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东政策转向,排他性“小多边合作”注定难如愿
导读
近年来美国的中东政策出现转向,从过去依靠双边盟友和单边主义,转向借重小多边合作。但这些小多边机制缺乏包容性,本质上仍是为遏制伊朗、俄罗斯和中国在中东的影响力,维护美国地区霸权服务的。美国自身实力的衰落、地区国家自主意识的增强,再加上小多边合作本身的非正式性特征,决定了美国的中东小多边机制不可能如愿展开。
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查看英文版。
作者:朱泉钢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中东发展与治理中心副主任
“小多边”机制具有灵活、非正式、议题导向和多行为主体等特征,已成为当前国际社会盛行的合作方式。在现实中,小多边主义既有包容性的,又有排他性的。近年来,美国为服务其大国竞争战略,极力在印太和中东地区推动排他性小多边主义。
在中东地区,美国推动构建和不断充实“美国—以色列—阿联酋—印度四方机制”(简称“I2U2四方机制”),以及美国、以色列、阿联酋、巴林、摩洛哥、埃及组成的“内盖夫论坛”等小多边机制。这些小多边机制体现出美国主要借重传统地区盟友,兼顾经济和安全议题,具有明显的冷战性思维、阵营性对抗、“圈子”性合作等特点。
过去,美国的中东政策主要依靠双边盟友和单边主义,如今却愈发借重小多边机制。这种政策转向旨在优化美国参与中东事务的方式,彰显其在中东的领导地位和战略承诺,更多依赖地区盟友和伙伴关系,降低其在中东的战略投入和成本,遏制伊朗、俄罗斯和中国在中东的影响力,最终实现维护自身地区霸权的目的。这既是美国在中东绝对实力不断下降的体现,又是其不甘于在中东霸权地位衰落的反映。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在中东安全形势整体缓和、地区国家之间积极寻求和解的大背景下,美国推动的小多边机制推升了中东地区的安全困境和军备竞赛,加剧了地区阵营对抗和安全赤字,尤其是美国、以色列与伊朗阵营之间龃龉不断,危机频发,剑拔弩张。2023年3月,美国中央司令部以数名美国人在叙利亚东部遭无人机袭击身亡为由,对叙东据称与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有关的设施发动空袭。
美国在中东推动排他性小多边机制,不利于地区开展包容性合作。美国试图借助“I2U2四方机制”遏制中国在中东的经济影响力,塑造与中国竞争的地区经济合作模式。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今年5月在华盛顿近东政策研究所发表主旨演讲,称“在大国竞争的世界”,加强与中东地区的伙伴关系,能够“帮助我们构建多样化和韧性的供应链,避免过度依赖某一国家”。这显示出美国意欲在中东打造对中国需求更少的产业链和供应链。这种人为干扰市场秩序的行为不符合地区国家的利益,也不利于地区开展包容性的经济合作。
美国推进中东小多边机制面临诸多挑战,注定了其发展不可能完全按照美国的意愿展开。一是美国自身实力的衰落和在中东地区的霸权衰退,导致美国难以为中东小多边机制提供足够资源,而是寄希望于盟友承担更多成本和责任,这意味着美国难以完全按自身设想塑造小多边机制。
二是随着中东国家的战略自主意识增强,小多边机制中的地区成员不愿事事唯美国马首是瞻,而是奉行多元平衡外交。他们不愿追随美国遏制中国、激怒伊朗。阿联酋总统外交顾问安瓦尔·加尔加什表示,“阿联酋没有兴趣在大国竞争中选边站队”。
三是小多边机制本身的非正式特征,使其很容易受到国内和国际突发性事件的影响。第二届“内盖夫峰会”原定于2023年3月在摩洛哥举行,但受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暴力冲突加剧的影响,摩洛哥政府已数次推迟举办峰会。
图片来源:新华社
近年来,在国际、地区和国内三重因素的影响下,中东地区发展迎来历史性转机,主要表现在“发展优先”已成为中东国家的战略选择,战略自主是当前中东国家的突出特征,谋求和解成为当前中东国家的现实抉择。美国在中东地区推动排他性的小多边机制,不仅很难实现其遏制对手和维护霸权的图谋,而且与地区国家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历史大势相悖。
与此相反,近年来中国与中东国家提升政治沟通与战略互信,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和经济合作,深化安全合作,共同解决地区难题。随着双边关系步入新阶段,中国愈发成为推动中东地区和平与发展的积极因素。
世界需要真正的多边主义,中东需要真正的、平等的多边合作。中国不反对小多边主义,但全球治理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反对搞针对特定国家的阵营化和排他性"小圈子"。美国在中东推动排他性小多边主义的行径,是以多边之名行霸权之实的伪多边主义,这不合乎中东人民的利益,也不利于中东地区的和平和发展。在新的历史情境下,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为中国与中东国家合作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了抓手,双方应携手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共促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英文版标题为 "Pseudo-multilateralism a losing bet"
责编 | 宋平 辛欣
编辑 | 张钊
实习生陈雨舒亦有贡献
往期精选
关于我们
中国观察 (China Watch Institute) 是中国日报旗下的传播型智库,汇聚全球中国问题研究的意见领袖、政商精英和学界翘楚,建设全球中国议题“朋友圈”;集纳海内外“最强大脑”的权威观点,建成内容具有聚合性、权威性和工具性,传播效果具有穿透性的高端平台和中国议题最权威的风向标。
我们关注的重点议题包括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经济、科技、人口、气候环境、卫生健康、粮农土地等。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机构同我们联系,分享智慧成果,建立合作关系。
投稿/合作:editor@chinawatch.cn
电话:+86-10-6499576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5号
·END·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www.chinawatch.cn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本文英文版
好看,请点 [分享]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