲的部分利益集团认为自己从对华贸易中获益不多,因此选择支持美国带有明显反华目的的论调甚至因为“意识形态矛盾”主张对华“脱钩”,参与支持美国的联合声明。


但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以意识形态为由强行削减对华贸易,不但会伤害这些国家消费者的利益,也不利于各国经济问题的解决,更会阻碍多元、平等的国际贸易与发展规则的建立。当今全球面临较高的国际经济风险和发展赤字,各国应克服政治和意识形态分歧,优先考虑全球经济复苏。


美国以“经济胁迫”论为名进行长臂管辖和敌友划分,在双重标准下滥用经济制裁和政治施压,意图打造排华经济体系,显著增加了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英文版标题为 "Maker and breaker"

责编 | 宋平 辛欣

编辑 | 张钊

实习生庄舒涵、姚芹芹亦有贡献



往期精选


澳专家:G7广岛峰会嘴上说的都是“秩序”,心里想的都是“霸权”

中美贸易再创新高,“脱钩”政策为什么“管”不住美国消费者?

既要当世界领袖,又不忘损人利己,美国冷战式“竞赢”之路怎能走通?




关于我们



中国观察 (China Watch Institute) 是中国日报旗下的传播型智库,汇聚全球中国问题研究的意见领袖、政商精英和学界翘楚,建设全球中国议题“朋友圈”;集纳海内外“最强大脑”的权威观点,建成内容具有聚合性、权威性和工具性,传播效果具有穿透性的高端平台和中国议题最权威的风向标。


我们关注的重点议题包括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经济、科技、人口、气候环境、卫生健康、粮农土地等。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机构同我们联系,分享智慧成果,建立合作关系。


投稿/合作:editor@chinawatch.cn

电话:+86-10-6499576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5号




·END·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www.chinawatch.cn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本文英文版

好看,请点 [分享] [点赞] [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