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贲德:雷达人生“三部曲”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是国家科学技术界和工程科技界的最高学术机构,两院院士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江苏自古崇文重教、英才辈出,在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在苏工作的院士群星闪耀、灿若星河,他们是江苏的骄傲与荣耀,他们的精神已成为引领江苏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


科学少年社特别推出“弘扬科学家精神”专栏,展示在苏工作院士的光辉事迹,展现他们艰苦探索、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爱党、爱国、爱真理的理念情怀,以科学家精神激励青少年成长,让科学精神薪火相传、代代相继。


贲 德

雷达人生“三部曲”


贲德院士是位响当当的雷达专家。
20世纪70年代,贲德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部超远程相控阵雷达;20世纪80年代起,贲德又带领一大批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机载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为我国的空中“战鹰”擦亮了眼睛,成为我国机载脉冲多普勒雷达的开拓者和学科带头人之一。


“提着脑袋”研制出“争气雷达”


如果以雷达来划分贲德的人生,他的科研生涯是由三部中国最先进的雷达组成,前两部已经完成,并为他赢得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一终身成就。


1962年离开哈工大进入14所工作,1964年,贲德就接下了研制当时世界最先进的雷达———相控阵雷达的艰巨任务。相控阵雷达没有可以转动俯仰的“锅盖”天线,它的天线正面为平面,有上千平方米的庞大面积,相当于两个半篮球场。天线背后的控制系统设备有8层楼房高,隐藏在中国北方的一座大山中。这部“深山巨无霸”能探测到几千千米以外的空中目标。当时,全世界只有美国和苏联拥有这样先进的雷达。


1971年到1978年,雷达安装阶段,贲德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每年有大半年是在大山里和“巨无霸”在一起。“上山”这个词,不单是任务,而且是人类对大自然的挑战。贲德回忆:冬天零下20摄氏度,山上的寒风像钢针。


第二部雷达的挑战更大。1980年,听说领导又让自己研制最先进的机载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贲德一度很是犹豫。当时,飞机上的雷达只能往上看,看不到敌人的低空飞行目标。因为雷达下视的时候,地杂波信号要比任何目标的信号都强得多。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世界领先的脉冲多普勒技术。


研制成功了,就是一部“争气”雷达。军委领导开玩笑说:电视剧《杨乃武与小白菜》中上刑场前要喝断头酒,今天我们也喝断头酒,PD雷达搞不出来要杀头。贲德没有当作玩笑,而是抱着“提着脑袋保成功”的念头,投入到研制工作中。经过多年努力,PD雷达通过了国家鉴定,然而第二天贲德就因心肌炎住进医院,一住就是两个月。直到5年后,病情才基本治愈。


进入新世纪,第三部雷达研制立项。当时,世界上有实力的国家都在搞这种雷达,但是都处于研究阶段。研制团队由贲德领衔,由于涉及军事机密,贲德并没有像前两部那样详细介绍。但他主持课题研究的辛勤付出,一定会载入史册,在科研中体现的拼搏精神,一定会感召当代。


中学时期每天往返20千米


1938年4月,贲德出生于吉林省九台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家排行老二,上有一个姐姐,下有两个弟弟。家里日子过得艰难,晚上连灯也舍不得点,长大些的贲德就天天去地里干农活儿。即便念了小学,贲德也是一有空就往地里跑。和现在时间被补习班、兴趣班塞满的小学生相比,贲德当时过得相当充实。“那时候主要是干活儿,东北农村的农活我都会。”现在他还能把二十四节气农谚流利背出。


因成绩优异,贲德小学毕业时被保送至县里唯一的中学,即当时的九台县级中学,这让全家又喜又忧——“忧”的是,学校离家有10千米路,如果在学校住宿,每月需要交7.5元的伙食费。


“家里困难得连吃饭都成问题,哪有钱交伙食费?”贲德记得,当时父亲跟他说:“按照家里的情况你没条件念书,但你念得又挺好,不念可惜了,下面你能不能念下去,就看你能不能吃苦,克服困难。”所谓的困难,就是为了念书,需要每天徒步20千米的路程。对于一个刚刚小学毕业的少年,这确实是一个挑战。


每天天不亮贲德就起床,带上个苞米饼就跑去学校。一路是乡间沙石路,贲德脚上的布鞋没几天鞋底就被磨烂了。再后来,贲德索性拿着鞋光脚跑路,等快到学校时再把鞋穿上。脚上磨出的厚厚老茧,至今仍未完全消去。

“现在想想都有点后怕,当时上学时天不亮,回来时就天黑了,路上连个人都没有,就我一个10多岁的小孩儿在拼命跑。”后来,跑步成了贲德的一种习惯,很多年来都是每天清晨起来跑步3000米。现在的他看起来依然很有精气神儿,走起路来可以说“健步如飞”。

参加雷达科普活动时与小学生互动



没有理由不好好念书


那么艰苦能够坚持读书,贲德想得很简单:家庭这么困难,父母还含辛茹苦地供我念书,我没有理由不好好念,不然对不起父母。


因此,他格外珍惜课堂上的时间,一秒都不敢溜号,紧盯着老师。老师讲什么东西都一定要听明白并记在脑子里,别人下课都去玩,他要么复习,要么就写作业。“不然回到家天就黑了,家里也没有电,什么都干不成了。”贲德说,晚上躺在炕上,也不忘回忆一遍白天所学内容,默背课文,或用手指在身上比画着练习俄语。


慢慢地,贲德养成了“书看一遍就得尽量记住”的习惯,可以说过目不忘,一堂课的内容基本上都能印到脑子里。他的记忆力就是在“没办法”的情况下锻炼出来的。


尽管每天需要在路上耽误三四个小时,但贲德的功课一点也没被耽误,后来在1954年顺利考入吉林市第二高中。那时高中的大考、小考满分均是5分,贲德几乎所有课程都拿到了5分。


尽管高中学习紧张,贲德却学得游刃有余,还空出不少闲暇时间。这种时间,他就用来看书,别人晚自习写作业,他就拿小说来看,每周能看厚厚的两本,看了不少古今中外的名著,比如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屠格涅夫的《春潮》等。他最喜欢的书是《三国演义》,来来回回翻了三四遍,最敬佩书中睿智的诸葛亮,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是个聪明的人,只能算是个勤奋的人。


1957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后,课程更难了,周末别人出去玩、看电影,贲德也没有钱买电影票,干脆就扎在图书馆啃专业书,一看就是一天。“不读书就没法搞科研,没法解决工作的问题。”在贲德看来,书就是一个宝库,里面有无穷无尽的宝藏,既能长知识,还能陶冶情操和性格。

▲2018 年 10 月,为东南大学新生做“我的科技人生”讲座。


搞科研要吃得了生活中的苦


在已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部超远程相控阵雷达,并成为我国机载脉冲多普勒雷达的开拓者和学科带头人后,贲德本可以坐享功成名就的“清福”。


但他又接手做了第二部、第三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雷达。即便到了耄耋之年,贲德的目光依然敏锐地捕捉着科技发展的新动向,最近还在研究琢磨云计算、大数据,自己去看书、搜集资料。“不学怎么行?新东西不断出现,你不学就没有发言权。”贲德说。对自己带的博士生,贲德经常告诉他们:“学习不是件容易的事,想学好就要刻苦钻研,要吃得了学习和生活上的苦。”


在他看来,现在年轻人的生活环境跟他们那个年代完全不一样。一方面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年轻人艰苦奋斗的精神不如老一辈;另一方面现在年轻人的竞争压力大,不如他们那时候宽松。


说起生活上的“苦”,贲德一辈子都强调“不能浪费”。他有一双皮鞋,是1965年花12元买的“三接头”,保存到1967年才上脚,一直穿到1990年,整整穿了23年,连皮鞋厂都倒闭了,他还在穿。时代在变,贲德在20世纪60年代一个月工资收入66元,寄回家50元,生活费只留16元钱;现在,工资收入今非昔比,可是他的消费习惯从来没有变。

-END-

文/曹旻雨

来源:《江苏院士风采录》 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 编著



往期精彩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钱七虎:奋斗一甲子 铸盾六十年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王泽山:硝云弹雨挥洒万丈豪情

弘扬科学家精神 | 祝世宁:甘为人梯的追光者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