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心了!关于乳房的这些小秘密,别告诉我你今天才知道
本文共 2626 字,阅读时间约 8 分钟
前段时间,日本漫画《樱桃小丸子》的作者樱桃子女士、作家唐家三少的妻子李默接连因乳腺癌去世,美好生命的逝去让人唏嘘不已,也让这个女性“头号杀手”再次引发了全民关注。
今天是10月18日,也是“世界乳腺癌防治日”。尽管每年都有“粉红丝带活动”,但关于乳房健康和乳腺癌,你了解的“常识”真的是对的吗?
为了考考大家,我们特意准备了一套烧脑测试题。跟上漫画中这位姑娘的脚步,一起来测测吧!
01
以下哪种文胸不会导致乳腺癌?
A、带钢圈的
B、无钢圈的
C、都不会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答案:C
解读:
2014 年美国一项调查研究发现[1],佩戴文胸时间长短、尺寸大小、有无钢圈和年龄大小等因素,都和乳腺癌没有任何关系。只有在尺码不对的时候,有钢圈的内衣才会造成压迫感。但并不会因此导致乳腺癌或其他乳腺疾病。
所以,各位喜欢“挂空挡”的小姐姐,这不是你们不戴bra的理由……(胸小也不是理由……)
02
胸大的女性更容易得乳腺癌,是真的吗?
A、对,胸大的女性雌激素高
B、错,乳房大小和乳腺癌没有关系
C、错,胸小的女性更易得乳腺癌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隐藏内容
▼
答案:B
解读:
2006年哈佛大学研究发现[2],胸大胸小并不是乳腺癌发病的决定性危险因素,肥胖和超重才是。而肥胖女性往往罩杯较大,造成了“胸大更易得乳腺癌”的误导。此外,“乳腺密度大”也是乳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3],但和乳房大小无关。
比起胸大胸小,大家更应该关注的是减肥,保持正常的BMI。另外,记得经常自查和体检,做一个精致的猪猪女孩。
03
乳腺按摩能预防乳腺疾病吗?
A、能,乳腺按摩可以疏通淋巴、消除肿块、改善增生
B、不能,但乳腺按摩能让胸部更丰满
C、不能,乳腺按摩反而可能加重病情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隐藏内容
▼
答案:C
解读:
按摩不但没法把增生、结节“按没了”,手法不当还可能造成乳房外伤、哺乳期乳腺脓肿[4]。乳腺恶性肿瘤就更不能按摩了,挤压严重可能导致癌细胞扩散。此外,单纯的乳腺按摩并不能丰胸,除非精油里加了雌激素。而长期高水平的雌激素刺激也是乳腺癌的一大诱因[5]。
一不小心又断了多少美容院的财路,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
04
母乳喂养能降低乳腺癌风险吗?
A、能,母乳喂养产生的激素有保护作用
B、能,母乳喂养能促进乳腺疏通排毒
C、不能,母乳喂养和乳腺癌无关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隐藏内容
▼
答案:A
解读:
多项研究结果表明[6][7],首次分娩年龄大于35岁或从未生育或哺乳过的女性更易患乳腺癌;而生育次数多、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持续时间长可以降低乳腺癌风险。可能原因是,妊娠和母乳喂养能延长孕激素、泌乳素等有益激素的保护作用时间,降低了乳腺细胞恶变的风险。
当然,这些话并不是给催婚催生找理由。生育和哺乳是女性的自由权利,希望每一个女性都能做出让自己幸福的决定。
05
女性亲人得了乳腺癌,后代会被遗传吗?
A、只有两代以内会遗传,但不会隔代遗传
B、只有女性后代会被遗传,男性不会
C、只有个别基因型会遗传,绝大多数乳腺癌不遗传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隐藏内容
▼
答案:C
解读:
有乳腺癌家族史会略微增加风险,但大多数人一辈子都不会患癌。《柳叶刀》研究发现[8]:如果一个女性分别有0个、1个或2个一级亲属患乳腺癌,估计50岁后乳腺癌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1.7%、3.7%和8%,80岁后分别为7.8%、13.3%和21.1%。如果只是二级亲属家族史,风险还要再低[9]。
而在已确诊乳腺癌的患者中,9 个患者里面有 8 个都没有一级家族史。但如果家族带有BRCA1/BRCA2 基因突变,则风险极高(45%~56%),这种真的会遗传[10]。
但为什么不选B?男性也会得乳腺癌?先憋说话,请看下一题!
06
男性也会得乳腺癌吗?
A、会,尤其是老年男性
B、会,但比女性乳腺癌好治
C、不会,男性乳腺癌都是误诊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隐藏内容
▼
答案:A
解读:
男性乳腺癌患者大多在 60~70 岁,只占1%,但比女性乳腺癌更易转移。如有直系女性亲属患乳腺癌(特别是BRCA2 突变),也会增加男性乳腺癌的患病几率[11]。受传统观念影响,男性容易忽视症状、延误病情,死亡率往往比女性乳腺癌还高。
各位MM看到这里,可以顺便手动转发给男朋友/老公,吓唬吓唬他们~没有也没事,转给男闺蜜也行啊。
07
美容保健品维生素E胶丸,会增加乳腺癌风险吗?
A、会,维生素E会促进雌激素增高,导致乳腺癌
B、不会,维生素E和乳腺癌的发生无关
C、不会,维生素E是抗氧化的,还能预防乳腺癌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隐藏内容
▼
答案:B
解读:
多项研究显示[12][13],维生素E对乳腺癌的发病率既不会促进、也没有保护作用。从饮食来源的维生素E,可能会适度保护女性免受乳腺癌的侵害; 但没有证据表明,维生素E补充剂对乳腺癌有任何保护作用或促进作用。
08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会变成乳腺癌吗?
A、会,从乳腺增生到乳腺癌只需4步
B、基本不会,乳腺增生绝大多数是正常现象
C、不一定,但乳腺增生必须治疗,防止恶变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隐藏内容
▼
答案:B
解读:
乳腺增生是一种乳腺的良性生理变化,一般情况下无需特殊处理,也不会明确地导致乳腺癌风险升高。仅有5 % 活检证实为非典型增生,是真正的癌前病变,需要定期复查,但 80% 的非典型增生终生都不会发展为乳腺癌 [14]。
换句话说,95%以上的乳腺增生都是正常的,与其担心焦虑,不如放飞自我,保持心情舒畅就是最好的良药。
上面的8道题,你答对了多少?
让我来预测一下:
答对4道题以上的,都是经常看腾讯医典、爱学习的小哥哥小姐姐,值得鼓励。
答对6道题以上的,不是蒙对的,就是学医的,不然就是妇女之友吧。
啥,你交了白卷?
赶紧戳腾讯医典,恶补一下乳腺癌知识吧↓
· E N D ·
○
往 期 推 荐
作者丨王凤灵
要美味也要健康,医学科普就是在做一道良心菜。
版权声明
腾讯医典出品
作者:王凤灵
运营编辑:王博
*本文版权均属腾讯医典所有,如需转载请在后台留言,经允许后方可转载,并在文首注明来源、作者。
参考文献
[1] Chen L, Malone K E, Li C I. Bra Wearing Not Associated with Breast Cancer Risk: A Population-Based Case–Control Study[J]. Cancer Epidemiology and Prevention Biomarkers, 2014.
[2] Kusano A S, Trichopoulos D, Terry K L, et al. A prospective study of breast size and premenopausal breast cancer inciden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2006, 118(8): 2031-2034.
[3] Oza AM, Boyd NF. Mammographic parenchymal patterns: a marker of breast cancer risk. Epidemiol Rev 1993; 15: 196–208.
[4] 高雅军, 马祥君, 何湘萍,等.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发展成乳腺脓肿的相关因素分析[J].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2015(1):32-35.
[5] Chlebowski R T, Hendrix S L, Langer R D, et al. Influence of estrogen plus progestin on breast cancer and mammography in healthy postmenopausal women: the Women's Health Initiative Randomized Trial[J]. Jama, 2003, 289(24): 3243-3253.
[6] Kelsey J L, Gammon M D, John E M. Reproductive factors and breast cancer[J]. Epidemiologic reviews, 1993, 15(1): 36.
[7] Collaborative Group on Hormonal Factors in Breast Cancer. Breast cancer and breastfeeding: collaborative reanalysis of individual data from 47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in 30 countries, including 50 302 women with breast cancer and 96 973 women without the disease[J]. The Lancet, 2002, 360(9328): 187-195.
[8] Collaborative Group on Hormonal Factors in Breast Cancer. Familial breast cancer: collaborative reanalysis of individual data from 52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including 58 209 women with breast cancer and 101 986 women without the disease[J]. The Lancet, 2001, 358(9291): 1389-1399.
[9] Pharoah P D P, Day N E, Duffy S, et al. Family history and the risk of breast canc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1997, 71(5): 800-809.
[10] Kuchenbaecker K B, Hopper J L, Barnes D R, et al. Risks of breast, ovarian, and contralateral breast cancer for BRCA1 and BRCA2 mutation carriers[J]. Jama, 2017, 317(23): 2402-2416.
[11] Cardoso F, Bartlett J M S, Slaets L,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male breast cancer: results of the EORTC 10085/TBCRC/BIG/NABCG International Male Breast Cancer Program[J]. Annals of Oncology, 2017, 29(2): 405-417.
[12] Kline K, Yu W, Sanders B G. Vitamin E and breast cancer[J].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2004, 134(12): 3458S-3462S.
[13] Lonn E, Bosch J, Yusuf S, et al. Effects of long-term vitamin E supplementation on cardiovascular events and cancer: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Jama, 2005, 293(11): 1338-1347.
[14] Socolov D, Anghelache I, Ilea C, et al. Benign breast disease and the risk of breast cancer in the next 15 years[J]. Rev Med Chir Soc Med Nat Iasi, 2015, 119(1): 1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