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四大养猪巨头被约谈,“互不挖人”为何行不通?
近期,牧原、温氏、双胞胎、正大四家养猪企业联合发布的一份《互不挖人公约》引发热议,公约内容显示:“为减少内卷,文明发展,我倡议:不挖人,不拆台。如有违约,加倍反制。”7月31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约谈了以上四家企业,明确此举有违反垄断法精神,不利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此后,四家企业发布联合声明,宣布撤回该倡议。
养猪巨头被约谈,
撤销《互不挖人公约》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魏士廪表示,从表面上看,养猪企业想通过该倡议维护行业的稳定和秩序,保护养猪企业的稳定,减少恶性竞争,以达到企业之间互相尊重和合作的局面,似乎没有直接损害工人的利益,但这种排除人员流动的行为,会造成行业内垄断,限制竞争,对工人就业机会和薪酬都会形成影响。企业之间良性的人才互动,可以给从业者更好的就业环境,也会促进企业之间的竞争。
综合来看,该项“不挖人协议”制定的初衷可能是为了减少行业内部的竞争和内卷现象,促进行业内部的合作和共赢。然而,制定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到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律。
为何企业
要约定“互不挖人”?
猪企亏损导致人才策略转变。2023年一季度,19家上市猪企亏损总额超过90亿元,其中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正邦科技5家猪企的亏损金额位居前列,占亏损总额的70%。此外,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10家上市猪企的负债超过百亿元。其中,牧原股份的负债数额最高,达到1117亿元。新希望、温氏股份、正邦科技紧随其后,19家上市猪企的负债合计超过4000亿元,每家猪企的平均负债率均超过60%。猪企营收承压,业绩下滑,让人才政策从“挖”转变为“保”。几家企业缔结《互不挖人公约》,可能是希望通过彼此约定的形式,避免恶性竞争,减少人才流失,保护企业核心技术和商业机密。
“挖人”导致人力成本上升。养猪行业比较注重经验,招聘新人也要经过培训、适应的过程。有养猪业内人士表示,近几年行业内“挖墙脚”之风盛行。那些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人才十分稀缺,是各大公司的争夺目标,有的月薪高达10万元。如果一家企业通过挖角手段获取了另一家企业的核心人才,那么被挖角的企业就需要重新招聘和培训新人来填补空缺,这会导致人力成本大幅上升。此外,逐渐上涨的行业薪酬,可能让持续亏损中的企业觉得负担太重。
人才稳定有助于企业发展。对于养猪企业来说,稳定的人才队伍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关键。如果人才流失过于严重,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将难以得到保障,甚至可能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营。但企业在寻求人才稳定的同时,应该注重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以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人才,而不是单纯地采取限制措施。
养猪企业
未来该如何留住人才?
养猪企业如何渡过难关,合理合法地留住行业人才?不妨建立可持续的人才培养机制,合理引导人才流动和合理竞争,而不是陷入内卷式的抢夺人才。通过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薪酬福利,建立明确的职业晋升通道,加强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鼓励团队合作和知识分享,制定公平合理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更有效地留住行业人才。
此外,养猪企业可以与当地高校、职校等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实习、参观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前景,培养更多实践性更强、上手更快、更适应行业现实需求的人才,从而解决专业学习滞后性问题。
人才流动是不可避免的,用更平和、开放的姿态去看待员工跳槽,支持行业内人才自由流动,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才是企业应该努力的方向。
编辑:谭琳责编:王晓彤 李熠超