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风来】一只微雕葫芦与兰州四代人的故事
葫芦音近“福禄”
人们通常把它当作吉祥物
称作“吉祥葫芦”
兰州雕刻葫芦是一门独一无二的民间技艺
与牛肉面、羊皮筏子并称为兰州三宝
2006年被纳入甘肃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兰州坊间早就有
“吉祥葫芦牛肉面
羊皮筏子赛军舰”的说法
当地刻葫芦的手艺人也不在少数
作为甘肃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兰州刻葫芦阮氏葫芦艺术的第四代传人
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
85后阮熙越想要做“破局人”
重新定义“非遗”
历经九十余载 四代相传
1936年
阮熙越的外曾祖父阮光宇开始雕刻葫芦
他是阮氏葫芦艺术的创始人
阮光宇于一个偶然的机会
在兰州城隍庙发现了吉祥葫芦
他十分喜爱,便开始学习手艺
阮光宇为传统技艺增添了文人气息
他将刻葫芦当成了谋生的手段
▲阮文辉
阮氏葫芦艺术的第二代传人
阮熙越的外公阮文辉
是甘肃省第一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亚太地区工艺美术大师
外公有机会在兰州工艺美术厂当领导
还有很多人高薪邀请他去沿海发达城市发展
为了专心创作,他都拒绝了
他认为
“刻葫芦的土壤和根基就在兰州
不能忘根舍本”
阮熙越的母亲阮琳是第三代传人
年仅15岁,就能独立创作完整的作品
现在她是兰州刻葫芦省级非遗传承人
阮熙越说
“妈妈身上最大的特点是通达”
母亲早在几年前就退居二线
支持阮熙越前行
母亲的“放手”
让阮熙越在短时间内进步飞速
私下里母亲还会从新媒体平台上
了解年轻人的喜好
尝试用时尚化的视角创作产品
传承记忆也传承技艺
阮家的座右铭是“学艺,做人,过日子”
在用“家风”为其打好底色后
四代人87年间都在致力攀登高峰
“在没有彼岸、没有到达的艺海中修行”
阮熙越觉得
这些传承着的优良品质
起始于家人与葫芦的“朝夕相处”
阮熙越说
“我们刻葫芦,和葫芦对话
滋养自己的内心
葫芦,肚大能容
借物言志,说的就是做人的道理”
在接过长辈的衣钵后
阮熙越给自己立下一个目标
“祖辈的作品见天地
我的作品见众生”
非遗传承 酒香也怕巷子深
非遗生于民间,也失于民间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长一段时间里
带着手作温度的刻葫芦
因为地域限制等种种原因
难以打开大众市场
不少手艺人为生活所迫无奈转行
刻葫芦后继乏人
阮琳说
“刻葫芦花费时间长、耗费精力多”
这是很多非遗面临的普遍问题
也是阮琳的困境
尤其在2019年前后
她开始思考这门技艺是否有传承的必要
那段时间阮琳走了很多地方
想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刻葫芦这门技艺
但都收效甚微
她说
“没有消费市场的非遗技艺和作品
就像是写在雪地里的诗
最终都会慢慢消失”
“酒香也怕巷子深”
阮熙越注意到
传统刻葫芦艺术品雕刻技艺复杂且昂贵
不太符合当下年轻人的风格和标准
发现这一点后
阮熙越开始跳出固有圈子
思考如何让非遗技艺转化为能被现代人喜爱
且具有经济价值的文创产品
这个过程对于她来说漫长且孤独
但对于刻葫芦这门技艺相当于“重生”
于是她开办刻葫芦DIY体验与非遗研学课程
通过亲手制作与互动
让年轻人体验
“脚步慢下来,深入了解这个城市”
成品还可送给远方的朋友或家中父母
是一种寄托感情的媒介
成为手艺人 守艺更需守心
大学毕业后
阮熙越成为一名兰州非遗陈列馆的讲解员
刻葫芦的前世今生是她的必修课之一
出于个人爱好、家族技艺传承使命感等原因
阮熙越坚定了成为刻葫芦传人的信念
并在传承基础上大胆创新
制作茶叶罐等文创产品
增加其实用价值
让曾束之高阁的艺术品“圈粉”了一批年轻人
对阮熙越和母亲来说
变也是一种传承
阮熙越说
“现在的刻葫芦打破了以往单一、
单调的创作方式
更具有烟火气息
但技艺是不能忘记的根”
在阮氏刻葫芦传习所
阮熙越继续负责开发新产品
打破大众对兰州刻葫芦的固有印象
母亲阮琳负责高端传统产品的创作
阮熙越说
“我们不能丢掉传统刻葫芦技艺
同时,让技艺真正走进大众生活”
END
来源:新甘肃客户端据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报等综合整理
整合撰写:王万良
编辑:杨宏玲责任编辑: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